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那些只喝美式而且不加糖奶的人?

装修宝典018

如何看待那些只喝美式而且不加糖奶的人?,第1张

如何看待那些只喝美式而且不加糖奶的人
导读:本文回答某个平台的网友提问: 我概括一下:一句“真不知道你们这些只喝美式而且不加糖奶的人的心”,伤了喝美式的人的心。 这位提问者的朋友的话语阴阳怪气,有很多言下之意没有表达出来,让人揣测不准,我且凭着娱乐精神,夸张地脑补一下。他可能是在说:

本文回答某个平台的网友提问:

我概括一下:一句“真不知道你们这些只喝美式而且不加糖奶的人的心”,伤了喝美式的人的心。

这位提问者的朋友的话语阴阳怪气,有很多言下之意没有表达出来,让人揣测不准,我且凭着娱乐精神,夸张地脑补一下。他可能是在说:

你就装吧!美式咖啡明明就不好喝,苦不堪言,你还闭着眼睛一脸沉醉!这种人什么心态啊,就不能诚实点么!

美式咖啡,由意大利浓缩咖啡Espresso加上白开水而成,姑且也算黑咖啡的一种吧。所以若理性分析一下,这里面其实是有两个问题:

1 黑咖啡(纯咖啡)都是苦的,不好喝的吧?

2 如何看待喝黑咖啡这件事?

我逐一回答。

简单回答:不是。

低端咖啡可能苦味突出点,但好的咖啡却是“少苦”甚至“无苦”的。不但如此,高端咖啡还有很多令人愉悦的风味:焦糖味、巧克力味、柑橘味、水果味等等。有兴趣者,去独立咖啡馆点上一些耶加雪啡、西达摩、布隆迪、哥伦比亚、瑰夏等等精品咖啡,喝上几口就能知道了。

由于好咖啡本身的香气和味道已经很足,所以不建议添加糖奶,否则糖奶味道太重,妨碍品鉴咖啡的风味;低端咖啡缺乏风味,又苦又涩,品无可品,则可加糖加奶加,增加喝咖啡的愉悦。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都诚实一点吧。喝杯咖啡而已,喝者无需装,旁人无需喷。

1 喝咖啡是件平常之事,无需过度解读。

咖啡刚传入中国时,价格昂贵,喝 *** 而成为了一件奢侈的事。然而随着咖啡的流行,价格逐渐下降,喝咖啡必会变得越来越平常。在美国,一杯星巴克一杯咖啡25美元,一杯麦当劳咖啡15美元,超市更有4美元的廉价咖啡粉出售,号称一罐粉能做90杯咖啡。喝这种咖啡就相当于我们平常喝豆浆喝汽水,寻常无比,人人都喝,与品位无关,何来装与不装?我想日后国内的情况也会变成这样。我们不必为喝咖啡这件事赋予过多的内涵。

2 喝咖啡是一件很体现个性的事。

我们能否不被旁人观点左右,单单从自己的喜好、认知出发,按自己的方式喝一杯属于自己的咖啡?就像我们喝一杯茶一样轻松随意?我想我们应该尊重这样的个性。咖啡传入中国初期,大家了解不深,不懂做也不懂品,自然会一股脑地寻求“标准”;然而随着喝咖啡的人逐渐增多,爱好者们“咖龄”越长,中国人喝咖啡必然越来越自信,也自然会出现八仙过海、绽放个性的状况。比如之前我们只懂加糖,现在我们懂得还可以加盐。星巴克麦当劳也在不断推出“栗子咖啡”、“番薯咖啡”等试验性产品。可见,不管别人如何对待自己那杯咖啡,都是个性而已,我们应该给予尊重。

3 咖啡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既然如此,我们就该对自己诚实。

所谓诚实,即是说喝到坏咖啡时,无需强行品鉴,该加糖时就加糖。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喝到不好喝的咖啡,除去买到劣质的豆子以外,咖啡放久了还会走味,冲煮过渡还会出现焦苦,存放不当还会受潮……如果舍不得这些咖啡坚持要喝的话,加糖加奶就是一个好选择,它们可以在自定程度上“补救”你的咖啡,提高你喝咖啡的愉悦度。再说,就算是加糖加奶,也不全是“掉价”的行为,你可以加点好东西的嘛,比如健康新鲜的当地鲜奶;健康好喝的枫糖;越来越贵的香草粉等等。

4 喝咖啡喝多了,很可能会自然而然地转成喝黑咖啡。

如果你真的越来越喜欢咖啡,那么你很可能会想去探索咖啡真正的味道,你就会去喝黑咖啡。再说,你喝咖啡久了,咖啡瘾越来越大,也会促使你去喝黑咖啡。我身边不乏喝咖啡超过5年以上的朋友,他们大多从速溶咖啡开始喝起,现在多多少少都在喝黑咖啡。最后,奶精、植脂末、糖这些东西不甚健康,随着年纪增长,你可能会越来越注重养生,这些咖啡伴侣们就自然而然被抛弃掉了。

总的来说,当你看到一个人喝黑咖啡,他背后的原因可能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喝咖啡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一种方式,当然也应遵循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原则:礼貌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