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怎么走向败亡的?

装修宝典010

元朝是怎么走向败亡的?,第1张

元朝是怎么走向败亡的?
导读:  蒙古统治由盛转衰,前人留给他的是一个破烂的摊子,元顺帝虽废除旧政,改革弊政,但其虎头蛇尾,最终图治之心消失殆尽。,这个强盛的、征服过几乎整个亚欧大陆的超级王国也走上了一条衰亡的不归路,> > 1.黄河挑动天下反 >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

  蒙古统治由盛转衰,前人留给他的是一个破烂的摊子,元顺帝虽废除旧政,改革弊政,但其虎头蛇尾,最终图治之心消失殆尽。,这个强盛的、征服过几乎整个亚欧大陆的超级王国也走上了一条衰亡的不归路,> > 1.黄河挑动天下反 >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作官,官作贼,混愚贤。哀哉可怜!这是《辍耕录》所载的《醉太平小令》。这支小令揭露了元朝后期黑暗统治“人吃人”的本质和“黎民怨”的社会状况,指出“开河变钞”是红巾起义的导火线。> > 至正四年(1344),大雨二十余日,黄河暴溢。在两个月内,就有白第堤和金堤两处决口。河南、山东、安徽、江苏许多沿河地区遭受水灾,元朝 的漕运和盐场,受到严重影响。直到至正十一年 (1351),元顺帝才命贾鲁为兵部尚书,总治河防使,征发河南北诸路军民十五万人和庐州等地戍军两万人到河上服役。民夫被征发,影响了农户生计,而两万军人,又在治河工地上监工,任意殴打民夫。民夫的伙食和工资又遭到治河官吏的克扣,致使民夫怨声载道。开河,为发动起义提供了群众基础。> > 元顺帝即位,本来就空虚的国库,再加上他的挥霍浪费,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吏部尚书懊哲笃等人建议用更钞法来摆脱财政困难。这一建议得到了右丞相脱脱的支持。其具体办法是:发行“至正交钞”的纸币。使它和原来世祖发行的“至元宝钞”并用。但新钞一贯相当於“至元宝钞”的两贯,加之当时掌管印造发行钞币的宝泉提举司滥印滥发,实际上是用“钞买钞”。新钞所用纸张质量很低,用不久就模糊破烂,人们连兑换都来不及。再就是铸造“至元通宝”铜钱,也与历代旧币通行。在钱钞通用的情况下,人们当然不愿使用没有实际价值的纸币而愿用铜钱。脱脱曾令,凡不使用钞的人,要给予处罚,但是还不能解决问题。后来人们以物易物,对 发行的钱币干脆丢开。> > 当时在河南、江淮一带盛行白莲教。> > 白莲教是佛教净土宗的一个流派,得名于东晋庐山慧远的白莲社。南宋初,昆山人茅子元首创此教。因教义浅显,修行简便,宣称只要口念阿弥陀佛,死后即可到西方的极乐世界,所以教徒发展很迅速。元末起义,南方北方的红巾军都利用白莲教组织群众。“白莲教”主要在江淮一代传播,信徒很多,主要的传教者,淮东有韩山童,淮西有彭和尚。> > 韩山童及其信徒刘福通、杜遵道等人筹划起义,他们首先散播流言,说明王即将出世, 然后刻了一个石头人,只凿了一只眼睛,背上还刻字说:“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悄悄埋在黄河河道中。> > 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河工们在疏通河道时,果然挖出了此物,一时间人心惶惶,“白莲教”的信徒们纷纷前去寻找韩山童问计。> > 韩山童等人看时机已经成熟,就聚集了3000余人在白鹿庄聚义,杀黑牛白马,祭告上天。韩山童自称是“八世孙,当为中国主”,而刘福通则冒充宋大将刘光世的后裔,众人共推韩山童为“明王”,约定头扎红巾为号,待时起义。> > 由于泄露了消息,元朝派兵镇压,韩山童被捕身亡。刘福通、杜遵道冲出重围,正式掀起反元的红旗,攻占颍州(今安徽阜阳)。他们发布文告,指出当时社会极端不公,他们要“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不久后,彭和尚也在淮西煽动徐寿辉、陈友谅等起义,各地白莲教徒纷纷响应。起义军头裹红巾,因名“红巾军”,义 战南北,极大地打击了元朝的腐朽统治。> > 面对纷繁复杂的局势,刘福通改变了策略,采用稳扎稳打,击败了察罕帖木儿和李思齐的袭剿。至正十五年(1355)二月,刘福通把在砀山(今安徽省砀山县)避难的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接到亳州(今属安徽),正式建立了政权,因为他们号召要恢复,所以政权的名字叫宋,年号龙凤,韩林儿被拥立为皇帝,又叫“小明王”。> > 刘福通为扩大战果、分散元军对大宋政权的压力,遣军三路北伐,企图形成对大都的战略包围。但三路大军配合失当,北伐失败。至正十八年(1358),刘福通攻克汴梁。汴梁为北宋故都,以复宋为号召的刘福通迁韩林儿至此,成为北方红巾军的鼎盛时期。后经元军的合力围攻,汴梁陷落。刘福通挟韩林儿退守安丰。至二十二年(1363),投降元朝的张士诚,命其将吕珍围攻安丰,使得刘福通处境十分窘迫。城中缺粮,已至“人相食”的地步,有的尸体埋在地下很长时间后还被人扒出来吃掉。有的用井泥团成丸子,用人油炸着吃。小明王无奈,只好向暂时还承认他的求救。朱元璋亲率大军至安丰解围,救出小明王和刘福通后,将他们安置在滁州。> > 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遣廖永忠迎归小明王和刘福通至应天。行至瓜步,廖永忠将其二人沉人江中。宋政权由此灭亡。> > 元末义军遍布,除韩林儿的宋政权外,改元建国者还有方国珍、徐寿辉、张士诚、陈友谅、明玉珍等人或这些人的政权继承者,最后都被朱元璋逐一击败。> > 2.垂死挣扎 > 1340年3月,元顺帝任命脱脱为中书右丞相。元顺帝决定任用脱脱进行改革,废除伯颜旧政,重振祖宗大业,大有恢复元朝盛世的向慕之志。> > 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元顺帝恢复了中断六年的科举取士制度,亲试进士78人,以笼络汉族土大夫,同时大兴国子监,选名儒雅士传授儒学。他下诏将四个素有声望的儒士欧阳玄、李好文、黄潜、许有壬召进宫内,让他们五日进讲一次,帮助他读四书五经,练习书法。为了表达对儒学正统思想的尊崇,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元顺帝派人到曲阜祭祀孔庙,第二年,下诏编修辽、金、宋三史,命脱脱为都总监官,许多 文士参加了编纂,形成了元顺帝新政中“文冶”的重要内容。> > 元顺帝任用脱脱废除旧政、改革弊政,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脱脱因而也获得了“贤相”> > 的美誉,可是没过多久。朝中形势发生微妙的变化。中书左丞相别儿怯不花是元成宗时逆臣阿忽台的儿子,素与脱脱不和。他上台后,多次在元顺帝面前说脱脱的坏话,元顺帝本人也觉得脱脱权势太重,恐十白他走上伯颜独揽大权的老路,渐渐疏远脱脱。> > 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脱脱被迫称疾家居,辞去相位。这时候,元顺帝尚存之心,任用四杰之一博尔术四代孙阿鲁图为中书右丞相。> > 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十月,遣使巡行天下,意在广布圣德,询民疾苦,寻访贤能,罢黜地方贪官污吏,规定有罪者四品以上停职,五品以下处决。可是奉命巡行各省的宣抚使不仅不按皇帝旨意秉公办事,反而借此机会敲诈勒索,虐害百姓。元顺帝的一番苦心全成了泡影。> > 脱脱罢相后的几年中,右丞相一职数易其主,朝中大臣彼此倾轧,日甚一日,元顺帝的向慕之志渐渐消失。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 六月,他听信别儿怯不花谗言,罢免太师马札儿台,将他徙子西宁州,后又移居甘肃。脱脱忧郁不得志,请求随父同行,以尽孝道。> > 先前,太子爱猷识里达腊降生后,一直养于脱脱家中,因而二皇后奇氏与脱脱关系甚密。在脱脱罢相的日子里,奇氏一再在元顺帝面前为他求情,元顺帝自己也觉得,脱脱任中书右丞相的四年中为他出尽气力,其后任命的丞相远不如脱脱精明能干。> > 一天,有人进献佛郎国马,元顺帝看着膘肥体壮的良马,感慨地说:“人中有脱脱,马中有佛郎国马,都是世上的。”不出半年,马札儿台病亡,奇氏得知后,立即对元顺帝说:“脱脱是好人,不能让他久居外地。”> > 元顺帝点头赞同,下诏命脱脱回京。> > 脱脱到京后,元顺帝任命他为太傅,综理后宫事务,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七月,复命脱脱为右丞相。> > 这时候,红巾军迅速发展,各地纷纷响应,以致义军遍布大江南北。后来,红巾军形成两大分支。北方红巾军以刘福通、郭子兴等人的队伍为主,南方红巾军由彭莹玉、徐寿辉等人发动和领导。> > 脱脱见带兵镇压义军的弟弟吃了败仗,怕皇帝知道了怪罪下来,于己不利,所以不在皇帝面前提及红巾军起兵主事。可是纸里包不住火,—个名叫哈麻的近侍官员向元顺帝告了脱脱一状:元顺帝闻知天下大乱,而自己还蒙在鼓里,急忙召见脱脱,气愤地责备他说:“你曾说天下太平无事。现在红巾军遍及半个国土,你丞相有什么计策对付”脱脱吓得瑟瑟发抖。> > 脱脱膺命出兵高邮以后,哈麻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博得了元顺帝的信任,做了中书平章政事,弟弟雪雪也任了高官。> > 之后,哈麻告诉奇氏和爱猷识里达腊说,脱脱与其弟也先帖木儿拖延立嗣,有不轨之举。其实,在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六月,元顺帝已立爱猷识里达腊为皇太子,哈麻此举别具用心,奇氏和爱猷识里达腊心领神会,指使监察御史三次上奏元顺帝,指责脱脱出师三个月,空耗大量人力财力,毫无战功可言,请求罢免脱脱。> > 元顺帝听信了该言,派使臣急赴军中下诏,以脱脱“劳师耗财,坐视寇盗”为借口,削除他的军权和官爵,将他贬居淮安(路治在今江苏淮安县),改派河南行省,左丞相太不花、中书平章月阔察儿、知枢密院事雪雪代替脱脱任前线指挥。> > 消息传开,军心大乱,脱脱的心腹龚伯遂对脱脱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劝他不奉圣旨,待攻下高邮,小人谗言自会大白于天下。脱脱摇了摇头,说:“天子诏我而我不从,这是与天子作对,君臣之分何在”说完,骑马向北奔去,百万大军失去主帅,顿时溃散,使走投无路的红巾军抓住战机,反败为胜。> >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三月,元顺帝再下诏书,将脱脱流放到云南大理,其弟也先贴木儿流放于四川,脱脱的两个儿子也因此受到牵连,分别被放逐兰州、肃州。是年十二月,哈麻假托元顺帝之命,派人毒死了脱脱。> > 元顺帝不辨是非,临阵易帅,使元朝军队功亏一篑,从此,元朝失去了原有的军事优势,而高邮之战却成为元末农民起义由衰入盛的转折点。> > 3.宦官朴不花 > 蒙古帝国的君主都是以怯薛歹(宿卫者)兼作各种杂役,不用宦者。灭宋以后,才从亡宋那里学会用宦者。因为元祚时间短,宦官数量少,所以可称宦祸者也只有朴不花一人。> > 朴不花,高丽人,是顺帝第二皇后奇氏的同乡。奇氏未入宫之前,他们的关系密切,情深意长。奇氏本是高丽入宫的童女,入宫后是管上茶水的宫婢。她聪明美丽,侍奉顺帝很得体,博得了顺帝的欢心。皇后伯牙吾氏死后,顺帝将其立为第二皇后,住兴圣宫,位居弘吉刺氏皇后之后。后来奇氏生了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更是母凭子贵。这时朴不花才以阉人的身份入侍奇氏。由于奇氏的缘故,朴不花很快地当上茶禄大夫,资正院使,专门管理皇后的个人财产。> > 后来,顺帝日耽*乐,不理国事,国家大事都由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处理。奇氏就想让丈夫下台,将皇位内禅给儿子;自己不好出面,就让朴不花去找左丞相太平商量。太平只是默不作声。奇氏亲自把太平找来,让他表态支持内禅,太平还是唯唯而已。很明显,太平不同意这样做。从此,奇氏和爱猷识理达腊恨透了太平。在奇氏娘儿俩的煽动下,终于将太平罢相,独以搠思监为丞相。搠思监是元代有名的奸臣。朴不花和搠思监一拍即合,相互勾结,同恶相济。当时天下大乱,四方警报,全部被朴不花扣留,不让顺帝知道。他和搠思监气焰薰灼,内外官员大都趋附他们。御史大夫老的沙是支持元顺帝的人物,他唆使监察御史也先帖木儿,孟也先不花等人力劾朴不花奸邪。但由于皇后奇氏是朴不花的靠山,御史们不但没有扳倒,反而御史们却纷纷“左迁”(降职)了。> > 治书侍御史陈祖仁仍不甘心,上疏皇太子。不但弹劾朴不花阻塞政情,反而认为皇太子势力太大,架空了皇帝,有违祖宗之法。并表示,如果不除去朴不花,宁可饿死于家,誓不与之同朝。于是愤而辞官。然而,朴不花在皇后的庇护下,照样稳稳当当。> > 御史李国风又上书皇太子,弹劾朴不花“骄恣无上,招权纳赂,奔竞之徒,皆出其门”。把朴不花比成秦二世时的赵高、汉灵帝时的张让,唐僖宗时的田令孜。说天下之人无一不知朴不花奸邪,只有皇太子和皇上被蒙在鼓里。元顺帝一听这话大怒,于是又将李国风“左迁”。> > 御史们好像很有骨气,拼命在弹劾朴不花。其实就是老的沙在背后鼓劲。由此,皇太子和皇后很讨厌老的沙,但他是皇帝的舅舅,只好窜掇顺帝将其封为雍王,遣其归国。老的沙行至大同,隐藏在镇压红巾军而著名的孛罗帖木儿的军中。老的沙没有走,皇太子大怒,屡次向孛罗帖木儿要人,孛罗帖木儿根本不予理睬。朴不花就联合搠思监在顺帝面前指责孛罗帖木儿图谋不轨。于是顺帝下诏,削去孛罗帖木儿的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的官职,解其兵权。孛罗帖木儿依仗自己的军事力量,“怒不奉诏”。宗王不颜帖木儿等觉得,如果说孛罗帖木儿图谋不轨有些过分,就在顺帝面前替他求情。元顺帝也怕真的把孛罗帖木儿逼反了不好收拾,不得已又下诏,恢复孛罗帖木儿的官爵,并指数朴不花和搠思监“簧惑主听”之罪,把搠思监流放到岭北、朴不花流放到甘肃,“以快众情”。然而搠思监和朴不花二人并未走,依然留在京城。这不过是元顺帝耍了一个小花招而已。> > 孛罗帖木儿怒气未消,遣秃坚帖木儿向京城进军,声言“清君侧”。军至清河,元顺帝害怕了,派出国师达达和秃坚帖木儿谈判。秃坚帖木儿一定要元顺帝交出搠思监和朴不花才肯退兵。元顺帝无奈,只好把朴不花、搠思监绑送秃坚帖木儿。后来二人均被孛罗帖木儿杀死。> > 朴不花之恶,远非《元史》所记载的这些。据《庚申外史》载,元末两大豪强孛罗帖木儿和察罕帖木儿的争斗,就是他挑起来的。察罕帖木儿,畏吾儿人,祖上随蒙古军人河南,遂家颖州沈丘。他在家乡结集武力,对抗红巾军。由于“战功”卓著,屡屡被元廷升迁。至正二十年(1360)顺帝令孛罗帖木儿守石岭关以北,察罕帖木儿守石岭关以南。此关在山西忻县,以此关分为晋冀,称为南北两家。但二人互不服气,争夺地盘。为使自己争夺有理,均向朴不花贿赂,使他在顺帝面前为自己说话。南边贿赂多,他就对南边的使者说:“皇上有密旨,让察罕帖木儿吞并北边。”北边贿赂多,他就对北边的使者说:“皇上有密旨,让孛罗帖木儿吞并南边。”“以此兵祸绵绵不解。”> > 对外,朴不花可以坐山观虎斗,坐收渔利。对内,他对逆己者必定清除而后快。老的沙逃到孛罗帖木儿的军营隐藏起来后,朴不花找搠思监商量:“现在皇宫的宿卫,都是十八家功臣的子孙,均为老的沙一伙。他们朝夕都在皇宫,我们的所作所为,他们无一不知。现在老的沙必然唆使孛罗帖木儿来犯京师。如果这伙人作为内应,我们可能就完了。”于是他们把十八家功臣子孙统统抓起来,让他们招供企图谋害太子之罪。十八家功臣子孙不服,朴不花就令上大刑;这伙人受刑不过,“皆自诬服”。那结果可想而知。> > 朴不花的权力确实太大了,朝内丞相是他的死党,在外将军向他行贿。他想抓谁就抓谁,想叫谁死,谁就活不成。大元帝国的皇帝、皇后、太子,已经是夫妇、父子异心,政出多门;再加上他在其中挑拨离间、枉法擅权,元朝怎么会不灭亡呢?> > 4.大元败亡 > 元朝末年,群雄蜂起,统治阶级内部却争权夺利,混战不已。元顺帝面对内忧外患,无力回天,只好任由元朝一步步滑向灭亡的深渊。> >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四月,元顺帝再次屈从于皇太子,下诏命扩廓帖木儿统兵进讨孛罗帖木儿。一个月后,爱猷识里达腊再次逼迫元顺帝下令扩廓帖木儿进讨孛罗帖木儿。扩廓帖木儿分兵三路,一路由部将白琐住率领开赴京城御守,另外二路军队进逼孛罗帖木儿驻守的大同。> > 孛罗帖木儿怒杀搠思监、朴不花二人,留下一部分军队守卫大同,他自己则带着秃坚帖木儿、老的沙,率领主力大军直捣大都,扬言要尽除朝中奸臣。京城大震,爱猷识里达腊亲自率领军队迎战,结果大败而回,在白琐住军队的护卫下匆匆逃往太原扩廓帖木儿军中。孛罗帖木儿拥兵入城,偕同秃坚帖木儿、老的沙面见元顺帝。元顺帝当即任命孛罗帖木儿为中书左丞相,老的沙为中书平章政事,秃坚贴木儿为御史大夫。不久,又提升孛罗帖木儿为中书右丞相,节制天下军马,总揽国家大权。> > 孛罗帖木儿独揽大权以后,下令削去扩廓帖木儿的官职。扩廓帖木儿带兵来打,孛罗帖木儿大败。妥欢帖睦尔此时设计杀死孛罗帖木儿,让扩廓帖木儿当右丞相。这时候,奇皇后又要扩廓帖木儿出面逼顺帝让位,扩廓帖木儿不肯,皇太子母子就怀恨在心,加上妥欢帖睦尔本来就对扩廓帖木儿不信任,扩廓帖木儿只好请求带兵到外地去。妥欢帖睦尔便封扩廓帖木儿为河南王,统率天下兵马,南下去与朱元璋作战。不久又罢削了扩廓帖木儿的兵权。> > 元朝内部的混乱正好给朱元璋创造了机会,他于成功消灭了陈友谅、张土诚两股割据势力后,准备北伐。> > 至正二十七年(1367)十月,朱元璋任命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降军,率领25万主力军开始北伐;同时又分出一部分兵力继续南征,消灭浙江的方国珍、福建的陈友定以及湖广地方的割据势力。北伐军一路,席卷河南河北。至正二十八年(1368),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闰七月,明军会集德州,从水陆两路沿运河北上,占领长芦,攻克青州,到达直沽,近逼大都。> > 七月二十八日夜间,妥欢帖睦尔弃了大都,逃奔上都。八月初二,徐达率明军进人大都。元朝灭亡。> > 妥欢帖睦尔于至正三十年(明洪武三年,1370)四月死在应昌,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是为昭宗,仍沿用“大元”国号,史称“北元”。北元在爱猷识理达腊之后,皇位又传了六次,延续了34年。> > 暴亡于强盛之际的大元帝国> > 元朝自公元1271年建立到公元1368年灭亡,其存在时间只有98,作为中国历史上疆域更大的朝代为什么在短时间内暴亡呢> > 从表面上看,元朝末期频繁的灾害确实加速了元朝的灭亡。元统元年(1333年)京畿大雨,饥民达四十余万。二年江浙被灾,饥民多至五十九万,至元三年(1337年)江浙又灾,饥民四十余万。至正四年(1344年)黄河连决三次,饥民遍野。灾害的爆发使得朝廷拿出大量的钱财赈灾,这就使得国家的财力有所不支,加之当时统治者骄奢*逸更造成了国库空虚。同时,统治者集团内部矛盾出现白炽化局面。从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至顺帝元统元年(1333年)二十五年间先后有8个皇帝的更替,皇帝更替频繁,在位时间短,不利于对缓解矛盾措施的实施。反而,贵族之间为了争夺帝位发生战争,严重的破坏了内部的统一。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矛盾的也随之激化,最终导致了农民起义。中央针对各地爆发的农民起义没有足够的重视,只用依靠扩廓帖木儿和孛罗帖木儿等人的地主武装抵御。扩廓帖木儿守河南,李罗帖木儿守大同,李思齐、弼等守关中,他们之间的割据战争反而加速了元的灭亡。> > 但从更深的层次来看,元朝与类似,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王朝,但统治者并没有把唐朝作为前车之鉴采取民族包容政策,相反,为了削弱各族人民的反抗力量,维护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分化的政策,将全国各民族分成四个等级。实际上就是用先被征服的人民来镇压后被征服的民族以巩固统治,在法律中也做了不平等规定。这样,蒙古人不但没有把国家中的百姓的分歧消除,反而把他们原有的民间的友好也扼杀了。人分四等只是一种大的形式,在各个方面元朝常常是以民族来划分力量,这就给了后来的分裂主义者以口食。最终朱元障提出了驱逐鞑虏的时候,没有人认为把中华民族的一员开除是一件对后代有多么大危害的事情了。> > 有句话叫做不用治军的办法治国,不用治国的办法治军。但是,蒙古人偏偏犯了这样的错误,他们用军事来管理国家。在成吉思汗时代,被征服者以最快的速度变成了战友,但是从成吉思汗晚年开始,这一做法就不能再起作用了了。大批的新贵族(主要是黄金家族)开始走上了用完全剥削代替半剥削的统治之路。他们认为用战争可以解决一切。他们不再爱护百姓的民主思想和创造力,在大蒙古国时代民主的思想是略强于专制的思想的,当时蒙古也是全国最讲民主的大王朝之一,远胜过金和宋,更是西方各国所不能比的。这是由于当时蒙古族是一个军事征服和游牧并重的国家,国家已经达到了军民一体的程度,以军法治国非常的有效,但是在后期由于国家人口的狂涨,更重要的是人口特性的复质化,这种军法治国根本不能统治好人民,同时当时中华民族已经不再有强大的外敌,过分的强化治国者的军事力量最终导致了军权的分裂。> >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元在思想的可行性上想的太少。蒙古贵族由于出身游牧,对商人非常重视,据说蒙元时期商人可以平安自由地从黑海一直走到大都,沿途官府都有照应。所以,元朝曾一度停止科举,把天朝大国的财政权交给商人,实行“包税制”,据说,所谓“包税”,就是给税官一个征税权,然后要求他上交多少税。至于他要去怎么弄到这些钱,实际能弄到多少钱,就不是蒙古贵族关心的问题了。元朝甚至还实行以征收赋税的多少考核官吏优劣的税课法。另外,元 拒绝兑换旧币,这些做法使 威信扫地。> > 如此看来,元朝犯的更大的错误就是在政治上用专制代替了民主,在军事上用分裂代替了统一,在民族上用分化代替了同化,在经济上用漫无边际的狂想代替了的运做。> > 总的来讲,元代是一匹拉了超重车的骏马,不是他没有力量而是他所面对问题太多了,超出了他的力量所能及,他以前和以后的马虽没有他那么强壮,但是他们都知道全力而行,让车上的人下来和自己一起推,而元朝却是自己跑谁也不许下车,当车上的人不再容忍他的这种儿童心理的时候,他就像个犯了错误的孩子一样跑开了。于是车上所有的人都说开除他吧!他太不负责任了。

只查到4名追封的

1镇阳王(追封)史天泽(1202年—1275年) :历授五路万户、河南等路宣抚使、中书右丞相、枢密副使、中书左丞相等职。累赠太尉、太师,谥号“忠武”。史天泽是忽必烈推行汉法的主要大臣之一,也是元朝时汉族显贵的代表人物。

2常山王(追封)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作为大元帝国的总设计师,在蒙元初期政坛,在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元世祖即位,拜为光禄大夫、太保,领导中书省政事。刘秉忠逝世后,元世祖追赠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推诚协谋同德翊运功臣,谥号文贞。刘秉忠是元朝首都元大都的规划设计者,奠定了北京市最初的城市雏形

3淮阳王(追封)张弘范(1238—1280年):元初大将,赠予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加赠推忠效节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

4汝南王张柔(1190年~1268年):蒙古窝阔台汗、蒙哥汗时将领,赠太师。

一百零八塔坐落在青铜峡黄河大峡谷出口处,拦河大坝以南25公里处峡口山向东的山坡上远远望去,整个塔群构成了一个独特的三角形状,并以其众多的古塔数目、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恢宏的气势,屹立于中国古塔之林。一百零八塔的个体造型和整体布局在中国古塔建造中尚属罕见。文物工作者根据考古和发掘证实,一百零八塔有近千年的历史,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宁夏境内重要的文物古迹。

一百零八塔,据说是穆桂英点将台。相传,在北宋年间,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出征,率兵来到宁夏青铜峡的黄河岸边,与紧追其后的对岸敌军相持。面对汹涌澎湃的滔滔黄河,穆桂英威风凛凛地站在山顶,手持令旗,开始点将。穆桂英点了一百单八将,组成了一个变化无穷的“天门阵”。西夏军隔岸观望,见穆桂英飒爽英姿,布阵有方,吓得失魂丧胆,不战而逃。后人为铭记这一盛事,永久纪念穆桂英,就在当年点将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代表一百单八将的“穆桂英点将台”。

在古峡一带,传说最多的当然是穆桂英的“天门阵”,还有好几种关于一百零八塔的传说,有人说是灶君率领全家108个子孙凿石开道,根治水害累死在青铜峡谷,为了纪念灶君及子孙,修建了一百零八塔,最顶端的大塔就是灶君。也有说塔群是测水的标记,以水淹没塔层测报水情,让百姓防洪。据说不诚心的人是点不清塔数的。

一百零八塔,除最上面的之一座塔较大之外,其余均为小塔,属于喇嘛教式的实心塔。塔心正中立一竖木,内填土坯外砌以砖,塔体外表涂白灰而成,最早的白灰上涂有彩绘。

一百零八塔因塔数得名,是一个由108座喇嘛塔组成的大型塔群,该塔群依山势分阶而建,共有阶梯式护坡平台12级,由上自下按照1,3,3,5,5,7,9,11,13,15,17,19奇数十二行排列,构成一个等腰三角体的巨大塔群,塔群的总体布局别具匠心,格局独特,实属罕见。整体建筑规模宏大,神奇壮观,令人惊叹。

据史书记载,一百零八塔的单体结构略有差异,最上边的单塔,形制更大,高35米,塔基呈方形,为八角形的束腰须弥座,塔身为覆钵式,塔顶为宝珠式,面东辟有完门,其余各列塔均为25米高、八角须弥座,宝珠式塔顶。塔体形制,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2至4层,塔身为八角鼓腹式锥状,5至6层,塔身呈葫芦状,7至12层,塔身呈宝瓶状。

据《大明一统志》记载:“峡口山,一名青铜峡,上有古塔一百零八座”;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二载:“峡口山,一名青铜峡,上有古塔一百零八座”;清《宁夏府志》:“青铜峡在广武堡北,两山对峙,河水经焉,中有禹王庙,又有古塔一百零八座,不知所始,或云昔人压胜之具”,据此可知,一百零八塔在明代以前就已经存在,且已被称为“古塔”。以此推断,塔的修建年代则更为久远。

有专家认为,一百零八塔应修建在元代,理由是元灭西夏,不可能留下任何建筑,而且一百零八塔的形制属于元代新出现于内地的喇嘛覆钵塔,因此可以推测塔群应当是始建于元代的。也有学者根据对一百零八塔出土的西夏文物研究后断定,一百零八塔应建于西夏。建立西夏王朝的党项族人为什么要在这荒芜的山河之间修造如此众多的佛塔,这与党项族人笃信佛教有关。西夏,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平民百姓,均信奉佛教。

从一百零八塔原始风貌上看,最早是用土坯建造,外表用白灰涂抹,曾经屡次修缮,并用朱色彩绘装饰。新中国成立后,又对其进行了两次维修、彩绘。这次维修中,从塔基的砖层中出土的残存碑文得知,清顺治五年(1648年)间对塔群进行过一次较大规模的维修。

在维修一百零八塔时,还发现涂抹在早期土坯残塔上的三层白灰泥皮上,有用朱砂彩绘的莲花纹图案残迹,有些残塔上还有墨书梵文,其型制色调、纹饰与河西地区西夏至蒙元时期土塔遗存十分相似。这些复钵式塔,是藏传佛教的主要形式,只是塔的建筑格局均有所不同,尤其是一百零八塔这样的建筑风格和布局在中国古塔中很少见。

在加固维修古塔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当时工作人员分别在1,9,41,85号塔基下,出土砖雕佛像8尊、彩绘泥塑像4尊、彩绘泥塑卧像1尊、泥塔模103件和建筑残件瓦当、龙首等遗物。

在一百零八塔塔群以外的沟谷山坡上坐落一座砖塔,在东侧的河滩上坐落一座小塔,早已坍塌,经清理,这两座塔基内出土陶钵一件,泥塔模十余件,西夏文经书残卷,书页上下各印一横排坐佛,书页中间印有西夏文字,残卷经书上还有一贵妇及众侍从的图像。此位贵妇发鬓高盘,头戴花钩,容颜端庄秀丽,身着高领长裙,双手在胸前合十,有圆形头光。

贵妇身后伺立3人。其右侧侍从头戴幞头,面相方颐,年龄较大,身着圆领衫,双手握一长把器物。另外两位侍从仅存头部。另外,在1963年清理塔群下而的河滩地上的一座塔时,发现彩绘绢质佛画两幅,各自成卷。这两幅作品是藏密风格的卷轴画《千佛图》。画幅通高107厘米。上宽51厘米,下宽49厘米,画面中部的主尊为大日如来佛及两尊菩萨,一幅画背面右下角墨书几行西夏文字,字迹无法辨认。现两幅画均藏存在故宫博物院。根据塔基下出土的西夏文帛书记载,西夏盛行佛教,寺庙遍地,风行喇嘛教,同时还出土了部分西夏战残经。

这些从一百零八塔塔基下清理出土发现的西夏、蒙元时期的遗存、遗物,为一百零八塔始建年代的断定提供了依据,根据遗存的年代,完全印证了史籍上的记载。另外,参照甘肃武威县白塔寺等相关资料,可以更加充分地证实一百零八塔始建年代就在西夏时期。2007年再次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自治区文物部门组织技术力量,进行勘测,制定并上报了维修方案,经国家文物局审批,进行了彻底维修。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委、市 *** 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下,拨出专项资金,将一百零八塔修复一新,这已经是对一百零八塔第三次进行维修,此次维修规模较大,外表是用青砖包砌,从塔顶到塔基,全而进行了仿古式的修缮。

一百零八塔实为黄教密宗建筑。站在维修一新的塔群下面仰首向上看,蔚蓝的天幕之下一望无际,一座座塔阵气势宏伟,憾人心魄,仿佛灵魂也随着层层灵塔向上提升,得到超度飞升。"108”这个数字在中国佛教中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佛学认为,佛界有108罗汉,人生有烦恼和苦难108种,为消除这些烦恼与苦难,规定惯珠要108颗,念佛要108遍,敲钟要108声。所以108塔应该是为消除人生烦恼和灾难而特意建造的。

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尊仰《金刚顶经毗卢遮那一百零八尊法身契印》而造。无论哪种说法,都与佛家惯用的“108”这个数有关。但在佛塔建造过程中,采用108的极限数字,在国内是非常罕见的。而且,一百零八塔还是我国佛塔建筑中唯一总体布局为三角形的大型塔群。

当你登临塔顶,合抱塔身,人生烦恼顿时化为烟云,伴着滔滔河水飘然而去。于是尽兴游玩,抒怀心曲,乐在其中。

一百零八塔的建造风格及布局安排主要是依据佛教文化习惯,将其设计为等腰三角体并按奇数排列,因为党项民族习惯于崇尚佛教,所以选择特定的地理位置,将一百零八塔建在一个似锥形山休上,只能依山体形状上小下大分布修建,当然设计为三角体,其外轮廓同塔的形状相似,如埃及金字塔、西夏王陵等都具有三角体特征,也符合了结构力学的稳定感和稳固性,又符合了透视学原理。那么一百零八塔又为什么严格按照奇数排列,其一是因为必须按照特定的等腰三角体来排列,如果将其布局按1,2,3,4等以此类推排列,布局就会成为等边三角体,最终塔群的总数成为106座,而不是108座。

其二,除考虑三角体和108这个数字以外,它还从佛教文化理念上加以考虑。这就是排列当中出现了奇数,从古代阴阳八卦角度上讲,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为天,阴为地,而塔在印度本是埋葬舍利的坟墓建筑,按佛教观讲,人死后须升天,上天堂,因此,在设计上必须避开“偶数”,而应采用“奇数”。一百零八塔无论其建造风格,或塔群的分布,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伟大的创造精神。

这是个很复杂的话题,什么是中华文化?几千几千年来 中华文化就是一个融合的文化,

就如同印度被英国殖民的历史,印度已经成为大英帝国的一部分,但印度文化还在延续。白人统治了新西兰 澳大利亚 当地的土著人的文化也在延续, *** 统治了中亚 当地的波斯人 突厥人 斯拉夫人也在延续自己的文化,白人统治了非洲,非洲黑人到现在也还在有自己的文化。谁能说他们的文明中断了呢?而且相对于他们自己的文明是不是还飞跃了呢?但是印度 非洲 大洋洲 中东欧的民族已经没有自己的国家了 甚至没有自己的语言了。元代的上层用的是蒙古语,对外是以元人 蒙古人自称, *** 算什么?其中一个民族而已,就如同罗马帝国时期中东的各族人民一样。文化中断了 风俗习惯却没中断,而且融合了新的元素,比如我们说的语言中新的词汇,比如新的饮食习惯涮火锅,建筑上有了新的设计-比如北京白塔。中华文明成为了蒙元帝国文明的一支 而不是独立的一支。

话又说回来 我们国家本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为什么大汉族沙文主义还那么猖獗?

从戎狄蛮夷羌苗华夏时代的融合 到土方 贵方 虎方的融合 到匈奴、薰鲵、猃狁的融合到铁勒 鲜卑的融合 到突厥柔然 回鹘 波斯甚至中东 *** 的融合,再到契丹 女真 宋 党项 诸 苗 羌藏的融合,再到满蒙藏回汉的融合 再到现在56个民族大融合的中华民族。大家都在延续自己的文化,发展自己的文明。甚至开船自己的文字,何必纠结在狭隘的大汉族沙文主义里面呢?世界人民融合的程度比我们56个民族融合的更厉害,谁能数数美国有多少个民族? 他们创造的文明是各个民族融合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共同产物,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之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他们长期生活在气候寒冷的漠北草原,社会风俗与 *** 截然不同,入主中原后,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互相吸收、融合,虽然蒙古人的社会风俗有了一些变化,但是大体上仍保留着本民族的特色。

  一、饮食

  蒙古族的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1世纪以后,蒙古族的饮食便大致形成三大类,即肉食、奶食、粮食。

  蒙古人生活在漠北草原,马、牛、羊、骆驼是他们的生活必需,肉食为常餐,因此他们的饮食生活自然与此有关。肉类食品主要是羊肉,平常很少宰牛,因为牛要产奶,向人们供应奶制器。而马除了供人骑乘外,也可提供最富营养的奶,除非大祭,他们不再杀马。他们也没有养猪的习惯,因此不吃猪肉。蒙人的一匹壮马,可养三人。凡有一匹马者,必有羊六七只;有百匹马者,必有羊六七百只。在出征中原时,将羊吃尽后就射兔、鹿、野豕为食,所以即使出师十万之众也不用携带粮食。据说在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将士在行军途中,用铁支架,烧烤整羊吃,这或许就是现在烤全羊的雏形。而且他们的食肉 *** 最初不甚讲究,肉多以半熟充饥。

  蒙古的奶制品主要是忽迷思,即马 *** ,这是蒙古人夏天的主要食品。此外,还有用鲜奶经过加工制成的奶酪、奶油、奶干。这些加工产品,有的像粮食一样储存,以供常年食用。蒙古人以白为尊,而奶食色白,象征纯洁,故他们视乳为高贵吉祥之物,称奶食品为白食。以奶 *** 的饮品主要为奶茶、酸奶和奶酒。奶酒是蒙古人的主要饮料,以马奶酒为更好,营养价值也更高。

  另外,兀良哈三卫蒙古各部牧民则以粮食为主要食物,之前牧民们饮食不用筷子,用手和木盆饮食以及盛饭菜,而到后来三卫则开始使用粗制的木碗和木勺了。由此也可看到,蒙古牧民的生活习俗与汉族民众的生活习俗已日益融合。

  二、服饰发型

  蒙古人的发型与众不同。据盂珙的《蒙鞑备录》记载,从成吉思汗至普通百姓,都剃“溶焦”。蒙古人大部分都不长胡须,但有些人在上嘴唇和颌部长有少量的毛发,并且他们很注意保护,不肯剪掉。

  蒙古人的帽子不但有男女之别,还有冬夏之分。冬帽有皮帽和毡帽,分圆顶与尖顶两种,其中圆顶带后檐,如箕形。夏天戴毡笠,其形状如钹,亦名钹笠,帽檐甚宽,可遮挡阳光,后部缀上布条护颈,以防风沙蚊蝇,帽顶有顶珠或雉尾。起初蒙古人戴的帽子没有前檐,忽必烈因日光强烈而无法睁开眼睛,多有骑射之苦,便告诉给察必皇后,皇后在帽子上加缀前檐(《元史·后妃传》)。蒙古的女性则冬戴皮帽,夏披纱巾。 蒙古人无论男女,服装都根据同一式样裁缝。“他们至少要做两件皮袍过冬,一件的皮毛内向身子,另一件皮毛向外抵御风雪。后一类经常是用狼皮、狐狸皮或狒狒皮制成。但他们坐在屋里时,他们穿上另一件轻便的袍子。穷人用狗和羊皮来 *** 外面的袍子。”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近取金、宋,远法汉、唐,开始对服饰方面进行规定,参考了 *** 的服饰,但也只是皇帝及国戚贵族、王公大臣们的服饰有了一些变化,一般蒙古人的服饰大体上仍保留着原来的样式。

  三、居住

  元朝的刘秉忠为元朝设计规划了两座都城:元上都与元大都。元上都一般被称为草原城市,元大都的总体设计则基本上遵循了《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的原则和《周易》中象天设都、阴阳八卦的理念。“匠人营国”的王城规划完全采用了井田制的方格网系统,是以“夫”为基本网格,“井”为基本组合网格,经纬涂(阡陌)为坐标,中经中纬为轴心的城市规划 *** 。大都城的街道都有统一的标准。南北与东西街道相交形成一个个棋盘格式的居民区。连马可波罗都忍不住赞美:“其美善之极, 未可言宣!”

  而传统的住所便为我们熟知的蒙古包了。蒙古包是一种天幕式的住所,呈圆形尖顶。通常用羊毛毡子一层或二层覆盖。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蒙古包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牧区夏季用的,为转移式,一种是冬营地半固定式的。蒙古包的顶端有个口就是天窗,可以通烟通气,又可以采光。

  

元朝的灭亡 --- 元朝末年,吏治腐败,财政破产,军备废弛。蒙古贵族伯颜独秉国政,任中书右丞相,被封为秦王,总领蒙古、钦察、斡罗思诸卫军都指挥使。任命的官员多向伯颜行贿,台宪官也都议价得官。伯颜一次所受赐田多达五千顷。大批蒙古贵族、官僚通过受赐、占夺等方式转化为大土地所有者。汉族地主也大肆兼并土地,广大农民破产流亡。

在元朝历代宰相中,伯颜权势之显赫,是少有的。他排斥蒙古诸王,仇视 *** ,扬言要杀张、王、刘、李、赵五姓 *** 。他还下令废止科举,禁止 *** 、南人学蒙古、色目文字。

1340年(后至元六年)二月,伯颜侄脱脱得到惠宗支持,乘伯颜出外行猎,将他贬黜。惠宗起用脱脱当政。次年,改元至正,宣布"更化",恢复科举取士,开马禁,减盐额,修辽、金、宋三史,政治一度较为稳定。到脱脱第二次出任中书右丞相时,国库空虚,灾荒频仍。为解救危机,他变更钞法,拯救河患,但这些都未能缓和已全面激化的社会矛盾。元末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极端尖锐化,终于导致了元末农民起义。这次起义规模大,时间久,以红巾军为主力的农民起义军沉重打击了元朝在全国各地的统治,终于在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推翻了元王朝。(其实是把蒙古人赶到了长城以外俗称外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