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乡市石牌坊的来历

装修宝典05

关于新乡市石牌坊的来历,第1张

关于新乡市石牌坊的来历
导读:新乡石牌坊已经有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与在当地居住几百年的赵家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第10代赵家子孙赵珂,由山西铁货商人王泰来协助开始经营铁货生意,逐渐壮大,后来成为当地的首富,赵珂虽为富商但心地善良,经常帮助乡邻,在当地威望极高。清朝初年白莲教

新乡石牌坊已经有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与在当地居住几百年的赵家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第10代赵家子孙赵珂,由山西铁货商人王泰来协助开始经营铁货生意,逐渐壮大,后来成为当地的首富,赵珂虽为富商但心地善良,经常帮助乡邻,在当地威望极高。

清朝初年白莲教造反时,有人举报赵珂供养百余壮丁,有造反之心。皇上派人调查后,发现百名壮丁原来是赵家的看门护院之人,并得知赵家七辈没有分家,家庭和睦,非但没有查处,还准许赵家修了七世同居坊(石牌坊)以光耀后代。 

现在的牌坊街原来并没有名字,石牌坊修建之后,就给街起了个名字,叫牌坊街。

至赵家第15代,赵珂的孙子赵浚当上了河北保定县的知县,赵浚为官清廉,深爱百姓。由于保定县是个穷县,每到向朝廷完粮纳税时,总完不成任务,赵浚便回家卖地,用卖地的钱向朝廷纳税,如此下来,赵家逐渐陷入困境,赵家后代只好搬出饮马口,到现在的周村赵家亲戚处艰难度日。

赵家家境虽然自此困顿,赵浚却落了个“赵青天”的好名声。 虽然赵家已经没落,但屹立不倒的石牌坊却记载着赵家先人的功绩。

扩展资料

牌坊的起源

牌坊是古代官方的称呼,老百姓俗称它为牌楼。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牌坊的历史源远流长。据考察分析,牌坊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

其实牌坊与牌楼是有显著区别的,牌坊没有“楼”的构造,即没有斗拱和屋顶,而牌楼有屋顶,它有更大的烘托气氛。但是由于它们都是我国古代用于表彰、纪念、装饰、标识和导向的一种建筑物,而且又多建于宫苑、寺观、陵墓、祠堂、衙署和街道路口等地方,再加上长期以来老百姓对“坊”、“楼”的概念不清,所以到最后两者成为一个互通的称谓了。

牌坊在古时候其实就是一个门的称谓,但是到什么时候确定它为牌坊的呢,这要从唐代说起。唐代,我国城市都采用里坊制,城内被纵横交错的棋盘式道路划分成若干块方形居民区,这些居民区,唐代称为“坊”。

坊是居民居住区的基本单位,“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中央设有门,以便通行,称为坊门。后来因为门没有太大的作用,所以就只剩下现在这种形式,于是老百姓逐渐地称这种坊门为牌坊。

牌坊的内涵

中国的古人立牌坊是一件极其隆重的事,每一座牌坊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而这些内涵和象征,主要是通过牌坊上雕刻彩绘的各种图案花纹,用隐喻手法表现出来的。例如牌坊上常有这些图案:

(1)龙凤:与皇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龙乃百兽之尊,是封建社会中作为至高无上的皇帝的象征;凤乃百鸟之首,封建社会中常用来作为高贵的皇后的象征。

(2)蝙蝠:因“蝠”字与“福”字谐音,因而成为好运气和幸福的象征,人们常常以五只蝙蝠组成图案雕绘在牌坊上,以象征长寿、健康、富裕、平安、人丁兴旺及子孙满堂等五种天赐之福。

(3)鹿:与“禄”字谐音,常被用作牌坊雕绘的图案,以象征升官晋爵、高官厚禄。

(4)鱼:与“余”谐音,常与水塘、荷莲一起组成图案被雕绘在牌坊上,以象征金玉(鱼)满堂或连(莲)年有余;同时,鲤鱼跳龙门又是读书人金榜题名、荣登仕途的代名词,因此,鲤鱼腾浪也常被用于雕绘牌坊的图案,以象征科举及第、金榜题名。

松、鹤、龟、麒麟、荷花、荷叶、牡丹、如意等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花卉和器物也常被刻绘在牌坊上,表达长寿、幸福、健康、吉祥、如意等丰富内涵。

除了这些动植物的图案外,牌坊更大的特色还有“坊眼”。比如北京中山公园进口出的牌坊,上面就有郭沫若题写的“保卫和平”四个字,为的就是表明这座牌坊的建造对象和建造原因,否则就失去了建造的意义和价值。

另外还会在牌坊上注明牌坊是为谁建的、为什么事建的、由谁建的和什么时候建的等内容,有的还会题写对联。这些文字,都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人们的人生理念及封建礼教、传统道德观念的集中表现。

但是,在等级制度森严的过去,立牌坊是一件极为隆重、极不容易的事。根据当时的规定,凡是进入国子监读书和获得举人以上功名的人,方可经地方官府审核批准后,由官方出资建功名坊。至于立贞节牌坊、仁义慈善牌坊、功德牌坊者,要求就更严格,须经当地官府查核实后逐级呈报,最后由皇帝审查恩准,或由皇帝直接封赠,方能建造。

即使允许建造,建造什么规格的牌坊,也有严格的等级限制,如只有帝王神庙、陵寝才可用“六柱五间十一楼”,一般臣民最多只能建“四柱三间七楼”;但孔庙的“万古长春”坊仅是一个破例,因为人家可是“孔圣人”。所以在当时来说,如果一个人能获得皇帝降旨建造牌坊,那对这个人、这个家族乃至这个地方来说,都是一种至高无上、无与伦比的殊荣。

--七世同居坊

中国网--解读中国古牌坊

石雕牌坊,也叫石雕牌楼、山门,汉族特色建筑文化之一。最早见于周朝,最初用于旌表节孝的纪念物,后来在园林、寺观、宫苑、陵墓和街道均有建造。石雕牌坊不仅建筑结构自成一格,别具风采,而且集雕刻、绘画、匾联文辞和书法等多种艺术于一身,熔古人的社会生活理念、封建礼教、封建传统道德观念、古代的民风民俗于一炉,具有瑰丽的艺术魅力、很高的审美价值和丰富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每一座石雕牌坊都是一件石雕工艺品。我国可生产石牌坊的地方主要是福建惠安,采用石料主要为青石、花岗岩等。石雕牌坊有塔式、牌坊式、牌楼多层式、圈顶式、平卧式等多种,雕工都很讲究。大都有精湛的石雕,石雕多取材自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式样丰富,人物动物花卉图案一应俱全。石雕牌坊主要用于寺宅的廊柱、门墙、牌坊等处的装饰,属浮雕与圆雕艺术,享誉甚高。不受雕刻材料限制,佛像雕塑、校园雕塑,地产雕塑都能雕刻出来,至于人物故事与山水也较为多见。在雕刻风格上,浮雕以浅层透雕与平面雕为主,圆雕整合趋势明显,刀法融精致于古朴大方,也有清代石雕的细腻繁琐。石牌楼以景园、街道、陵墓前为多。从结构上看繁简不一,有的极简单,只有一间二柱,无明楼。复杂的有五间六柱十一楼者。由于本身的结构特点,有的虽为三间 四柱式,却只有花板而无明楼。石坊的明楼比较复杂,浮雕镂刻亦极有特色。如果石质坚细,不仅浮雕生动,而且其精细的图案历经数百年也不泯没。石雕牌坊按照开门数一般可分为三门、五门、七门。草白玉、青石、汉白玉以及花岗岩这些石材成为 *** 石雕牌坊的主要石材。牌坊周身布满浮雕图案,雕刻工艺精 美细腻。常见的瑞兽图案有龙、凤、麒麟、鹿(谐“禄”)、鱼(谐“余”)等。另外有荷花、牡丹、松鹤、梅兰竹菊代表着健康长寿、平安幸福。

传统石牌坊设计形式多样,它融合了各称雕刻形式,它不仅仅要求外形的美观大方,同样还需要有它独特的内涵,是美学与哲学的结合,同样也是建筑与绘画,雕刻相结合。即便是修建简单的一门两柱无明楼的石雕牌坊作品,在现在的雕刻行业里,浮雕技术常用的用线刻,镂空和两面雕技术

自古牌楼的额枋都是横长竖短,自然牌楼的额匾也都是横排版式,只不过都是按古人的书法习惯从右往左的顺序书写的,而现在新修的牌楼,其额匾都是从左往右的顺序书写的 这也是区别古建牌坊与现代牌坊的一种 *** 。

而且在古代石雕牌坊更具有历史性,针对性,权威性。基本上每座石雕牌坊都是经层层把关,很多的石雕牌坊要通过皇帝的申请才能 *** ,更加的显示了皇帝的威严。

现代的石雕牌坊主要用于新农村建设,牌坊更多是发挥标志性作用;在设计上更多体现出来的是秀气细腻,设计更加简单却又不失传统建筑模式的特色和本质。

大三巴牌坊即圣保罗教堂的遗迹,位于澳门大三巴斜港大巴街附近的小山丘上。已经成为澳门的象征之一,也是游客澳门之行的必到之地。每逢周日和公众假日,在牌坊前还有学校表演团体演出中国传统舞蹈,供游客观赏。圣保罗教堂建成于1637年,整座教堂体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与东方建筑特色的结合,它呈现出迭柱式,高27米,宽235米,厚度达27米,慢慢延伸的台阶增加了它的历史沉重感。很长时间以来,中外建筑界、文物界和艺术界专家都十分重视大三巴牌坊,这绝非偶然。它气势恢宏,造型雄奇,仅上上下下装饰性的圆石柱就有40根之多,犹如生来就是单独的艺术品。中西合璧、雕刻精细,单独是大三巴牌坊的造价,300年前已达3万两白银。成为当时远东地区更大规模的一座天主教教堂。教堂原本由一名意大利籍的耶稣会神父设计,由日本工匠以鬼斧神工的技术协助建成。1602年奠基,1637年全部竣工,而教堂前一段长石阶则于稍后完成。这间教堂与火结下不解之缘,从其雏型起台至现时仅存的前壁牌坊,先后经历三次大火,屡焚屡建,见证了活生生的历史。1835年,圣保罗教堂被一场大火烧毁,仅残存了现在的前壁部分。1835年1月26日黄昏,圣保禄教堂失火,一发不可收拾,焚烧了两个多小时,整幢教堂几乎付诸一炬,幸好教堂最珍贵的前壁仍能保存屹立,成为今日的大三巴牌坊,期间曾数度修葺,最近一次大规模的维修保养工程于1991年进行。“三巴”是“圣保禄”SAOPAVIO的译音,因为它的形状与中国传统牌坊相似,附近建有另一座较小规模的圣保禄教堂,所以取名为"大三巴牌坊"。大三巴牌坊已有350多年历史,是澳门最为众熟悉的标志,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初来澳门的游客绝不会错过来此参观、留景的机会。

 

 

精美绝伦的艺术雕刻,将大三巴牌坊装饰得古朴典雅。无论是牌坊顶端高耸的十字架,还是铜鸽下面的圣婴雕像和被天使、鲜花环绕的圣母雕像,都充满着浓郁的宗教气氛,给人以美的享受。

 

教堂建成后,在中国乃至远东地区均享盛名,有许多外国传教士都到这里研修天主教义。在教堂内设立的神学院,其课程除神学外,还附设有自然、人文各科、特别还设有汉语。学院培养了不少传教士,也培养了不少文理科学人才,一些中国人也曾进入这座教堂研习。

 

据史料记载,牌坊后面是大圆顶的教堂,教堂内有三座祭殿,均以白石铺砌而成。三大祭殿装璜精美,藏有许多艺术精品,教堂上建有钟楼和天台,站在天台上可以腑览整个澳门城市。

 

这座古巴洛克式的建筑,矗立在大三巴街附近的小山岗上,前临68级宽敞的石阶,侧邻著名的大炮台,气势雄伟,造型优美,大三巴牌坊经过300多年的风雨侵蚀,奇迹般屹立如故。

 

由花岗岩构成的牌坊,乃仿照古希腊巴洛克的建筑风格,其上满布浮雕,艺术构思精密,由上下五层,左右十纵迭柱图案组成。由下而上,底层是教堂的三面大门。正门顶上用拉丁文刻有“天主圣母”字样,左右对称两旁门楣刻有“耶稣基督”。第二层壁龛中均雕有耶稣会圣人像和贡着十字架的人物浮雕。第三层正中拱门内有童贞圣母立雕像和象征中国的牡丹花、象征日本的樱花以及葡式帆船等浮雕。第四层有一耶稣圣婴雕像,其旁刻有用以钉死耶稣的工具。第三和第四层两边均有一对具有中国艺术特色的石狮子。第五层有西方流行的百合花和东方色彩的菊花浮雕。在牌坊的最顶端有一铜鹰雕像。

 

 

游览大三巴牌坊,除欣赏巍峨壮观的前壁之外,还要细心浏览壁上精致的浮雕及其意义。牌坊分为上下四层,顶部为三角楣。就整体而言,牌坊表达着两组意义:一组由下两层的方形构成,主要反映耶稣会宗徒及传教士的工作,属于周游地球传教的现世教会一派;另一组是由上层的三角形构成,主要表现至圣圣三(圣父、耶稣基督、圣神)与在天主面前为人类代褥的童贞玛利亚。从牌坊顶部逐层而下,先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十字架,其下再分三层,每层的壁均藏有一铜像,是澳门早年的制炮工厂所铸造。十字架下是一具鸽形铜像,据说云是代表圣神,像的旁边围有太阳、月亮及星辰的石刻,象征圣母童贞怀孕一刹那时光。铜鸽之下是一个耶稣圣婴雕像,像的旁边刻有用以钉死耶稣的工具。第三层的正中刻着一个童贞圣母雕像,旁边以两种花朵围绕——分别是牡丹和菊花,前者代表中国,后者代表日本。雕像左方还刻“永恒之众”,一艘“葡式帆船”及“面目狰狞的魔鬼”。右方则刻有代表生命之树及圣母征服魔鬼并刺穿其骷髅的图像,象征正义战胜死亡。第三层的下面有一层壁龛,有四位耶稣会圣人雕像。牌坊的底部有三面大门,正面的大门上刻有拉丁文MATERDEI字样,意即“天主圣母”,两侧的门上刻有耶稣的记号"IHS"。从大三巴牌坊邻近的大炮台城堡下望,可以看见整座教堂原迹及其后面广场的一些石刻。

 

在整座牌坊的下面,人们仰面而观,牌坊更显出居高临下的磅礴气势。看过大三巴牌坊,您不妨到与之相临的古炮台城堡看一看。登临气势雄伟、酷似欧洲古堡的古炮台城堡,人们不仅能够看到十余门巨型铸铁古堡,发思古之幽情,还可以饱览澳门的全景呢。

  1990年至1995年间, *** 在昔日圣堂的地点进行了维修工程,并建成了一个天主教艺术博物馆,馆内收藏了本澳各教堂和修院具代表性的画作、雕塑和礼仪饰物等展品。

八卦田的牌坊可以用以下方式进行描写:

1 外观:八卦田的牌坊高大雄伟,庄严肃穆。它由坚固的石材或木材所建,以展示其独特的风格和历史文化底蕴。牌坊通常具有三个门洞,中间的门洞较大,两侧的门洞较小,状如巨大的拱门。

2 细节:牌坊上刻有精美的浮雕和装饰,描绘了传统的文化和八卦图案。浮雕可能包括龙、凤、狮子等神兽或传统图案。牌坊的顶部常常有翘起的角落,呈现古朴的韵味。

3 色彩:牌坊的颜色通常是鲜艳的红色或金**,象征着喜庆和吉祥。这些明亮的色彩给人一种欢快的感觉,并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4 寓意:八卦田的牌坊在设计上通常与八卦文化和风水原理有关。八卦图案和符号被雕刻在牌坊上,象征着平衡、和谐与运势的流转。它们代表了传统智慧和文化信仰,给人们带来祝福和庇佑。

5 背景:八卦田的牌坊通常位于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周围可能是绿树成荫的田园、山川或湖泊。这些自然元素为牌坊增添了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氛围,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和令人向往。

通过以上描写,可以将八卦田的牌坊的形象和氛围展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其雄伟、庄严和特殊的文化价值。

大三巴牌坊开放时间:每日上午9时至下午6时

大三巴牌坊景点介绍:

大三巴牌坊是澳门八景之一,位于炮台山下,左临澳门博物馆和大炮台名胜,下连68级石阶,显得巍峨壮观。大三巴牌坊是天主之母教堂(即圣保禄教堂)的前壁遗址。

圣保禄教堂属圣保禄学院。天主教的耶稣会士早在1565年已在圣安多尼堂侧建立起之一间会院,后又在大三巴山上修建新会院,并附设教堂和供讲授教理之用的学校。至1594年,该学校升格为学院(当时的大学),成为远东地区最早的一所西式大学,这就是著名的圣保禄学院。

与圣保禄学院毗连的圣保禄教堂,创建于1580年,于1595和1601年先后两次失火,教堂焚毁。1602年开始第三次重建,现在牌坊左侧还存有当时的奠基石。整个建筑工程直至1637-1640年间才完全竣工;目前所见的教堂前壁就是最后落成的部分。1835年,一场大火烧毁了圣保禄学院及其附属的教堂,仅剩下教堂的正面前壁、大部份地基以及教堂前的石阶。自此之后,这里便成为世界闻名的圣保禄教堂遗址。教堂后部遗址于1837被用作埋葬教士的墓,至1854年为止。

1990~1996年间,澳门 *** 对圣保禄教堂遗址进行考古、修复及再利用工程,由葡国建筑师负责策划和设计,多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博物馆学家参加工作,耗资二千多万元,经5年考古、勘察及营造,并建成一博物馆,于1996年10月间落成,大三巴牌坊因而得到完善的保存。

小贴士:

澳门新八景包括:镜海长虹三巴圣迹妈阁紫烟卢园探胜普济寻幽龙环葡韵灯塔松涛黑沙踏浪

建筑描述:

大三巴牌坊的建筑由花岗石建成,宽23米,高255米,上下可分为五层,自第三层起往上逐步收分至顶部则是一底边宽为85米之三角形山花,整个墙壁是巴洛克式,但一些设计或雕刻,却具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如中文或象征日本传统的菊花圆形等图案,这座中西合壁的石壁在全世界的天主教堂中是独一无二的。

牌坊之一层,即入口层,此一层共有三个入口并有十枝爱奥尼柱式支撑及装饰墙面,大门两侧各3枝,侧门一边各2枝,小门门楣上有耶稣会简字IHS的浮雕图案,正门上则写有MATERDEI,说明此教堂是供奉圣母;第二层相应是之一层之延续,墙壁由十支科林斯柱式及三个窗口组成,窗楣上有均有7朵瑰花浮雕装饰,中间窗口侧两柱间以棕榄树装饰,侧窗洞两边柱间对称设有壁龛,供奉四个天主教圣人;第三层是装饰最丰富的一层,并开始收分,墙中央设有一深凹之拱形壁龛,供奉著圣母,两侧各有3个天使浮雕,此一层中央共有六枝混合式壁柱,两侧以方尖_代替壁柱,是下面两层柱体的延续,各柱间均以浅浮雕装饰,左边是智能之树及一只七翼龙,其上有一圣母,侧有中文圣母踏龙头字样,而右边对称位置上则是精神之泉及一只西式帆船,上有海星圣母。在柱组外边是一顶呈弧状之扶壁,右边是一骷髅及中文字念死者无为罪;左边则是一魔鬼浮雕,中文则是鬼是诱人为恶,此层最外侧两块墙身是由两条带有圆顶之方尖柱,而墙侧则设有中国舞狮造型的开大口之狮子;作滴水之用,在第四层是一耶稣圣龛,两侧有耶稣受难之刑具浮雕,往外由四枝混合式壁柱组成,柱间以天使浅浮雕点缀,柱两边有弧形山墙。第五层是一三角形山花,中间有一铜鸽,顶部设有十字架。

龙坑乐善好施坊

龙坑“乐善好施”坊,位于遵义县龙坑镇龙坑社区。牌坊修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系记名总兵何行保“奉旨允准”建造。牌坊坐北朝南,为四柱三门五楼结构,砂石质,高1267米,宽618米。方座带抱鼓,上部倒立圆雕石狮。楼顶为石雕庑殿顶,翼角起翘,鳌鱼吻。牌坊的四柱上,镌刻了清代名人和官员的手书楹联多幅。

龙坑乐善好施坊位于遵义县龙坑镇龙坑社区,修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

龙坑“乐善好施”坊是贵州唯一保存完好的旌表“义举”的牌坊。该坊与贵州清代咸同农民起义和“川盐入黔”等重要历史事件关系密切,对研究贵州咸同起义军事史、盐运史、教育史均具有一定的意义和较高的价值。牌坊设计独特,工艺精湛,整坊以70余幅浮雕、透雕、圆雕等雕刻手法为主,人物雕像栩栩如生,楼阁亭榭精巧幽雅,动物形象矫健逼真,花卉雕工精细生动,几何图案典雅大方。浮雕中巧妙地加入透雕,使整个牌坊显得既庄严肃穆,又清雅古朴,对研究贵州古代牌坊建筑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1982年2月23日,贵州省人民 *** 公布为之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