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南京工业大学产品设计手绘快题考什么?

装修宝典016

2021南京工业大学产品设计手绘快题考什么?,第1张

2021南京工业大学产品设计手绘快题考什么?
导读:南京工业大学2019产品设计大概招10个人左右,2019产品去年更低录取分数365,2020年产品设计录取13人,分数线347,工业设计与理论招了两个人,一个保研的,还有一个考上的,分数线310,也就是学术招了一个,分也不高。所以在南京,南

南京工业大学2019产品设计大概招10个人左右,2019产品去年更低录取分数365,2020年产品设计录取13人,分数线347,工业设计与理论招了两个人,一个保研的,还有一个考上的,分数线310,也就是学术招了一个,分也不高。所以在南京,南京工业大学还是不算特别难的,而且南京工业的非全日制名额比较多。下面看南京工业大学产品手绘快题的分析

01

专业目录

02

理论复习大纲

理论大纲

南京工业的理论还是比较难的,尤其是论述题,论述题一般考的跟时事热点有关,比如设计批评的生态圈,还考过设计文化自信,2021年理论真题更加偏,考的江苏高速服务区的作用,总之南京工业的论述题非常灵活。题型一般是选择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这些题型,内容比较多。选择题和填空题需要看的特别细,比如之前考的CI设计是哪一年提出来的,50年代提出来的,就是非常细,考察的是对设计基本理论的理解,需要你对知识点非常熟悉,不要局限于一本资料,还要结合拓展和论文去看才行,一定要打牢理论基本功。

今年的题目:填空选择略

名词解释

有计划的废止制度

绿色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新媒介设计

论述题:从现代设计的功能,论述江苏高速服务区的作用

其他地区怎么借鉴江苏高速服务区的发展,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发展。

IP设计

分析:前两题主要是出自艺术设计十五讲上,后两题主要出自设计学概论第五章

论述题完全就是在书上找不到的,需要你运用自身的专业实践跟理论结合起来,根据自己专业知识储备来答题。而且很喜欢考跟江苏南京地方特色有关的东西。

03

手绘真题分析

2021年南京工业大学工业设计考研的题目是:智能行李箱设计。这类考题属于直接限定了具体产品类型的题目,这类题目的优点在于直接规定了所设计的产品,从而很大程度上规避了跑题的可能性,缺点在于,可能对准备模版的同学不太友好,题目的针对性很强,不太容易套用模版。所以厘米手绘要对接下来考研的同学们提出建议:在手绘学习初期,一定要把基础打牢,并且平时一定要注意素材积累,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过程,包括对于原创造性的掌握程度都是在这个过程里慢慢形成、提高的。

当我们拿到这类题目时,已经确定了我们所要设计的产品,那么接下来我们需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智能。一般来说,近年来的考试趋势都是偏智能方向的,这里主要是强调产品与人之间一个更加便捷的使用方式的实现,从功能与外观两点出发,表现出产品智能的一面。比如智能、智慧、科技的主题要多准备产品。以前还考过音响。

首先从功能上出发,我的话可能会考虑到解放双手这一点,行李箱可以实现跟随人的行动轨迹功这一功能,并且此时我们要设想一些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情况,例如跟随系统失灵时,行李箱能否做到把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更低,或者可以通过手机定位可以找回。这是从功能方面我们可以想到的点,如果从外观方面去设计的话,其实也是要结合功能的。首先我们要在能够保证有足够储物空间的情况下去设计更加好看的外观,传统的行李箱形象基本已经深入人心,我们需要做的是在造型方面有所突破。或者这里我们结合功能去考虑:是否可以通过造型上的改变,从而使得功能性更强,储物空间更大。

这是从主题物的角度去分析,围绕着主体物,在整张快题版面上也要注重草图内容。草图内容是把产品功能细节优化的更佳表现形式,因此我们所画的草图都应该做到能够把产品使用情况以及功能展示到更大化。注意这里我们所画的草图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要有针对性的表现出我们所想展示的部分,要高效画图,一些用处不大的草图要舍弃掉。

总体来说,这类题目拿到手以后,要先捕捉两个重要的点:一是具体产品类型,二是产品的限定词。把这两点抓住以后,开始分点分析即可。只要围绕着限定词展开设计,基本上不会出现跑题的可能性。

公园设计一般比广场设计复杂,通常公园设计包含广场设计。

广场设计面积较小,几千平米,硬质铺地为主,理念上应该结合当地环境(对景、文物古树保护等)和各类公共空间营造,具体设计应该注意整体平面效果(构图、软硬配合、轴线等),还有铺地、城市家具等搭配。

公园设计更为复杂一些,以环境设计为主,协调各种功能搭配(游憩地、公共服务设施等),快题时平面上要有构图感,善用水系、中心草坪、主体建筑等来完成构图,其余得分点还有路网和功能配置。

要。

经查询BOSS直聘平台了解到,BOSS上发布 *** 信息的设计院普遍都考快题,有的设计院要求进行三小时的快题创作,有的设计院面试之一轮是手绘快题,综合来看是考快题的。

快题设计可视作对空间设计能力的综合性考察,在快题设计中,可体现作者有关空间设计的多方面素养,包括空间结构概念、尺度把握、设计创意、材料与施工知识、手绘表现能力、文案表达水平等。

面试让画快题画不出来怎么办:

1、快题设计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针对任务书给定的条件,快速构思,做出方案总平面图及相关的表现和说明,此种考试能够很好的检验考生设计能力,从而考核设计分析、表达、归纳综合能力。

2、解析场地分析,需要快速整理复杂的场地信息,加以分类、归纳、提炼出需要在方案中解决的问题,找到方案设计的重心和关键所在,从而进一步提出相关解决策略。通常需要我们在场地分析中,分析包括:周围建筑、植被、交通、流线、场地内部的地形、日照等相关信息。

3、设计理念对要求进行整理后,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设计方案构思,确定设计主线,并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设计素材,以草图的形式表现,再细化。快速设计时,可先从功能分区、主入口确定开始,再到内部道路、地形、空间等细化处理。

4、成果表达:在通常情况下,总平图是重中之重,但仍需要结合分析图、剖面图、节点效果图、鸟瞰图来多方位、立体化表达,再配上设计说明,比例尺,指北针等相关信息。

常用的构图形式:

1、直线形式,由直线元素划分不同的功能,注意直线的长短、粗细的细节变化,结合使用功能统一设计。

2、曲线形式,曲线形式的灵动 *** 大,但也较难塑造,适合地形的高差处理方式较多,注重流畅性、节奏感。

3、折线形式,折线形式最适合小空间的处理,可以把有限的地块处理的变化莫测,结合竖向设计。

4、圆形组合形式,圆形最适合空间的限定,一个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组成不同的功能,利用曲线形式连接,组成丰富的空间。

5、点线面组合形式,点线面的结合通常是指由大小不同的块的变化组合成丰富的景观空间,这种方式最为中规中矩,也更好掌握,主要注意块面的结合方式。

复制一段,看看有借鉴没有?

PART1 参考书籍《快速建筑设计100例》编者黎志涛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市面现有第二版发售,米**封面16开正方形。这本书的风格是典型的“东南风格”,众所周知黎老是这方面的明师,每年东南的快题辅导班也是黎老负责,简单来说全书收录作品洒脱奔放,收录作品具有典型的徒手表达上乘作品的效果。而且该书从正反两个角度对每个收录作品作了比较到位的点评,所以利弊一眼尽知,当然有些内容和说法难免争议大家也可保留自己的意见对比考虑问题。另外此书的前言部分是第二版时黎老特地加上的,言简意赅,读后对练习很有启发。

《建筑设计指导丛书:快速建筑设计 *** 》编者徐卫国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黑色封面16开。这本书的理论性较强,上手性比起上一本略弱,但是因为全书的整体性很好,对很多问题分章分节讲述很细,同时收录作品具备了清华大学的严谨风格,线条表达洗练刚硬,多为尺规工具快图表达,故适合有准备报考清华的同学和自身擅长尺规表达的同学。

PART2 快题前准备和相关注意事项

这是许多人会忽视的部分,大家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一些快题本身的设计和表达上,不过磨刀不费砍柴工,有些自己常用的小窍门偏房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1用纸及其相关准备工作

纸张的选择只存在于考生自己准备的情况,许多院校和单位倾向由他们出具考试用纸,也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考察目的。例如拷贝纸(也称草图纸)适合考察一个建筑设计者使用它快速表达设计意图和设计成果的最常用纸张。而我想谈的不是每种纸该如何如何使用,而是说在平时练习的过程中大家就应该对各种纸张的表达练习都有所涉及这样遇上考场统一纸张的考试才不会慌乱。

另一方面,当纸张是由考生自备时可以做的准备工作就很多了:

⑴选纸总体原则:首先要利于自己的擅长表达方式的发挥,然后就是用透明度不高但却能够满足蒙一张纸的时候可以看到下面的铅笔线条的程度,这两点很重要。各种纸特性不一样自己再练习的过程中要自行揣摩。就透明度而言,太透明是不被一些院校所允许的,而完全不透明又不利于对比沓图作业提高速度。这一点擦边球还是要打。

⑵辅助轴线网格:用HB或者B铅笔轻轻的在纸上打好一定尺度的格子,看得清楚即可不宜太深,会影响图面表达,线条浅了看不见。适合深浅程度以蒙一张同样的纸在上面也能看清楚更佳。格子的间距以自己常用的方案设计模数,加上自己练习种习惯的制图比例绘制出来(例如8mx8m,6mx6m,用1: 200的比例画在纸上就是4cmx4cm,3cmx3cm)。这样主要是为了作轴线,无论是徒手表达还是尺规表达都会起到辅助作用,其次还可以最后在图面形成一定的构图效果。

⑶字格:以3-4cm边长的正方形打好子格,里面写设计项目名称(例如“售楼部”)然后可以在其后稍微小点的子格里,在考试前在上面写好“快题设计”,建议用比较简洁大方的字体。

同理,设计说明设计图名(如1层平面图等)的格子也可以事先打好。但是考虑倒构图和各种图在图纸上的占图大小,还是建议在绘图作版面设计的同时打设计说明的子格,因为版面设计对于图面效果影响很大。或者可以在一张小纸上写好,然后考试时再沓写到图面上。

⑷.这是最关键但却又最不一定的一点:根据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和表达工具选择合适的纸张。具体操作得根据各位的自身情况出发考虑这里不一一详述了。

2用笔:

A针管笔-品牌:自选,推荐高尔乐一次性针管笔

这种一次性针管笔具备从005到12的各种粗细规格,很适合比较严谨的技术图钢笔骨线表达。

B美工钢笔-品牌:自选,推荐英雄238和59

在洒脱奔放的徒手表达上一只好的美工钢笔同时起到了多只不同粗细规格的针管笔的作用,而且表达效果更为丰富却又省去了换笔的时间,虽说每次换笔时间不长但是要知道考场上分秒必争,倘若钢笔表达分量很大换笔的这个时间消耗就积累大了。

PART3 快题表达相关注意事项

总的来说这方面派得上用场立竿见影的窍门有,却远不如如上几方面多。主要是由于快题本身需要长期练习和积累。

1.大致作图顺序及工作内容:

①方案阶段

这里所指的方案阶段一般涵盖了所有平面图、主立面、空间透视和版面设计这几个内容,这些都是确定一个方案的最主要的图面内容,其他的像剖面图、次立面图、总平面图等都可以由前三个生成。

(注意:总平面的场地设计结合入口层平面一并完成,每个阶段的上色等效果表达可以一并完成也可在所有图做完后再作,但是建议上色等效果表达和骨线作图一并完成。)

②入口层平面图

③二层平面图(局部三层)草图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所谓的“草图”指能够定位直接指导成图的草图,而非概念性意向草图。对于手快的同学可以将第六步提前至此一并完成。而之所以要将他与成图分为两步是因为整体进度要求――主立面和透视/轴测图是相当重要的两环节。

④主立面图

无论透视图选择的是一点、两点还是三点,主立面都是重要的设计源,完成它以后可以说透视图/轴测图就完成1/3了。

⑤透视图/轴测图

轴测图是同济大学历来的要求,除此之外我还未听闻其他院校采取这种考察形式,本人未曾经历过故在此不作细述还望有达人补上。

一点透视是最简单省时的做法,由主立面直接拉出纵深空间进退关系即可。但是效果不佳,只适用于主立面进退关系明确的方案。两点透视最为常用,除了直接用上主立面的设计成果外,还可以同步进行次立面的设计,并在此后的次立面绘制中排上用场。建议使用两点透视,因为大家都知道快题的图面效果很重要,设计临场发挥或许不一定有太好的灵感凸现,或是平日积累的原因不足以惊世骇俗,但是图面表达上则是可以尽所能涨分的环节,一定要认真对待给够重视。至于三点透视,空间表达和版面构图效果更佳。

⑥完成二层平面图(局部三层)

由入口层平面和已经完成的主立面,透视图来把握

⑦剖面图

由已经完成的各层平面主立面和透视图来把握

⑧次立面图

由已经完成的主立面、各层平面和透视图来把握

⑨总平面图

由入口层平面把握

⑩设计分析/构造大样,标题、设计说明等文字书写。

如PART1所述文字工作可以事先准备

分析主要指体量分析,手绘的体量分析图洗练的效果很是讨喜。构造大样则是一些简单的主要构造关系的表达,配合有创意的建筑细部也可以在考前事先准备。

注意:各阶段的用时应根据自己的习惯来确定,能形成一个固定的时间表每个阶段花多少时间更好。我每次的作图也是各个阶段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所耗用的时间也不同。不过每次都发现在上述10个步骤前5个应该占大致55%(4小时快题)-65%(6小时快题)的时间,这是一个点,能卡住这个点的话整体质量便得到了保障。当然没人自身情况不一样,不过通用的是不要一味求快,一定要保证前期的设计稳定度,尽量把对方案的思维工作放到前面进行,尽量在后面全力投入表现工作中。

2.关于图面色彩表达:

从每个人的擅长表达 *** 不同就可得到一种图面色彩表达的目标效果,但很多人都在各种表达类型之间徘徊:是彩铅?马克笔?水彩?色粉笔?还是其他什么?

我大致将色彩表达分为三类:1是全方位的大面积色彩表达,2是只表达配景,3是只表达建筑(主要是建筑的重点设计局部细节)

本人最推崇的是第2种 *** ,其好处有四:

⑴只画配景会对时间节省大有好处,配景的画法也很丰富,选择适当的配景画法足以达到活跃图面的效果,完全不需要担心这么做会有偷工减料之嫌。实在需要表达的很有味道的建筑设计细部色彩表达可以作点缀性的描述。

⑵只画配景色彩便于图面颜色成系,不会显得杂乱。配景多以绿色系为主,辅以各种褐色系和灰色系的调子调和,既能烘托建筑图也可以表达出充足的层次感而图面效果统一不失丰富。

⑶建筑的表达可以更侧重于线条的表达。无论是什么单位,哪所院校,洗练生动的线条表达在快题里都是相当受欢迎的,黎老也在其书中提起“画钢笔线图的精彩之处其实是在表现线条”的说法(原话记不清楚了,意思就是这个)。要想做到好的图面表达,在建筑的表达上丰富的线条刻画决不能被马克笔之类快速表达工具的大面积色彩铺盖所取代。

⑷与上述线条表达建筑相反的是成面的表达配景。这样做一来可以统一色块,二来是一种很好的版式设计表达。例如可以把透视图的配景和立面或者平面的配景连成色块,略有明度和色相的不均匀退晕变化,这样配景就可以在版面设计上作为一条视线吸引元素起到串联全图的整体效果。

考快题,主要就是要做到结构清晰,功能布局合理,图面表达好。说白了就是要画的漂亮,图面漂亮能掩盖所有设计上的缺陷,当然了,几个小时的东西,总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嘛。平时多积累一些套路,考试直接套上去,考官一看,基本的套子都挺熟悉的哦,然后图面好看,基本就没问题拉。

由于外界对中大的规划定位是经济地理,只会写东西,不会做设计,这是个一时半会也扭转不了的观念,所以设计院都不来中大开 *** 会,而多去同济、重庆工、清华、天大、东南、哈工大、华中科技、武大、西冶大等规划学科以建筑为背景的高校招人,所以要应聘设计院,去实习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一来可以学习许多新的知识,二来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而且还能更了解院里的一些具体操作和待遇等等。

设计院的快题,一般为中心区规划、小区规划、校园规划。像这次深规院的考题,校园 *** 考的是一个小区规划,10多公顷地;而实习生考的则是深圳一个商业中心区的改造,12公顷,主要功能是商业、办公为主,加一小块的居住。这类型的题目就是一个详规,设计的着手点主要为路网结构,开放空间,建筑形态。

首先,开放空间和路网的组织,是整个设计的大结构,决定整个设计的形态。这些在许多项目中都可以找现成的套路,比如套用很多的8字型,以华工做的校园规划为典型,一个环状的道路网,中间以水体、绿地、铺地、广场组成开放空间的核心区,再串一条入口轴线之类的,这样整个形态就很完整了,落建筑也变得十分得心应手。再比如龙型的结构,也就是用水体绿地铺地构建一条弯弯曲曲的轴线,头尾套个广场作为节点之类的,这种结构十分适合做中心区的规划,一条轴线下来,外围用建筑围合起来,建筑内部的庭院绿地与主轴线和景观节点适当的连接起来,就ok了。

详规最重要的就是结构,不然建筑摆得再好,整张图面也会显得杂乱无章。水体、绿地和铺地广场,这些形态十分活的东西,是做结构的主要要素,这些东西用好了,方案怎么做也差不了哪里去了。

主要格局定好了,剩下就是摆建筑。建筑的形态应该结合开放空间的形态,再在局部用一些斜线或曲线将方正的形体破开,具体可以多参考一些比较优秀的方案。所里的一个同事告诉个人,他当年考快题的时候,是用CAD先做好了许多不同形态的建筑,然后打印出来,试的时候直接套进去的,这个办法挺好哦,虽然个人没有用。总的来说,整个设计应该主次分明,软的曲线和硬的直线的关系要处理好,这样整张画的图面感就很强了。

建筑设计基础(快题六小时),就是:给定假定的题目,大多为公建,比如:某办公区综合楼,或者某校园内的图书馆等等,并不一定是1200-2000平米,其实,个人觉得好像3000-5000平米的更多些。题目中,给定了-----1〉你建筑用地的范围的要求,2〉场地的规划要求,3〉功能房间的面积,-------然后,需要画出来的东西有:各层平面图,两个立面图,剖面图(1/200或者1/300),总平面图(1/500或者1/1000)。以上内容要求在6小时内完成。这6小时里,如果想吃东西,那也计入考试时间。所以,一般,准备巧克力的人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