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导学案设计

装修宝典031

《琵琶行·并序》导学案设计,第1张

琵琶行·并序》导学案设计
导读: 1、《琵琶行·并序》导学案设计2、琵琶入门基础3、为什么琵琶有的品格子有宽有的窄4、琵琶什么牌子好5、白居易《琵琶行》教案设计《琵琶行·并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白居易及其诗歌创作主张。  2、整体把握文章,结合课

  《琵琶行·并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白居易及其诗歌创作主张。

 2、整体把握文章,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初步疏通文意。

 3、进一步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提高朗读背诵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2

 难点:目标3

 学法指导

 自学法:强化预习,正音顺句,对照注释,初解文本。

 知识链接

 1、品思题目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行,又叫“歌行”,源于汉魏乐府,是其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歌、行、引(还有曲吟谣等)本来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一,后来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等古体。

 2、作者介绍

 唐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自号“酔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其祖父时迁居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

 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小时候聪颖过人,5/6岁即学作诗,9岁便懂音韵。由于“家贫多故”,11/12岁便颠沛流离,接触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后到长安应试,以《赋得古原草送别》得顾况赏识。落第后回家伏案苦读,竟至口舌生疮,手肘结茧。27岁中进士,因取中“拔萃”,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东宫属官,掌讽谏太子过失)。元和十年贬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唐穆宗时,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晚年以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出任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以44岁为界,之前抱定“兼济天下”之思,之后则“独善其身”。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人称“诗魔”,和好友元稹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反对六朝以来的“嘲风雪,弄花草”的作品,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即所谓“讽喻诗”(《新乐府》50首《秦中吟》10首),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当时对外国也有一定影响。其艺术成就更高的是长篇叙事抒情诗。 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

 3、写作背景

 《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谕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加之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

 学习过程

 1填空

 《琵琶行》选自《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朝诗人。诗中富有哲理性的名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琵琶行》的“行”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湓浦口(pén) 憔悴(jiāo) 六幺(yāo)

 B铮铮然(zhēng) 贾人(jiǎ) 荻花(dí)

 C虾蟆陵(há) 嘈杂(cáo) 钿头(diàn)

 D江浸月(jīn) 呕哑(yā) 嘲哳(zhā)

 3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曲罢悯然 钿头银蓖 司马青衫 枫叶荻花

 B转徒江湖 漂沦憔悴 梦啼妆泪 忧愁暗恨

 C轻拢慢捻 天崖沦落 幽咽泉流 谪居卧病

 D东船西舫 恬然自安 添酒回灯 暮去朝来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快弹数曲 快:赶快。

 B歌以赠之 歌:歌唱。

 C凡六百一十六言 言:句。

 D座中泣下谁最多 泣:眼泪。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弦弦掩抑声声思 掩抑:低沉抑郁。

 B老大嫁作商人妇 老大:排行之一。

 C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离去回来。

 D满座重闻皆掩泣 掩泣:掩饰哭泣。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铁骑突出刀枪鸣 B门前冷落鞍马稀

 C整顿衣裳起敛容 D凄凄不似向前声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请你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可真难,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啊!

 B刚退居二线的老王抱怨说:“你看我才退了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C这段时间,我们一起流汗,一起流泪,“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

 D轮到中国选手申雪、赵洪博出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8对《琵琶行》中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嘈嘈”形容弹奏动作的粗重,“切切”形容弹奏动作的轻细。

 B“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这里指音乐的流畅悦耳。

 C“别有幽愁暗恨生”,是说音乐勾起听众内心深处的愁思和怨恨。

 D“银瓶乍破”“刀枪鸣”形容音乐的激越雄壮,惊心动魄。

 9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千呼万唤始出来, 。

 ,此时无声胜有声 。

 ,相逢何必曾相识 。

 座中泣下谁最多, 。

 课堂检测

 1对之一段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两句交代地点、时间和这一段的中心事件,环境描写烘托出离别时悲凉的气氛。

 B三四两句写诗人骑马送别船上即将远行的朋友,要为朋友饯行,却连音乐也没有。

 C五六两句写饯别时诗人与朋友的内心都十分悲痛,茫茫的江面上映着月影,更增添了悲凉之感。

 D从七八两句琵琶声使人产生的情绪变化可知:前面的“无管弦”、“惨将别”等起了反衬的作用。

 2对第二段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说明琵琶女不愿见官员,她虽曾为歌伎,却仍不失女子的羞怯。

 B“拢”、“捻”、“抹”、“挑”是弹奏的手法,而这些繁复的手法在一个句子中写出,又是“信手”弹来,足见技巧的娴熟。

 C“间关”形容鸟叫声,与《诗经》中“关关雎鸠”的“关关”相同;“滑”形容乐曲的婉转流畅,与“冷涩”的“涩”相对。

 D由“冷涩”到“凝绝”描绘了声音由迟缓轻细、越来越细,到逐渐消失的过程,“此时无声胜有声”胜在情思缅邈,意味无穷。

 3对第二段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一段没有写对话。其实人们之间肯定有交谈,关于琵琶女也只是用“欲语迟”、“千呼万唤”带过,这样处理是为了集中描写琵琶女的演奏。

 B这一段没有写琵琶女的容貌。她应该是风韵犹存的,或者她的愁容,她的憔悴。没有写这些是为了更突出她演奏的高超技艺。

 C这一段没有写众人。其实船上还有客人,也还应该有船夫和仆人。诗人只以主述者置身其间并传达感受,是为了突出中心事件和主体形象。

 D这一段也没有写其他的船只。江面上不可能只有这“东船西舫”两只船,但没有写这些,这是为了渲染一派宁静沉寂的气氛。

 4对第三段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乐曲演奏过程中,诗人和客人的反映显然引起了琵琶女的注意,她感受到了尊重和理解,遇到了知音,所以才主动讲出了自己的身世。

 B琵琶女对自己的才艺和年轻时的容貌颇为自信,当年红极一时的歌伎生涯使她觉得非常美好,因此在自述时仍流露出对那一段生活的怀念。

 C“弟走从军阿姨死”,家庭的变故使琵琶女失去了生活的依靠,而这就成了她人生的转折点,从此遭冷落,不得已“嫁作商人妇”。

 D琵琶女的演奏之所以使人感到“别有幽愁暗恨生”,主要是因为她怨恨世人重色轻才,出嫁后丈夫又重利轻别,使她感到孤独寂寞。

 5对第四段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住近湓江”、“举酒独倾”与琵琶女“守空船”是一样的孤苦。

 B诗人在政治上被贬谪,琵琶女在生活上遭遗弃,二者有相通之处。

 C诗人与琵琶女同是离开京城来到僻远的浔阳,都有繁华不再的感伤。

 D诗人把全部情感和慨叹凝结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课外拓展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白居易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有人评论这首诗中的“景”和“情”全由第三句关联,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在唐代,冬至是一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

 本诗写诗人冬至时节客居邯郸驿,孤寂思家,诗人是怎样表现他的思乡之情的请结合全诗的三、四两句加以赏析。

 课堂小结

 学习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琵琶女的的凉身世和诗人贬职失意的苦闷心情,琵琶女的飘零身世和诗人宦途潦倒,沟通了彼此的感情渠道,控诉了封建社会摧残人才的黑暗现实。

 2、赏析这首诗的音乐美、意境美。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绘音乐形象,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写作特点。

 3、进一步提高欣赏能力和朗读背诵能力。

 重点难点

 1、第二段,以体会琵琶的音乐美为主。

 2、创设联想和想象,探究诗歌意境。

 3、学习描摹音乐意境。

 学法指导

 诵读入境,感知诗意;潜心涵泳,体味情感。

 学习过程

 1诗人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来表现琵琶女出场时迟疑不决的心情,意在强调的是( )

 A拘于礼法,男女有别,不能见男人。

 B技艺高超,弹奏能手,不屑见官人。

 C深怀怨恨,内心痛苦,无心见生人。

 D世态炎凉,人心叵测,不可见路人。

 2下列对白居易《琵琶行》描绘的形象的分析中,不当的一项是( )

 A琵琶女是演奏技艺精湛卓绝,悲凉身世令人心酸的被污辱和被损害者的形象。

 B作者写自己的遭遇,是为了衬托琵琶女形象。

 C诗中琵琶女和作者这两个形象感情上的共鸣之处是“同是天涯沦落人”。

 D诗中对琵琶女身世的描述,主要是通过琵琶女的倾诉表现的。

 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3—5题。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

 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

 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4对以上部分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

 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给听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大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 *** 。

 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 *** 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5“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

 A以景色的宁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昂扬。

 B以听众的专注,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

 C以景色的静寂寥廓,烘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

 D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写琵琶女自诉身世,详昔而略今;写自己的遭遇,则压根儿不提被贬以前的事。这也许是意味着以彼之详,补此之略吧!比方说,琵琶女昔日在京城里“ 甲 ”的情况和作者被贬以前的情况是不是有某些相通之处呢同样,他被贬以后的处境和琵琶女“ 乙 ”以后的处境是不是也有某些类似之处呢看来是有的,要不然,怎么会发出 “ 丙 ”的感慨

 6甲处最恰当的引文是( )

 A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B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C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D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色等闲度

 7乙处最恰当的引文是( )

 A弟走从军阿姨死 B梦啼妆泪红阑干

 C老大嫁作商人妇 D秋月春风等闲度

 8丙处最恰当的引文是:

 A江州司马青衫湿 B如听仙乐耳暂明

 C同是天涯沦落人 D杜鹃啼血猿哀鸣

 9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到:“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描绘了“五陵年少”挥霍无度,琵琶女倍受宠爱的情景。北宋宰相寇准,生活极度腐化,也常在宴会上叫人拿绫绡赏给歌女。寇准的侍妾写了一首绝句《呈寇公》讽刺他。下面排出的诗句残缺不全,需要补缀。请选出适当的一组。( )

 ①一 清歌一 绫,②美人 自意嫌 。

 ③不 织女萤窗 ,④几 抛 得织成。

 A①只,匹 ②尚,差 ③晓,里 ④岁,梭

 B①支、条 ②还,少 ③明,中 ④月,丝

 C①曲,束 ②犹,轻 ③知,下 ④度,梭

 D①首,丈 ②竟,少 ③管,上 ④日,丝

 课堂检测

 《琵琶行》一诗中的音乐描写十分出色,请阅读第二节,回答下面问题:

 1诗人从哪里开始描写琵琶女真正的弹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从哪里开始精细描述琵琶女的旋律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中哪几句是描写音乐的清快流畅又有哪能几句描写了音乐缓慢修止的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最后乐段中,诗人是怎样表现音乐的 ***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人应用了怎样的手法,去描写这无形的音乐的,试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拓展

 1读下面白居易的《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联系《琵琶行》,选出说法错误的项:( )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头终不语。

 A两首诗描写的对象都是处境孤寂凄凉、情感哀愁凄切的歌女,诗人都表达了深切的同情。

 B两诗都用秋江月夜之境来渲染悲凉的气氛,都运用了贴切的比喻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C《琵琶行》在表现手法上正面描述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叙述、抒情和议论相结合,并大量运用比喻的修辞;而《夜闻歌者》则基本上采用白描手法。

 D《夜闻歌者》以朴素简练的笔墨勾勒了一个楚楚动人的如琵琶女一样完整丰满的**形象。

 2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并与《琵琶行》比较,完成后面习题。

 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①,恩怨相尔汝。②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师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注:①昵昵:象声词,用来形容言辞亲切。此据李汉编《韩昌黎集》,别本亦作“妮妮”或“呢呢”。②尔汝:对话时你来我去,不讲客套,是关系亲密的表现。

 (1)本诗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运用比喻描写音乐的变化,简析本诗所用的比喻的特点和效果。

 (2)试简析前十句和后八句的内容和手法。

 (3)比较这两段文字,说明白居易和韩愈描写音乐 *** 和角度的异同。

 3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水调歌。

 (1)之一句写景,在全诗有什么作用(3分)

 (2)找出诗中描写音乐的句子。(1分)

 (3)请就“断弦”这一细节作简要赏析。(4分)

 课堂小结

 学习反思

 参考答案

 之一课时

 学习过程

 1《白氏长庆集》白居易 唐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此时无声胜有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歌行体诗

 2C(A“憔”应读为“qiáo”。B“贾”应读为“gǔ”。D“浸”应读为“jìn”。)

 3D(A “蓖”应为“篦”。B“徒”应为“徙”,“忧”应为“幽”。C“崖”应为“涯”。)

 4D(A畅快。B作歌。C字。)

 5A(B老大:年纪大了。C去来:去了以后。D掩泣:掩面哭泣。)

 6B(A突出:突然爆发出。C整理。D以前。)

 7C(“相逢何必曾相识”多用在之一次见面的场合。)

 8C(“别有”句表达了琵琶女的“幽愁暗恨”之情,而不是听众内心的愁思和怨恨。)

 9犹抱琵琶半遮面 别有幽愁暗恨生

 同是天涯沦落人 江州司马青衫湿

 课堂检测

 1B(“主人下马客在船”不能理解为“诗人骑马送别船上即将远行的朋友”。 )

 2A(琵琶女不愿见人,是因为她如今漂泊憔悴、心情抑郁而产生的矛盾心理。)

 3D(“东船西舫”就是周围的船只。这么多船只上的人都沉浸在音乐的艺术境界中,同船的诗人与朋友自不待言了。)

 4C(琵琶女人生的转折点不是家庭的变故,而是年长色衰。)

 5C(诗中并没有表现出诗人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

 课外拓展

 1同意。本句携景入情,朋友刚刚出发,有点担心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表现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心。同时,揣度行踪,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诗人便想到“日暮片帆何处泊”,春江渺茫与征帆一片,形成一个强烈对比。(前三句饱涵感情,非常含蓄,末句卒章显志。朋友别离,送行者放眼天涯,极视无见,不禁心潮汹涌。这样将惜别之情上升到顶点。)

 2诗的三、四两句,正面表现诗人思家,诗人深刻思念家人,但在诗中却想像家里人怎样想念自己。诗人想像家中人是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说了什么,未加点明,这就给读者留下一片驰骋想像的广阔天地。诗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此诗以直率而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一种人们常有的生活体验,因而才更显得感情真挚动人。

 参考答案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1C(ABD三种说法均与原诗不合。)

 2B

 3C(并不是“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而是“化听觉形象为视觉形象”。)

 4B(并不是“音乐结束后”而是“音乐暂歇时”。)

 5C(A“衬托……昂扬”说法不当。B“反衬……成功”说法不当。D“衬托……凄凉”说法不当。)

 6A

 7C

 8C

 9C

 课堂检测

 1轻拢慢捻抺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2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3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4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已令人拍案叫绝。弹奏至此,满以为已经结束了。谁知那“幽愁暗恨”在“声渐歇”的过程中积聚了无穷的力量,无法压抑,终于如“银瓶乍破”,水浆奔迸,如“铁骑突出”,刀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 *** 。才到 *** ,即收拨一画,戛然而止。

 5(1)作者在摹写音乐时用了一串常见的精妙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

 (2)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课外拓展

 1D

 2(1)作者巧设比喻,运用男女谈情说爱、勇士冲锋、百鸟齐鸣、凤凰高飞等自然和生活现象。作者在运用比喻的时候,不只限于“绘声”,而且注意“绘情”、“绘志”,把琴声所表达的情境一一描摹比拟出来,无不流露出深厚的情意。这些比喻描写形象的显示了音乐的乐声节奏抑扬起伏变化,借以传达乐曲感 *** 调和内容。(2)前十句正面摹写声音,以多种比喻描写乐声的起伏变化。后八句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3)相同点:运用比喻;写音乐效果;点拨音乐中的感情;注意写音乐的高低起伏和变化;在写音乐的时候注意上联和下联甚至上句和下句的对比,写出了较大的起落变化。不同点:白居易写了演奏者的动作态度,运用了叠词、双声叠韵词。

 3(1)①交代了环境;②为全诗定了清冷的基调,烘托了气氛;③通过写景抒发了一种寂寞惆怅的心情。

 (2) 岭色千重万重雨

 (3)①断弦反映了筝曲的激越。②断弦表现了弹筝人的忘情。③断弦也揭示了“泪痕深”的原因。

 中国近代民族音乐史上有“海派”(浦东派)琵琶和“浙派”(平湖派)琵琶两大流派。平湖派琵琶艺术对研究民族音乐史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琵琶入门基础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琵琶入门基础(一)

 琵琶的演奏技巧丰富多彩,其中弹、挑是最为常用的技法,琵琶的名称也是由“弹挑”而来的,据古书中记载“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琵就是弹,琶即是挑,故而得名琵琶”。在初学阶段,弹挑亦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弹挑所代表的音点作为右手动作中最基本的形态,它表面上最简单,其实技术最复杂,最丰富。其他演奏技法,如夹弹、双弹、滚、双飞、勾、抹、划、摭、分、等都是由弹挑两种技法变化组合而成的。

 “弹挑”的基本手型有“凤眼、鸡眼、龙眼”之说。

 现今各派名家出版的《琵琶教程》等很多对于“弹挑”做了明确的解释,如弹,是右手动作启动之前,大臂自然下垂,肘关节稍微向外出来一点,小臂(前臂)自然抬起与大臂形成接近于90°夹角,腕部稍向外凸出,手背与腕部外侧基本持平。腕部在小臂与手部的协调动作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手部呈半握拳自然弯曲状,大指轻搭在食指的小关节处,大指的小关节呈微微隆起的状态,食指呈四分之一圆的弧形,由右至左,用食指的中关节和小关节把音弹出,手腕随动作自然下摆,小臂与手腕连带辅助性旋动,但不起主动的作用。挑,正好相反,虎口张开,由左至右,用大指的小关节将音挑出。食指斜向下,大指斜向上,与小臂的内旋外旋同步动作。

 初学者在练习弹挑时容易用小臂向前推,大指与食指分开,弹奏时使用手指的大关节活动,从而导致音色薄且硬的现象。所以,在训练中,需分两个阶段练习:①固定弹挑。目的是为了让初学者更好的掌握技巧,并为干净,透亮的音色做铺垫。首先,在弹的时候将右手握圆,虎口呈龙眼状,然后食指的中关节及小关节打直向左边的面板弹出,这样弹出的声音厚实,清晰,弹完后手指收回,恢复弹之前的手形;挑的时候,大指的小关节打直触弦并发出声音,挑起后,大指触弦处不能起过第二根琴弦的高度。以上的训练要注意必须在连续练习时学会找到手指弹完后的松弛状态,而且弹奏时指甲的触弦位置及力点都应在指甲尖上,力求所弹奏的音质均匀饱满。②手腕弹挑。手指的弹奏 *** 不变,但在弹奏时,手腕要有小幅度的转动,同时指甲在琴弦上要快速且果断地进行弹奏,并都要集中在一个点上。此技巧的练习是在“固定弹挑”的基础上,加以手腕进行的。区别在于“固定弹跳”发出的声音较死板,而“手腕弹跳”的声音则清脆柔和。但要注意的是用手腕进行弹挑时动作不宜过大,指甲如果在琴弦上停留的时间过长,手腕会出于紧张用力的状态,所以一定要让手腕甚至是大臂及小臂都处于松弛状态,千万不要因为手腕的加入而使弹挑变得僵硬。

 右手弹挑运用是一气持续到底为止,中间不能露缝,其关键在于大食两指小关节的交错运用能否得法。①在空弦上练习,速度要放慢。例:右手练习时,注意弹挑的基本机构与 *** ,与对指力与腕力的运用比例,稍借腕力尚可,但臂力则不宜过强,腕臂过分摇动,弹挑的效果往往出现漂浮,而且音质效果不够坚实。②做一些节奏型练习,初练技术,指腕动作绝不能过分夸张,以自然适度为佳。

 附注:一般琵琶定弦为D调,即Adea容,不同的老师,所教的指法也会有些偏差。

 琵琶入门基础(二)

 琵琶的演奏技巧技法丰富多彩,基本可以分为右手技法与左手技法,其中前者包括弹、挑、滚、分、摭、勾搭、轮、扫、拂、摇、凤点头等,后者包括按音、换把、跳把、过弦、打音、带音、吟、揉、推、拉、绰、注、绞弦、颤音、顿音、泛音等。

 在初学阶段,首先接触到的指法就是“弹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让学生在入门阶段就练好“弹挑”,教师首先要用正确的 *** 去教授,使之形成一个正确良好的“习惯”,其次教师还必须要求学生在音色上下功夫。我们知道,琵琶发出的音色分为“乐音”和“噪音”,其中“乐音”占主要位置。

 它是我们在弹奏中使用到的最基本的声音;“噪音”是在琵琶演奏中运用特殊技巧所发出的声音,如“绞弦”、“煞音”、“摘音”以及一些模仿打击乐的击板声等。我在“弹挑”部分对初学者主要进行两个阶段的训练:之一部分为“固定弹挑”,第二部分为“手腕弹挑”。

 在弹的时候,首先将右手握圆,虎口呈龙眼状(圆形),然后将食指前两个关节打直向左边面板弹出,弹出后虎口呈凤眼状(长型),手指的指向应朝向面板,而不是往正前方。这样弹出的声音厚实、干净。弹完后手指收回,恢复弹前手型。

 在挑的时候如要这样进行,右手在握圆的情况下,大指之一个关节打直触碰琴弦并发出声音,挑起后,大指触弦处不能超过第二根琴弦的高度。挑完后收回,恢复挑前手型。

 手腕弹挑的正确弹奏 *** 是,手指的弹奏 *** 不变,但手腕需要处于放松状态,在弹奏时让手腕犹如煽扇子一样小幅度地转动,同时指甲在琴弦上要快速而且果断地进行弹奏,并且都集中在一个点上。

 滚奏即快速弹挑。在这种看似简单的技法上,许多学生都会出现手腕动作过大、手指弹奏的“点”不集中、手腕扁平等情况,从而出现无法使弹奏提速与指甲杂音过重的情况。

 琵琶入门基础(三)

 琵琶演奏中快速弹挑技巧的优劣,决定了演奏者对弹挑技术轻重缓急的控制与把握能力,而其中快速弹挑往往直接影响到琵琶演奏的音乐表现力与舞台效果,这是由于琵琶乐曲中许多重要的快速且富有 *** 的乐段一般都是由快速弹挑技巧来完成的。所以说,琵琶快速弹挑技巧不仅是琵琶演奏中最重要的技法,同时也是琵琶演奏中最难以掌握的重要技巧之一。

 那么。演奏者如何掌握和提高琵琶快速弹挑的技巧和能力呢实践证明要达到这样的目的,琵琶学习者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更不能拔苗助长,绕道速成,一就而就可以奏效的。这就必须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掌握正确的训练 *** ,在经过长期循序渐进的刻苦练习,琵琶快速弹挑技巧才能够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笔者认为,要想很好的掌握琵琶快速弹挑的技巧,需要度过以下五个难关,供琵琶学习者与教学者共同探讨。

 1、手型关。据笔者多年的琵琶教学实践证明:手型的正确如否,对琵琶演奏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一般的讲,手型对了,对学习琵琶来说就完成了一半。那么正确的手形应该怎样掌握呢左右两手要呈半握拳状,手心是空的,右手背的角度与琵琶面板形成平面,演奏时眼睛看不见手心为宜。两只手的中、小关节都呈弯曲状。右手的大指、食指都要弯曲成半圆形,两个手指尖捏在一起,如同中间拈一粒黄豆,手户口呈圆形,也就是龙眼指法的形状。为什么要采取龙眼指法呢因为龙眼指法两个指尖端距离近,运动行程小,弹挑动作快,转换时间短,对快速弹挑能构成有利条件,右手臂保持在稳定的紧张与放松状态。这样,只要大指和食指积极运动,紧密配合,弹挑的速度就会自然加快。快速弹挑为什么不可以采取鸡眼、凤眼指法呢因为这两种指法的大指与食指的指尖距离较宽,,运动行程较大,弹挑动作转换较慢,明显影响快速弹挑的质量和速度,所以不适应快速弹挑的技法需要。

 2、力度关。所谓力度,从力学上讲,就是用来抨击对方的重力。从客观上讲,人的手指处于人体构成的神经末梢,这就决定了两手指尖的无力状态,加之琵琶弹奏是反弹方向,不是往里抓弦,而是往外弹弦,因此手指的劲儿就更加软弱无力。所以,手指无力,速度就无从谈起。那么怎样增强两只手指的潜在力量呢笔者认为,一般要从慢节奏的乐曲练习开始。因为放慢速度练习弹挑,手指准备时间充分,两手运筹力量充足,手指的松弛和紧张的转换得到有机的配合,指尖的力量能够得到有效的充电,两指的潜能和活力能够从根本上得到锻炼和提高。二是要坚持经常练功。常言说得好,练琴练琴。顾名思义,琴是靠练出来的,不是靠耍小聪明能解决的。经验表明,学习琵琶演奏艺术,老师的指导仅占成功率的30%,而自己的勤学苦练却占成功率的70%。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深有感触的说: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鲜血;京剧大师梅兰芳说得好:成功就在于重复。所以学习琵琶快速弹挑更离不开辛勤的汗水和重复。一般的讲,初级阶段的学生每天练琴时间不少于2个小时,中级阶段的学生每天练琴要保证3个小时,高级阶段的学生每天练琴时间不得少于4小时。只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做到勤听、勤看、勤思、勤练,不惜付出汗水和心血,弹挑的力度和速度就会日渐提高。三是要运用好速度和力度的辩证关系。速度和力度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没有力度就没有速度。这是因为手指甲在琴弦上停留的时间长短决定的,停留时间长,冲击力就小,速度就慢;手指甲在琴弦上停留的时间越短,冲击力就越大,速度就越快。我们在演奏过程中的用力与放松,实际运作方式就是:用力—放松—再用力—再放松的交替过程。但是,用力与放松又是相对的。只强调放松,手指就会松懈无力;只强用力,手指就会生硬紧张。所以,手指必须在触弦的一刹那间用力击弦,产生连续的爆发力,才能集中体现手指潜在的力度和速度。因此,缺乏应有力度的手指,就不可能产生刚劲快速的弹挑质量和效果。

 3、过弦关。过弦是一个难度较大的演奏技术问题,它是由左右两手对弦数变化操作能力的挑战。其标准是,右手弹挑多条弦时就像弹挑一条弦的速度一样快捷。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一是右手的手虎口要保持规范的龙眼形状,形成驾驭弹挑四条弦的准备动作,为快速过弦弹挑创造充分的交替转换条件。二是要区分好顺向转换和反向转换的过弦走向关系。所谓顺向转换就是从之一弦向第四线运行排列;反向转换就是是从第四弦向之一弦运行排列;还有跨弦循环转换,即横向从之一弦跳到第三弦,或从四弦跳到第二弦等等,因此,跨弦转换指法是过弦难度较大的技巧,需要大脑指挥的快速反映能力和应变能力。三是手指和手臂的伸展和收缩。我强调的是,弹和挑起板的运动变化都要顺应快速过弦的需要。但一般的快速过弦弹挑,都是以弹弦在前,挑弦在后,无论是顺向过弦、反向过弦和跨弦过弦都要遵循这个规律,挑弦起板只适应个别音型。四是左手指按弦运动要有较强的独立性。尤其第三指(无名指)和小指按弦要有足够的支撑力。换指的上下按指要有机交替,在同一个把位上,下音按指在上音按指未抬起前就要积极地按在下个音位上,下音按指不可在上音按指抬起后再按,否则就会延误按指时间和速度。五是指甲吃弦不要太深,标准的吃弦深度占指甲的二分之一,吃弦深了弹挑的阻力就会加大,阻力大了必然会减慢弹挑速度。六是食指指甲的胶布捆绑要科学。缠绑指甲时,之一圈胶布要把指甲后端的边楞压在底下,让胶布和指甲边楞形成平面,防止在演奏中出现刮弦故障,影响快速弹挑的节奏和质量。

 4、换把关。换把是因为琵琶音位按照十二平均律设置排列所决定的,也是琵琶演奏变换幅度较大的连接动作。换把指法是由左手指、腕、臂垂直变换在相把位和四个品位之间的动作,它的音域上下与大提琴的音域一般宽。是由左右手协调配合完成的换把技术。怎样掌握换把 *** 呢一是左手臂不管是上行换把还是下行换把,都要敏捷快达,干净利落,收放自如。上行换把手腕要孤起,下行还把手腕要凹下,这样可憎加上下换把的惯力。二是左手指换把按音走手要迅速,定位要准确。要学会并采用变通把位、移位替代换把、跳把和收缩动作及替代伸展动作等指法。三是指序设计要科学有序,充分发挥保留指、平按指、交叉指和伸缩指等指法,尽力减少重复按指动作和时间。手臂运动要适应上下换把的需要,注意加快上行还把的速度。四是要练习好跨把和跳把运动的基本功,左手指要胜任上把位最后一个音和下把位头一个音巧妙连接能力。要具备熟练地按音指序和大脑敏捷的反应能力。如以D调为例:从相把位大跳到第三把位的头一个音是3,那么就由左手的第三指按音;如果是从相把位大跳到第四把位的头一个音是5,那么就由左手之一指按音等等。换把按音的能力要达到不用脑想眼看的熟练程度为宜。

 5、耐力关。耐力大小是胜任琵琶快速弹挑的关键因素。这是因为有些琵琶独奏曲和练习曲篇幅比较长,尤其是演奏那些速度快、段落长的音乐片段,两手指没有足够的耐力和潜在的能力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具备持久的韧劲和耐力是胜任琵琶演奏的根本所在。怎样增强持久的耐力呢一是要下意识的锻炼两手指快速弹挑的潜在能力。在练习琵琶快速弹挑的练习曲中,要坚持先慢后快的原则,只有放慢速度,练琴技术才能够从根本上得到增强和提高,手指力度才能够巩固和发展。在练习乐曲中手腕出现酸疼无力感时,这时不要停下来,要保持力量,坚持弹下去,直至酸疼感消失为止,可休息五分钟后再继续练习,这样有利于锻炼和积淀手指的潜在能力。二是要坚持做好练琴前的手操准备。即将两只手举到面部高度,手指伸直—握拳、再伸直—再握拳,连续运动100次,然后再开始练琴,以促进两手的灵活程度。三是要认真练习每分钟130拍左右的快速弹挑类琵琶练习曲。如音阶练习曲、过弦练习曲、换把跳把练习曲、半音密集练习曲、移指和变通把位练习曲等等。要重点练习《小指练习》、《音乐会练习曲》、《无穷动练习曲》、《音节琶音练习》、《流浪之歌》、《流畅练习》、《跳把练习》等优秀的琵琶练习曲(上述练习曲可从叶绪然编著的琵琶练习曲中查找)。演奏练习曲的时间要占每天练琴内容的50%。要从思想上跳出练习琵琶独奏曲就可以代替琵琶练习曲之功效的误区,只弹独奏曲是很难提高快速弹挑内在能力的。因此要通过反复练习这些难度大、速度快的琵琶练习曲,直至练到左手指尖磨起老茧子,琵琶品上磨出深沟沟,右手指在快速弹挑时产生较大的阻力感和反弹感为止,这才算真正达到了琵琶快速弹挑技术的目标和能力。

方便演奏者操作手指位移和音高调整。琵琶对于低音地、低音、中音和高音品格子宽度与间距都会逐渐变窄,这是根据琵琶的音高特性进行优化的设计,方便演奏者操作手指位移和音高调整,让琵琶演奏更加准确、流畅与自然。琵琶的品格子是指琴颈上的分隔线,用来指导演奏者在演奏时操作手指位置和手法。

乐府诗。

乐府诗品牌是山东乐府诗乐器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该品牌琵琶产品等纹理清晰,花纹美观,手工嵌雕工艺,做工精细,复手采用老竹手工制造,质地坚硬。

山东乐府诗乐器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经营乐器的企业,公司集研发设计、生产和营销推广为一体,专注产品开发设计、不断上新新品,拥有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

琵琶的选择

1、确定自己要购买琵琶的价位。

初学者选用千元左右的琵琶较为合适,有了一定的演奏基础,对音质、音色有初步的认识,可选购两千元到四千元的琵琶。

用于小型节目表演、参加升学考试者应选用四千元以上的琵琶,作为从事琵琶专业者,经常上台表演,可选用六千元以上的琵琶。酷爱琵琶事业,渴望拥有一把好琴,可购买万元左右的琵琶或者定做优质琵琶。

2、从外观油漆把握琵琶选材质量。

由于琵琶的原材料取之天然木材,越是高档的木材,加工难度越大,由于这类木材木质坚硬,密度大,更大的问题就是裂缝的问题,有些琴背在下料前就已裂缝,真正无缝、木纹漂亮的琵琶琴背是很难得到的。

这样的琴背做出来的琵琶是不会用深颜色油漆盖起来的。一定是选用最清亮的透明油漆来显示琵琶的木纹或者根本不上油漆,只是打磨、抛光、上蜡就可以了。

教学目标

1学习、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再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

2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无限同情和共鸣。

教学重点

学习用文字表现音乐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感受“声中之情”

教学步骤

1、导入:白居易去世,大中皇帝以诗吊之,其中有这么两句:“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长恨歌》以写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出名,《琵琶行》则以出色的音乐描写及诗中所包含的满腔悲愤而感人至深。“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表白早已成为恋人们的憧憬与向往,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更因其命运多舛相惜相知而成为千古绝唱。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声声琵琶,解读《琵琶行》。

2、播放配乐朗诵,调动阅读气氛。思考:诗中琵琶女有几次弹奏,找出诗中写琵琶女琵琶弹奏效果的句子。

3、三次琵琶弹奏,写琵琶女琵琶弹奏效果的句子有以下三组:“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溼”。学生齐读,教师板书三组句子。

4、这三组句子都是从侧面表现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的,声音无形,摹声最难,琵琶女究竟有着怎样精湛的琵琶技艺,诗人又是怎样表现她出神入化的演奏技巧的,才能达到“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的奇特效果呢

阅读第二段中写琵琶女演奏琵琶的部分诗句,学生讨论写作手法。a以声传情,如“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b以声喻声,以形写声c象声词双声词摹写,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d侧面烘托 (结合朗读指导)

5、一曲琵琶曲让众人动容,一篇《琵琶行》令我们黯然神伤。如此美妙的琵琶声中,埋藏了如此的悲愤。在我们为其不公的命运掬一把同情泪时,我们能否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这琵琶声能诉尽心中哪无限事(第2段第3段结合阅读)。

小组讨论: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之一部分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

强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于是音乐进入第二部分“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的她,可谓色艺超羣,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日盈盈笑语,让人过耳不忘。

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所以旋律又进入第三部分“沉思曲”:“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最后一部分是“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收拨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

总之,诗人不但写出了琵琶女音乐技艺的高超,而且通过乐曲的变化,表达出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正如诗人所云:“我闻琵琶已叹息。”悲愤的曲调,令普天下伤心人闻声一哭!

(结合朗读指导,板书琵琶声——诉尽心中无限事)

6“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溼”,“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

诗人泪洒青衫,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①伤琵琶女:正如诗中云:“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本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

②伤己: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

人悲,己怜,“同是天涯沦落人”。有哪些方面相同呢都从京城来到遥远地偏的江州,都才华出众,都由荣至衰,怀着“幽愁暗恨”,伤人,伤己,理解与同情,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这句,也成了全诗的诗眼。

(相关部分朗读指导,板书:青衫泪——同是天涯沦落人)

7“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不同场景的弹奏,效果自有不同。作者写月等景物,有何作用学生找出,分析,朗读。

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曲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别时茫茫奖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

“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字可否改为“黄”)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另外如“绕船明月江水寒”,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总之,江中月——一枝一叶总关情。诗歌中的风物成了溢满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里,凄美哀人。

8小结:曲尽沦落苦,辞传相知情。感商妇之飘零,叹谪居之沦落。琵琶女的“琵琶曲”,唱尽了世态的炎凉、人情的冷暖;白居易的《琵琶行》,写满了相逢的凄恻、相知的悲悯。一首“琵琶曲”似怨似悔、如泣如诉,一曲《琵琶行》相怜相惜、如歌如潮。当我们聆听琵琶女的弹奏时,我们的耳边响起的不只是奇妙的旋律,更有那旋律中流淌出的心声;当我们吟诵白居易的诗句时,我们所感受到的也不只是珠玉般的诗句,更有浸透纸背的人生。千种幽怨,万般哀伤,千百年来让人叹惋。这,正是艺术的不朽;这,更是诗人的伟大。

9课外作业:背诵,听一自己喜爱的音乐,运用比喻加以描写,不少于200字。

板书: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声——诉尽心中无限事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江中月——一枝一叶总关情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溼——青衫泪——同是天涯沦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