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的构造是什么

装修宝典04

小提琴的构造是什么,第1张

提琴的构造是什么
导读:小提琴的构造是琴身、琴弦系统和琴弓。小提琴包括琴身(包括琴头、琴颈、指板和共鸣箱)、琴弦系统(包括弦轴、挂弦板、琴马和琴弦)和琴弓。虽然小提琴结构看似简单,但其实它包括80个独立的部分。琴身为木质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更佳

小提琴的构造是琴身、琴弦系统和琴弓。

小提琴包括琴身(包括琴头、琴颈、指板和共鸣箱)、琴弦系统(包括弦轴、挂弦板、琴马和琴弦)和琴弓。虽然小提琴结构看似简单,但其实它包括80个独立的部分。琴身为木质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更佳;琴弓由马尾毛制成;四根琴弦,从粗到细的定音依次是G、D、A、E,最初的时候,琴弦是用羊肠做的,现代的琴弦一般为金属丝。

小提琴的外形可以认为是由许多弧形线条构成的。原始设计者先用圆规画出各段相连的弧,再用艺术的眼光修正和弯曲成最终形状的弧线。小提琴顶部和底部的曲线,就是采用经典的设计桥拱的 *** 设计的,也有人认为像篮子提把的形状。

琴板弧度的形状像垂链线,琴头则是仿照古希腊柱子上优美的螺旋形设计的。在文艺复兴时期数学是艺术的启蒙,比例和序列是美学研究的要素,并且为所有的艺术家所采用。大师级的小提琴 *** 者,是个真正的艺术家,小提琴的整体协调和一致主宰着整个设计。

小提琴分类:

小提琴分电子小提琴和木琴两种,两者发声原理迥乎不同。电子小提琴与普通小提琴最主要的区别是电子小提琴不用共鸣箱,不像普通小提琴一样通过音柱带动共鸣箱内的空气振动发声,所以弦的震动要靠琴弦根部下方的几个磁拾音器(就像电吉他的一样)拾取,然后通过音响放大。

也可以使用耳机,在练习时可以不影响他人。所以电子小提琴的共鸣箱只是个摆设。电小提琴不插电也能拉响,但那个声音根本不像是小提琴,而且声音极小,就像蚊子叫。不少大一些的琴行都有卖电子小提琴,一种是有自己的共鸣体的,和普通提琴外形相同,只不过多了一个拾音器,类似于吉他家族中的箱琴。

还有一种是电子调音共鸣的,没有共鸣体,看上去是“镂空”的那种,通过电子电路对微弱的振动进行拾取放大及调音。

中国小提琴 *** 大师排名:

1、司徒梦岩

司徒梦岩(1888-1954年),祖籍广东开平人,中国之一位万吨巨轮设计者、之一位小提琴制造家,出生于上海,早在少年时代就喜爱音乐、粤曲。20世纪初开始跟徐家汇教堂的外国小提琴教师学习小提琴演奏。

他用业余时间学习小提琴,师从新英格兰音乐学院教授、奥地利小提琴家格鲁恩贝格(EGruenberg),成为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

又在世界著名的美籍波兰人、小提琴制造家戈斯(WSGoss)指导下,先后制造了十几把小提琴,成为中国之一位小提琴制造家。

2、王玫

王玫,1907年出生于山东临沂,中学毕业后考进万国储蓄会(银行)。自中学念书起,王玫就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并且特别喜欢小提琴。

1936年,他随银行迁来青岛,1930年,在青岛市立中学担任音乐老师。在这里,他结识了当著名小提琴家谭抒真,并与其一起参加了青岛的一个业余交响乐团。

王玫在交响乐团埋头苦练,演奏技巧不断提高,但是他所使用的小提琴是破旧的。1935年,王玫决定自己制造小提琴。

他潜心研究解剖小提琴的性能和原理,并反复试验,经过不懈的努力和钻研,9月10日,王玫制造出了中国之一把小提琴。这条消息一经传出后,让青岛人深感自豪,在中国音乐界引起了轰动。

后来,王玫有先后 *** 了二十多把小提琴,分送给贫困的音乐爱好者及学生。

1949年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担任新中国乐器厂副厂长、高级工程师,专门研制生产小提琴。

1956年,王玫调到中国轻工科学研究院,创办了中国之一个乐器研究所。在此期间,他还与谭抒真合作,在上海设立乐器研究分所。

3、谭抒真

谭抒真1907年出生于青岛,被业界称为是中国小提琴 *** 业的开创者和***。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从国外购来制琴工具、材料和有关书籍,努力钻研提琴 *** 技术, *** 出质量上乘的小提琴。

新中国成立后,在贺绿汀院长的倡议下,上海音乐学院办起了乐器工厂。谭抒真从江浙一带请来十几位能工巧匠,又从东北寻觅、采购到可以制琴的材料。在他的指导下,一批小提琴从上海音乐学院诞生了。

1956年,原轻工业部在上海成立乐器研究所,聘请谭抒真出任所长一职。同年,又委托谭抒真在上海开办小提琴 *** 训练班,由全国各地派人到上海来学习。

这些学员,以后大都成为北京提琴厂、上海提琴厂、广州提琴厂的领导,成为中国小提琴 *** 领域的骨干力量。1978年,谭抒真又率先在上海音乐学院设立了小提琴 *** 专业,培养具有高等音乐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提琴 *** 人才。

正是因为谭抒真教授的远见卓识,才使得中国小提琴 *** 者的人才结构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为中国小提琴 *** 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在小提琴 *** 的教学中谭抒真提出以国际公认的名琴作为标准,用传统的 *** 工艺和精心、规范的 *** 来打造小提琴。他要求学生素质全面,既会拉琴、又会做琴,中西兼容。

在 *** 风格上以意大利克雷蒙娜黄金时期的琴型为蓝本。谭抒真的这种教学思想,成为上海音乐学院及其他学院提琴 *** 学科的指导方针,为我国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提琴 *** 人才。

4、梁国辉

梁国辉1924年生,是中国老一辈的著名提琴 *** 家、提琴 *** 教育家,是中国提琴 *** 岭南学派****之一,广州市乐器工业公司研究所提琴高级工艺师、广东省乐器协会顾问。

该同志1950年开始学习提琴 *** 工艺,1956年进广州市乐器研究所(当时属文化局领导,后合并于广东乐器厂)从事提琴研制工作。

1976年在广州市乐器工业公司研究所专职从事提琴研究和授徒,同时兼任广州提琴 *** 学校主科教师。

1983年,其作品在德国国际提琴 *** 比赛中获得小提琴声音优异奖。该同志专责教导的学生及下一代在国际比赛获金牌、银牌、优异奖共40项,对中国提琴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5、戴洪祥

著名的小提琴 *** 大师戴洪祥大师,1928年4月26日出生于北京房山区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从幼年起就聪明好学,曾在家乡当小学校长。

土地改革后进城谋职,便和提琴 *** 结下了不解之缘。戴洪祥同志一生致力于我国的小提琴 *** 事业。他呕心沥血,励精图治,为新中国的提琴 *** 事业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戴洪祥大师是1958年我国著名音乐家教育家谭抒真举办的我国提琴 *** 培训班之一期的学员。在培训期间学习刻苦,成绩优秀,毕业后—直是北京提琴厂、北京乐器研究所的技术标兵和行业带头人。

他从事提琴的 *** 与研究,为我国提琴 *** 填补了多项空白。他在我国第—届小提琴 *** 行业比赛中,荣获第—名。

七十年代,他曾参与制订轻工部提琴 *** 的部颁标准,使我国的提琴 *** 从此有章可循,为我国提琴 *** 标准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提琴 *** 师殷斌和他的“世界杯”

2009年06月17日 来源: 收藏:分享到空间 百度收藏 新浪ViVi yahoo 添加到google 转帖到开心网 转帖到人人网 转帖到豆瓣

常州日报报道,最早,记者是从前线歌舞团小提琴首席王寅老师那里听说殷斌的。他说:“江苏做提琴的人不少,泰兴尤其多,但水平更高的肯定是他。他的提琴更大的特色是音量比较大。”

 选择常州

 1998年,是提琴 *** 师殷斌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他带着几把小提琴,从老家黑龙江亚布力林业局来到常州,看望飞行员转业在常工作的二哥一家。半个月时间,他喜欢上了常州这座城市:位居沪宁线中段,交通便捷,每年参加上海国际乐器博览会很方便;安静,干净,购物方便,物价便宜,很适合提琴 *** 师这份工作。

 殷斌喜欢上常州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常州的小提琴师生喜欢他的琴,认可他的人。

 蒯明成是殷斌侄女的小提琴老师,因为这个原因,蒯老师成为殷斌来到常州后之一个以琴为媒的朋友。试过殷斌 *** 的小提琴,感觉“低音深沉有力,高音明亮不尖,声音弹性十足”,小提琴老师庄天才花数千元买了一把独板琴,成为殷斌的之一个常州客户,小提琴老师陈建庭买下了另一把琴。感觉常州来了一个制琴高手,原歌舞团的一批骨干们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三五天和殷斌一聚,几个小时几个小时地试一把琴,而殷斌也乐意根据老师们的指点,进一步调整提琴。没过多久,常州一批小提琴老师手里人手一把“殷斌 *** ”。“当年那把琴如今起码值一万五了。”庄天才完全同意殷斌的说法,他告诉记者,他那把独板琴不久就被学生蒋琳看中,非要不可,蒋琳后来凭着那把琴考取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特长生。他自己从殷斌那里另外选了一把。多年来,买殷斌小提琴的常州学生当然也不在少数。“他人很实在,可以说是沪宁线上最正规的。”蒯老师的评价也很实在。

 “我的琴可以拿回去试拉3个月,如果觉得性价比不值的,只要没磕碰过,就可以退还给我。”殷斌说,他相信琴缘,一把琴和一个人是要有缘份的。

 2000年,殷斌全家来到常州生活。妻子请长假,女儿就读红梅小学。一家人借住在亲戚的老房子里面,生活清贫而又开心。去年暑假,因为人事原因,妻女暂时回到老家,殷斌说:“没有家务牵绊,对提琴 *** 反而更加有利。”

 相信琴缘

 殷斌的老家盛产 *** 小提琴的木材:云杉、枫木等等。高中毕业后,他跟随大哥学起了提琴 *** 。当初,只是觉得那么多工种的 *** 很有趣。1990年,他跟着哥哥去北京,听了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 *** 大师郑荃的课,眼界大开。到1993年,他做琴已经做出瘾来了,“经常琢磨到凌晨2点”。同年,得知郑荃老师的之一批本科生及留学生来家乡察看木材,殷斌找到郑老师,表达了想要系统学习的愿望。就这样,他到中央音乐学院进修了一年。这一年,殷斌收获很大,他明白了小提琴 *** 不仅仅意味着精良的手工,而是“要把它当作有生命的个体,尽量让它发出接近人一样的声音。一个好的提琴师,下料的时候就要有预设,然后在 *** 过程中一步一步往这方面靠”。对于小提琴 *** ,他有了科学的客观的认识,他开始关注提琴文化。

 小提琴 *** 大致分为取料、拼缝、 *** (包括F孔、弧度、琴头的设计 *** )、油漆、装配、调音几个阶段。 *** 一把精良的琴,每一阶段都十分讲究。比如,为了出好声音,下料时就要尽量跟木材年轮垂直,再比如油漆,要加入龙血、姜黄等多种中药,自行调制酒漆,最少要刷30遍。殷斌的工作室墙上挂满了小提琴 *** 专业工具。圆铲、斜铲、平铲,仅铲子就有10多种,加上各类刀具、刨子、电烙铁、模具……这些工具很贵,一套数千元;这些工具十分锋利,一不留神就会伤到人。殷斌说,提琴 *** 师手上有点伤是再正常不过了。殷斌的左手食指少了一截。那是1994年一个雨天,他用电刨刨指板下的托板,木料稍稍有点滑,手指一下就杵进了电刨,一小截手指碎成了几块。

 种菜的不如卖菜的——就经济回报而言,亲手做小提琴的经济收入肯定不如倒腾小提琴的,殷斌十分清楚这一点。他的不少同学也邀请他去北京发展。他曾经征求过郑荃老师的意见。性情十分随和专业要求非常严格的郑老师只是淡淡地说:“你要是来了北京,恐怕就专门去卖琴了。”“我的琴声音很好,做事也比较认真,郑老师不会轻易评价人,他还是支持我专心做琴的。”

 之一次见到郑荃老师时,殷斌“崇拜极了,心里想着以后也要像他那样。现在已经不这样想了,能够踏踏实实地做琴,就很高兴了。”

 对于殷斌而言,更高兴的事,是“出把好声音的琴”,“一旦装配好,达到预想的声音,那是很幸福的。”让殷斌得意的是,这种幸福的感觉“经常有”。

 冲击“世界杯”

 小提琴按款式分,大致分为斯氏、瓜乃利、阿玛蒂三类。殷斌师从郑荃,主攻斯氏古典琴。斯氏琴得名于“世界上更优秀的手工艺者,历史上最杰出的小提琴 *** 师”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利。世界传奇名琴克莱斯勒是斯氏89岁时 *** ,身价数百万美元。斯氏一直工作到92岁去世。以他名字命名的国际提琴 *** 比赛每三年一届在他的家乡意大利克莱蒙娜举行,这项赛事在圈中被比作提琴比赛中的“世界杯”,殷斌对此情有独钟。他已连续第3届参加这项赛事,更好的成绩是2003年进入了前50名,后来,那把参赛琴被我市一位曾经担任歌舞团演奏员的商人买走了。

小提琴的构造和发声 *** 如下:

小提琴的发音是依靠弓在弦上摩擦产生振动而发声。左手决定弦振动的次数,而右手的任务则是使弦本身振动、乐音是—定次数的规则振动的结果。如振动不规则,则产生噪音。乐音并不是绝对的不同于噪音,而是大多数音里都含有噪音,大多数噪音又都含行一定的音高。

小提琴琴身(共鸣箱)长约355厘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侧板粘合而成。面板常用云杉 *** ,质地较软;背板和侧板用枫木,质地较硬。琴头、琴颈用整条枫木,指板用乌木。小提琴的音质基本上取决于,它的木质和相应的结构,取决于木材的振动频率和它对弦振动的反应。优质琴能把发出的每个声音的基音和泛音,都同样灵敏地传播出去。

小提琴的历史起源

谈到小提琴的起源,就必然要涉及古提琴原始设计者的艺术观点和技术 *** 。现代的数学是技术学的工具,但在文艺复兴时期数学是艺术的启蒙,比例和序列是美学研究的要素,并且为所有的艺术家所采用。大师级的小提琴 *** 者,不仅仅是个 *** 学家,而且是个真正的艺术家,小提琴的整体协调和一致主宰着整个设计。

小提琴的外形可以认为是由许多弧形线条构成的,用圆弧可以近似地画出小提琴轮廓的草图,但也并非都是圆弧。原始设计者先用圆规画出各段相联的弧,再用艺术的眼光修正和弯曲成最终形状的弧线。

用笔和刀在 *** 时修改图样,修光修滑一条由足够数量的圆弧所构成的曲线。小提琴顶部和底部的曲线,就是采用经典的设计桥拱的 *** 设计的,也有人认为像篮子提把的形状。琴板弧度的形状像垂链线,旋首则是仿照古希腊柱子上优美的螺旋形设计的。当然,除去使用圆弧之外,也可能采取一些其他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