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次性常用纸杯的详解

装修宝典033

关于一次性常用纸杯的详解,第1张

关于一次性常用纸杯的详解
导读:快过年了,为了方便大家区分和记忆,我们以提问和拓展的方式由浅入深去聊聊一次性纸杯的常识吧! 一问:“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次性纸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一答:“一般是60毫升到350毫升,分别对应的是: 3盎司≈60毫升(52x36x

快过年了,为了方便大家区分和记忆,我们以提问和拓展的方式由浅入深去聊聊一次性纸杯的常识吧!

一问:“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次性纸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一答:“一般是60毫升到350毫升,分别对应的是:

3盎司≈60毫升(52x36x50mm)(品尝纸杯、试吃纸杯)

65盎司≈200毫升(72x53x70mm)(咖啡、赠品纸杯、4S店招待纸杯)

7盎司≈220毫升(73x53x78mm)(赠品纸杯、招待纸杯、企业形象纸杯)

8盎司≈240毫升(74x53x85mm)(赠品纸杯、招待纸杯、企业形象纸杯)

9盎司≈250毫升(75x53x88mm)(招待纸杯、企业形象纸杯)

12盎司≈350毫升(80x53x110mm)(可乐杯、豆浆杯、饮料杯)。”

二问:“我们常说的杯子是几盎司的?是什么意思?”

二答:“盎司是一种英制单位,分为常衡盎司和金衡盎司,1常衡盎司≈283459g,1金衡盎司≈311034768g”,知道是英制单位就行了,其它的不需要了解太多。

三问:“按使用用途分,一次性纸杯市面上主要有哪几类?如何挑选?”

三答:“据了解,市场上销售的一次性纸杯主要有三类:

一是用白卡纸做的,主要用来装薯条,爆米花等干燥食物,不能盛水;二是涂蜡纸杯,这种杯子防水、厚实,但不能装温度超过40℃的食物;三是“纸塑杯”,就是外壁用一层纸,内壁涂了一层淋膜纸,可以防水、防油,这种杯子最广泛,也是被生产数量最多的。

挑选的话也很简单,通俗的来说,在选择时要遵循“一看二闻三摸”的原则,注意看包装上的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对着光看,如果有杂质或者蓝光,更好不要购买。如果闻起来有刺鼻的气味,或者摸着感觉软,那就是劣质的。在使用一次性餐具时,更好用开水烫一下,将水倒掉,能把纸杯中有害物质充分挥发。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冷饮杯和热饮杯混用,主要区别是冷饮杯是涂蜡的,热饮杯内壁是有一层淋膜纸;用冷饮杯装超过62℃的水,蜡就会融化,大量摄入会危害人体健康,建议不要贪图方便和便宜把两者混用,另外也不要用涂油食品用蜡的冷饮杯盛放油性食物。尽量买一些合格大厂家的商品,质量相对可靠。”

拓展知识

1、1克等于多少毫升?

需要注意的是,克和毫升是两个不同的单位,它们之间不能直接换算。

换算必须知道液体的密度,根据液体的密度来换算。

比如:1g=1ml(水)

1g=125ml(酒精)

1g=0075ml(水银)

克是质量单位,毫升是体积单位。

2、一次性纸杯的所有规格图示?

3、纸杯 *** 使用的7个小常识?

(1)尽量不要设计和使用满版色的纸杯。满版色的纸杯油墨堆砌过重,并且纸杯生产出来直接进行密封包装。溶剂油墨在干燥过程中排放出的有机化合物、酒精湿润液中的异丙醇,上光涂料的挥发气体等均有害人体健康。在密封的空间内满版纸杯底色覆盖整个杯身,在接近杯口处,我们使用纸杯喝水时嘴唇会接触到杯口一定位置,就容易将上述的各种化学物质随液体一起带入体内影响身体健康。所以我们一般建议客户在设计 *** 纸杯的时候不宜设计成满版色,而且色块越小越好。同样在接近杯口处也不宜设计图形,特别是块色墨。否则会产生同样的坏作用。

(2)靠近杯底的条形,文字设计应抬升5mm。因为杯片上机后,杯底部5mm处要进行压合以保证杯底的牢固性但是经过机器的高温和压力作用很容易使靠近杯底的图形和文字弄花,影响美观。因此在设计 *** 图形的时候靠近杯底的文字条形图案都应该根据杯底的高度抬升5mm左右。

(3)不要使用廉价的劣质纸杯。现在生产纸杯的厂家很多,但是真正能够做到为客户着想的却很少.我们可以在市面上看的价格在4-5分左右的纸杯这样的纸杯质量是很差的生产厂家的利润也的确十分有限,甚至低到一箱货(2000只)只赚050-100元。能否在 *** 的每个工序中确保卫生和质量是很值得怀疑的。而且纸杯使用的纸张因为很薄容易杯身变形,放热水会烫手等。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企业单位更不要使用劣质的纸杯,这样会影响到公司的形象。

(4)正规的生产厂家都有义务向客户提供当季度的国家卫生部门提供的产品卫生合格检查报告以确保纸杯的卫生 。                

  (5) 区分冷饮杯和热饮纸杯。 它们“各司其职”,一旦“错位”,就会威胁到消费者的健康。冷饮纸杯的表面要经过喷蜡或浸蜡处理在0-5度之间时这种蜡是非常安全但如果用来装热饮只要水的温度超过62度蜡就融化纸杯会吸水变形融化后的石蜡杂质含量高特别是它里面含有的多环芬泾有机化合物是种可能致癌的物质随饮料进入人体会危害人的健康而热饮纸杯的表面会黏贴一层国家认可的特殊薄膜不仅耐热性好而且无毒害 纸杯应贮存在通风、阴凉、干燥及无污染的空间内,贮存期从生产日期起一般不要超过两年。

(6) 选择品牌的纸杯厂产品。市面上有很多做纸杯的商家他们其实并没有自己的生产基地,而是通过寻找其他的纸杯生产厂家来销售纸杯。这样做客户也可能从他们那里买到质量很好的纸杯,但是若出现问题中间商往往无法提供解决方案,因为中间商是不可能控制整个生产环节的。这样容易给自己特别是公司客户带来很多的麻烦。区分是否是直接厂商的更好办法就是要求提供其自己的营业执照、生产卫生许可证。

(7)纸杯漏水的问题。纸杯的生产都是流水线生产,单位客户每次的需求数量大多是数万以上。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在数以万计的纸杯中,存在有极个别的漏水的现象是难免的。但是如果漏水的纸杯数量过多,超过了可以容忍的量,那么消费者可以向厂家提出如数退货的要求,厂家也应无条件的为客户退换

参考文献:

百度文库

360个人图书馆

人人文库

爱问知识人(微博)

1、将GERM格_可口可乐联名保温杯咖啡杯绑带一端穿过杯子一侧的塑胶环,并由下往上(由外往内)穿过杯环。

2、然后将绑带拉出并再次穿入塑胶环。

3、将绑带先穿入杯子中间的皮套的上孔后反折,并再穿入皮套的下孔,并拉紧锁扣上下两端的杯带。

4、将绑带拉出后重复之一步,将绑带穿入杯子另一端的塑料环上,将剩余的绑带塞到皮套的缝隙处即可。

摘要:在提倡环保的今天,如何回收处理咖啡塑料杯成了困扰许多人的问题,咖啡塑料杯由塑料杯盖、隔热纸套和咖啡杯组成,其中塑料杯盖根据盖子上的标识确认是否可回收,隔热纸套可回收,而由纸和塑料组成的咖啡杯属于不可回收垃圾。为了环保,我们可以选择自带咖啡杯,选择合适的咖啡杯要考虑其颜色、大小、厚度及材质,下面来了解一下怎样挑选咖啡杯吧!一、咖啡塑料杯是什么垃圾

咖啡杯通常由上层的塑料盖子、下层某些咖啡店会提供的隔热套和中间的塑料杯或纸杯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有的可以回收,有的不能回收,那么咖啡塑料杯能否回收呢?

1、塑料盖子

如果你在盖子上看到了可回收的符号——一个三角标识,那么说明它是可回的,需要丢进可回收垃圾桶;如果没有找到,则说明不可回收,丢尽普通垃圾桶即可。通常黑色的杯盖是可回收的,但是白色或者透明的塑料杯盖一般都是不可回收的。

2、隔热纸套

一些大型的咖啡连锁店一般会提供隔热纸套,基本上所有的隔热纸套都是用可回收纸制成的,需要丢进可回收垃圾桶。

3、咖啡杯

如果只是一只100%纸杯,是可以回收的;但由于纯纸杯无法承受热咖啡的热量和湿度,因此通常会在纸杯内层添加有防水塑料,这层防水塑料无法回收,并且喝完后通常会与纸杯粘合,无法轻易撕开,如果回收的话会影响到纸浆的回收再利用,因此需要将其放入不可回收垃圾桶,填埋处理。

总的来说,回收咖啡塑料杯对商家对个人而言都是费时费力的,如果不想麻烦,可以选择自带咖啡杯,那么咖啡杯怎么选呢?

二、如何挑选合适的咖啡杯

1、颜色

选择陶制咖啡杯或内侧有颜色的杯子,在饮用时难以分辨颜色,对浓淡的判断也很容易失真,想要边喝边欣赏咖啡的琥珀色,建议选择内侧为白色的咖啡杯。

2、大小

杯身开阔的咖啡杯可以让咖啡入口时布满整个口腔,特别适合酸味明显的咖啡,细长的咖啡杯会让咖啡直接冲向喉咙,合起来是容易感到偏苦。

3、厚度

咖啡杯缘越薄,会干扰到咖啡入口的感觉,有人说厚实的咖啡杯会让人注意到手上杯子的质感,而不适合来品味咖啡,但也有不少人其实就是偏好有手感的咖啡杯。

4、材质

咖啡杯的材质有很多,常见到的有陶杯、瓷杯不、锈钢杯、骨瓷杯、玻璃杯等:

陶器质地的咖啡杯,粗糙浑厚,适合深度烘培前口感浓郁的咖啡,但陶质具有吸水性,如果釉彩掉落,就很容易被污染洗不掉;

瓷器是最为常见的,它质地轻盈,色泽柔和,保温性好,可以使咖啡在杯中更慢的降低温度,能更好的诠释咖啡的细致香醇,适合口感较清淡的咖啡;

而金属材质的咖啡杯,杯中含有的金属原料,通常状况下比较稳定,但在酸性环境下有可能溶出,不适合饮用咖啡;

塑料咖啡杯便宜防摔,但许多材质受热会产生有害物质,并且容易滋生细菌,因此不宜用于充当咖啡杯。

我们在日常生活不段着使用着一些必需品,那些被称为必需品的用品为什么会被我们使用。而且乐此不疲,原因只有两个;之一是因为从目前的市场和设计来看,没有能超越这些日常用品的设计;第二是因为这个设计已经被我们所习惯,而且似乎使我们爱上了这些,因为它们是那么的贴心,那么实用。以至于我们平时根本不会去在意这些最常用的日常用品。 我也是偶然的一个机会来关注这些。很讽刺,我几乎很早以前就开始去麦当劳,然而对里面的所有的设计却从来没有怎么关心过。偶然的一天我的朋友突然拿着咖啡棒说:“这个东西为什么这么设计。” 然后我们就开始了对此的讨论。虽然我对这个的东西一直不是很关注,但是我却一直在用它,所以当朋友在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还不至于无话可说。其实我并不是不了解这个设计,只是从来没有去关心过这个设计。但是当我们正真的开始讨论这个设计的时候,我才发现其中做含着的人性化设计是那么的富有情感;让我了解到这个设计师对人们的关心。这个简单咖啡棒,它的设计看上去也非常的简单,然而它富有的功能和它作为一个咖啡棒的美观度和成本都已经降到了更低。从我分析的角度来说它可能已经达到了一种极限。 作为咖啡棒的本身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首先必须要有这一点。而它的首要功能就是搅拌参夹了奶精和砂糖的原咖啡,能够使味道变的均匀适口。这个功能显的极为简单,但是却似乎又不简单。由于咖啡是液体,而搅棒必须要有一定的坚硬度,否则在使用上会显的笨拙。然而从这个搅拌的照型可以看出来,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将同样的细管子组合在一起,达到一个能够适合搅拌的程度。从这一点来说它的做工极为简单,而且所需的工艺程序不繁复,似的它的造价成本降到一个作为极小的功能却不能不附带着给顾客的赠品。对于和2年前麦当劳的那种白色的硬塑料制的大搅棒来说似乎节省了很多。其次可以注意到这个搅棒独特的地方是它中心是空心的像个吸管一样,设计者好像在开始的时候就将这个设计点作为这个设计的独特的地方,作为搅棒大多数的设计都是单单只为了搅拌而已,然而设计师似乎想将搅棒与吸管结合起来。因为大多数人都体会得到普通的吸管一般在中心的空心上做的比较大,而且为了减低成本吸管的硬度一般都比较低。但是当它与搅棒的设计结合起来以后就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效果。我们都习惯性的把喝咖啡作为一个休息或者讨论时候的一种饮品,我在喝咖啡的时候一般都是在无聊的时候,然后一般在搅拌后的时候我不会马上扔在桌子上,因为偶尔无聊的时候我会用它来吸咖啡。从这点上来说,这个设计带有一定的趣味性,设计师在设计观上可能就是希望带给人们一种趣味性,让人们在使用的时候能够感受到生活的乐趣。这是我喜欢这个设计最重要的一点。最后是这个搅棒的美感,从单独的角度看,这个设计几乎没有什么美感可言。但是由于它的颜色与咖啡杯的颜色是统一的,咖啡色是这个搅棒作为咖啡搅棒的一个类色;而且它造型的简单也凸显现代设计的一种简约的风格。它作为它的功能来说带给使用者的就是能够随意的使用它,没有带给使用者一丝的厌感。这就是它作为生活必需品达到的意义所在,所以说这个设计很完美。同样的,在观察到这个搅棒的设计的时候再去观察咖啡盖的设计同样感受到这个设计师设计理念。这个咖啡盖最主要的设计是在这个漏水的口上。 大多数人都知道,咖啡作为一种休闲提神饮品,一般喜欢外带的人比较多,所以在设计外带咖啡杯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个群体里面对于咖啡杯摆放的各种情况。比如在车里、步行中,等等各种可能的情况。但是最终有的一点是由于外带,必定有可能处于颠簸之中,那么咖啡杯的防止咖啡外漏的盖子必须要有一定的密封性。这就取决于设计师对盖子与杯子合口的设计,咖啡杯的材质是防水牛皮纸,外壁的泡沫手感的设计是为了加大摩擦平且给人一种柔软的手感;然后结合软塑料的盖子,按照更高紧密度和结合度的要求使得盖子能够轻松的与杯子结合。那么怎么样达到一个方便饮用的功能呢?很容易让人想到在盖子上开一个口,这是大多数人能够想到的;但是对于这个开口要怎么开,这就是关键了,如果开的不好那么盖子先前做的与杯子紧密结合的设计就会显的累赘和多余。所以必须要做到既能够方便饮用又要防止水的遗漏。设计师在这点上我相信花费了一定的心思。这个杯口设计的独特之处是在于它的小口盖与被盖上的卡口的设计,为了做到不饮用时候能够减少以外倾斜所造成的溢出,又能在饮用的时候翻开小盖口,卡在被盖的凹槽里,一面饮用的时候由于被盖薄度而引起以外割伤嘴唇;而且被盖的设计不单单只是一个平面,而是在饮用点加了高,从侧面高出了一倍坡度,这个坡度我们讨论的比较久,可能是设计师考虑到盖口那个卡槽而多设计的一个空间;或者是设计师考虑到在饮用的时候和人的嘴形。从这些角度来看,这位设计师从很多角度都考虑到人性化的使用,这是我觉得这个设计相当好的地方。但是并不是说这么多的人性化设计就能让这个设计完美。从我自身,作为一个产品使用者的角度来看,作为杯子的设计,很多杯子依然没有做到一点,就是由于杯子的里面杯壁与杯底的竖直角度。角度越小,在饮用到最后的时候需就需要吧头仰起来,才能喝到杯底的水了。这对于一些赶着上班在走路或开车的人来说就失去了对前方道路的关注,很容易因此发生以外,虽然可能几率比较小,听上去有点可笑,但是对于人性化的设计来说,不就是考虑到人们的使用状况,来避免一切不便么。所以我觉得有必要为此考虑。 作为一个好的设计需要为人们考虑的很多,使得人们使用的时候达到更大的舒适程度,当然这种舒适程度是满足功能和美感上。人们对于一种产品的使用舒适感也是驾于这两种必要条件之上的。而且作为一个初级设计师,也必须要有发现这些产品设计的优点,只有在了解了这些满足人们现有使用的功能性之后,才能了解到它的缺点从而设计出超越现有产品的设计,而不是单单的找寻设计的缺陷而不了解现有的使用感觉,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去做设计,最后的可能只会是与现有产品一样,不能达到更优的设计,从而限制自身的设计与整个社会设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