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菲亚教堂插画-哈尔滨的地标性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为什么是欧洲的上世纪风格建筑?

装修宝典022

索菲亚教堂插画-哈尔滨的地标性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为什么是欧洲的上世纪风格建筑?,第1张

索菲亚教堂插画-哈尔滨的地标性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为什么是欧洲的上世纪风格建筑?
导读:哈尔滨索菲亚教堂墙壁画怎么没有了哈尔滨索菲亚教堂墙壁画怎么没有了1923年9月27日,在圣·索菲亚教堂现址进行了重建,由俄国建筑师米·马·沃斯科尔克夫设计,历时9年,耗资184万元,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现有的七个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墙壁画怎么没有了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墙壁画怎么没有了

1923年9月27日,在圣·索菲亚教堂现址进行了重建,由俄国建筑师米·马·沃斯科尔克夫设计,历时9年,耗资184万元,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现有的七个钟是从圣尼古拉教堂弄来的),教堂建筑平面呈希腊十字方式布置,既受拜占庭建筑风格影响,主穹顶、钟楼又有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造型。1932年11月25日教堂竣工,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可同时可容纳2000人从事宗教活动,建成后成为远东更大东正教堂。细心的朋友会发现,重新翻新完的索菲亚教堂,外立面的壁画消失不见了。有粉丝私信说是因为建筑已经不是作为教堂使用,壁画自然就被教会收回了。小编更倾向于相信它还没有修复完成,空落落的三个位置肯定是需要有东西填充的。

这上面是什么建筑急急急

这个不是俄国的,这是在哈尔滨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位于黑龙江哈尔滨市道里区透笼街、地段街、兆麟街、石头道街之间,是原俄国远东地区现存更大的东正教堂,通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现存的砖石结构教堂建于1932年。1996年11月,该教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的建成通车,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也侵入了哈尔滨。沙俄为了稳定远离家乡士兵的军心,于1907年破土动工建造圣索非亚教堂,当年一座全木结构的教堂落成,用作该步兵师的随军教堂。1923年9月27日,圣索非亚教堂举行了第二次重建奠基典礼,经过长达9年的精心施工,一座富丽堂皇,典雅超俗的建筑精品竣工落成。圣索菲亚教堂气势恢弘,精美绝伦。教堂的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篷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巍峨壮美的圣索菲亚教堂,构成了哈尔滨独具异国情调的人文景观和城市风情,同时,它又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研究哈尔滨市近代历史的重要珍迹。

哈尔滨的地标性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为什么是欧洲的上世纪风格建筑?

很多人看多了欧美**,对西方的大教堂、落满大理石广场的白鸽、音乐喷泉等充满向往,于是很多人都想着攒钱去一趟欧洲游玩,欣赏一番欧洲的上世纪风格建筑,体验漫步西方街头的感受。

其实呢,假如只是为了观赏欧洲的建筑,大可不必要花那冤枉钱,国内同样有血统纯正的欧洲风格建筑,而且论历史的话,年份也不比欧洲的那些低。

说的正是哈尔滨的地标性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

教堂修建于清朝光绪年间(1907年)三月,开始时期是沙俄一个步兵师修建中东铁路时,临时搭建起来的一座随军教堂。后面俄国一个茶叶商人出资,在原先的随军教堂基础上重新修建一座木质结构教堂。又过了几年,1911年时候,在木质墙体外部重新砌了一层砖质墙体,才形成了砖木混合结构式的大教堂。1923年,圣·索菲亚教堂又又重建了,这一次就比较彻底了,历时9年,在1932年才完成修建,并一举成为整个亚洲地区更大的一个东正教堂。

严格意义上来说,现在存世的这个圣·索菲亚教堂是由俄国的建筑师科亚西科夫规划设计的,整个教堂充满了富丽堂皇的气息,外观更是宏伟壮观。

而从数据上显示,大教堂的通高为5325米,整个建筑面积达到了721平米,理论上可以容纳超过两千人。正门阁楼的顶部是钟楼,教堂的俯瞰图可以看到整体呈现希腊的十字方式布置。教堂整体风格既有拜占庭建筑风格,主穹顶和钟楼的设计又是俄罗斯传统“洋葱头”造型,算是融会贯通了多种风格的教堂建筑吧。

而教堂前面的大广场,满是洁白的广场鸽,还有大型的音乐喷泉,也使得这里成为了拍婚纱照的更佳选择,如果对欧洲充满向往的游客,可以先去哈尔滨游玩一圈。

是跟大都市北京非常不一样的地方。西什库教堂是座天主教堂,不过在围绕在教堂的是传统的中式碑亭。在这里的白天很安静,在教堂里面还能够听到风琴声,总能够给人以安静的感觉。这个地方适合打开拍照。

西什库教堂

地址: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

天主教北京教区主教座堂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六上午6:00-11:30,下午13:00-18:00;周日6:00-19:00

教堂游玩注意事项:

进入教堂要安静,不要穿过于暴露的衣服。也不要做一些奇怪的拍照姿势。

西什库教堂游玩攻略

据说这个教堂是周末最值得去,北京最美的教堂,在那里可以遇上复古的咖啡店。

那里真的是超美的,目前是全面开放的,真的是超美的,有种中西合璧的感觉。

要进入教堂内部要从侧门进去,教堂顶上的五彩玻璃是教堂更大的亮点,折射出来的五彩的阳光,真的是非常的美。

教堂很适合拍照,进到教堂的时候还是小小的惊讶了一下。

教堂里面是哥特式风格,非常的有特色。

西什库天主教堂俗称北堂,北京北京教区更大的天主教教堂。教堂为哥特式建筑,门前有一对石狮子,左右各有一个中式亭子,亭子内有石碑。中式碑亭围绕着哥特式教堂,有种中西文化相互交融碰撞融合的美。

教堂里有工作人员介绍,进入教堂要安静,不要穿过于暴露的衣服(拖鞋,背心短裤都是不可以进入的,也不要做一些奇怪的动作。教堂里面的彩绘玻璃窗折射出来的光线真的太好看了。

从教堂出来之后,走几步就是1901咖啡,这里周遭的一切一直都给人以复古的感觉,那种味道真的不是靠装饰就能够出来的,那是真正的年代的沉淀。

走在老楼梯上吱吱作响有种穿越到民国时期的感觉点了苹果派核桃派还有咖啡水果味道比较一般般里面真的很有人气几乎没有座位还有后来的客人要拼桌这点要做好心里准备哦

建筑欣赏—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的设计将四个通用的空间原型与时间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国家象征:圆、环形建筑、拱与蒙古包以魔比斯环的形式融合为一体。圆的清晰度,形建筑的庭院,拱形的通道和柔和的蒙古包剪影造型结合在一起创建出了一个兼具地方和国际性,既现代又永恒,既独特又具有建筑归属感的全新的国家纪念碑。建筑欣赏—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图书馆

图书馆方案是被看作是文明与自然的共生。如同阿斯塔纳城一样,在哈萨克斯坦大陆的心脏地带,图书馆将被纳入这片被重新创建的哈萨克景观的核心。

建筑周围的公园被设计成一个活生生的图书馆,包括树木,植物,矿物和r石让游客能够体验到多层次的哈萨克斯坦的自然景象。建筑欣赏—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图书馆建筑欣赏—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图书馆建筑欣赏—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图书馆建筑欣赏—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图书馆建筑欣赏—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图书馆

哈萨克建筑的特点

穹庐为室分兮旃为墙”。西汉时远嫁乌孙的细君公主描述了古代中亚游牧民的居住习俗。以游牧为生的哈萨克族在居住形式上继承了祖先的传统。穹庐即毡房,由于哈萨克族在春、夏、秋的三季牧场中要不停地迁徙,只有易于搭卸、便于携带的房屋,才能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毡房正符合了上述要求。一般牧民两个小时就能搭起一个毡房,若已搭起的毡房地方不太合适的话,几个人就能抬起来换个位置。毡房拆卸起来也很容易。在很短时间内,牧民就能将整个毡房和全部生活用品用毛绳捆扎起来,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去。因而,毡房对哈萨克族来说再合适不过了。毡房,哈萨克语称“宇”,它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坚固耐用,住居舒适,并具有防寒、防雨、防震的特点。房内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千百年来一直为哈萨克牧民所喜爱,由于是用白色毡子做成,毡房里又布置得十分讲究,人们称之为“白色的宫殿”。毡房由房围、房杆、顶圈、房毡、房门等组成。下部为圆柱形,上部为穹形。通常毡房有三米高,面积约二三十平方米。毡房内布置有一定的规矩,分成住宿和放物品两大部分。房正中对着天窗安设火塘或铁炉,毡房前半部铺有地毯。毡房是哈萨克族活动的重要场所。进门按逆时针方向,首先是厨房, *** 各种食品;然后是主人的卧室;往下铺着大地毯之处,可以接待客人或进行礼拜;最后是儿子、儿媳的铺位。毡房的功用是多方面的,除了居住待客外,也是从事生产和娱乐的场所。是接羔的“产房”、孩子的课堂、婚礼的典堂,也是哈萨克族唱歌、跳舞的俱乐部。从冬季来临的11月到来年春季4月期间,哈萨克族一般住在冬季牧场。这种房屋为四方平顶,内置铁炉或土炉取暖,为避风雪,多用土坯、石块或木头构筑而成。定居的哈萨克人的住房形式与周邻其他民族相似。“忒哈拉”也是哈萨克族的一种建筑。此房圆顶,类似毡房,但有土石彻成的围墙,高二米左右,有天窗。这种房屋冬暖夏凉,基本已属定居房屋,房屋四周有围放牲畜的篱笆栅栏或土坯矮墙。

东正教教堂的建筑风格有什么特别的

东正教教堂的特征是堂基由长方形改为正方形,但在建筑艺术上仍保留拜占庭式风格。东欧的教堂是突出穹顶,提高鼓座,使穹顶更加饱满。俄罗斯红场上的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就是着名的拜占庭式教堂建筑。

其特点是中央一个大墩,周围八个小墩排成方形,上面各有一个大小不一的穹顶。该建筑是世界宗教建筑中的珍品。东正教是哈萨克斯坦的第二大宗教,信仰该教的主要是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

东正教教堂几乎总是东西向的,建筑的主要入口在西端。这象征着礼拜者从罪恶的黑暗中(西边)进入到真理的光亮中(东边)。在东正教教堂的屋顶上通常都能找到一个或更多的炮塔(圆形的或坡度陡峭的高尖屋顶)。在炮塔的顶部有洋葱形状的圆屋顶,这是俄国东正教教堂特有的特征。这个形状提醒着信徒们蜡烛的火焰,而这火焰会燃烧到天堂。

东正教的教堂有几种形状,每种形状都有一种特殊的神秘的意义,而每间教堂一般都只采用一种形状。最常用的是椭圆形或矩形,模仿船的形状。在熟练的舵手的引领下,船把人们从风大浪急的海面送到平静的港湾,那么教堂则在上帝的引领下,带领人们平安地越过骚乱的罪恶与冲突的海面到达天堂和平的港口。

教堂也经常建成十字架的形状来宣示人们因为信奉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救世主而得到解救,信徒们已经准备好了为救世主承受任何事情。东正教教堂罗马的与俄罗斯的各有特色。

相同的是东正教教堂的葱头圆顶。教堂的葱头圆顶数量均出自圣经故事,3头、5头、13头,各有其说法和依据。俄罗斯大教堂葱头最多的达到33个,象征耶稣在人间生活的33个月。

在拜占庭教堂里,内部的陈设和布置,通常有一屏风将至圣所与教堂中殿隔开。祭坛前方有一大门,两边各有一小门。门和屏风上绘有精致的圣经故事、人物、天使长等圣画像。圣像崇拜虽在圣像破坏运动中受到攻击,被定为异端,但几经反复,787年尼西亚公会议终于宣布废除圣像崇拜的法令为异端。这一决定被以后的东正教奉为信条。

其教义基础是:由于上帝在耶稣基督身上采取物质形象,也能在画像中表现出来。像是一种象征性而非现实性的艺术,是用线条和色彩来表达教会的神学思想和表明上帝启示的重要形式,同时也展示了基督教奥秘的形象化的历史。

穆卡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对于这位法国“新艺术”运动中在平面设计领域达到登峰造极地位的大师,很多人都曾无意中在海报、记事本、明信片上看见过他的作品。阿尔丰斯·穆卡是完全属于时间跨度达30年之久的“新艺术”运动,称他的作品是“新艺术运动”的缩影一点不为过,其涵盖了招贴画、油画、雕塑、书籍插图、建筑设计、室内装饰、首饰设计、彩色玻璃窗画等诸多艺术领域,还包括家具和日用品的设计以及商品包装。但其中最有代表性也最广为人知的,是有着“穆卡风格”盛名、极致唯美、充满新艺术曲线装饰风格的大量招贴画。

素描与油画

知名插画大师的绘画功底不容置疑,下边两图分别是穆卡早年的素描习作和油画习作。从画中不难发现穆卡作品中特有的风格影子:善于应用线条,穆卡画作中的人物形象能看出很明显的用线条勾勒的手法,以线来展形且形态清晰而完整,表现人物的形态、动作、画面构图多过于表现空间、透视、立体感;暖调子的柔和色彩贯穿于穆卡所有的作品,他青睐使用偏黄、橙、棕、褐的色调来营造画面的柔美和谐,颜色饱和度并不很高,色调层次也不多——这在穆卡的素描作品中可以看出,画面的对比度不大,因此整体看上去有种柔和细腻、粉粉的怀旧气息。

雕塑与首饰设计

穆卡设计的雕塑与首饰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新艺术”特点突出,以动物、植物的自然形状为元素来进行创作,材料为黄金、珍珠和钻石等。作品崇尚自然,透着一种天然的神秘感,静谧,高雅,精致,华丽却不造作,多种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浑然天成。

生活用品与建筑室内设计

穆卡设计的生活用品和室内装饰,虽不及其招贴画那么出名,但细细品味同样也是魅力十足——外形线条充满曲线的光滑和流动感,造型轻盈优雅,装饰华丽细致。下图是对宗教有深刻感悟的穆卡为布拉格城堡圣维特斯大教堂设计的一扇彩绘玻璃窗,装饰意味浓厚。

邮票与纸币

下图中的邮票是穆卡为一战后新诞生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设计的之一套邮票,同时穆卡还为这个新生的国家设计了纸币。对于穆卡而言,没有比这种方式更能为祖国效力、表达爱国之情的了。

书籍插图

下图左为穆卡绘制的圣经封面,标准的对称构图,强调着庄严与肃穆,画面的暖色调和宗教气息,又与圣经的内容互相呼应。右图是穆卡为《喔喔喔》杂志创作的封面,画中是一个跪地望天的女人和一只公鸡,公鸡的表现形式十分有意思,穆卡侧重通过它的羽毛和引吭高歌来进行描绘,因此画面上公鸡绚烂的羽毛成为更好的装饰。

海报与招贴画

穆卡一生创作的大量海报和招贴画,其中关于戏剧的部分就诞生出不少优秀作品,更具代表性的当属穆卡在巴黎的莱米谢印刷公司当校订工时设计的歌舞剧《吉斯蒙达》海报(下图左一)。1894年的圣诞节,依然在印刷厂加班的穆卡被匆忙而至的工厂老板告知,需要立即为当时巴黎最红的歌舞明星沙拉·伯恩哈特新年歌舞剧《吉斯蒙达》设计和印刷海报。穆卡以沙拉戏中角色为创作原型,采用了修长而窄的画幅,等身大小的人物构图,细腻 *** 的色彩,精致华丽的人物细节处理,配以四面的拜占庭陶瓷镶嵌花纹,画面有种既庄重又空灵优雅的美感。《吉斯蒙达》不仅使沙拉大放光彩,而且让阿尔丰斯·穆卡的名字一夜之间响遍整个巴黎,可以说《吉斯蒙达》的海报成功是穆卡这一生中最为关键的转折点。

除了《吉斯蒙达》,《茶花女》、《哈姆雷特》、《罗伦萨奇欧》、《美迪亚》等戏剧海报也取得了相当成功,穆卡的海报不单单是画面不可思议的精美,内容更是充实饱满具有故事性和可读性,丰富的剧情、血肉充实的人物流于单幅画面中,耐人寻味。

玻璃上可画彩绘吗

技术支持:北京碧澜轩-彩色玻璃窗-彩色镶嵌玻璃(StainedGlass)-教堂玻璃-蒂凡尼(Tiffany)

关于您的问题:完全可以实现彩绘。

1、可以使用有机颜料在玻璃上进行彩绘。

优点:绘画方便, *** 方便,颜色鲜艳,色彩丰富。

不足:不能长时间保存(一般室内2-5年左右,室外6个月-2年),容易褪色,适合使用在不见阳光的、对保持时间长短无所谓的地点场合使用。常在太阳直射情况下容易脱皮、剥落、褪色、变色。

2、可以使用无机颜料在玻璃上进行彩绘。

优点:颜色可以长时间保存(百年颜色无太大变化),室内外安装环境无限制。

缺点:绘画比较复杂,色料使用不方便,绘画后需要烧制(600-700度)颜色相对没有有机色料鲜艳,有些颜色不可混用调色,否则烧制后变色。绘画需要有相对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以上回答希望对您有用!

教堂里的彩色玻璃有什么特殊含义?

在西式的建筑中,特别是教堂,彩绘玻璃窗是很常见的,这也是艺术的精华所在。这些漂亮的玻璃窗给我们以美感,当光线射入室内,你是否也融入了这美妙的情境之中了呢

多次在教堂参观时都为彩色玻璃窗户上的精美图案所吸引,一直怀疑那是不是古人真正的杰作:怎么能在玻璃上绘出彩色图画向世人述说与宗教有关的故事、而且绘制得如此生动传神近日读书,偶然发现了答案,记录下来,算是读书所得了。

光线在宗教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人相信从彩色玻璃窗照射到唱诗班的光是一种神光,提示了神的精神,所以自中世纪以来,罗马式教堂和哥特式教堂对光线的强调体现了美学与神学的统一,彩色玻璃窗无疑无疑最能表现奇妙的光线。

据记载,彩色玻璃的使用至少开始于7世纪,但根据现存实物来看,彩色玻璃直到罗马式教堂兴起之后才得到充分的发展,目的除了体现《圣经》中对光作为神的启示的赞美之外,也在叙述传说中的故事。人们在欧洲和北美的许多教堂里参观时,都为彩色玻璃的美和丰富多样的故事而吃惊和着迷。

彩色玻璃上有如宝石般的色彩来自工匠们在 *** 玻璃时融入了金属钴、锰、铜等的氧化物。 *** 彩色玻璃时,工匠们先把一块布满形状各异的格子的平板用石灰水刷过,玻璃按照格子的样子被切割好后就开始在上边手工绘图,目的是为了使上过色的图样附着在玻璃的表面,随后把玻璃放进窑内进行烧制。经过烧制的玻璃片和平板之间的接缝处的铅丝使它们连接起来,同时铅丝也能突出图案的轮廓。

*** 好的彩色玻璃安装在教堂的窗户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整个教堂内部更加显得色彩丰富,有时候使教堂看起来如同沐浴在神奇的仙境里。

至今保存最完好的彩色玻璃人物图案在德国南部的奥格斯堡大教堂(Aug *** urgCathedral),但是最精美的彩色玻璃的 *** 技术却非法国莫属,其中法国保存下来的最早的彩色玻璃是圣丹尼教堂(Cathedral,砖石结构,位于法国巴黎郊外的塞纳地区,1121年至1144年建造)里于1140年-1144年完成的玻璃窗。

这种技术后来也逐渐使用到别的建筑里,比如我们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一些议会大厦里同样能看到对彩色玻璃窗户的使用。

注意彩色玻璃主要是在哥特式教堂中被使用。

1、古代欧洲制造透明玻璃比较困难。

2、在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理论中,人与上帝之间的交流是一个核心的命题。哥特式教堂向上飞腾的建筑结构,与从玻璃窗洒下的光芒正好形成了对这种神圣体验的更好注脚。“中世纪哥特风格大师们试图用石头和玻璃来描绘人类的宗教核心问题。

他们想描绘一种张力。一方面是人立志达到天国的高度;另一方面是神屈尊向卑微者讲话。因此,哥特式运动是双向的。柱子、拱门和尖塔,像一排排准备升至天空的火箭一样连为一体,指向高空。另一方面,神的荣光透过色彩斑斓的铅框玻璃窗与卑微者相遇。这就是建筑大师们融人类理性与神的启示为一体的版本。”

3、彩色玻璃窗作为一种极具创造性的艺术,最初的形成是依托于建筑结构体系的演变。哥特式教堂的肋架券减轻了拱顶重量,和谐了各个构件之间的关系;飞券则平衡了中舱的侧推力,将教堂重量转移至外部地基,从而摆脱了厚重的墙体,减轻了建筑的负荷。所有这些因素使大面积的开窗得以实现。

从哥特式教堂大殿的高度来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这种演变过程:大殿高度分为四层:连拱廊、台廊、楼廊和高窗。公元1200年的沙特尔大教堂,台廊消失,便于加大窗子并加高大殿的连拱廊。到了公元1250年的亚眠主教堂,演变为楼廊深处墙壁开窗采光,令大殿光线充足。直至公元1450年的鲁昂圣旺大教堂,整个开间成为一面巨大的彩色玻璃窗。

依靠空前未有的结构创新和对技术极限的追求,彩色玻璃窗的开口尺寸不断加大,墙面的比例不断减小,最终形成哥特式建筑最有代表性的特征。这也雄辩地说明,建筑的艺术样式风格,必须依附于相应的结构技术。

4、到了13世纪末以后,彩色玻璃的烧制工艺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玻璃片的面积增大了,更加透明了,色彩也更加鲜艳起来。“在沙特尔大教堂的染色玻璃和13世纪后期教堂的染色玻璃之间便产生了深刻的变化采用后一种玻璃装饰的教堂墙面逐渐融入到了飘渺的光线当中,因而它看上去似乎并不太像是用宝石马赛克进行装饰的彩色玻璃制造技术的改进也同样反映出,人们希望通过增加透光度使更多的空间得以呈现。

例如,人们采用了于1300年发明的银色染色剂。在后来的染色玻璃中,白色便成了极为重要的色彩了。”由此可见,玻璃 *** 工艺的传承与进步,是哥特式教堂彩绘镶嵌玻璃窗艺术得以产生并不断发展变化的重要条件。

5、在这样一种感知论视觉美学理论的影响下,彩绘镶嵌玻璃窗艺术所凸现出来的光线的作用,便自然而然地被罩上了一层神圣的外衣。这是因为,在早期基督教和罗马式风格时期,教堂内的光源主要是依靠烛光,但是哥特式风格却是通过采进阳光这一过程,使室内呈现灿烂的景象。在当时的所有艺术类型之中,“只有在哥特式教堂中,巨大的彩绘玻璃画其接受的光线是直接的,这也是其它艺术媒介不能达到的光线效果,它的艺术魅力使所有教徒们都立刻感觉到来自天国的神力。”

因此,当耶稣宣布说:“我就是世界的光”时,那些在色彩斑驳的窗户上舞动的光便成为了上帝以及上帝与人之间道路的象征。即使是一个没有接受过任何科学理论和宗教学方面学习的农夫,他也会把光线与神圣、黑暗与卑劣相互联系起来,在从玻璃窗洒射下来的光线的沐浴中,体验着自身与上帝之间的交流。

6、比起枯燥的说教,教会需要傻子的圣经来弘扬教义,极富感染力的彩色玻璃窗无疑比枯燥的说教更有效。玻璃窗上的图画大多以新约故事为内容,包括了圣物移送、耶稣最后晚餐、出埃及记、以赛亚等,内容非常世俗化,不识字的信徒们以此诉诸感观的手段来救赎灵魂,寄托了他们对生活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