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教学特点

装修宝典018

蒙氏教学特点,第1张

蒙氏教学特点
导读:蒙氏教学特点如下:1、自由活动:蒙氏教学强调自由发展,无论是在教育内容还是教学 *** 上,都注重以孩子的兴趣和需求作为导向,让孩子自由选择和探索。2、开放环境:蒙氏教室通常采用开放式环境布置和组织,让孩子自由地走动和选择所需的学习器材,让孩子有

蒙氏教学特点如下:

1、自由活动:蒙氏教学强调自由发展,无论是在教育内容还是教学 *** 上,都注重以孩子的兴趣和需求作为导向,让孩子自由选择和探索。

2、开放环境:蒙氏教室通常采用开放式环境布置和组织,让孩子自由地走动和选择所需的学习器材,让孩子有更多的自我发展空间。

3、儿童为中心:蒙氏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儿童为中心,即要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兴趣、个性和需求,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通过互动交流实现对孩子的了解和指导。

4、意志力训练:蒙氏教学关注的一方面是对孩子意志力的培养和锻炼,尤其是在孩子靠近敏感期的阶段,训练孩子能够自制、自控和自我矫正的能力。

5、实践教学:蒙氏教学重视实际生活和实践经验,尤其是在处理社会生活和环境问题时,强调孩子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让孩子能够从实践中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 。

6、个性化教育:蒙氏教学注重个性化教育,即适应不同孩子的发展阶段、人际关系、学习节奏等的个性差异,引导孩子自我发展的同时,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和持续性。

7、自我评价:在蒙氏教学中,孩子通常通过自我评价而非外部评价来获取反馈。孩子通过自我纠正来学习和成长,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他们保持自信心、独立性和责任感。

8、经验式教学:蒙氏教育不限于纸上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孩子的真实体验。以实现生活技能的体验教育为重要方向,让孩子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和探索,促进知识的灵活运用并增强学习的实效性。

9、幼儿教育:蒙氏教育强调从婴儿阶段开始的幼儿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独立、探索和协作能力,以可持续的、有质量的幼儿教育为目标。

10、自然教育:蒙氏教学注重环境和自然教育,认为孩子应当通过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来增强自我能力,同时,环境的设计和自然元素的引入也可以让孩子锻炼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

蒙氏教学详解

1、儿童为中心:教育过程以儿童为中心,旨在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发掘自己的兴趣和优点。

2、自由活动:蒙提梭利教育强调儿童活动的自由性,让他们在自己选择的环境中学习。教学环境被称为“蒙特梭利教室”,教室区域内有各种工具、材料,为儿童自由选择和探索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感官训练:蒙提梭利教育注重儿童感官训练,认为通过感官训练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4、教育内容多样化:蒙提梭利教育的教育内容丰富多彩,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自我表达、艺术、数学、科学等。教学内容注重与日常生活和实际经验紧密结合,其中不乏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

5、观察与引导:蒙提梭利教育非常重视观察和引导。老师会观察儿童在各种活动中的表现,尊重儿童的兴趣和能力,给予鼓励和帮助,引导他们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潜力。

蒙提梭利教育注重“教育的自由”,重视儿童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教育过程中充满自由和因材施教的特点,儿童可以自由选择和探索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 *** 和创造力。

蒙氏教育的优缺点如下:

一、蒙氏教育的优点:

1、通过蒙特梭利的教育,孩子在几何图形和数学思维上都很有优势。

2、蒙特梭利教具给孩子许多机会进行手部训练且提倡在运动中形成学习能力,这使孩子不但可以自如地运用双手,而且也有极好的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

3、蒙氏教育的孩子坦率并积极探寻,显现出自主的学习态度。这是因为蒙氏教育提倡以儿童为主,辅以教具。而每一件蒙特梭利教具和学具都有蒙氏教育的优点“自我纠错”的特点,

4、孩子可以用眼睛看或用手摸来辨别是否正确。只有体验过“自我订正”的人才会坦率,而且会自主地学习。

二、蒙氏教育的缺点:

1、因为中国并没有全面推行蒙氏教育,因此在目前情况下,孩子都是在幼儿园或辅导班接受这种训练,但在家庭生活中一般不能进行最有效的配合。

2、在孩子上学之后,由于我国的小学、初中以至高中都是一种传统式的教育模式,要求学生坐在课桌前听老师讲课,而蒙氏班则是让孩子们席地而坐,没有课桌、板凳,孩子已经习惯了“自由”的活动氛围,也就不适应小学的教育模式。

蒙氏线的标准贴法如下:

蒙氏线是蒙台梭利教室地板上画的或粘的一个圆周(一周两周都可)。 每天孩子们听着舒缓的音乐走线,有节奏的步伐、和谐的气氛、放松的心情很自然的由自由活动过渡到集体活动中,线上活动方式有很多,如走平衡:在幼儿手中放入易滚动的玩具训练平衡感;手持小椅子走线等。

蒙氏教学法一向重视儿童的学业进步,不仅能适应当前国内教育的需要,更能弥补目前独生子女教育中的不足。将秩序与自由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的前提下使规则内化,有助于我们走出传统教育的怪圈,培养出新一代的好公民。

以孩子为中心,通过对他们的深入了解,尊重其人格尊严和成长过程。从促进儿童身心发育角度去设计教学,为孩子一生奠定智慧与品格的良好基础,培养自主、持续的学习工作习惯。在众多的西方幼儿教学法中,蒙台梭利教学法称得上是符合中国国情好的幼教 *** 。 

很多其他国外教学法都不在幼儿园阶段教孩子识字、做算术。但蒙氏教学法则不同,它使用多种作用于感官的教具循序渐进且科学地教孩子阅读,并在算术、自然知识等方面打下扎实基础。

“蒙台梭利”在家长的眼里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不论是在 *** 、微信还是市面上的各类早教机构或是幼儿园,这几个字出现的频次高得吓人,甚至开始成为家长为孩子选择教育时的“首要问题”。但蒙台梭利教育到底是什么?如何进行教学?这个问题说不定连不少标榜蒙氏教育的机构都说不出所以然,更不要提看得云里雾里的家长了,让小编来解答大家的困惑吧!

蒙台梭利是培养学习能力和习惯的教育

首先,在提蒙台梭利的具体教育环境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蒙台梭利的教育目标是什么。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由玛利亚·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发展而来,基本原则是“追随孩子”。

同大部分学数学、学英语并声称教导孩子多少基本知识的幼儿教育不同,蒙台梭利教育中最重要的方面与学业无关。蒙氏教育注重的是孩子的个人发展并培养与提升每个孩子对快乐与惊奇的感知能力。在蒙台梭利环境的学习过程中,孩子应该享受自己童年的快乐,而不是提前掌握多少学术上的知识,更注重的是孩子学习的过程。

为什么会和我们过去固有的思想有这样的差异呢?这就同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和目标相关了,“这是着重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教育”,接受蒙氏教育的孩子并不会通过机械式记忆记住某些算式、每天默写单词这样的方式提高知识的密度,而是在蒙氏教育的环境中自己探索、寻找答案,逐渐掌握自己独特的学习能力,从而拓宽知识面。

“其实是这样,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环境中并没有接触到一些基础背诵的概念和难度略高的题目,他们被教导的是自由地探索和学习,所以他们的学习习惯、能力和自主性会非常强。慢慢地我们孩子的优势就会逐渐体现出来。

有准备的环境

“有准备的环境”是蒙台梭利的特点之一。

蒙台梭利关于有准备的环境的理解就是:儿童来到这里所接触到一切有利于发展并更大程度促进孩子独立学习与探索的条件。在这个安静有序的环境里拥有许多活动,孩子们来去自如,自由选择已被教导的工作,以自己的步调练习。在这里,在环境和老师的引导,孩子们体会自由,学习自律。

其教室分为七个区域,分别是生活区、感官区、语言区、数学区、文化区、艺术区以及读书角。各个区域都准备了各类教具,供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工作”。

在生活区,各种茶杯、盘子、碗都是根据孩子的大小真实打造的,而不是小孩玩“过家家”用的那种塑料器具。这不,一个小朋友小心翼翼地捧着接好水的玻璃杯子,生怕打碎。“这样的环境可以让孩子们适应真实的生活,并且锻炼独立性。

生活区的真实用具

感官区听起来好像有些难以理解,其实就是通过各类感官教具,如不同颜色的色板、不同气味的味觉瓶等让他们通过感官来学习。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跟日后学习相关的数学区和语言区。顾名思义,这两个区域是锻炼孩子数学和语言能力的。在这里,会有各式的教具供孩子进行学习。

在数学区,会有一些彩色串珠,分别由10个、100个、1000个等等数量的珠子组成,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视觉及触觉,一个个数珠子的数量,然后循序渐进慢慢接触一个个更大的立方体,通过具象的方式理解数学问题。

同样,语言区的孩子们也是通过视觉联系现实中的内容,配合学习。在语言区有这样一组教具,不同的单词与教学模型相对应,比如“elephant”对应的就是大象模型,不同单词旁边都会有一个模型进行参照,这样就可以通过多感官的形式帮助学习。

语言区的模型和单词

文化区则会有一些文化类的教具,比如世界地图拼图,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将世界地图拼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一些基本知识。

文化区的教具

艺术区一般来说,是孩子进行绘画的场所。在这个区域,孩子们可以自由的在自己的小毯上进行绘画。

读书角,顾名思义,里面放了很多书,小朋友可以在这里的书架上自由取阅,看自己想看的东西。

总之,孩子可以在蒙台梭利环境中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做复杂的算术题、说出各大洲的名称、识别几何形状、书写等,得到更好的成长。

不要去教孩子应该怎么做,自己探索才是学习的关键

在蒙台梭利的教室中,学习被称为“工作”。这个“工作”的主体是孩子,老师起的只是引导的作用。——她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资源的提供者、教具的展示者,也是每个孩子成长和发展的纪录者和观察者,但却不是那个告诉孩子“1+1=2”结论的公布者。

在蒙氏环境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会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做手上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并掌握手上的教具所蕴含的概念。

用蒙台梭利的典型教具“粉红塔”来举例,“粉红塔”由十个边长递减的粉色立方体组成,孩子们需要做的就是将其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搭成一个塔状。在孩子们用这个教具“工作”的时候,老师并不会在边上以任何形式进行指导,只是孩子一个人完成。可能孩子之一次做的不对、粉红塔最后倒下了,第二次也不对、中间一环出现了差错,在这样的自由选择过程中耗费的时间会很长,但他却能够靠自己“摸”、自己思考,最终掌握抽象的辨别能力。要知道,在这个过程中,全部依靠的都是孩子自己的思考。

蒙台梭利教具“粉红塔”

“让孩子自己学、自己判断”这个道理非常浅显,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有的家长会经常抱怨孩子什么都要问父母,不论学习、生活还是各类问题,甚至长大之后依然如此。却不知,造成这样问题的源头在家长本身。孩子很小的时候,大人就习惯告诉他这个不应该这样,那个该是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就习惯了不思考。

一次开放孩子家长观察的课堂上,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当时,一个女孩正在聚精会神的完成“圆柱体插座”的教具,这个教具由十个木头的圆柱体凹槽和一个个圆柱体组成,孩子要做的就是把十个圆柱体全部放进相对应的凹槽。“在女孩‘工作’的时候,她的父亲坐在一旁观察,但不一会儿,她的父亲就按耐不住了:女孩子每拿起一个圆柱体在思考、比对放入圆柱体凹槽时,她的父亲就说‘不是这个’、‘换一个’,这样次数多了之后,我们发现,她拿起那个教具的时候,就会抬头看她的爸爸,好像在问是不是这个,然后默默地等待父亲的答案,其实我们应该让孩子自己选择,父母不能在孩子都还没自己尝试找到答案前,就抢在前面给她答案。

蒙台梭利教具“圆柱体插座”

在规则下,有限度的自由

看到这里,或许你认为蒙台梭利教育就是放任孩子自由的玩耍、学习,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在蒙氏教育的环境里,孩子必须在遵从“规则”和“秩序”下自由的玩耍。

每个蒙台梭利教室都是“按照有限度的自由”这一原则运作的。

每个教室都有基本的规则,这些规则都是以尊重个人和环境这一蒙台梭利核心理念为依据的。

这里的规则大多是关于学生个人习惯和教养方面的内容。举例,假设一个小朋友想要玩粉红塔的教具,而另外的小朋友还在“工作”中,那么他就需要在旁边等。

“这个‘等’是我们在蒙氏教育中希望孩子学习的一样东西。另一个孩子在工作的时候,这个小朋友只能等待,而等待期间其实没有什么事情只能看其他孩子在做什么。所以这段时间就变成了学习的过程,他可以在看到其他孩子工作的过程,然后用自己的思维模拟,等到轮到他之后,他就可以通过实践验证自己的想法,等待也培养到孩子的好性格。”

这只是规则其中的一个方面,在蒙台梭利的教室中,有很多这样关于孩子的习惯、教养方面的规则需要遵守。比如当老师在和小朋友聊天或者在忙的时候,其他学生要找老师就要轻轻拍一下老师的肩膀,然后静静地等老师忙完;又比如小朋友从来不会自己去碰没有教过的教具,因为他们知道规则不允许。

在遵循规则的前提下,孩子可以自行选择感兴趣并且已被教过的教具,按自己的步调工作,当然也可以独自完成也可与他人合作。而老师则通过对孩子课堂上的观察,决定哪个孩子或哪些孩子适合学习新的活动或新的教具。目的就是鼓励孩子积极自主的学习,并在个人学习和小组合作中取得平衡。

如何在家创造蒙台梭利环境

在知道蒙台梭利理念和基本的规则之后,家长又要如何将这种理念吸收实践,在家里就为孩子布置一个蒙台梭利环境呢?

家庭的环境要有秩序

这里的秩序做起来很简单,可以这样来理解:家里的各式摆放都要依据一定的“秩序”来布置。

比方说:很多家长会把孩子的各种玩具放进一个筐子里,但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应该把孩子的不同玩具分门别类摆放,不同的车子、积木、拼图都可以分开。这样孩子玩耍完之后,就会自己把东西收好,放在原来的地方。

孩子日常的作息有一定的“秩序”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学校,会规定几点到几点吃饭、几点是出去玩,这样孩子对时间就有一定的概念;但是在家里,没有固定的作息规划,他有时就会玩一样东西玩很久,这样也是不对的,要让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

布置蒙氏房间

蒙台梭利的理念中有这样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孩子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在蒙氏的房间中,孩子的床应该是非常低的,这样他醒来之后就可以自己下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除此之外,一些玩具、小柜子、衣服都要尽可能放在孩子够得到的地方,让他可以自己碰到,从而培养出自己的独立性。比方说:孩子的衣柜可以设计一个比较矮的杆子,这样他就可以自己选衣服、挂衣服,而不是什么都要父母帮忙。

同样,如果想要在房间里挂画培养孩子的艺术感,也要尽可能的放在与孩子视线平行的地方。

厨房的设计

有条件的话,家长在厨房旁边可以设计一个小朋友“mini size”的各种厨房用具,这样他就可以自己洗自己的小碗、杯子,培养他的独立能力。

厨房角落放上一些小拖把、簸箕这样的物品也是培养孩子手眼协调性和独立能力的好办法。起初,家长可以教孩子怎么拖地、怎么擦桌子,教会之后,他打翻水、看到桌子脏就可以自己去处理。

自己可以设计一些特别的 *** 或工具让孩子动手做

其实蒙台梭利环境没有特定的标准,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设计。

比方说,对年龄特别小的孩子来说,自己取水、打泡沫、弄干这样的擦桌子的步骤比较复杂,那么家长可以简化步骤,就让孩子单纯的拿块布沾水擦桌子;也可以买一个小的喷雾瓶,教孩子擦玻璃。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细节,但是家长都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在教会他们之后,他们就会经常自己做了。

      蒙台梭利说,世界很大,孩子很小,既然不能把孩子带出去,那就把世界搬进来。在蒙氏的教室里,除了大量标准化蒙氏教具,老师也会根据孩子的发展需求,发挥创意,设计一些实用而有趣的教具。

      俊龙幼儿园全体老师过完春节将开展“自制教具大比拼”教研活动,展示自己设计的教具,分享设计思路,示范工作过程。

教具自制的要求:

1、利用春节假期自主搜集和设计

2、教具具有完整性、美观性、可操作性

3、教具要有兴趣点(吸引孩子操作)

4、教具适合年龄段15~6岁

5、教具所在区域不限(日常、感官、数学、语文、科学、艺术)

例如:

CASA2班:钓青蛙

所在区域:日常生活/数学区

适合年龄:25岁以上

兴趣点:磁铁吸扣(手眼协调)

准备一个大的“荷叶”, *** 10只小青蛙粘上磁扣,准备一根或两根“钓竿”,还有一个装青蛙的小篓筐,也可以进行双人“小青蛙比拼”游戏。

CASA班:打亮铜器

所在区域:日常生活/感官区

适合年龄:35岁以上

兴趣点:铜器变亮了(环境照顾)

在教室的环境中摆放铜器装饰品,铜器长时间不打理会积灰尘,亮度也会变暗, *** 打亮铜器的工作,先用棉球擦掉铜器表面的灰尘,然后用棉签沾取铜油涂抹在铜器表面,再用手指抹布摩擦打亮铜器,幼儿可以很明显看到铜器的前后对比,增加兴趣点。

CASA 班:彩虹试管

所在区域:科学文化区/日常生活区

适合年龄:45岁以上

兴趣点:色彩渐变(感官视觉)

在彩虹试管的工作中,首先要做的是往杯子里倒水、舀盐、加色素并进行搅拌,制成不同颜色、不同密度的溶液。

这一连串的步骤很有利于孩子发展手眼协调和精细化动作。这些彩色溶液密度不同,把它滴入试管时,孩子会惊奇地发现颜色出现了渐变或分层~~

当然,我们不会直接给予孩子“密度”这一抽象概念,而是让他们通过充分观察、感受物质的变化,发现这个世界的奇妙与神秘,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探索科学的种子。

蜜桃班:种子

所在区域:语言区

适合年龄:4岁以上

兴趣点:实物与配对(词汇)

搜集12种不同作物的种子, *** 对应的种子卡片和种子生长小书,设置种子的工作。

花生、南瓜、水稻、秋葵……孩子观察完这些种子的形状和特征后,邀请他们取出种子卡片与种子进行配对,并说出种子的名称,不仅扩大了他们的词汇量也增强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种子生长小书,孩子可以了解不同种子的生长过程,天气好的时候,还可以带小朋友们去户外亲手播种,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也可以请家长配合带孩子观察~~

CASA班:自由创作

所在区域:语言区

适合年龄:4-6岁

兴趣点:造句(词汇扩充)

汉字屏风上的每个汉字背面都有笔画顺序,孩子可以在上面寻找相同偏旁部首的汉字,进行分类。把所有字按照词性进行了分类,用颜色标识了出来。孩子可以根据颜色找到自己需要的动词、名词、形容词等。

幼儿很喜欢自己创作一些有意思的词组或句子,比如“高个子老鼠”“小个子花猫”“猫咬断老鼠的尾巴”,这样的创编对孩子的词汇量、语言表达等都颇有益处。

通过移动汉字,孩子可以在书写垫子上创作词组、故事,进行书写,还可以装饰做插图。这样,孩子就会逐步走向符号的自由创作。

CASA班:认识部首

所在区域:语言区

适合年龄:45岁

兴趣点:分类(字的扩充)

3-6岁的孩子正处于感官学习的阶段,大量的感官工作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在开始认识部首的工作之前,孩子已经进行了砂纸部首和砂纸笔画的工作,知道了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

通过剪贴不同的偏旁部首,孩子加深了对部首的认识和探索,也了解到不同的汉字可以由相同部首构成。

CASA班:研磨果泥

所在区域:日常生活区

适合年龄:20个月左右

兴趣点:果酱(手眼协调)

能够较好地使用勺子和夹子后,孩子就可以尝试研磨果泥的工作啦~~

孩子先用夹子夹取果肉,用研磨勺压住果肉并转动手腕将果肉研磨成泥,再用勺子将果泥舀入碗中,整个过程能很好地辅助孩子这些动作的发展。

示范过程中,我们会向孩子介绍物品名称及步骤,辅助孩子语言发展。当孩子学会如何研磨果泥,不用向他人求助,他们的自尊、自信和独立性就会展现出来。研磨完的果泥还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研磨牛油果(香蕉、草莓等)果泥,自制面包酱,涂抹面包并分享食用

CASA班:煎鸡蛋饼

所在区域:日常生活区

适合年龄:35岁及以上

兴趣点:鸡蛋变煎蛋(生活照顾)

在开始煎鸡蛋饼的工作前,孩子要有很多工作的预备,比如对“倒”“转”等手部动作的练习。这样,孩子工作时就能很独立地操作,比如自己握住打蛋器、转动手腕打蛋液,并控制好打蛋液的力度。同时,这份工作也有很多秩序在里面。

鸡蛋饼煎好后,孩子会将鸡蛋饼放在分享台,对其他小朋友说:“我煎好了鸡蛋饼,你要去吃吗?”体验分享的喜悦。

打蛋液、煎蛋等步骤对动作发展非常有好处

CASA班:磨的工作

所在区域:日常生活区

适合年龄:3岁以上

兴趣点:豆子变豆汁(大动作协调)

这是食物自备的一个工作,孩子能从中学习自我照顾,发展协调能力。按一个方向转动和磨的动作能够发展手臂大肌肉,往石磨中间的石孔里舀豆子的动作对孩子精细动作的发展很有好处。

做磨的工作时,孩子要保持耐心和专注,看到自己磨出的一杯杯豆浆小朋友也会非常有成就感。

IC班:四季树

所在区域:手眼协调区

适合年龄:18个月以上

大树的四季变化非常明显,孩子很容易从中观察和感知到季节更替的美。

我们将这些变化延伸到了四季树的工作中,每个季节孩子可以在大树上粘贴不同的贴纸:春天的绿叶,夏天的花朵,秋天成熟的果实,冬天的雪花。

粘贴的过程中,孩子的手部精细化动作、手眼协调能力、专注力都得以提升。

IC班:悬挂树

所在区域 手眼协调

适合年龄  18-36个月

兴趣点:挂串珠链(手眼协调、色彩配对)

在悬挂树的工作中,当孩子拿起带弯勾的串珠,由于弯勾较小,要用食指和拇指对指的方式拿起。这个动作可以帮助孩子锻炼手部肌肉,促进手眼协调能力。

后面把带弯勾串珠链挂到对应彩色木夹的过程,更是需要孩子全神贯注。另外,这份工作也可以帮助孩子学习颜色配对。

每一样教具都承载了孩子自我教育的功能,它们不仅具有特定的教育目的,也自带“错误控制”的作用。

世界范围内流行的教学法有很多,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张图来做一个定位。有些课程结构化很强,逻辑、课程体系、教具都非常严谨;有些结构化弱,就是指它比较开放,对于课程体系、教具体系没有做严格的限定。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对比:

第 1 类:以教师为主导的结构化课程

这种模式下,老师的主导性很强,老师负责备课上课,负责指导考核,学生负责听课记笔记。课程的结构化也比较强,之一周上什么,第二周上什么,第三周上什么,都是提前制定好的。由于课程是固定的,教学材料也响应比较固定,结构化强。

目前国内最普遍的就是这种模式,大多数幼儿园、小学都是这样的,我们自身的经历也是这样的。

第2 类:以教师为主导的开放式教学

以教师为主导的开放式教学,老师能力很强,知道很多,有很强的随机应变与课程生成能力,随时可以根据情况开展教学,给孩子们讲课,见到水塘他可以就水塘来讲,见到鸟他们就能开展,老师主导教学的进程,但是内容不是固定的,是开放的,结构化不强。

在这个象限,对老师的要求很高,课程没有固定的计划,但是老师胸中必须有系统的知识结构,才能在看似散乱的教学中,给到孩子系统性成长。

第 3 类:完全 开放性课程

这一模式是最开放的,难度也更高。教学内容不是固定的,结构化低,老师要随时根据情况生成,同时,教学过程由老师主导变为孩子主导,老师只是提供材料、给予帮助,孩子进行自主学习。

不少学校开始探索的“项目式学习”就属于这一类,它对老师的要求更高的,因为它在两个维度上都是开放的。怎样在放手的情况下,让孩子自主?怎样在没有框架课程的情况,让孩子取得均衡发展?是这类课程的挑战。

自然教育课程,介于第2类和第3类之间,主要取决于老师的引导水平。例如跟随溪谷森林团队、有多年蒙氏经验的老师,在带领自然教育时,就能够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探索的空间,就会偏向“自主学习”的象限。

第 4 类:结构化的自主学习

在这个图形的左侧,代表了自主学习的模式——老师在学习中的主导性降低了,更多的是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鼓励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第3类与第4类都属于自主学习的模式,其中第3类的教学内容开放性高,第4类则对课程与教学材料方面,有一定的结构化体系,学习的过程,则完全交给孩子们。

蒙台梭利教学的定位在哪里呢?位于第4类与第3类的交界。蒙台梭利的教学不是结构化的,它不会规定每一周、每一天必须要上什么课。但是蒙台梭利教学的底层却有非常严谨的逻辑体系,这一点,看《蒙氏三年计划表》就知道了。同时,蒙台梭利的教具不是开放性的,而是具有相当的结构化。它们不是随意挑选的,而是精心设计的。这一点,其实降低了教学难度,老师可以依据一定的体系,准备环境、制定个人教学计划。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蒙台梭利又强烈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教师仅仅作为环境的准备者、观察者和引导者出现,反对教师的主导与控制。

通过这张图表的分析,我们认为蒙台梭利的教学在中国更具有适应性。如果直接开展第3类的完全开放性教学,挑战是巨大的,老师会手足无措,不知道该从何开始如何把控。结果是要么开展不起来,要么挂羊头卖狗肉,真正实施起来的凤毛麟角。

相比于纯开放的教学,蒙台梭利教学法,尽管挑战也不小,老师们仍然需要转变思维和观念,但还是有章法可依的。在整体教师素养并不是非常理想的大环境下,开展蒙台梭利教学,既解放了儿童,实现了自主学习,又适当降低了难度。

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是从教师主导走向学生自主学习,从高结构化走向低结构化,这一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比之下,蒙台梭利教学更适合国情一些。

1、日常生活教育:训练孩子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和良好 的习性。

2、感官教育:孩子藉由感官教具的杰作、可精练孩子的视觉、触觉、味觉、嗅觉,使孩子五官更敏锐、进而更聪明有智慧。

3、数学教育:由少至多量的比较,最后引入加、减、乘、除等具体操作,而进入四则的运算、建立教学基础。

4、语文教学:蒙台梭利博士发现儿童语言的敏感期在六岁之前;因此我们不但强调母语教学、同时培养多种语言、特别是英语的发展。

5、文化教育:在蒙台梭利的教室里配备了动物、植物、历史、地理、天文、地质等玩教具,让孩子学习如何照顾动物、植物,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大环境、了解宇宙万物的奥秘、认识各种矿物等。

扩展资料

蒙氏教育的原则:

以儿童为主——为的是给孩子打造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

提供充分的教具——孩子是靠感官来学习的,我们提供给他的良好 *** 愈多就愈能激发他的内在潜能。所以,设计一个适合孩子的生长环境,应该是能提供丰富的教材(包括自然的、人文的),以诱发他自我学习的乐趣。

不“教”的教育——反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而主张籍由良好的学习环境,亮丽丰富的教具,让儿童主动去接触、研究,形成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