认识工程教学设计

装修宝典07

认识工程教学设计,第1张

认识工程教学设计
导读:教材分析 《认识工程》从学生对第1课房屋建造工程的回顾入手,引出本课对其他工程的学习和认识。本课主要包含三个活动:之一个活动是让学生通过搜集、分析资料的方式了解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目的、意义,实际建设中受到的限制、挑战,以及工程师攻克难关的过程

教材分析

《认识工程》从学生对第1课房屋建造工程的回顾入手,引出本课对其他工程的学习和认识。本课主要包含三个活动:之一个活动是让学生通过搜集、分析资料的方式了解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目的、意义,实际建设中受到的限制、挑战,以及工程师攻克难关的过程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第二个活动是在了解房屋和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后,让学生采用归纳的 *** 对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进行梳理。第三个活动是通过分析每一项工程的建设过程,让学生了解工程与科技进步的关系。

学生分析

经过第1课的学习后,学生对工程有了较高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在小组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表达、倾听、沟通和调整的能力。学生对于港珠澳大桥的认识,大多来源于新闻报道。因此,搜集资料、处理信息是本课的主要学习方式。在搜集文献资料时,学生应重点关注港珠澳大桥、“中国天眼”、高铁、鸟巢、空间实验室等宏大工程的规划、建设历程及其过程性资料。本课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许多发明创造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

2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

3工程需要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完成任务,要经历类似的建设过程。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阅读资料知道工程建设需要面临的限制条件有哪些,又是怎样解决难题的。

2能根据工程案例归纳出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

3能了解工程建设所需的科学技术支持,分析工程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工程建设的艰难,从而产生对建设者的敬仰之情。

2进一步唤起学习工程的兴趣,激发做一名小小工程师的愿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与工程的相互关系。

2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人类的好奇心及社会的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港珠澳大桥工程案例,了解工程建设的艰巨与复杂,归纳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

难点:根据四大工程案例分析工程与技术的关系。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港珠澳大桥相关资料、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港珠澳大桥文字与视频等资料,鸟巢、“中国天眼”、高铁、空间实验室的照片、技术简图等资料,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一)教师出示上节课的班级记录表,引领学生回顾前知

谈话:我们先观察上节课的班级记录表,你们能回忆起上节课的知识吗?住房有哪些主要的结构与系统?建造住房具体的实施过程分哪些步骤?

(一块砖,一面墙,一个房间,一个单元,一层楼,一幢楼,一个小区,一个区域)

(水电系统, *** 系统)

(设计规划,投标,论证,实施)

预设学生回答:住房有很多复杂的结构与系统,包括承重结构、供电系统、上下水系统等。实施过程主要包括规划、设计、施工等步骤。

(二)聚焦本课话题

谈话:港珠澳大桥工程的建设过程又是怎样的?它们在建设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我们带着问题开始学习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学习视角从住宅工程聚焦到港珠澳大桥工程。比较住房工程与港珠澳大桥工程,感受小型工程与大型工程的区别,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家堆积木建设房屋,你们很在行,港珠澳大桥试试呗,未来的工程师们)

    二、探索

(一)阅读或观看港珠澳大桥的相关资料,试着整理和归纳下面的问题

1利用教科书引入。

谈话:我们一起通过来感受港珠澳大桥的宏伟。

2学生阅读资料。

学生阅读教科书文字资料,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1)为什么要建造港珠澳大桥?

(2)大桥的建造面临了哪些限制和挑战?

(3)这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

(4)大桥的建造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

3教师指导学生逐一研究,解释每个问题的指向。

问题一:为什么要建造港珠澳大桥?

谈话:之一个问题指向建造港珠澳大桥的目的和意义,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现状等资料中筛选。

问题二:大桥的建造面临了哪些限制和挑战?

谈话:第二个问题指向大桥的建造面临的限制和挑战,可以从周边地理环境特点、建设施工标准等方面进行总结;也可以根据文中提供的线索,寻找建设桥、岛、隧一体大桥的原因。

问题三:这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

谈话:第三个问题指向解决办法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大桥的建造需要巧妙的设计规划和先进的技术做支持。

问题四:大桥的建造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

谈话:第四个问题指向建造大桥的主要过程,需要从不同的资料中提炼,包括规划准备阶段和建设阶段的重要时间节点。

4小组进行资料整理、分析。

学生按照上一环节获得的提示,处理文献资料。小组内学生补充各自课前搜集到的各种信息。组内交流分享,共同完善本组答案。

(以上信息如何通过,老师通过幻灯片,视频播放,缓缓提醒,然后让学生自己感知,总结?)

5全班共同研讨交流。

问题一:为什么要建造港珠澳大桥?

教师引导:大家通过观看珠三角两岸城市群地图、土地面积占比与GDP占比、大湾区经济圈概念等资料文献,能说说为什么要建造港珠澳大桥吗?

预设学生回答: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有不同意义。

问题二、三:大桥的建造曾面临哪些限制和挑战?这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

学生活动:搜集信息,以“限制和挑战”“解决办法”两项内容对应排列。

限制和挑战

解决办法

大桥要经过通向香港的唯一航道,桥面高度必须要超过80米,桥塔高度超过200米,而香港机场不允许有超过88米的建筑物出现

在这片水域上修建六七千米长的海底隧道和229千米长的跨海大桥

桥梁和隧道需要用岛屿连接,但这片海域上没有任何可用的岛屿

修建人工岛

建岛的海床上有15到20米深的淤泥,机械会滑出,移走淤泥又会对海洋造成毁灭性污染

用圆钢筒围岛

问题四:大桥的建造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

提问:我这有新闻报道,大家能从中筛选出建设施工中的重要节点吗?

学生交流汇总:

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建设。2015年2月23日,青州航道桥56号墩索塔“中国结”结形撑首个节段(J3节段)吊装成功。

2015年8月23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首个“海豚”塔成功吊装。

2015年9月6日,主体工程220座墩台全线完工。

2016年6月29日,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合龙。

2016年9月2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全线贯通。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正式贯通。

2018年2月,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通过交工验收,具备通车试运营条件。

6教师总结。

谈话:大家回顾整理出的资料,再次感受大桥建造过程的困难与复杂。

小结:从前期准备到建设完成的十余年间,港珠澳大桥在建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还有很多。工程团队不断突破技术难关,才解决了这些难题。完成这类宏大的工程,依赖的核心是技术。

设计意图:本环节需要学生与教师共同从搜集的资料中整理、分析出四个问题的答案。通过学生明确信息寻找方向、拓展多种资料、整理处理信息、分析得出结论这一活动过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分析文献资料并从中获取信息的科学探究能力,加强对工程复杂性、科学性、系统性的理解。

(问自己:如何选择资料,约家长一起参与,还是老师提前准备好。)

(二)梳理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

1教师引导:通过上一环节中的时间线,我们梳理了港珠澳大桥建造的主要过程。对比上节课房屋建造的过程,我们来归纳一下工程建设过程要经历的步骤。

2小组讨论交流:通过建造房屋工程与港珠澳大桥工程的对比,总结出两个工程的相同点,即都需要规划设计和施工建造两大过程。

3教师点拨:通过港珠澳大桥工程案例中的时间点,计算整个工程所用的时间和从开工到竣工所用的时间,然后对所用的时间进行比较分析。

预设学生发现:施工阶段在整个工程中所占时间并不是最多的,占用时间最多的是前期的规划和设计阶段,如分析工程中的限制和挑战以及研究相应的解决办法。

4归纳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

(1)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房屋:解决住房问题,保证住宅安全、适用、卫生、经济。

港珠澳大桥:建造一座跨海大桥,连通珠三角地区东西部,缩短行程,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传递提供一个纽带。

(2)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

限制条件包括时间、费用、可用材料、环境、抵抗自然界的破坏能力等。

(3) *** 一个模型,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

*** 房屋模型,对楼体高度、结构形式进行测试,确保建筑物的坚固性和安全性,从各个方面验证建筑物的应力。

谈话:以评估港珠澳大桥的四个可选方案为例,取舍原因如下。斜线方案会导致大桥阻水率过高,造成大桥周围沉积沙土,伶仃洋可能变为伶仃河;西侧垂直线方案会割裂珠海市空间或破坏珠海沿海景观;东侧垂直线方案在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的基础上,修一条垂直连接线通往深圳蛇口,将挡住航道。因此舍弃了三种双Y模式设计,最终确定采用Y型线路,分别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

设计意图:通过房屋与港珠澳大桥的对比,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完成后并不能直接施工,而是要按照设计 *** 模型,再对模型进行测试、评估和改进,循环往复,直到设计达到各种限制条件的要求,趋于完美,万无一失。

(4)实施建设。

在实施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来施工,不可随意更改。如果遇到设计中未出现的情况,要重新进行规划设计,确定可行性后再进行施工。

5学生完成活动手册记录。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活动手册记录。

教师重点提示:要加强对设计在工程环节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设计意图:教科书呈现了一个工程建设过程的简要步骤示意图,意图有两点:一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归纳总结的参考;二是重点强化设计的往复过程,通过大桥的多个设计方案的取舍和改进实例,引起学生对设计在工程环节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指向工程的关键是设计这一核心概念。

(三)了解这些宏大工程与科技进步的关系

1提问:回顾房屋和港珠澳大桥的建造过程,你知道工程中可能用到哪些技术吗?

预设学生回答:运输、制造、冶炼、力学、建筑、电子、燃料、机械、通信等技术。

2观察教科书中“天眼”、高铁、“鸟 巢”体育场和“天宫”空间站四大工程的,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分析这些工程分别采用了哪些技术。

3小组研讨。

师生共同总结:每一项宏大的工程都采用了大量上述技术,证明了工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4教师进一步举例,列举工程推动技术发展的例子。

例如,建造鸟巢所需钢材要求轻便且荷载能力大,国内钢铁厂便专门研制了Q460E-Z35钢材。又如,港珠澳大桥桥梁焊接的技术标准高,中铁山桥集团便研发了世界上规模更大、精度更高的机器人焊接系统。

5提问:工程与技术有什么关系?

学生开展自由讨论。

小结:工程利用了大量技术成果,建设工程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推动了技术的发展。

6总结:通过分析每一项工程的建设过程,我们都可以感受到科学技术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每一项工程都包含了大量的科学原理,应用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就不可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与此同时,工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各项困难和技术难关也是对科学技术提出的更高要求,推动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可以说,科学技术进步支持工程的实施,工程也推动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设计意图:小组分析讨论的结果并不需要真正选择出所有需要的技术,而是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主动感受到工程采用了大量技术,深化学生对工程与技术关系的认知。

三、研讨

(一)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工程有了哪些认识?这些认识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开展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工程是一项复杂、整体、协调的工作。

2设计与施工同等重要,甚至设计更为重要。

(二)完成一项工程要经历哪些重要的工作阶段?

1学生开展自由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活动手册梳理工程步骤并进行总结。

2师生交流总结:完成一项工程要经历重要的工作阶段,包括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 *** 一个模型;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再重新设计建立模型,再测试,再改进完善。循环往复,直到设计达到各种限制条件的要求,才开始实施建设。

(三)工程与技术的关系是怎样的?

1学生交流讨论。

2小结:工程项目包含大量的科学原理,利用大量的科学发现,不断推动技术的发展。技术与工程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四)假如让我们做一名小小的工程师,我们都要完成哪些工作呢?

1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讨论,自由交流。

2学生汇报:发现建造工程的每个阶段都很重要,都需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程师去做。最重要的是设计。

  推荐你看一下豆叔的微博:这里转录一下豆叔讲如何经营咖啡:

  豆叔聊咖啡——如何经营咖啡店

  近来有许多想自己经营咖啡店的朋友,一直在与我探讨如何开店,以及经营一家咖啡店最应该注意什么。我在此只谈一个问题,目前在中国的咖啡店,通常不是单一经营咖啡的,餐、茶、酒也伴随其间。很多朋友认为咖啡不是主要的进帐来源,且客人也不大懂咖啡。但豆叔必须说,咖啡店的经营在于:咖啡必须要好喝。

  营销学中有一个案例:一个鞋厂老板派两个人到土著岛屿去推销。A回来答:没戏,无人穿鞋。B回来却告之,那里市场很大。我们要说什么呢?纵然客人现在还不大了解咖啡,但他毕竟进的是一家咖啡店呀。餐、茶、酒虽然是主要的进帐来源,从表面来看有点抢咖啡戏份的感觉。但是咖啡必定是咖啡店的唯一主角。

  从世界各地咖啡店的经营历史来看,特别是亚洲咖啡店市场,虽然咖啡在某一时期不是咖啡店的主要进帐来源。但它必定是主角,否则客人为什么不去选择餐厅、茶楼或酒吧呢?那么,咖啡这个现在还暂时站在暗处的主角,它又如何被亮化出来呢。我们说咖啡店里的咖啡是必须要好喝的。

  作为咖啡业内的一员,豆叔说一句不太讲理的话:客人可以不懂咖啡,但经营者不能提供不好喝的咖啡。我们不能把咖啡厅改成餐厅。咖啡才是一家咖啡店的灵魂。 实际上真正能够给客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咖啡的美味。这一点在亚洲其它国家的咖啡店发展历史上已经证明了。

  很多经营者通常会考虑一磅咖啡豆的价格高与低。控制成本是的确很重要的。但是让我们把角度转换一下。 看看那些贵的咖啡和所谓便宜的咖啡,真正在一杯咖啡的成本构成中,又有多大的差距呢。 而高品质的咖啡味道和质量低的咖啡又有怎样的区别呢。贵的咖啡味道和便宜的咖啡又有怎样的区别呢。

  要使咖啡店中的咖啡好喝起来,我们在咖啡生豆要选择,烘焙以及新鲜程度的保证上,是要有所考虑的。 另外每家咖啡店的咖啡 *** 者也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但是影响一杯咖啡最关键的,且是咖啡豆。 所以豆叔对那些有志于自己经营咖啡店的朋友总是说:让我们把咖啡店的咖啡变得好喝点吧。

 偶尔会抱怨为什么自己没天赋,又或者因为别人能轻易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而不平衡。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这完全没办法。现在的我倒觉得这样也好,世上或许有人能一步登天,但那人不是我。自己一点一点抓住的东西,比什么都来得真实。用时间换天份,用坚持换机遇,我走得很慢,但我绝不回头。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教案教学设计一

 陆地和海洋

 教学目的

 1、了解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情况(即世界的大洲和大洋)。

 2、读图了解各大洲的分界线。

 3、进行知识的迁移---世界主要海峡的轮廓及其重要性。

 4、了解陆地的五种地形及海底地形。

 重点和难点

 各大洲的分界线;世界主要海峡的轮廓及其重要性。

 七大洲的地形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板块运动和世界的六大板块。

 教学用具准备

 学生用书、高考图册、资料书等。

  教学 ***

 引导读图法、讲授法、讲练结合、学生自主学习等。

 课时:5课时

 之一课时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一、学生通过独学、对学完成导学案008基础知识梳理部分(15分钟)

 老师归纳 总结 :

 (一)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

 大陆:亚欧(更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格陵兰岛-世界更大

 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更大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 半岛-世界更大

 (二)七大洲

 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

 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

 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白令海峡

 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

 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大洲面积:亚洲4400 非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 欧洲1000 大洋洲900

 (三)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更大(将近一半)、水温更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更高、水温更低。

 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陆间海—地中海 内海—渤海 边缘海—东海、南海 )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第二部分:课堂练习

 学生完成导学案008课后习题。

 第二课时 大陆与大洲

 一、学生通过导学案009,掌握

 常见的五种地形

 温馨提示:从海拔、地势起伏、相对高度等方面来掌握

 六大陆的经纬网和轮廓特征(查地图册)

 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完成导学案部分),对照地图册

 二、课堂练习—导学案 课堂研究、随堂练习

 三、作业布置(见导学案009)

 第三课时 世界各大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一、学生分组展示,然后点评

 七大洲地形特色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洲名 地形主要特征 对气候的影响 亚

 洲 ⑴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⑵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⑶大陆东缘有岛弧带,外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环流典型;青藏高原隆起使大陆性气候增强

  高中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教案教学设计二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一、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无论南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

 1大陆:亚欧(更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

 2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格陵兰岛-世界更大

 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更大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 半岛-世界更大

 (6) (7) (8) (9) (10)

 第2课时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1大洲 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

 大洲面积:亚洲4400 非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 欧洲1000 大洋洲900

 经度范围 纬度范围 位置特征 亚洲 26°E--169°W 10°S--80°N 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南北半球和低、中、高三个纬度 非洲 17°W--51°E 35°S--37°N 南、北回归线通过,跨南北半球,以热带为主。 欧洲 10°W--66°E 36°N--71°N 处于中、高纬度 北美洲 170°W--20°W 7°N--72°N 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低、中、高三个纬度 南美洲 82°W--35°W 54°S--12°N 赤道、南回归线通过,热带面积广 大洋洲 110°E--130°W 47°S--30°N 赤道、日界线穿过,跨东西和南北半球,同时有二个日期 南极洲 360° 62°S以南 跨经度更大的洲,以南寒带为主

 练习:一笔画“世界”(注意比例和位置)

 第3课时

 ⑵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更大(将近一半)、水温更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印度洋:世界第三大洋。

 北冰洋:最小、纬度更高、水温更低

 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边缘海濒临大陆,以半岛或岛屿同大洋分开,如我国的黄海和东海。

 内海伸入大陆内部,仅以狭窄水道同大洋或边缘海相通,如我国渤海。

 (陆间海—地中海 内海—渤海 边缘海—东海、南海 )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世界主要海峡:

高中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教案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掌握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形成空间概念

 掌握世界各大洲地形和气候的主要特点;世界海底地形的类型、特点和分布

 掌握世界人口及人种的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自主探究、回顾知识

 学生完成复习资料P154基础知识

 合作探究、突破重点

 (一)七大洲地形特色

 洲名 地形主要特征 亚洲 ⑴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⑵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⑶大陆东缘有岛弧带,外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非洲 ⑴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⑵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⑶山脉少,分布在西北和东南角高原边缘 欧洲 ⑴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⑵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更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⑶冰川地形广布 北美洲 ⑴地势东西高,中部低;⑵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⑶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南美洲 ⑴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⑵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大洋洲 ⑴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⑵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南极洲 ⑴世界上平均海拔更高一洲(2350m);⑵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 (二)、各大洲的气候特点

 洲名 地形主要特征 亚洲 ①气候复杂多样(南北所跨纬度和东西所跨经度,各大洲中最广,因此地面受热状况和干湿程度,各地差异很大)②季风气候显著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巨大的面积和完整的大陆轮廓,一方面使亚洲具有广大的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促成了大陆性和干燥性气候范围的广大;另一方面,冬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非洲 ①干燥(a南北回归线横穿大陆的南部和北部;b海岸线平直,缺少深入内陆的港湾,减少了海洋的影响;c东北部紧邻亚洲大陆干燥区,从那吹来的东北信风性质干燥)②暖热(a纬度位置决定了太阳高度角大,地面接受太阳辐射量多;b干燥地区广,空气透明度高;c相当大地区处于背风位置,加强了高温的程度)③气候南北对应 欧洲 ①有常住人口各洲中唯一没有热带气候的大洲 ②温带气候占绝对优势(a纬度位置决定36°N-71°N;b大陆轮廓,以南欧为底边略呈三角形,缩小了寒冷北冰洋影响的范围)③海洋性显著(a西风带;b大陆轮廓破碎,各地距海近;c山脉东西走向;d北大西洋暖流+三角形的大陆轮廓,使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广,西北欧沿海地区成为同纬度冬季最温和的地区) 北美洲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占优势(大陆形状北宽南窄,其中50°N-70°N最宽,所以温带气候占优势,热带气候缩减)②气候类型多样(北美大陆南北延伸很广,地面受热状况有很大差异,几乎穿越了北半球除热带以外的所有气候带) 南美洲 ①温暖湿润,以夏雨为主(由于多雨面积广,干旱沙漠区面积相应狭小,它在南美大陆所占的比率在具有沙漠的各洲之中是最小的)②热带气候为主(大陆北宽南窄,略呈三角形,5°S附近最宽广,使得热带气候占优势。同时南回归线以南大陆紧缩,52°S已近尾闾,使亚热带、温带气候大大局限,且缺乏水平地带的亚寒带、寒带气候)③气候类型结构的独特性(大陆东西两侧同纬度地区气候类型截然相反) 大洋洲 ①干旱区面积大(山地偏居大陆东岸,阻碍太平洋暖湿气流西进,广大内陆地区因此干燥)②降水分布呈半环状(地形单调,无气候障碍,使中西部气候类型渐变)③普遍暖热(大陆轮廓东西宽、南北窄,增加了副高控制的面积且南北各地受热状况差异小) 南极洲 烈风、暴雪和酷寒的极地气候 (三)世界人口及人种的分布

 (四)、世界地理空间概念

 1识记一些重要的点的经纬度

 秦皇岛(120°E 40°N) 鄂尔多斯高原(110°E 40°N) 酒泉(1000E 40°N)

 罗布泊(900E 40°N) 杭州(120°E 30°N) 武汉(115°E 30°N)重庆(105°E 30°N) *** (90°E 30°N) 海口(110°E 20°N) 哈尔滨(125°E 45°N) 广州(113°E 23°26′N) 台湾海峡(1200E 23026`N )

 摩尔曼斯克(30°E 70°N) 圣彼得堡(30°E 60N) 开罗(30°E 30°N)

 土尔其海峡(30°E 40°N) 几内亚湾(0° 0°) 刚果盆地(20°E 0°)

 马六甲海峡(105°E 0°) 亚马孙河口(50°W 0°) 夏威夷(160°E 23°26′N)东京(140°E 36°N) 开普敦(20°E 35°S) 悉尼(150°E 35°S) 纽约(75°W 40°N) 新奥尔良(90°W 30°N) 旧金山(120°W 36°N) 布宜诺斯艾利斯(60°W 35°S)长城站(60°W 60°S) 英吉利海峡(0° 50N) 恒河三角洲(90°E 23°26`N) 咸海(60°E 40°N) 直布罗陀海峡(50W 350N)

 2识记一些重要的经纬线

 0°经线:大不列颠岛(英国)、英吉利海峡、西欧平原、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

 30°E:东欧平原、黑海、小亚细亚半岛、地中海、尼罗河三角洲、东非大裂谷55°E:霍尔木兹海峡附近

 60°E:乌拉尔山脉、咸海、 *** 海

 80°E:伊犁谷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青藏高原

 90°E: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东部、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

 100°E:河西走廊、祁连山、青海湖、巴颜喀拉山、横断山区、云贵高原、中南半岛、苏门答腊岛

 105°E:贺兰山、兰州、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湄公河三角洲、新加坡

高中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教案教学设计相关 文章 :

★ 高中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教案大全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幼儿的健康成长需要亲情也需要与人交往的友情。朝夕相处三年,即将毕业的大班幼儿在幼儿园里有许多好朋友,他们一起学习、游戏、生活,体验着与朋友友好相处的快乐。

 经过欣赏活动,幼儿对歌词与旋律已很熟悉。为此,我将亲情版的《两只乌龟》中改编为友情版的《两个好朋友》。通过创编活动让幼儿寻找生活中点滴的情景作为创作的源泉,体验艺术创造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部分歌词,并大胆演唱。

 2、喜欢创编歌词活动,体验创编的乐趣。

 3、感受表现温暖的友情。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四幅;若干呼啦圈(做乌龟的乌龟壳);勾线笔、画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回忆歌曲,导入创编

 1、师:我们一起来听一首熟悉的歌曲,猜猜它的歌名叫什么?乌龟妈妈和它的宝宝在做什么?

 2、师:我们一起来玩两只乌龟的游戏。

 (评:幼儿在熟悉的音乐旋律及教师生动丰富的肢体动作带动下,再次感受音乐,并能随着音乐再现不同母爱的表达方式或抱一抱,或亲一亲……积极地予以情感回应。)

 3、师:我们小朋友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妈妈的爱还需要朋友之间的友爱。我们每个人都有好朋友,你和好朋友在一起会做什么呢?

 幼儿:我会和好朋友一起跳舞、一起去打篮球、一起分享食品、一起看图书、一起玩玩具……

 (评:设问式的情感交流,目的明确,引发幼儿情感共鸣,亲情迁移到友情,过渡自然。)

 4、师:一首歌的旋律换上新词就是一首新歌,今天我们把《两只乌龟》改编成新歌《两个好朋友》,把你和好朋友一起做的开心的事情编唱到新歌里。

  二、创编歌词

 1、幼儿根据旋律画出自己创编的歌词。

 教师巡视并指导:了解幼儿绘画内容;帮助幼儿按节奏(XXXX|X—)规范、整理歌词。

 (评:由于口头创编容易忘记歌词,所以尝试用画歌词的方式记录创编的部分歌词。在音乐旋律伴奏的引领下,每位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与好朋友之间相处的生活情景, 思维活跃,创编出不同的歌词:我们一起来把舞儿跳、我们一起去看故事书、我们一起分享水果吃、我们一起去爬九峰山……幼儿边唱边画,获得创编歌词的好 *** 。)

  三、集体演唱

 1、看图完整演唱幼儿创编的歌词。

 2、师幼共同表演歌曲内容。

 附:创编歌曲:两个好朋友

 亲爱的,,(好朋友),我们一起XXXX|X—||

 亲爱的,(好朋友),我们一起XXXX|X—||

 亲爱的,,(好朋友),,我们一起XXXX|X—||

 亲爱的,(好朋友),,我们一起XXXX|X—||

 我和你慢慢慢慢地追随,来到了幼儿园做游戏。

 大家一起玩,小手拉小手,我们一起游戏真快乐。

评析:

 本活动体现出以下特点:

 1、巧妙结合,关注幼儿快乐情感体验。

 幼儿虽然喜欢唱成人的流行歌曲,但对歌词所表达的信息却是懵懂的。与其说他们是在唱流行歌曲,不如说是他们在欣赏、模仿这些歌曲的旋律,从而使身心得到愉悦。为此,老师将流行歌曲《两只蝴蝶》的旋律与适合幼儿的歌词巧妙结合。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将流行歌曲,改编设计为音乐欣赏活动《两只乌龟》及歌唱活动《两个好朋友》。通过乌龟妈妈和乌龟宝宝的故事内容,渗透给孩子浓浓的母爱情结;在流行歌曲优美的旋律中,幼儿结合生活经验编唱

 着属于自己的流行歌曲《两个好朋友》。活动关注幼儿快乐情感体验,以美好的亲情,温暖的友情为主线,动听的旋律配上幼儿自己编的歌词,幼儿特别乐于接受、吸收。

 2、强调情感,关注爱的体验与传递。

 通过肢体语言分角色合作模拟表演乌龟妈妈和乌龟宝宝相亲相爱的情景游戏,让幼儿体验母爱,懂得用拥抱、亲吻等充满情感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爱。巧妙运用母爱到友爱这一情感角色、情感内容的转换迁移引发幼儿情感共鸣,并用歌声表达自己爱的情感,变成人的流行歌曲为属于幼儿自己的流行歌曲。

 3、支持引导,关注学的过程与方式。

 教师没有运用传统的示范讲解法,而是把自主、大胆表现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利用《两只蝴蝶》朗朗上口,易学的旋律,让幼儿结合图文、绘画及其节奏的暗示,自主学习改编歌词,不断支持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填唱自己的歌词,在宽松、自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下,幼儿越编越自信,越编内容越多,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提供了大胆创造并体验成功与快乐的`机会。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夏威夷草裙舞的基本特点,感知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根据ABA乐曲旋律、节奏的不同,探索创编丰富多样的扭腰动作。

 3、大胆地打扮自己,自信地表现自我,体验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服装人手一套(装在贴有标记的袋子里)、录象、(夏威夷风景、夏威夷人、夏威夷草裙舞)、音乐。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主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夏威夷这个地方吗?”

 出示一,小结:夏威夷是美国一个美丽的岛屿,那里四季如春、阳光充足、林木茂盛,各种热带植物争奇斗艳,因为没有工业的污染,所以空气非常新鲜,优美的海湾、起伏的青山,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休假风景胜地。

 (2)你们了解夏威夷人吗?他们有些什么特殊的爱好呢?

 出示图二、三,小结:夏威夷人纯朴好客,热情如火的夏威夷人喜欢把一串串五颜六色的花环送给游客,以表示友好和祝福,而最让人难忘的是夏威夷的草裙舞,看!(指图)一群群夏威夷姑娘、小伙儿们穿上草裙,配合着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一会儿柔情似水、一会儿热情如火,舞动着他们的腰肢,跳起了草裙舞。

 2、欣赏草裙舞,激发幼儿学跳草裙舞的兴趣。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草裙舞吧!”

 (1)欣赏录象一,提问:

 ①这段音乐听上去感觉怎么样?(优美舒缓)

 ②他们是怎样跳草裙舞的?(幼儿做动作)“我们一起来学学他们的动作。”(跟着录象自由学)

 ③你觉得还可以做哪些美妙的动作呢?鼓励幼儿创编,强调腰部的扭动。

 (2)欣赏录象二,提问:

 ①这段草裙舞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 奔放、节奏快;优美舒缓、节奏慢)

 ②这位夏威夷女郎是怎样舞动腰肢的?谁愿意上来学一学。(集体练练)

 ③你觉得配合这么激烈的音乐时还可以怎样来扭动腰肢。鼓励幼儿大胆创编,集体学习好的动作。

 3、配上音乐,尝试跳草裙舞。

 (1)刚才我们学会了很多草裙舞的动作,你们想不想跟着音乐来跳个草裙舞!

 (2)听音乐,注意音乐有什么特点,想想做什么动作更适合。

 (3)幼儿一起跟着老师随音乐跳舞。

 4、穿上服装进行表演。

 师:“你们想不想把自己打扮成夏威夷姑娘、小伙儿来跳舞呀?”

 (1)出示两套服装,介绍穿戴(男、女)

 (2)提出要求:打扮自己时,可以相互帮助;一个袋子里是一套服装,看清袋子上的标记,把脱下的衣服放在袋子里,不要跟别人搞错。

 (3)听着音乐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大中国》的自豪气势,熟悉旋律,初步跟唱。

 2、理解歌词含义,认识长江、黄河、长城和珠穆朗玛峰。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磁带及录音机。

 2、中国地图一张;小铃、铃鼓、圆舞板等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大中国》。

 ●教师告诉幼儿歌名,听一遍录音歌曲,提问:你听到这首歌有什么感觉?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她的名字叫《大中国》,你听到这首歌有什么感觉?

 ●教师清唱一遍歌曲,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

 现在再来听听,你从歌词里听到了什么?

 2、理解歌词,了解祖国大好河山。

 ●教师在中国地图的对应位置上用简笔画标出长江、黄河、长城、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

 ●根据歌曲内容提问,幼儿回答后,教师唱出歌词。

 “兄弟姐妹都很多”指的是谁?(中国有56个民族)

 “家里盘着两条龙“指的是什么?(长江和黄河)

 3、播放录音歌曲,幼儿自由跟唱。

 现在你跟着音乐,我们轻轻的唱一唱。

 4、教师引导幼儿选择打击乐,如小铃、铃鼓、圆舞板为歌曲伴奏。

 选择适合的节奏进行伴奏,如小铃:×000︳×000︳

 铃鼓:×000︳×000︳

 圆舞板:××××︳××××‖

 5、播放《打中国》的歌曲做背景,结合《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7页“祖国真大”,请幼儿在地图上用蓝色画出长江,用**画出黄河,用灰色画出长城,用绿色画出珠穆朗玛峰。

大班教案 篇4

  一、来园活动(以角色游戏为主的游戏活动)

 要求:

 1、要求幼儿爱护游戏中的物品,按需要自制简单的游戏玩具。

 2、要求幼儿交往中注意态度,要热情和气、有礼貌。

 准备:

 1、各主题游戏所需物品、玩具。

 2、为幼儿准备纸、笔、糨糊等物,供自制游戏玩具时选用。

 指导:

 1、教师扮演娃娃家中奶奶,重点指导娃娃家中待人接物的态度和使用礼貌用语。

 2、启发角色之间相互合作、友好交往,鼓励幼儿自制简单的游戏玩具。

 3、游戏结束,请一位幼儿谈谈今天怎样做游戏。教师对其使用礼貌用语给予肯定、鼓励,并提出进一步热情待客的要求。

 表扬某些幼儿会动脑筋自己做了玩具。

  二、早操

 要求幼儿听音乐做操,精神饱满,动作整齐、到位。提醒跳跃运动时跟着口令,不要太快。

  三、盥洗、喝牛奶

 提醒值日生督促同伴认真洗手,手擦干后在拿杯子。喝完牛奶送还杯子时要轻放。

  四、教育活动:语言——故事“小气球”

 要求:

 1、通过讲述故事使幼儿知道故事的名称,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想办法帮助。

 2、学习故事中的短句和对话。“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快乐的小气球,谁有困难我来帮。”“别着急,我来帮助你。”

 准备:

 1、背景一幅,小鸟、小鸡擦入材料各一,实物气球一个。小鸟、小鸡头饰若干。

 2、录音机一架,录音带一盒,每桌蜡笔、纸若干。

 过程:

 1、教师手持小气球,边唱〈〈小气球〉〉歌边走入教室“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快乐的小气球,谁有困难我来帮。”(唱两次)

 今天老师讲小气球的故事给小朋友听,喜欢听吗?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2、教师讲述故事——小气球

 故事结束后提问:

 (1)故事名称叫什么?

 (2)小气球帮助了谁?

 (3)你们会唱小气球的歌吗?(幼儿学唱小气球的歌)

 3、看图讲故事——学讲故事中对话和短句。

 出示。(背景:一片绿色草地,高高的大树,蓝天中飘着几朵白云)

 (1)之一段——小气球帮助小鸟

 1)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风推着云儿慢慢走,一只小气球一边飞一边唱:“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快乐的小气球,谁有困难我来帮忙。”(幼儿和老师一起唱)

 [page_break]

 2)小气球高兴地往前飞,飞过绿色的草地,飞过高高的树梢(理解词:树梢),突然听到呜呜的哭声,是谁在哭呀?(出示小鸟)原来草地上有只小鸟在哭。问:小鸟为什么哭?(启发幼儿思考)小气球连忙说什么?(个别幼儿学说短句“别着急,我来帮助你”。)

 幼儿练习小气球和小鸟的对话。教师和个别幼儿或男女幼儿分别作小鸟与小气球进行对话。

 3)小气球说完用长长的尾巴伸到草地上,小鸟紧紧拉住小气球的尾巴,小气球用力往上飞,把小鸟送回了家。

 4)你们喜欢这个小气球吗?为什么?

 小气球会帮助别人,所以我们喜欢它。小气球帮助仙女后有高兴地一边飞一边唱(幼儿拍手唱〈〈小气球〉〉)

 (2)第二段——小气球帮助小鸡

 1)小气球高兴地往前飞,它飞过绿色的草地,飞过高高的树梢,突然听到什么叫声?(出示小鸡)谁在叫?为什么叫?(启发幼儿思考)小气球见了连忙对小鸡说什么?(个别幼儿学说短句:“别着急,我来帮助你。”)

 幼儿学讲小鸡和小气球的对话。(教师和个别幼儿或幼儿和幼儿之间进行对话)

 2)问:小气球是怎样帮助

 小鸡的?(幼儿自由联想)

 3)小气球帮助了小鸡又高兴地一边飞一边唱。(幼儿唱)

 4、故事表演:练习对话

 (1)三名能力较强的幼儿分别扮演小气球、小鸟和小鸡进行表演。(教师讲故事,幼儿表演角色对话)

 (2)幼儿三人一组进行表演。

 5、故事续编:画画

 (1)启发幼儿想象小气球还会帮助谁?(按故事思路讲述小气球帮助谁?它们讲了些什么?怎样帮助?)

 (2)要求幼儿把“小气球”帮助别人的事画在纸上。

 (3)幼儿画画,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相互讲述续编内容。

  五、自由活动

 鼓励幼儿和同伴交往,说说自己高兴的事,教师和个别幼儿谈家常。

 督促值日生为集体服务(端放碗、调羹)

 午餐

 要求细嚼慢咽,不贪快。

 散步:观察幼儿园的花有什么变化。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认识几种常见的笔,了解它们的不同结构、作用以及书写姿势。

 2 初步了解笔的演变,感受科技的变化,能大胆想象并设计出未来能给人们生活带来更大方便的笔。

 活动准备

 课件,铅笔、毛笔、钢笔、蜡笔、水彩笔等;图画纸、颜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 教师请幼儿观看课件①《用笔写和画的作品》。

 教师: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来写或者画的

 2请幼儿说说自己认识的笔。

 (二)观察各种笔,了解不同笔的特征和用途。

 1 教师逐一出示各种笔,从材料、结构等方面探索笔的不同特征。

 2 教师示范各种笔的握法和书写姿势。

 (三)了解笔的演变过程

 1谈话:在很久很久以前,古代的人们还没有笔,他们是怎样记录事情的呢

 2观看课件②《笔的演变》,教师一边讲解。

 3观看课件③,教师向幼儿介绍几种新型的笔,感受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1) 扫描笔:使用者只要将笔头轻扫纸面,文字就会自动输入到各类电脑文档中,免除了打字输入的麻烦。

 (2) 翻译笔:使用者轻轻一扫即可翻译,避免查英文字典的麻烦,从而省时省力。

 4请幼儿说说“你想设计一支怎样神奇的笔”

 (四)幼儿发挥想象,为人们绘画设计更方便的笔。

  桃花源记可能令你印象深刻,那么《小石潭记》恩下面就有我来讲解一下《小石潭记》教学设计这部分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教学立意

《小石潭记》是以写景记游为主的一篇古代散文,它以移步易景的记游方式展示作者的心理感受及心理变化本课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提示、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体会游记散文叙事写景、抒情状物相结合的特点;启发学生通过品位语言,体会作者在此篇游记中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本文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参加王叔新集团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的《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全文以不足二百字的篇幅,生动描写了人迹罕至的小石潭环境景物的清幽静谧之美,抒发了作者贬谪后的孤凄悲凉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充满了诗情画意

教学目标

  1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阅读文章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诵读,推敲、揣摩、品味小石潭的特点

2仔细体会景物描写的特点,感悟作者贬谪后的孤凄悲凉

教学难点

1体会文章抓住景物的特征移步易景的写法

2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1借助背景相关的《江雪》,汇入文字

学生背诵柳宗元的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分析指出这首诗中最能表现作者心境的是哪些字,并结合这首诗的意境说明原因

表现作者心境的是“孤”和“独”两个字在孤寂、冷清、高远巨集阔的背景下,诗中的主人公在“钓寒江雪”,这就是诗人当年参与改革失败被贬时的心情写照前人说“远在江湖砺心志,古来贬官多妙文”:柳宗元被贬永州做司马期间也写了诸多的优秀作品,代表作有《永州八记》等名篇本文是《永州八记》之一,这些作品中作者借景抒怀,与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2指导学生阅读初步把握文意:

1教者范读,引领正音 要求:学生在文中圈出易错、难读的字

2学生自由朗读,揣摩理解文意读出感兴趣的内容,读出疑惑问题

3学生自主阅读助读提示:

①作者及随行人员砍伐竹子的原因是什么清脆悦耳的水声,带来的内心的喜悦,向往是伐竹的动力

②文章都描写了哪些与小石潭相关的景物设计此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细致阅读文字:抓住水、石、树、鱼、源、岸、环境等特点深入领会文意

③作者在对哪些景物的观察描摹上感受到了愉悦水声、游鱼

④作者对本次游览的总体感受怎样用原文语句回答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深入文字,细读小石潭:

1指导学生深入文字,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讨论探究

①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怎样在这一过程中,作者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请找出来

循声而至,砍竹成路,下见小谭;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

②从“伐竹”这一细节中你感悟到了那些

发现了这里人迹罕至无路可走;发现了作者喜悦之高、兴趣之大,克服重重困难也要觅得小潭

③小石潭的全貌怎样

潭底为整块石头,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巨石,成为坻、屿、嵁、巖各种不同的形状

④请你依据文章内容概括出课文是按找怎样的游览顺序来写的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⑤文章在写景中用了什么写法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用的是"移步换景"的写法

⑥潭水和游鱼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潭水之清和游鱼之乐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水的清澄这里虽然没有正面写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地写出了水清就像画家在画天空的时候,著一鸟而让观者感知天空的辽阔高远,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景的 *** 叫侧面烘托的写法

⑦我们再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 *** ,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幻化到鱼儿身上,仿佛鱼儿也会像人那样感到快乐似的

⑧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那些特点来写的运用了那些修辞 ***

抓住溪身的蜿蜒、曲折,小溪的或明或暗,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 *** 动静结合,准确地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⑨文章后部分的凄寒的感受与上文中的“乐”,对比鲜明,你是怎样体会这种情感的变化这种情感变化足以说明,作者被贬谪的悲凉是他心中的主调,寄情山水的欢乐只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便显露出来设计此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矛盾中发现人物的内心情感,领会文章感情所在

4总结拓展

①总结全文

王国维说“以自身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课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极富作者的生活个性,是“柳”化了的山水他描绘小石潭的石、水、光影、游鱼、树木,着力渲染出了凄寒幽邃的神韵,抒发了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游记里传神的描写,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写法,精练的语言,很值得我们学习

②拓展延伸:

关于崔氏二小生:

柳集旧注:“崔简之子也”据柳宗元《故永州刺史流配驩州崔君权厝志》旧注:“崔君名简,字子敬”又文中“夫人河东柳氏”句下注:“简娶公之姊”据此,则“崔氏二小生”当为柳宗元的外甥 、

《小石潭记》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liè。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巖。青树翠蔓wàn,蒙络luò摇缀,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我为此感到快乐。砍伐竹子,开辟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成为了小石礁,小岛屿,小石垒,小石巖各种不同的形状。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时现时隐。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没有旁人。使人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十分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住了此地就离开。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在幼儿园里,教师给幼儿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情境,就是给幼儿创设可以帮助他们操作运用多种语言交流行为的交往情境。下面快随我来看看“大班语言教学设计:会游动的小岛”。

  大班语言教学设计:会游动的小岛

  目标

 1能根据的线索找寻答案,并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描述。

 2重组进行创造性讲述。

  准备: 挂图。

  过程

 1这是什么。

 ――出示图二,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对幼儿的回答,教师暂时不作肯定或否定。

 2原来是会游动的小岛。

 ――将图一放置在图二的前面,教师开始讲述这两幅画面的图意。

 ――小鸟看见了小岛,它会怎么做呢?出示第三幅图,请幼儿看着画面将三幅图联系起来讲述,教师再作简单的小结。

 ――出示第四幅图,请幼儿说一说:天亮了,小鸟到了哪里?这个会游动的小岛原来是什么?

 ――教师带幼儿一起将四幅图连贯地讲述一遍。

 ――每名幼儿按以上的顺序结合和同伴相互讲述,教师巡回倾听,了解幼儿的讲述情况。

 ――请个别幼儿讲故事完整地讲给大家听,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讲述,教师和其他幼儿给予评价。

 3移动了。

 ――教师神秘地将的次序打乱,使故事情节发生变化,教师把新的故事讲给幼儿听,并将刚才的故事和新的故事作一比较。

 ――请幼儿将试着改变次序,编一个新的故事。

 ――根据个别幼儿的讲述,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

  建议

 1似龟似岛的画面把幼儿带进悬念之中,诱发了幼儿讲述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巧妙地运用这个悬念,引导幼儿饶有趣味地描述故事情节。

 2重组次序讲述故事,可以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创造性。按照原来次序讲述是“基础”,一般的幼儿能够对着原顺序有序、清楚地讲述即可。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将重新编排顺序进行创造性讲述。

 3由于时间的关系,教师可以请幼儿在语言区中继续操作和讲述,对于精彩的片段,教师可以作一些记录。

  附讲述参考:

 图一:一只小鸟从湖上飞过,湖面很宽很宽,小鸟飞了很久很久。

 图二:天黑了,下起雨来,小鸟飞不动了。嗬,前面有个黑色的东西,像是一座小岛。

 图三:小鸟落在小岛上,它很累很累,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图四:雨停了,天也亮了。小鸟醒来揉揉眼睛,咦!怎么到岸边了呀?嗬,小鸟不是停在小岛上,而是停在一只大乌龟的背上。大乌龟就像是一座会游动的小岛,把小鸟送到了岸边。

三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5篇

音乐是用组织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那么三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三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台湾民歌歌伴舞的音乐特色及浓厚的生活情趣。并能随音乐用歌声与动作表现音乐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2认真倾听歌曲并观看表演,理解歌词内容,并利用连线游戏和表演动作帮助记忆歌词。

活动准备:

1音乐《蜗牛与黄鹂鸟》;视频《蜗牛与黄鹂鸟》。

2课件:“福台”地图一张;台湾景点幻灯片;大张白纸一张。

3幼儿人手一张迷宫图,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认识台湾。

今天我带来了一张,你们看看认识吗(中国地图)

在这张中国地图上,有我们美丽的福建,你们知道在哪吗在福建的对面有一个岛屿,叫(台湾岛)。

福建和台湾离的很近,谁去过台湾听说过台湾

台湾有哪些好看的景点,有好吃的小吃呢(乌龙茶、日月潭)

--播放多媒体课件。

为什么叫日月潭。

二、欣赏歌曲

1欣赏《蜗牛和黄鹂鸟》

有谁听过台湾小朋友唱歌呢或者听过台湾的民歌

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台湾小朋友唱的歌,台湾小朋友用一首很好听的歌曲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

-----歌曲播放之一遍。

这首歌说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呢

蜗牛和黄鹂鸟在哪呢

蜗牛和黄鹂鸟直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再来听一听。

-----歌曲播放第二遍。

现在谁听出来了,它们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2欣赏《蜗牛和黄鹂鸟》,并将歌曲中的故事体现在图画中,了解台湾语言的特点。

现在老师再给你们听一遍,这次在听歌曲的过程中,老师把这个故事用画笔画出来,等歌曲唱歌,故事就画完了。

----歌曲播放第三遍,老师根据歌曲画图。

来我们一起看看老师是怎么讲歌曲带到这幅图画里的。

房子有一扇大大门,门前有一颗葡萄树,歌曲中是怎么唱的呢

有谁知道为什么门前一个葡萄树要唱成阿门,阿前。

因为台湾人跟我们厦门人说话很像,他们在说话的时候很喜欢说一个阿字,阿公,阿爸,在这首歌里用到了很多阿字,阿这个字在歌中让这首歌听起来很有节奏,很好听。

有阿的地方贴上一个小嘴,看看这个故事中一共有多少阿字。

现在拿出我们的小手,和我一起找找,音乐中的故事藏在这幅图的什么地方,歌词唱到哪小手就指到哪。用小手当鼓槌,前奏的时候敲起来。

-----歌曲播放第四遍。根据歌曲去图画里找对应的事物。

3欣赏歌曲,并在迷宫图中找出故事中提到的事物。

我还把这个藏在了一个小迷宫图里,先用眼睛看看图上有什么,看看音乐里的故事在这幅迷宫图的什么地方。

根据老师的要求听音乐找。

-----歌曲播放第五遍,根据歌词去迷宫图里找对应的事物。

刚才我们是听音乐找,现在我们通过听音乐走迷宫。

根据老师的要求听音乐走迷宫,一句歌词走一步。

-----歌曲播放第五遍,听歌曲走迷宫。

三、观看视频,学习歌曲的舞蹈动作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视频,请小朋友看着视频对照你的迷宫图,都走对了吗

-----播放动画视频。

刚才我们听了台湾小朋友唱的歌,也知道了蜗牛和黄鹂鸟故事的顺序,看看你走对了吗

2今天我还带来了一段视频,你们想知道台湾的哥哥是怎么表演蜗牛和黄鹂鸟的吗

-----播放舞蹈视频。

台湾的哥哥用什么乐器来表演这个故事呢你们最喜欢哥哥们的什么动作呢

我们再来看一遍视频,看看台湾的哥哥有哪些动作。

-----播放舞蹈视频,学习动作。注意观察舞蹈动作有哪些是重复的。

-----歌曲播放第五遍,听着歌曲表演舞蹈动作。

3今天我们听了台湾小朋友唱的歌,还看了台湾哥哥的视频,还用找规律的办法学习了哥哥的动作,今天我还请了我的好朋友来给小朋友们表演另一种动作的《蜗牛和黄鹂鸟》,请大家一起欣赏,跟着学习。

三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篇2

一、教学内容:

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课《山野童趣》之《捉泥鳅》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以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捉泥鳅》,并且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捉泥鳅”的快乐。

2、学生能够认识四四拍的拍号并了解其意义。

3、欣赏钢琴独奏《牧童短笛》

三、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以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捉泥鳅》。

教学难点:附点的演唱、四四拍的强弱规律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

之一环节:话题导入。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情境创设,实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呀?”(课件:泥鳅)你们玩过捉泥鳅吗?它容易捉吗?(课件:泥鳅的介绍)

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见识几位爱捉泥鳅的小朋友。听!他们来啦!(课件:播放歌曲)板书:捉泥鳅

第二环节:歌曲新授

1、初听师:请同学们说说你们听后感受到的歌曲是什么情绪呢?(欢快地、活泼地、风趣地)

2、二听师:我们再认真听一听,想想从哪些歌词中你能感觉到小朋友特别想去捉泥鳅呢?(天天我等着你,等着你捉泥鳅)(课件:播放歌曲)

3、三听师:谁来说说歌曲的最后几句歌词出现了什么情况?(出现了反复,唱唱反复部分,说明了孩子想去捉泥鳅的急迫心情)(课件:播放歌曲歌谱)

4、学习附点部分的歌唱。

师:请同学们在曲谱中找出附点节奏,并数一数有几处?(8处)师:这些是八分附点音符,这些附点节奏在歌曲中增添了欢快的气氛。

5、跟琴分句学唱歌曲。

师:现在我们来跟琴一句一句的学唱这首歌曲。

6、接口唱练习。

师:你们唱带有附点的一、三、五等单数句,老师接唱双数句。

7、难点解决。师:在歌唱中你觉得还有哪里唱起来比较困难?

8、完整地歌唱歌曲。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完整的唱一遍这首歌曲。

9、理解拍子: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一首几几拍的歌曲吗?(四四拍。它表示的意义: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唱四拍。它的强弱规律为:强、弱、次强、弱)

10、声势训练:以之一句为例子,之一拍:跺脚第二拍:拍腿第三拍:拍手第四拍:拍肩

11、师:我们自己打着拍子再来完整的演唱一遍这首歌曲。第三环节:自主创编:

1、师:每首歌曲都有它的情节,这首歌曲里描述了哪几个人?

2、师:你能将这其中的人物表现出来吗?你可以找搭档配合,同学们想一想,动一动,一会请同学们表演唱。

3、请同学们表演并评价。(课件:播放歌曲伴奏)

第四环节:歌曲欣赏

1.师:捉完了泥鳅,好累呀!现在我们来休息一下,聆听钢琴独奏《牧童短笛》。(课件:播放歌曲)

2.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高兴吗?美妙的世界,美妙的歌曲给我们带来了欢乐,那么我们也要努力学习本领,让世界变得更精彩。

三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感受歌曲雄壮、神气的进行曲风格。

2能用饱满的热情、奋发向上的情绪演唱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伴奏,创设情境。

二、新授:趣学新歌

1初听歌曲之一段,感受歌曲的情绪。

2复听歌曲,感知情绪和音乐节拍特点。

3教师范唱(或播放音频)

同学可以选择喜欢的伴奏方式,比如拍手跺脚踏步等等。

4看课本或者音频读歌词跟录音唱

5编排形式表演歌曲

三、拓展欣赏《闪闪的红星》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让我们向着美好的明天,好好学习,前进前进吧!下课!

三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标:

1欣赏唢呐独奏《打枣》,感受乐曲诙谐、幽默的音乐形象。

2通过欣赏乐曲《打枣》,了解民族乐器唢呐,听辨大小唢呐的音 *** 别。

一、导入部分

播放乐曲《打枣》引子部分,请学生听辨乐器音色。

二、欣赏乐曲《打枣》

1完整听赏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完整播放《打枣》并提出问题:

(1)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你能感受唢呐在演奏过程中,音区的变换和对比吗?

听完以后,教师针对以上两个问题,请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完以后,教师介绍乐曲内容。

2小结《打枣》是一首活泼、风趣的唢呐独奏曲,表现了河北农村,爷爷和孙女在庭院里打枣的欢乐情景。

3完整听赏乐曲。

完整聆听乐曲《打枣》音频,学生认真聆听并随音乐的进行展开想象。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欣赏唢呐独奏曲《打枣》,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乐曲诙谐、幽默的音乐形象以及歌曲的民族风格。

三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篇5

教学目标:

1听赏乐曲《森林水车》,感受乐曲主部与插部不同的音乐形象。

2感受音乐带给的情绪,加强学生的审美。

一、导入部分

请见过水车的学生,为大家介绍水车的作用。

二、听赏乐曲主部主题

1播放乐曲学生感受主题音乐形象。

(1)主题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比较密集)

(2)主题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小提琴)

2再次播放乐曲,

主题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

3再次播放乐曲,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主题旋律。

三、欣赏乐曲

1初次完整聆听乐曲。

2再次完整听赏乐曲。

播放《森林水车》。乐曲播放结束,教师请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可以用颜色、图式等方式)。

四、课堂小结

乐曲《森林水车》,是由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