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构造特征

装修宝典018

火山构造特征,第1张

火山构造特征
导读: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火山作用形成的各种产物(包括地表以上的火山侵出、喷溢、爆发产物,以及地表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与火山作用有关的各种侵入体、岩墙、岩脉及隐爆物)和与火山作用有关的一系列非区域性应力构造所组成的综合体,称火山机体构造。

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火山作用形成的各种产物(包括地表以上的火山侵出、喷溢、爆发产物,以及地表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与火山作用有关的各种侵入体、岩墙、岩脉及隐爆物)和与火山作用有关的一系列非区域性应力构造所组成的综合体,称火山机体构造。广义的是指由火山作用形成的火山机体构造,以及控制这种火山机体形成与分布的区域性断裂和基底构造背景的总和。

一、火山构造的划分依据

1)控制火山活动的地质构造背景,包括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火山基底的显露程度,区域构造、深部构造特征。

2)火山作用方式和类型。

3)火山作用各种产物及空间分布特征。

4)火山作用所形成的各种构造形态、规模、空间分布规律和地形地貌特征等。

二、火山构造划分

按上述依据,可将火山构造分为6个级别。

11-Ⅲ级

Ⅰ至Ⅲ级火山构造分布严格受全球性构造和区域性构造控制,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称区域火山构造。印支期构造运动之后,深圳市处于大陆边缘活动带,北东向莲花山断裂带南西端,火山活动是在先褶皱隆起再断陷的构造背景上发生、发展起来的,并明显地受区域性北东向及其配套的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形成的火山机构隶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带(Ⅰ级火山构造)的外带浙闽粤火山活动带(Ⅱ级火山构造)的粤东火山活动亚带;位于莲花山火山喷发带(Ⅲ级火山构造)的南西端。2Ⅳ-Ⅵ级

2Ⅳ-Ⅵ级

Ⅳ-Ⅵ级火山构造虽也受区域构造控制,但主要为火山作用过程形成的构造,是火山构造的基本构造单元,也是野外地质调查研究的主要对象(以下着重叙述Ⅳ至Ⅵ级各个火山构造的基本特征)。

三、Ⅳ级火山构造

Ⅳ级火山构造是指在火山喷发带内,受区域断裂构造控制、时代相近、喷发性质近似的火山活动区。

1塘厦火山喷发沉积盆地

该盆地分布于深圳断裂带北西侧,横岗-塘厦总体呈北北西向长条状,总面积大于250km2。盆地中火山岩为下中侏罗统塘厦组。盆地南东侧与早石炭世地层呈断层接触,南西侧不整合于晚元古代地层之上,西为早白垩世坪田凸单元吕山顶岩体所侵入,北西侧正常沉积在下侏罗统桥源组之上,东与泥盆-石炭纪地层关系不清,盆地中心凤岗附近有同期闪长斑岩入侵。盆地中地层走向北北西,与盆地展布方向一致,倾向北东东,为不对称的单斜。盆地是在区域断陷(或转换断层)的基底上形成的,为一套内陆湖泊相喷发-沉积交替进行的火山喷发沉积地层,厚3618m,火山岩夹层总厚度小于200m。岩性为中酸性-酸性火山碎屑岩。火山活动始于早中侏罗世,当时地壳处于脉动式的下降阶段,火山活动以爆发为主,偶有喷溢,火山岩多位于地层上部,部分岩石具熔结凝灰结构,布吉附近碎屑熔岩上,层面发育有拉长状气孔。火山岩呈层状产出,层位稳定,延伸较远,岩石结构均匀,碎屑粒度小于2mm。至中侏罗世喷发口可能在盆地中心凤岗附近,但已被侵入岩体所破坏。

2梧桐山-香港新界火山喷发断陷盆地

该盆地分布于深圳断裂带中,梧桐山-香港新界一带,总面积大于400km2,深圳市内为其北西部分。盆地呈北东向椭圆形与深圳断裂带平行展布。北西侧与下石炭统测水组以深圳断裂为界;南东侧在盐田一带入海;北东部在盐田铁路线一带,以北西向永庋断裂与下石炭统测水组和中侏罗世盐田坳单元花岗岩体分界,但与花岗岩体的界线被第四系掩盖,南西部经香港新界入海。盆地为莲花山火山喷发带南西端的组成部分,位于晚古生代地层所组成的隆起上,明显地受莲花山北东向区域性主断裂控制。火山活动开始于晚侏罗世,经历了火山爆发-喷溢-次火山岩侵出等阶段。形成一套中酸性-酸性火山碎屑岩及熔岩、碎屑熔岩的火山岩系,以碎屑熔岩流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含各种成分集块(同源和异源)的崩积熔岩流。在穹窿火山核部出现侵出相,如流纹斑岩、多斑流纹岩、花岗斑岩和石英斑岩等。其前期没有固定的火山口区,同一期次有多个火山口喷发,不同喷发期次火山口位置向北西方向有所迁移,而且火山口从早到晚有减少的趋势。到后期则发展为沿断裂线状喷发。最后,由于熔浆黏度增大,上升的通道全部堵塞,熔浆在距地表浅部侵位,形成梧桐山等火山穹窿。

3板嶂岭-坝光火山喷发盆地

该盆地分布于板嶂岭与坝光笔架山一带,位于北东向五华-深圳断裂带中,呈北北东向展布,面积73km2,绝大部分不在本市范围内。盆地的火山岩系由上侏罗统梧桐山群组成。盆地西侧不整合覆盖在上泥盆统之上,南西侧为同期王母单元下径心花岗岩体侵入,南与南东侧不整合于下石炭统和上泥盆统之上,东侧被下白垩统官草湖群不整合覆盖。盆地火山活动在晚侏罗世早期经历了沉积-爆发-溢流-爆发阶段,形成的火山岩系以英安质、流纹英安质含角砾熔结凝灰岩为主,中部夹凝灰质砂砾岩,上部出现少量熔岩,晚期经历了爆发+溢流-溢流+爆发阶段,形成的火山岩系以熔岩流和凝灰熔岩流为主导地位,最后出现中心式喷发火山口及各种类型的堆积物。

4七娘山火山喷发盆地

该盆地位于大鹏半岛南端、大亚湾西岸,深圳断裂带南东侧。盆地长10km,宽5km,呈北西向不规则肾状,陆地范围面积约53km2。盆地受北西向断裂控制,但各相带及次火山岩体的产出形态又同时受着北东向断裂的控制。盆地出露上侏罗统梧桐山群上部和下白垩统七娘山群。北东侧和南西侧不整合覆盖在中泥盆统之上,北西与同期鹅公单元鹅公花岗岩体断层接触,南东延入大海。喷发盆地由两个火山穹窿组成,以熔岩流与凝灰熔岩流占主导地位,最后出现含巨大集块的熔岩流,形成七娘山、大燕顶两个主峰。在火山机体下部或底部出现次花岗斑岩、次石英斑岩和次流纹斑岩等次火山岩体。此种火山构造没有固定的火山口区,不同的喷发期次火山口位置也可以迁移,同一期次内亦有多个火山口。

5下沙头角火山喷发沉积盆地

该盆地分布于深圳市南东隅,深圳断裂带南东侧,王母圩下沙村海边,呈北西向长条状分布,面积045km2。盆地火山岩系为下白垩统官草湖群,其北和东面与晚侏罗世王母单元王母岩体呈断层接触,向西延入海中。盆地火山活动在早白垩世晚期,原定为一套山间湖泊相复成分砂砾岩建造,火山岩呈夹层产出,岩性为流纹质含角砾(弱熔结)凝灰岩。岩层产状近于水平,发育有垂直节理,形成陡崖。该区岩相岩石具有沉积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的双重特点,是否属于蒸气岩浆爆发与外部水体相互作用形成的基底涌流堆积物,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V级火山构造(火山机体构造)

火山机体是指火山作用本身形成的构造。深圳市内主要见穹状火山(火山穹窿)类型。

1梧桐山火山穹窿

梧桐山火山穹窿位于深圳市东部,梧桐山-香港新界火山喷发断陷盆地的北西部深圳断裂带中,面积约343km2。以梧桐山顶为中心,水系环形放射状分布,山脊呈现涡轮状,平面图上可见六瓣“叶轮”。穹窿的火山岩系由上侏罗统梧桐山群组成。其北西侧与下石炭统测水组以田螺坑断裂为界;东南侧在盐田一带入海;在北东部盐田铁路线一带,以北西向永庋断裂与下石炭统测水组和中侏罗世盐田坳单元花岗岩体分界,但与花岗岩体的界线被第四系掩盖。火山活动在晚侏罗世时,经历了火山爆发-喷溢-次火山岩侵出等阶段。岩石以中酸性-酸性火山碎屑岩及碎屑熔岩为主,上部呈层状,下部反围斜半环状分布。组成火山岩相有爆发相、爆发-崩积相、爆发+溢流相和侵出相等。爆发相发育于上侏罗统梧桐山群下部,分布在梧桐山东南山坡和山麓及盐田-沙头角海边,岩石为各种粒级的火山碎屑岩,角砾含量较多,砾径较大,部分为集块。爆发-崩积相分布于盐田海边、火山斜坡爆发相之间,与爆发相呈过渡关系。岩石由各种粒级的火山碎屑岩组成,碎块有异源和同源岩块,异源岩块有砂岩、粉砂岩、灰岩和微片岩等,大小不等,分布不均,部分可集中堆积,同时有似层状(沿火山斜坡)分布的现象。碎屑岩中有少量英安质、流纹质熔岩夹层。爆发+溢流相发育于上侏罗统梧桐山群上部,分布在梧桐山上部好汉坡和北西山坡,岩石为凝灰岩、熔岩及凝灰熔岩,少量含角砾,呈巨厚层状,电视塔公路边可见粗细相间的粒级韵律。岩层倾向北西,倾角20°~30°。侵出相分布在各个穹丘和火山穹窿顶部,岩石为流纹岩、球粒流纹岩、多斑流纹岩、次流纹斑岩、次花岗斑岩、次石英斑岩以及爆发角砾(集块)岩等。放射状水系发育,有些穹丘见围斜产状。该火山构造下部具多个独立的火山口,以火山“穹丘”或火山小洼地形式出现,上部火山岩系沿深圳断裂带呈北东—南西向成层分布,没有独立的火山口迹象,表现为裂隙式线形喷发。顶部,喷发后期,由于熔浆粘度增大,上升的通道全部堵塞,熔浆只好在距地表浅部侵位,形成梧桐山火山穹窿。

2坝光笔架山火山穹窿

坝光笔架山火山穹窿分布于深圳市北东角,深圳断裂带东部坝光笔架山一带,是板嶂岭-坝光火山喷发盆地南西边缘部分,呈北西向椭圆状展布,长4km,宽2km,面积82km2。穹窿的火山岩系由上侏罗统梧桐山群上部组成。该穹窿位于北东向深圳断裂带与北西向大鹏半岛断裂带交叉处,岩浆的喷发活动受北西向断裂控制,与南东面七娘山火山穹窿成北西向侧列式展布。穹窿西侧为晚侏罗世王母单元下径心花岗岩体侵入,北西和南侧不整合于上泥盆统之上,东侧在下侏罗统及上侏罗统梧桐山群下部呈断层接触。火山活动在晚侏罗世时,曾经历了爆发+溢流-溢流-爆发阶段,组成的火山岩相有沉积相、溢流相、爆发+溢流相和火山通道相。沉积相出露于穹窿南东隅,岩石为凝灰质砂砾岩,出露少。溢流相分布于笔架山火山穹窿核部或翼部,围绕火山口呈环状、半环状展布,组成岩石有球粒流纹岩、石泡流纹岩及流纹质凝灰熔岩等,岩石中流纹、流面发育,球粒、石泡也多沿层面分布,部分熔岩层上部发育有气孔,岩层呈围斜外倾,倾角均较陡,一般都大于45°。爆发+溢流相分布于溢流相外侧,亦呈环状、半环状展布,组成岩石有酸性火山碎屑岩、熔结火山碎屑岩及少量熔岩、碎屑熔岩,在熔结火山碎屑岩中有饼状塑性岩屑或肉红色的浆屑(条)沿层面分布。围斜外倾产状,倾角较陡,多在45°以上,但在穹窿边部可见反围斜产状。火山通道相分布于穹窿顶部,由于风化剥蚀,于笔架山顶呈一洼地,直径约200m,与围岩呈突变接触,组成的岩石有火山角砾岩、熔结火山碎屑岩,中心角砾含量多,往边部减少,角砾大小混杂,不规则分布。

3七娘山火山穹窿

七娘山火山穹窿位于深圳断裂带南东侧、七娘山主峰地段和磨朗钩山峰一带。平面上为近等轴圆形,四周水系呈放射状展布,面积约49km2。穹窿由下白垩统七娘山群火山岩系组成,是在火山喷发末期,挥发分减少,熔浆黏度增大,沿着原来的火山通道(或侧移)挤压向上,而通道不断被堵塞又不断被冲开,多次反复逐步隆起、侵位所成。穹窿核部为岩流自碎(集块)角砾岩,爆发相的角砾(集块)熔岩、流纹质浆屑凝灰熔岩呈不对称半环状围绕核部分布,溢流相的流纹岩、英安岩在爆发相的外侧,呈不对称环状分布。穹窿中发育多个火山柱,表现为不畅通的火山通道。

4大燕顶火山穹窿

大燕顶火山穹窿位于七娘山火山穹窿的南西侧,相距约4km的大燕顶山峰。平面上也为圆形,四周水系呈放射状分布,面积约056km2。穹窿由下白垩统七娘山群火山岩系组成,核部是岩流自碎(集块)角砾岩,周围依次为集块熔岩、角砾熔岩、凝灰熔岩和浆屑凝灰岩等。在穹窿顶部偏南位置保存有较完好的火山通道残留的乳钵形凹地,凹地向西开口,系岩浆冷缩顺通道向下回抽而成。

5南澳火山喷发沉积洼地

该洼地分布于大鹏半岛中部,深圳断裂带南东侧,南澳水产站一带,呈北东东向展布,地貌上为丘陵低地,面积06km2。洼地由火山岩系下白垩统七娘山群组成。洼地北面与下中侏罗统塘厦组及下侏罗统为断层接触,东侧与晚侏罗世鹅公单元花岗岩体、晚白垩世插旗山单元花岗岩体呈断层接触,西面延入海中,为继承式火山洼地。塘厦组分布于洼地北缘,原定为一套陆相火山碎屑沉积岩,层理清晰,在凝灰质砾岩中,可见有冲刷面,岩层倾向南,倾角20°~30°,厚度大于204m,与下侏罗统金鸡组为断层接触。早白垩世早期火山作用方式简单,表现为强烈的爆发,岩石为中酸性-酸性火山碎屑岩、熔结火山碎屑岩,组成的岩相有喷发-沉积相、爆发相。喷发-沉积相分布于火山洼地的下部,岩性为凝灰质砂砾岩,层理清晰,沉积韵律明显,岩层产状倾向南东。爆发相分布于喷发-沉积相之上,火山碎屑岩厚度大,成层性不好,由熔结凝灰岩、凝灰岩组成。其中有沉积岩夹层,前人资料认为火山爆发间隙有沉积作用发生,夹层产状也与上述岩层一致。该区的岩相岩石出现具有沉积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的双重特征,不排除属于一种新的火山类型——低平火山口古“玛珥湖”的可能。

五、Ⅵ级火山构造

Ⅵ级火山构造主要指火山通道——火山口构造,有爆发角砾岩筒、熔岩岩钟、穹丘、环状(放射状)岩脉、岩墙、环形放射状火山断裂构造,以及火山机体中的次火山岩体、中央侵入体等。

(一)火山穹丘

火山穹丘是粘度较大的流纹质熔浆在火山口上面或附近形成的穹状山丘。

1梧桐山火山穹丘

梧桐山火山穹丘(图1-5-18)位于梧桐山山顶。椭圆锥形,长轴北西向展布,中间有一凹陷。四周水系呈环形放射状分布,大致有6条山脊放射状排列呈现涡轮状。核部为侵出相,岩石有多斑流纹岩、次流纹斑岩、次花岗斑岩、次石英斑岩,还有多条次生石英岩脉贯入。是由于酸性岩浆粘性越来越大,堵塞了所有通道,熔浆挤在超浅部位形成。

图1-5-18 梧桐山火山穹丘

2小梧桐山火山穹丘

小梧桐山火山穹丘位于梧桐山顶东北山脊。椭圆锥形,长轴北东向展布,中间有一凹陷。四周水系环形放射状分布,四周有4条山脊放射状排列呈现涡轮状。穹丘中心为灰白色火山角砾熔岩,角砾熔岩状结构,碎屑分布杂乱,大小不一,大者似集块,小者为凝灰物质。碎屑以棱角状为主,个别有圆化现象。碎屑成分以球粒流纹岩为主。岩石中还见碎斑结构,斑晶石英大部分破裂,长石碎裂。胶结物为流纹质熔岩。具气孔构造,流动构造。次生石英岩脉发育。角砾熔岩呈围斜产出,四周为“红顶”包围。

34589m高地火山穹丘

该火山穹丘位于恩上水库北西登山道旁。椭圆锥形,长轴呈北西向展布。四周水系放射状半环形分布。穹丘中心为灰色含集块角砾熔岩,集块角砾熔岩状结构,碎屑大小混杂,形态各异,成分复杂,除同源物质外尚有变质石英砂岩、变质绿泥石化长石石英砂岩等。碎屑中还可见石英和长石的碎裂斑晶,胶结物以酸性熔岩为主以及细粒碎屑。次生石英脉相当发育,穿插其中。角砾熔岩呈围斜产出,“红顶”呈环状分布。

4大洞顶火山穹丘

大洞顶火山穹丘(图1-5-19)位于梧桐山南,三角锥形,长轴北东向展布,中间有一凹陷,四周水系放射状环形分布,3个山脊呈放射状排列形成涡轮状。穹丘中心为含集块角砾熔岩,灰色,局部红色,集块角砾熔岩状结构,碎屑大小混杂,分布不均,成分除同源物质外,尚有浅灰色花岗斑岩,碎屑形状多为棱角状且具裂纹。晶屑亦为碎裂状石英和长石为主,胶结物为熔岩,见球粒结构。岩石具气孔构造,气孔大小不一,均为拉长的圆形,有的被次生石英充填。次生石英脉发育。“红顶”呈环状围绕其分布,显示“红顶”现象。

图1-5-19 大洞顶火山穹丘

(二)火山锥

火山锥是火山喷出物质在火山口附近堆积成的锥状山体。

1笔架山侵出熔岩锥

笔架山侵出熔岩锥位于笔架山火山穹窿核部,共有6个岩锥(火山锥),规模小,直径一般数十米,更大约500m。平行穹窿长轴呈北西向串珠状分布。岩锥经历了爆发-溢流和侵出两个阶段。爆发-溢流相分布于外缘,由角砾凝灰岩、角砾熔岩和气孔状熔岩组成。岩石层状特征明显,环状分布。角砾略具定向分布,呈围斜外倾,倾角中等,而气孔多呈放射状分布。有的流面上可见石泡,粒径3~50mm不等,分布不均。侵出相分布于岩锥中心,由流纹岩组成,流纹构造发育,尤以边部更为显著,边部流纹较陡,方向多变,呈波状、涡流状,顶部近水平,流纹也平直,同时可见一组石英细脉沿水平节理贯入,呈侧列式分布。岩锥发育有环状和放射状节理。岩流自碎角砾岩相分布于岩锥顶部,角砾为熔岩物质,形态有 *** 状、棱角状,大小含量变化大,越接近表面,棱角越清晰,含量也较多,至表面几乎均由大小不等的角砾堆积而成,熔岩含量甚少,角砾大小混杂,无一定方向。可见流纹绕过角砾的现象。岩锥与围岩突变接触,接触面陡直。

2七娘山北坡火山锥

七娘山北坡上侏罗统梧桐山群顶部,位于海拔500m一线,多个火山锥间隔不等,但不过分集中,稀疏适度,错落有序。其中有老虎地、鸡公秃、老虎坐、羊公秃等。锥体原始坡度在25°以上,早期为溢流相,堆积了下部的流纹岩,晚期为爆发相,岩性为英安质、流纹质角砾熔岩和集块熔岩为主,碎屑呈棱角状,大小和含量变化大,碎屑大小混杂,无定向性。呈环状围绕锥体分布。在航片上清楚地显示一个个帽状“红顶”。在七娘山山脊附近,下白垩统七娘山群中下部也分布有770山峰和磨朗钩山峰两个火山锥。

(三)火山柱(火山针)

火山柱是指黏度较大的岩浆在火山通道内凝结,并被从地下继续上涌的岩浆缓慢向上推举挤出,升起在火山口之上,基本上不向四周扩展,如碑塔耸立。当顶端很尖锐时称火山针。火山柱的高度可达数百米。七娘山火山穹窿及其外围有多个火山柱(火山针),火山柱有主峰附近的摇摆石、磨朗钩山峰东侧及川螺石西侧等,火山柱(火山针)有七娘山之一峰(图1-5-20),鸡公秃火山锥南西侧也有一个小型的火山针。火山柱(火山针)一般高5~8m,宽4~6m,由岩流自碎(集块)角砾岩和岩流自碎(集块)角砾熔岩组成,岩石呈褐红色、红色,碎屑分布不均,局部集中成(集块)角砾岩,碎屑少时过渡为(集块)角砾熔岩。熔岩中流动构造发育,有旋涡状、褶曲状与直线状等。岩柱常沿垂直节理开裂,呈双峰柱或数条乱石柱。更具特色的是之一峰火山针,总体高约30m,宽10m,不匀称地向6个方向突出,从上向下看呈现六瓣莲花状,顶端钝尖,整体微向南倾。熔岩中除流动构造发育外,尚见大量石泡(构造)和球粒(结构)。

图1-5-20 七娘山之一峰火山柱(火山针)

(四)火山口

火山喷发时地下的岩浆等物质喷到地面的出口,当火山喷发停止后,地下通道中的熔岩冷凝收缩,火山口因塌陷形成漏斗状洼地,平面上呈椭圆形或圆形,内壁陡峭。

1恩上火山口小洼地

恩上火山口小洼地位于梧桐山东南。四周小山头环绕成近圆形洼地(图1-5-21)。其外水系放射状半环形分布。盆地中心为灰白色球粒流纹岩,少量斑晶,主要是 *** 石英、长石,其余是细小暗色矿物,如磁铁矿等。基质具球粒结构,球粒05~1 m m,为长英物质。岩石致密块状,已硅化,被次生石英脉贯入穿插,产状陡立。向外为灰色带微红色、灰白色熔结玻屑凝灰岩,玻屑砂状结构,主要由玻屑和火山灰组成,含少量碎屑状石英、长石以及岩屑,玻屑形态多样,玻屑多数具塑性变形,被拉长呈细须状平行排列,而且绕过晶屑和岩屑。玻屑已脱玻化为长英霏细 *** 体,呈砂粒状,而胶结物则具玻屑凝灰结构,为细小的火山灰物质,产状不清。再往外则是火山角砾熔岩、含集块角砾熔岩(图1-5-22)组成环形小山头,其上盖有“红顶”,洼地南侧公路边见次火山岩花岗斑岩侵出,与围岩含集块角砾熔岩呈突变接触(图1-5-23)。

图1-5-21 梧桐山恩上火山洼地

图1-5-22 梧桐山恩上集块角砾熔岩

2大燕顶火山口

大燕顶山峰呈三角形(见第二篇第五章第二节图2-5-13),面积约200m2。顶部南北高,中间凹陷,西面开口,周围岩石为火山集块岩和火山角砾岩。在600~750m高程上有向北、北西、北东、南西方向呈撒开的花瓣状峰脊,与山峰呈30°~35°交角,斜列的柱体高3~5m,底部直径约15m,顶部直径变化较大,由角砾熔岩组成。

图1-5-23 梧桐山恩上花岗斑岩与围岩接触关系

3笔架山火山通道

该火山通道分布在笔架山主峰上,由于风化剥蚀,在山顶呈洼地地形,周围为半环状的山脊环绕,通道直径约200m,通道中心充填有火山角砾岩,边部为熔结凝灰岩、玻屑凝灰岩。角砾大小混杂,不规则分布,成分多为围岩物质,少有基底岩石,角砾多呈棱角状、次棱角状,中心角砾含量达60%~80%,往边部减少,砾径亦变小,边部可见假流动构造,北西侧产状为外倾,倾角陡约70°~80°,通道与围岩呈突变接触。

4爆发角砾岩筒

爆发角砾岩筒分布在坝光公路上小岩锥中,剖面上呈不规则封闭状,出露宽10m,组成的岩石为不同砾级的火山角砾岩,角砾为棱角状、 *** 状,大小混杂堆积,凝灰质胶结。中心角砾较小,大部分为凝灰级,往边部变大,大砾级角砾增多,再往外,可见不宽的裂隙带,裂隙为凝灰质充填。角砾多为围岩成分,少数为深部的斑状熔岩。

(五)次火山岩体

1盐田次花岗斑岩体

盐田次花岗斑岩体分布在恩上盆地东侧坡脚下,岩体被第四纪沉积物覆盖未出露地表,只在工程钻孔中见及,岩性为次花岗斑岩。

2笔架山次流纹斑岩体

该岩体分布在笔架山火山穹窿核部南西侧,呈不规则长条状,面积约05km2,平行穹窿长轴展布,走向北西。与围岩之流纹质含角砾熔结凝灰岩呈侵入接触,接触面不规则,倾向北东60°,倾角70°。岩石为次流纹斑岩,岩性单一,结构均匀。

另外,在穹窿顶部火山通道东侧,次流纹斑岩呈脉状产出,北北东走向,出露宽60m,与围岩突变接触。岩脉顶部尚可见到龟裂纹。穹窿核部及两侧还出露有凝灰岩脉,脉体宽数十厘米至几米,与围岩呈侵入接触,接触面不规则,产状陡,大部分为北西走向。

3杨梅坑、东冲次流纹斑岩体

杨梅坑、东冲次流纹斑岩体分布在七娘山南北两坡脚下火山岩体的边部,呈岩株状。岩性为次流纹斑岩,岩石呈褐红色,结构致密坚硬。具斑状结构,斑晶分布不均匀,粒径大小不一,主要由钾长石和石英组成。基质由微粒状的钾长石和石英组成,并常见到由微细长英纤维构成的假球粒体或由钾长石和石英晶体互相穿插构成的显微文象结构。岩石中可见流纹构造。

4东风岭花岗斑岩体

该岩体分布在七娘山火山穹窿北西侧边缘东风岭一带,呈不规则穹状,面积约3km2。与围岩火山碎屑岩及早白垩世坪田凸单元花岗岩呈侵入接触关系。岩石除次花岗斑岩外,还有次石英斑岩。

另外,在马料河见次花岗斑岩呈脉状产出,受北东向构造控制,长25km,宽03km。

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火山爆发科普知识:火山喷发的概述》,希望大家喜欢!

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烈的显示。

 火山喷发的类型

 因岩浆性质、地下岩浆库内压力、火山通道形状、火山喷发环境(陆上或水下)等诸因素的影响,使火山喷发的形式有很大差别,一般有这样一些分类:

  裂隙式喷发

 岩浆沿着地壳上巨大裂缝溢出地表,称为裂隙式喷发。这类喷发没有强烈的爆炸现象,喷出物多为基性熔浆,冷凝后往往形成覆盖面积广的熔岩台地。如分布于中国西南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区的二迭纪峨眉山玄武岩和河北张家口以北的第三纪汉诺坝玄武岩都属裂隙式喷发。现代裂隙式喷发主要分布于大洋底的洋中脊处,在大陆上只有冰岛可见到此类火山喷发活动,故又称为冰岛型火山。

 中心式喷发

 地下岩浆通过管状火山通道喷出地表,称为中心式喷发。这是现代火山活动的主要形式,又可细分为三种:

(1)宁静式:火山喷发时.只有大量炽热的熔岩从火山口宁静溢出,顺着山坡缓缓流动,好像煮沸了的米汤从饭锅里沸泻出来一样。溢出的以基性熔浆为主,熔浆温度较高,粘度小,易流动。含气体较少,无爆炸现象、夏威夷诸火山为其代表,又称为夏威夷型。这类火山人们可以尽情地欣赏。

(2)爆烈式:火山爆发时,产生猛烈的爆炸,同时喷出大量的气体和火山碎屑物质,喷出的熔浆以中酸性熔浆为主。1902年12月16日,西印度群岛的培雷火山爆发震撼了整个世界。它喷出的岩浆粘稠,同时喷出大量浮石和炽热的火山灰。这次造成26000人死亡的喷发,就属此类,也称培雷型。

(3)中间式: 属于宁静式和爆烈式喷发之间的过渡型.此种类型以中基性熔岩喷发为主。若有爆炸时,爆炸力也不大。可以连续几个月,甚至几年,长期平稳地喷发,并以伴有歇间性的爆发为特征。以靠近意大利西海岸利帕里群岛上的斯特朗博得火山为代表.该火山大约每隔2-3分钟喷发一次,夜间在50公里以外仍可见火山喷发的光焰,故而被誉为“地中海灯塔”。又称斯特朗博利式。有人认为我国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火山属于这种类型。

 熔透式喷发

 岩浆熔透地壳大面积地溢出地表,称为熔透式喷发。这是一种古老的火山活动方式,现代已不存在。一些学者认为,在太古代时,地壳较薄,地下岩浆热力较大,常造成熔透式岩浆喷出活动。

  火山喷发的阶段

 1、气体的爆炸

在火山喷发的孕育阶段,由于气体出溶和震群的发生,上覆岩石裂隙化程度增高,压力降低,而岩浆体内气体出溶量不断增加,岩浆体积逐渐膨胀,密度减小,内压力增大,当内压力大大超过外部压力时,在上覆岩石的裂隙密度带发生气体的猛烈爆炸,使岩石破碎,并打开火山喷发的通道,首先将碎块喷出,相继而来的就是岩浆的喷发。

 2、 喷发柱的形成

气体爆炸之后,气体以极大的喷射力将通道内的岩屑和深部岩浆喷向高空,形成了高大的喷发柱。喷发柱又可分为三个区:

 (1)气冲区:它位于喷发柱的下部,相当于整个喷发柱高度的十分之一。因气体从火山口冲出时的速度和力量很大,虽然喷射出来的岩块等物质的密度远远超过大气的密度,但它也会被抛向高空。气冲的速度,在火山通道内上升时逐渐加快,当它喷出地表射向高空时,由于大气的压力和喷气能量的消耗,其速度逐渐减小,被气冲到高空的物质,按其重力大小在不同的高度开始降落。

 (2)对流区:位于气冲区的上部,因喷发柱气冲的速度减慢,气柱中的气体向外散射,大气中的气体不断加入,形成了喷发柱内外气体的对流,因此称其为对流区。该区密度大的物质开始下落。密度小于大气的物质,靠大气的浮力继续上升。对流区气柱的高度较大,约占喷发柱总高度的十分之七。

 (3)扩散区:位于喷发柱的最顶部,此区喷发柱与高空大气的压力达到基本平衡的状态。喷发柱不断上升,柱内的气体和密度小的物质是沿着水平方向的扩散,故称其为扩散区。被带入高空的火山灰可形成火山灰云,火山灰云能长时间飘流在空中,而对区域性的气候带来很大影响,甚至会造成灾害。此区柱体高度占柱体总高度的十分之二左右。

 3 喷发柱的塌落

喷发柱在上升的过程中,携带着不同粒径和密度的碎屑物,这些碎屑物依着重力的大小,分别在不同高度和不同阶段塌落。决定喷发柱塌落快慢的因素主要有四点:

 (1)火山口半径大的,气体冲力小,柱体塌落的就快;

 (2)若喷发柱中岩屑含量高,并且粒径和密度大,柱体塌落的就快;

 (3)若喷发柱中重复返回空中的固体岩块多,柱体塌落的就快;

 (4)喷发柱中若有地表水的加入,可增大柱体的密度,柱体塌落的就快。反之,喷发柱在空中停留时间长,塌落的就慢。

一、

材料

——装有干燥谷物的大箱子;

——聚苯乙烯杯子,每个小组一只;

——可弯曲的吸管,每个学生一支;

——铅笔,每个小组一支。

操作

1.向学生们分发杯子、盘子和吸管等。

2.在杯子口的周围用铅笔刺穿几个洞,洞口约1英寸(约254厘米),洞口之间应有适当的距离,洞口的数目与本小组的学生人数相当。

3.让学生把吸管较短的一端插入杯口下面的刺洞中。然后,让一名学生用铅笔在杯子的底部刺上一个3/4~1英寸的洞。

4.让一个学生一只手拿住杯子放在另一只手的掌心上,使其保持直立状态,教师向杯子中倒入干燥的谷物,体积约占杯子容积的3/4。

5.学生握住装有谷物的杯子仔细地翻转过来,把杯子扣在盘子上。注意不要让谷物漏出来。一个学生继续握住杯子使谷物保持在杯子中。

6.每个学生同时把吸管较长的一端放入自己口中。教师下令后,学生同时按预先约定的数目一起吹气(如吹1口气到3口气)。

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吸管向杯子里吹气时,你发现了什么现象?用自己的话记录下来并绘一草图说明。你认为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注意

如果学生的年龄较小,你可以预先在杯子上打好洞并且插入吸管。一个小组中所有学生必须在同一时间吹气,否则的话,干燥的谷物就可能被吹进不吹气的那个学生的口中去。学生吹气时,干燥的谷物可以由杯底的洞口向上涌出(喷出)。这样,学生们便“看到了”模拟的火山喷发。

材料

——可以造型用的黏土或石膏;

——小罐或桶(盛液体的容器);

——红色食用染料;

——醋;

——烘面包用的小苏打;

——一块卡纸板或胶合板。

操作

1.在卡纸板或胶合板上用石膏或黏土做成一个火山的底座。

2.在底座上安放一个小罐(或桶),围绕这个小罐(或桶)建成一座火山模型,然后把它放在一边晾干。

3.为模拟火山喷发,小罐(或桶)中放入一些红色食用染料和烘面包用的小苏打,然后慢慢地倒入一些醋。

你发现了什么?

当你把醋慢慢倒入装有红色染料和小苏打的小罐中后,你发现了什么现象?用自己的话记录下来,并绘一简图说明。你认为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注意

根据学生的年龄,这个活动可以由教师进行演示,也可以作为一次小组活动。

苏打和醋引起的化学反应造成罐中的液体溢出展示了一座“活火山”的喷发。教师要试着鼓励学生使用“化学反应”这个词。

注意:利用这个小罐,这座火山模型可以重复使用。

你知道火山是如何形成的吗今天懂视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火山是怎么样形成的及其构造,一起来看看吧!

火山是怎么样形成的地表下面,越深温度越高。在距离地面大约32公里的深处,温度之高足以熔化大部分岩石。

岩石熔化时膨胀,需要更大的空间。世界的某些地区,山脉在隆起。这些正在上升的山脉下面的压力在变小,这些山脉下面可能形成一个熔岩(也叫“岩浆”)库。

这种物质沿着隆起造成的裂痕上升。熔岩库里的压力大于它上面的岩石顶盖的压力时,便向外迸发成为一座火山。

喷发时,炽热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突然冒出。这些物质堆积在开口周围,形成一座锥形山头。“火山口”是火山锥顶部的洼陷,开口处通到地表。锥形山是火山形成的产物。火山喷出的物质主要是气体,但是象渣和灰的大量火山岩和固体物质也喷了出来。

实际上,火山岩是被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当岩浆上升到接近地表的高度是,它的温度和压力开始下降,发生了物理和化学变化,岩浆就变成了火山岩。

火山的构造由火山口,岩浆通道和火山锥组成

在地球上已知的“死火山”约有2000座;已发现的“活火山”共有523座,其中陆地上有455座,海底火山有68座。火山在地球上分布是不均匀的,它们都出现在地壳中的断裂带。就世界范围而言,火山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一带和印度尼西亚向北经缅甸、喜马拉雅山脉、中亚、西亚到地中海一带,现今地球上的活火山绝大部分都分布都在这两个带上。

火山出现的历史很悠久。有些火山在人类有史以前就喷发过,但不再活动,这样的火山称之为“死火山”;而有史以来曾经喷发过,但长期以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火山,此类火山都保存有完好的火山锥形态,仍然具有火山活动能力,或尚不能断定其已丧失火山活动能力,人们称之为“休眠火山”;人类有史以来,时有喷发的火山,称为“活火山”。

地壳之下100至150千米处,有一个“液态区”(软流层),区内存在着高温、高压下含气体挥发份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即岩浆。它一旦从地壳薄弱的地段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

火山活动能喷出多种物质,在喷出的固体物质中,一般有被爆破碎了的岩块、碎屑和火山灰等;在喷出的液体物质中,一般有熔岩流、水、各种水溶液以及水、碎屑物和火山灰混合的泥流等;在喷出的气体物质中,一般有水蒸汽和碳、氢、氮、氟、硫等的氧化物。除此之外,在火山活动中,还常喷射出可见或不可见的光、电、磁、声和放射性物质等,这些物质有时能致人于死地,或使电、仪表等失灵,使飞机、轮船等失事。

火山的危害火山泥石流

火山爆发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暴雨结合形成泥石流能冲毁道路、桥梁,淹没附近的乡村和城市,使得无数人无家可归。泥土、岩石碎屑形成的泥浆可象洪水一般淹没了整座城市。

岩石虽被火山灰云遮住了,但火山刚爆发时仍可看到被喷到半空中的巨大岩石。

碎屑污染

火山碎屑是火山喷出的岩浆冷凝碎屑以及火山通道内和四壁岩石碎屑。火山碎屑按大小分为大于鸡蛋的火山块,小于鸡蛋的火山砾,小于黄豆的火山砂和颗粒极细小的火山灰;按形状分为:纺锤形、条带形或扭动形状的火山弹,扁平的熔岩饼,丝状的火山毛;按内部结构分为:内部多孔、颜色较浅的浮石,泡沫,内部多孔、颜色黑、褐的火山碴。被喷射到空中的火山碎屑,粗重的落在火山口附近,轻而小的或被风吹到几百千米以外沉降,或上升到平流层随大气环流。火山喷发时灼热的火山灰流与水(火山区暴雨、附近的河流湖泊等)混合则形成密度较大的火山泥流。火山灰流和泥流都带有灾害性。

火山碎屑熔岩是火山碎屑物质的含量占火山是怎么样形成的及其构造以上的岩石,火山碎屑物质主要有岩屑、晶屑和玻屑,因为火山碎屑没有经过长距离搬运,基本上是就地堆积,因此,颗粒分选和磨圆度都很差。

火山碎屑流

火山碎屑流是主要的火山杀手之一,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致命性。由于其速度很快,因而很难躲避。火山碎屑流是气体和火山碎屑的混合物。它不是水流,而是一种夹杂着岩石碎屑的、高密度的、高温的、高速的气流,常紧贴地面横扫而过。火山碎屑流温度可达1500°F,速度可达每小时100-150英里(Myers等,1995),它能击碎和烧毁在它流经路径上的任何生命和财物。火山碎屑流起因于火山爆炸式喷发或熔岩穹丘的崩塌。

熔岩流

在火山喷发后,有一定概率会形成熔岩流。呈液态在地表流动的熔岩被称为熔岩流,熔岩流冷却后形成固体岩石堆积有时也称之为熔岩流。呈液态流动的熔岩温度熔岩流常在900°C~1200°C之间,如熔岩中气体的含量多,更低的温度也能流动。酸性熔岩粘滞,流动不远,大面积的熔岩流常为基性熔岩。温度高、坡度陡时,熔岩流的流速可达每小时65km。熔岩流的形态取决于多个方面,如熔岩成分(玄武岩、鞍山岩、英安岩、流纹岩)、流量、地形和环境等。

山体滑坡

在火山喷发之后,火山喷发所产生的巨大震动,会导致火山周边的泥土松动,从而导致山体滑坡。

看过“火山是怎么样形成的及其构造”的人还看了:

1火山形成的原因

2初中科学教学措施

3盆地形成的地质条件

4冰川期是如何形成的

5湖泊是如何形成的

6瀑布是怎么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