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咖啡馆的介绍

装修宝典013

很多人的咖啡馆的介绍,第1张

很多人的咖啡馆的介绍
导读:正如字面上的意思,很多人的咖啡馆是由很多人共同集资筹建,并由很多人协同管理的咖啡馆。2011年1月7日,蚊二妞在豆瓣网“吃喝玩乐在北京”小组上发了一个题为《我们用2000块钱来开咖啡馆吧》的帖子。在这个帖子中,蚊二妞这样写道:每天背靠阳光面

正如字面上的意思,很多人的咖啡馆是由很多人共同集资筹建,并由很多人协同管理的咖啡馆。2011年1月7日,蚊二妞在豆瓣网“吃喝玩乐在北京”小组上发了一个题为《我们用2000块钱来开咖啡馆吧》的帖子。在这个帖子中,蚊二妞这样写道:每天背靠阳光面朝电脑坐在办公室的时候,我总是想面对阳光端上一杯咖啡……进而,我又很奢侈地想:我要开咖啡馆……所有和我一样想开咖啡馆的朋友,拿不出几十万上百万,也不可能辞掉工作专门开店,自己也承担不了那么大的风险。大家一起来做一个咖啡馆,用我们一点点的钱一点点的时间,凑成很多的钱 ,很多的时间。名字就叫响亮的“很多人的咖啡馆”。2011年9月10日,很多人的咖啡馆在北京正式开业。1自蚊二妞在网上发起了共建咖啡馆的号召,并成功筹建了”很多人的咖啡馆“之后,全国各地涌现出了许多类似的咖啡馆,它们都是由众多股东集资筹建并共同管理的。例如青岛市漳州二路19号的”多米人咖啡店“,它便是雨后春笋的萌芽之一,还有广州市天河区体育西路9号的“梦享家咖啡生活馆”,以及南京市建邺区河西万达广场的“DreamHouse很多人咖啡馆”,等等。

青岛独立书店位于青岛市中心。这是一家充满浓郁历史气息的书店。它有着非常古老的历史和殖民时代的元素,让人想从当年的风暴中吸取教训。下面详细介绍一下青岛独立书店。

什么是独立书店,就是独立的形式,独立的性格,独立的经营。简单来说,能被称为独立书店的,除了经济独立,还必须有独特的个性,独立的见解,独立的观点和想法。

青岛栈桥附近有很多独立书店。下了栈桥,沿着海岸线走,可以发现几个很特别的。虽然我不是一个爱书的人,但我有时也会发疯,我喜欢称自己为文艺青年。来青岛,自然想做点文艺的事,所以挑了个周末逛了几家独立书店。

智游境界

在网上看了很多帖子,做了功课,其中有一个最神秘。据说这家店的老板是书籍装帧设计师。它更像是一个人的私人书房,而不是书店。所有书架都是老板自己做的瓦楞纸。老板很随意,每天下午1点半才开门,周末也不开门,所以能走进这家书店,那叫一个不期而遇。

在我来这里之前,我并不关心用什么样的纸张和书籍的装帧,但我对专注于一件事甚至热爱这件事的人非常感兴趣,所以我去的之一件事就是“纸有状态”。

走到湖北路13号,抬头看一个圆形的牌子,上面写着传统书籍,走上台阶。木门旁边,是一簇郁郁葱葱的竹子,在竹林深处显得十分安静。

书店很小,二楼谢绝参观,所以除了书架,活动范围只有三四个人的空间。

进去的时候正好赶上老板的一个朋友正在和他老板讨论某本书怎么做,从正文的方向到阅读的顺序等等。总之两个人都没注意到我,我就一个人在一排书架前慢慢看着。这些书被仔细分类和整理,有许多人文和历史类别。店里安静的气氛让我连拍照都不想,生怕相机打扰了安宁。

翻开一本叫《香料在丝绸的路上浮香》的书,纸张质感简单,仿佛是为了配合丝绸之路的历史积淀。翻到后页,可以看到整体设计很有见地,老板姓易,原名简志。我在网上搜了一下这个名字,只在一篇博文里看到了几句关于他的话。然而,这使我开始注意书籍装帧,我也知道和范嘲笑我,听。

一本书的两个重要部分是纸张和文字,就像它的身体和灵魂一样。我触摸它的身体,同时感受它的灵魂,那就是阅读。但是,书籍的装帧和设计仍然不能凌驾于内容之上。更好是锦上添花。不要本末倒置。

我在《有纸之邦》里挑了一个笔记本。纸张不错,装帧简单,打算当日记用。买单的时候,我仔细看了看老板。真的很优雅很浪漫,我说的很慢。还贴心的送了书签和明信片。

青岛书房

离天主教堂不远,是一座巴洛克式建筑,原名安娜别墅。进去之后感觉商业氛围挺浓的,至少没有静下心来学习的冲动。楼上有几个房间供阅读和休息。

程潇书店

地方不大,书籍分类摆放整齐干净。有很多关于青岛地方特色的书。书店的**姐,短发齐耳,看到我手里的包,问我:“你去纸的状态了吗?”

我点点头。实际上,这个包很不起眼,纯白色,只有一个浅浅的标志。她很熟悉,所以一眼就认出来了。她跟我说了她当老师的经历,还热情地给我寄了张明信片,约我去良友书店,说1901塔很有特色。我冒昧的问了一下这家店能不能盈利。她笑了,“我们老板喜欢。”

像这样的话,盈利与否不再重要。就这样,我们在素未谋面的时候聊得很开心,仿佛“纸有境界”或者“洞见”这个名字成了“我们”互相认知的联合代号,仿佛我们可以认知,然后就可以互相了解。

凉薯坊

1901塔

有相当多的书。良友书店的书主要分两类。一类叫“我们的书”,就是良友书店自己出版策划的书;另一类是“朋友的书”,主要是良友书店多年积累的作者资源和青岛本地作家出版的书籍。

楼下右手边是艺术展览馆。我看到许多青岛艺术家的绘画、摄影和其他作品。在左手边,拐角处是青岛邮政博物馆。我在一楼买了明信片寄给朋友。

在书店最重要的是有一本你想读的好书。

但是有时候,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好书。

这个时候,我希望遇到一个对书有极好品味的书店老板。

就像《岛上书店》的AJ 一样,他觉得有义务提高大众的品味,因为有时候人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读的是一本多么可怕的书。他塞到我手里的那本书,值得细细品味,合上书,他依然感触良多。

希望能遇到这样的书店老板。

鸡蛋书店

丹华咖啡馆

最后的路线大多集中在栈桥和天主教堂附近,步行时间很少。这次书店主要在五四广场附近,距离也不算太远。

首先,我去了蛋花咖啡馆。

位于青岛市南区南京路107号,据说是从百丽搬到现在的位置。这是一个居民区外的一楼,非常好找。通往院子的小路铺着鹅卵石,透过透明的玻璃可以看到正在喝咖啡、看书的人。当你打开门时,你能闻到一股浓浓的咖啡味。

我在院子的玻璃屋里选了一个座位,身后的玻璃外是一簇簇竹子,头顶是淡蓝色的天空,耳边响起轻音乐,我就轻轻扶着头枕,沉入沙发。不知道是不是店主的女人给我拿的菜单。她的气质很舒服,“熨衣服”。我觉得大概可以用这个词,所以之一次不尴尬。

整个咖啡馆给人一种干净优雅的感觉,挺适合朋友聊天或者小憩的。就像在一个坚硬的城市里找到一个温暖柔软的地方。不是附庸风雅,也不是装文艺。它只是给人们带来生活中的小惊喜。创造和发现美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有一个三面都是书的书架。我来的早,所以可以随意在这里待很久,一排排慢慢看标题,不怕被打扰。

冯唐的书有几本,其中在香港卖的《素女经》,这里也有。听说老板会买港台省的书放在店里。果不其然,这本书在《mainland China》中大量的性部分被删减后,被重新命名为《女神一号》。

有一些新闻类书籍,大概几个新闻周刊,还有杨澜和柴静。还有其他关于村上春树、岩井俊二、昆德拉米兰、安易如的诗的随笔,还有很多其他的,我没怎么关注。

我拿了一本白先勇老师的《台北人》。之前在书上听到一个故事,我的眼里噙满了泪水。这次我毫不犹豫的捡了起来。封面上贴的精神书店是香港的一家独立书店。它流通旧书和二手书。估计是老板从香港带回来的。这本书是民国版,版式是传统的从右到左。真的很难读,但是抵挡不住诱惑。

这里的本意是等一个人,但是在这里等却变成了一个神奇的时刻。我希望时间过得快一点,我能早一点见到我想见的人,我希望时间停止,人们沉浸在书中,直到故事讲完。

方方

我徒步去了万象城,B1层方方正正,空无一人。这两家都是连锁书店,每个城市的门店不仅延续了创始人的风格和理念,还融入了不同的城市元素。青岛上空上下两层中间的螺旋走廊正好符合青岛蓝色海洋的特点。

《方》取材于南朝梁朝文学家萧统。“必须是常住地,然后是方的地方”。

书店的布局和室内设计简洁,现代感很强。整个书墙从上到下呈弧形延伸。据说总跨度达到100米。图书分类合理,根据作者姓氏首字母查找图书非常方便。

我很着急,进去看了看,然后就走了,只记得咖啡的味道和明信片架。

贴一个百度的介绍。下次有空的时候,去散散步,读读书,写写明信片。

Catspace只卖自己设计的产品。Catspace有自己的偏好。它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你可以在选定的日子里给你的朋友或你自己寄明信片和礼物。“传送到未来”是Catspace的专利。这些话总是挂在Catspace的明信片墙上。在豆瓣的车站打开Catspace City,会看到这样的文字:“书店卖书,当然。

下面这样不好吗?

大家好,最近本瓜在青岛。

逛街和看海大概是我旅行里最喜欢做的两件事情了。

而青岛,在逛街与看海上这两件事情上完全满足了我。

最近这几天,沿着海边栈道每天狂走,每天的步数都到了20000步+,好在运动量大,沉迷 美食 收不住的时候负罪感也不至于那么强烈。

我也没忙着赶各种景点,而是找了些小众点的去处慢慢感受,发现这座城市,还真特别适合周末的时候去放空。

下面我想和你们分享最近在青岛做的10件小事,它们让我收获到了久违的快乐。

之前种草了青岛的一家海边书店:「如是书店」。于是这次就跑到石老人海水浴场那儿,一探究竟。

这家算是一半咖啡一半书店吧。整个书店四周全透明,是圆环结构,光在360度无死角看海这件事情上,它就足够有亮点了。

书店里大多放的都是目前比较畅销的书,比较符合大众喜好。点上饮料或者甜点就可以慢慢地从下午坐到天黑。

咖啡与甜点的水准普通,真正有价值的是这个环境,看海看书,人间惬意。

看到有中学生跑来这儿自习,表示实名羡慕。我念中学的那会儿可没这么好的地方去泡上一下午。

如果你想找到一个真正好的阅读空间,我更推荐你去青岛的「方所」看看

之前去过重庆的方所,当时感到待在那个空间里无比幸福,前几天和重庆朋友聊到它的时候,朋友说这家书店在重庆已经倒闭了。

这次路过青岛这家方所,就心里想着:“哎,还好你活的还不错”。

它的地理位置很优秀,就在五四广场的万象城B1层。因为住在这附近,我几乎连着好几个晚上都跑去这儿读书。

除了是书店外,它也是一个美学空间、展览馆、杂货铺、咖啡店,待在这儿的任意一个角落,都觉得自在。

首先这里选书水平很在线。

随便走几步,都会有想看的书。我最近比较沉迷日本文学,最喜欢的日本作家吉本芭娜娜以及村上春树的书,这里都还算全。

如果你不知道看什么的时候就去畅销榜瞅瞅,总能找到看对眼的书。

这儿的畅销榜分为好几类,有艺术类、文学类、社科人文类、心灵励志类。文学类抓我眼球是是《82年生的金智英》,艺术类的话比较想读《山本耀司》。

其次是这里有一些小细节惊艳到人。

在商场里里就有一个小屋引导大家书店怎么走,而一些书店的元素则散落在商场的不同角落,让人觉得它们是融为一体的。

第三是这里的阅读环境很好。

工作人员会很认真地维护秩序,几乎听不到任何喧哗,人不少,但大家都各自安静。总之,它的整体感觉和诚品很像,适合不说话,适合找书,适合思考。

书店有时候真的挺像城市里的乌托邦的,而越是乌托邦的东西,生存下去就越有难度。再次希望喜欢的书店可以好好活下去。

和往年这时候相比。最近青岛的游客还不多,但有慢慢复苏的现象在。

栈道上也少了往日的热闹,工作日白天看到的几乎都是老人以及小孩。到了周末,能看到的小年轻就挺多的,各种来看海拍照凹造型的的人,看着它们就充满活力。

这次我去了好多个公园,上次文章里推荐的 「燕儿岛山公园」 ,比我想象的还要更好。整个公园里充满了生活味,甚至公园小径里真正的主角是小鸟。

另外小麦岛也是亲测的不错,我在的时候天气不是不是很好,拍不出它本身的美。

被好天气眷顾时,小麦岛在镜头前面就是开挂的。大片的草地,海边的栈桥,野餐的年轻人,活力四射。

@晨寒将过

我又走了一遍八大关。八大关这个景区的有名程度我就不多说了,八条以我国重要关隘命名的路,以及各色小洋房,组成了这个别致的去处。

它是游客必来的地方,其实也是当地人爱散步的地方。

在南方的温度已经不太适合野餐的时候,青岛现在的天气,配上野餐刚刚好。小朋友随意地在草地上撒欢,这份快乐能量我都能感同身受。

我在八大关漫步的过程里还碰上了一个挺有意思的「不是集市」,和喜欢的插画师交谈上了几句,翻完了一本插画师的画集,努力用画画记录生活的人真是可爱。

所以啊,旅行的时候真的不需要一个个追景点,这种意外的彩蛋往往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大学路算的上是青岛宝藏街道的顶流了,而且这儿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到处都是拍中式婚纱的新人。

大学路上的王牌——青岛美术馆

这条路上有青岛最值得去的美术馆——青岛美术馆。最近这儿在开国家重要的会议,美术馆并没有开放。

美术馆被外面的一片红墙包围着,里面的建筑显得特别秀气。而且这儿有中西结合的意味在:既有中式的飞檐,也有西式的大穹顶,这种文化mix让人着迷。

美术馆里的展览大多免费,不管是欣赏建筑还是看作品,都能让眼睛与大脑赚到!

大学路的周边有不少有温度的小店,咖啡馆、餐厅、手作店、杂货店,随便逛逛便能逛上个半天。

有一家吃到停不下来的温暖韩料店: 「 健康 家饭」 ,价格实惠,味道又正宗。

马路边的绿荫下有一家有腔调的咖啡馆: 「愚唐」 ,咖啡好喝,店里的景观正对大学路红墙,是很有亮点的小店。

Jolintomato

如果对手作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苏三的手作皮具」待上一会儿。个人感觉用好的皮料亲手做一个手工包,比买一个大牌包更有意义。

另外,这里好看建筑的密度太高,以至于我按快门按到停不下来,完全就是逛不厌的一条街。

上次去青岛我住的是老城区,冬天的时候晚上8点不到路上就看不到啥人了。而这次我选择住在CBD附近,因为热闹,晚上可看的东西也多。

只不过前几天的CBD被大雾罩着,晚上抬头一看就像是魔幻大片,不像人间。

也得益于雾气,这里多了一道「云里雾里」的风景。那些高楼里的酒店,几乎都活在了雾气里面。

青岛这片魔幻CBD还背负着一个重要的任务:在灯光秀的时候出来营业。虽然看灯光秀这件事情挺游客的,不过海岸线边的灯光秀,国内没几个城市能有,且当地的市民也都挺爱看的。

4-8月的灯光秀时间是从晚上7点40到9点,老城区是小洋房构建的慢生活气息,而这一片会让你感受到青岛的另一面。

我问了好几个青岛local年轻人哪里值得一去,他们都一致推荐了台东。一开始我还是挺疑惑,这不就是 *** 全国 美食 的小吃街,哪里都有。

直到我自己去了台东后,才觉得之前的想法很打脸,嗯,这是一个大型真香现场。

花不到100块,几乎就能在台东吃到撑。 建议多几个朋友一起去,可以分享着吃,尝到更多种类的 美食 。

要我说台东夜市的特色,就是以下两点了↓

两极分化严重

冷清的店铺无人问津,而隔壁的热门店可能就是排着大长队。在台东夜市,大家可真的全靠嘴在投票,店铺的好与坏,没多久就能检验出来。

中日韩 美食 大排档

台东夜市里面的 美食 种类丰富到像是一个「中日韩 美食 大排档」。

老北京毛肚、各种韩国料理、冷面、手打虾滑、烧烤、奶茶、甜品、粉面……感觉都能在这里吃下一个太阳系了。

当然店一多,埋伏着的雷也多,藏着的宝藏也多!一个最简单的 *** 就是找人多的店,虽然需要花时间排队,但不至于让嘴巴吃亏。 毕竟来台东的目的,就是 美食 。

几家台东比较值得吃的店:

满口香

开了三十多的老店,多是本地人去吃,辣肉超赞,炸蘑菇也是许多人的心头爱,人均30就能吃满足。

糯米蛋糕

蛋挞、糯米蛋糕、蛋卷都是热乎乎刚出炉地在卖,店员很擅长吆喝,也为这家店赚来了一点人气。价格很实惠,蛋挞1块一个,蛋卷10块钱一大袋,适合甜食爱好者。

他家吃的东西甜度控制的刚刚好,不齁不腻,蛋挞的奶香还缺一点。

买上袋装啤酒是青岛必须做的事情,因为只有在这里,你才可以大摇大摆地提着袋装的啤酒在街上转悠,坐在海边吸上几口,或者到家加上冰块,一口爽到底。

我真的要吹爆青岛的鲜啤。

Actually,我是一个不喜欢喝啤酒的人,且一直get不到啤酒好喝的点在哪里。但青岛的原浆却让我意外地觉得好喝,它整体给人很清爽的感觉,泡沫也非常丰富。

酿啤酒用的是崂山水,毕竟崂山又别名海上仙山,这水酿出的酒自然多了点仙气,和别的妖艳 *** 不同。

青岛的马路边有很多可以直接买袋袋装鲜啤的店铺,随缘走进一家就行了。大多数餐厅也可以直接点原浆,真的哪里都能喝到。

如果你感兴趣啤酒文化的话,那青岛的啤酒博物馆值得一逛。进去有两个馆,一个馆介绍青岛啤酒的 历史 ,另一个馆展示啤酒酿造的过程。

博物馆会给你两杯不同的酒,一杯原浆、一杯纯生。我更喜欢原浆,酒香浓郁一些。

青岛有个很神奇的点在于:你在高楼大厦间走着走着,眼前可能就会出现一片大海,存在着别处难看到的景色转换。

青岛有6个海水浴场,我这次去了3个。

最让我印象深的还是 「石老人海水浴场」 ,我在这儿从下午待到晚上,不仅玩水玩得很开心,而且还领略到了一副青岛居民的悠闲众生相。

这边海滩边的活动还挺丰富,有一家人在沙滩上扎着帐篷看海;大多数小朋友都拥有自己的挖沙工具,在沙滩上建造自己的世界。

还有人放着风筝,想到了五月天的歌词:风筝与风在缠绵,诗和诗人在兜圈。

*** 点的话可以玩水上摩托艇,在周边海域溜上几分钟,就足够能感受到玩海的爽快了。

快到傍晚的时候,遛狗与跑步的人就开始出现了。只想说,海边本身存在的日常就很治愈,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就是更好看的风景之一。

崂山在青岛的名气实在太大了,甚至在所有北方的山里面,它也算是头部的那几个,当地人用「海上仙山」称呼它,完全不为过。

当然,崂山并不是一座山,而是一整片山脉的名字。

崂山分为好几个景区,只用一天来玩是完全不够的。要看山的话去巨峰景区,这里有崂山山脉中更高的山。

「仰口」与「太清宫」特别适合看海,左手是山右手是海,景象很是壮阔。还可以乘着面向大海的缆车一路向下,这也是吸引很多人来的抓手。

当地人喜欢玩北九水,在溪涧森林里徒步找乐趣。我猜是他们日常每天都能看到海,所以就想找点别的景色看看。

因为我的目的是看海,所以我选择了「仰口」与「太清宫」。如果要在这两个里面pick一个的话,那就盘太清宫吧。

整个太清宫的游览体验给我留下了amazing的印象。太清宫其实是一个海边的道观,里面生活着很多厉害的道士。目前因为疫情,太清宫内部还没有开放。

道观进不去,但道观周边的一片海景与山景,实在打动人心,有几秒钟甚至怀疑自己是在仙境。

从下车点步行到太清宫的一段路也是可圈可点,石头路的两边有朴树、鸡爪槭……一会儿绿一会儿红,还时不时飘来一阵花香,通往道观的路和道观本身一样神仙。

另外,从仰口景区到太清宫景区的这一段沿海公路能看到的景色,也是绝美。目之所及有大大的海湾,红屋顶的小渔村,波光粼粼的海面……

我们国内本身就有的景色,其实根本就不输国外。

这几天转下来,发现青岛有意思的咖啡馆还是不少的。所有的咖啡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可以看海的与不能看海的。

如果中意看海咖啡馆,可以看看的我在青岛有一条海滨散步道,可以让你从德国玩到希腊里的推荐,这几家表现比较优秀。

☕️ 海边咖啡店 ☕️

浮生十味

Vanila cafe

Danty Sevour 丹缇甘滋

August house 八月小馆

Hana & Alice

而在不能看海的系列的咖啡馆里,也有不少故事,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这家↓

小巫咖啡馆

这个不寻常主要体现在店铺的装修布置、店员、气氛各种因素上。

一开始我走进的是咖啡店附属的杂货铺只能容纳3个人站立的小店铺,卖各种复古卡通周边,各种手办看着还蛮让人上头的。

正打算掏出相机拍一张的时候,老板说我们这里不能拍照。

老板还说,这个时代啥都是照片,你应该用心静静感受这个地方,而且我们店,根本就不缺照片。嗯,很有个性了。

隔壁的咖啡厅就是「小巫咖啡馆」本馆,是从外到里的神秘。各种摆件都显得有点年代感,有种误入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感觉。

在店里,我还在一旁听完了占星师占星的全过程,感受是:完全相信自己,比预知这些未来的信息为更重要(准不准还不一定)。

气氛与装饰是这儿的很大的亮点,要说咖啡的话,就只能算还过的去。倒是眼前能看到的讲伊丽莎白女王的全英文小破书,更是吸睛。

青岛最厉害的农贸市场是「团岛农贸市场」,蔬菜水果水产肉类这里都非常齐全,而且充满了烟火味,是本地土著更爱逛的地方。

之前多肉说过,基本在菜场的周围,还会遍布着不少好吃的小吃店。这句话我深度赞同。

团岛农贸市场周边的「味为先豆腐脑」就值得pick。这边的豆腐脑和这家的不太一样,汤汁是略粘稠的羹(有点像胡辣汤),里面加的料还有鸭肉,一口满足。

另外这里的「菏泽酥皮油炸糕」店门口也十分热闹,一看就是本地人爱吃的小店。油炸糕有白糖馅与豆沙馅,两种口味都香。价格1块1个,挺良心。

因为我住在五四广场附近,去团岛买菜并不方便,因此选择了就近的 「新贵都农贸市场」 逛逛。

靠近菜市场,就是靠近生活。

蔬菜水果区一片元气,菜的种类和南方差不多,毕竟南方市场很多都是靠山东运过去的。山东大樱桃只卖十块一斤,各个看着饱满发亮,让人有点不敢相信。

水产区有类目丰富,而且价格感人,生蚝8块一斤,石斑鱼18一斤,比目鱼20一斤,扇贝15两斤,如果你住的是带厨房的公寓和民宿,完全可以带着新鲜货回去做一顿。

这里还要夸一下动森这个 游戏 ,我在菜场里认出的一些鱼,是在动森里钓鱼学到的。

新贵都农贸市场有家凉皮店特别棒,位置就在入口处。我本来买了菜场里的凉粉准备回去自己调味,咨询了一下店铺的大姐,大家亲自帮我调了底料,实测好吃。

交通:

1 青岛的几个主景区基本上地铁都能到。

2 如果在城区,我建议你可以坐坐公交,因为地面上的建筑太好看。再加上公交缓慢的速度刚刚好可以欣赏建筑,看到喜欢的直接下车,而且公交车费只要1块钱。

3 去崂山建议可以自驾,沿海公路开车太爽。

甚至会让人想起台湾花莲海边自驾以及美国一号公路的自驾。

门票:

以上我说的大多数点,都是不需要门票的。

2 其他需要门票的地方到了再买就行。

3 青岛市美术馆需要至少提前1天预约:

预约地址 http://cityqingdaonewscom/qingdao/ticket/index

● ● ●

青岛大概是我去过的路上能看到拍婚纱人最多的城市。大概是城市本身景观的底子好,四处取景也毫不费力。

杭州的朋友们连连喊着太热的时候,而我还可以在青岛穿一件毛衣背心,这儿天气舒服得有点不可思议,让人感觉时间又倒回了4月份,甚至有点后悔春装带少了。 所以,现在真的是去青岛的更佳时间(趁人还没多起来,酒店还没贵起来)。

今天就要坐上回程的飞机了,但仍旧觉得还没待够,推开窗就能看到大海的生活,每一刻都算数。

对了,青岛的各种 美食 也很对的我的胃口,想看青岛 美食 的话,后续的文章可以期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