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未曾在羊角灯胡同居住,但我与它确实有不浅的缘分|刘心武-

装修宝典011

我未曾在羊角灯胡同居住,但我与它确实有不浅的缘分|刘心武-,第1张

我未曾在羊角胡同居住,但我与它确实有不浅的缘分|刘心武-
导读:本文作者在恭王府天香庭院匾前 北京恭王府现在是一个热门 旅游 打卡地。恭王府所在的那条东西向的小街现在叫做前海西街,海指的是什刹海,这条街南边,有条胡同,叫做羊角灯胡同,羊角灯胡同与前海西街并不完全平行,它呈西南往东北延伸的态势。也许是被恭

本文作者在恭王府天香庭院匾前

北京恭王府现在是一个热门 旅游 打卡地。恭王府所在的那条东西向的小街现在叫做前海西街,海指的是什刹海,这条街南边,有条胡同,叫做羊角灯胡同,羊角灯胡同与前海西街并不完全平行,它呈西南往东北延伸的态势。也许是被恭王府 旅游 热的带动,近来羊角灯也成了一个 旅游 打卡地。其实这条胡同,长度不足二百米,宽度大体在两米多,胡同两边的院落,也至多不过是些寻常的小四合院,影壁后也就一进,没什么两进或更宽阔的院落,其中有的早成了混居的杂院,实在是无足观。那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其感兴趣?我想,首先是胡同的名字吸引人眼球吧。

既叫这名字,那是否与一种特殊的灯具——羊角灯——有关呢?答案是肯定的。北京胡同的名字,千万不要一律望文生义,比如也在什刹海附近的两条胡同:大翔凤胡同、小翔凤胡同,我初到那里时,就以为一定有过彩凤飞翔的美丽传说,或至少是以前生产凤凰头饰的作坊集中地,后来知道,其实是大墙缝、小墙缝的谐音转化,因为那两条小胡同,是依附在大王府高墙之间的隙地形成的,谐音将俗义转为雅称,是北京许许多多胡同命名的不二法门,比如大格巷原来是打狗巷,奋章胡同原来是粪场胡同,高义伯胡同原来是狗尾巴胡同(北京话尾巴发音为“以巴”)……但难能可贵的是,羊角灯胡同并非俚语俗音雅化而来,它确确实实是跟羊角灯这种独特的古灯具相关。

熟悉《红楼梦》的人士,肯定能想起,书中出现过羊角灯。第十三回写王熙凤从荣国府出发,出至厅前,上了车,前面打了一对明角灯,大书“荣国府”三个大字,款款来至宁国府。明角灯就是羊角灯,灯上可以写上大字,等于是荣国府的告示牌,可见灯体很大,透明度很强,体面而威严。第五十三回,写祭完宗祠,荣国府那晚各处佛堂灶王前焚香上供,王夫人正房院内设着天地纸马香供,大观园正门上也挑着大明角灯,两溜高照,各处皆有路灯。大观园的园门,据第十七回交代,是正门五间,虽比不上荣国府府门宏伟,也应该相当阔朗,门上所挑的大明角灯,也就是大个儿的羊角灯,想象中或许比十三回为凤姐开路的角灯体积还大。第五十四回写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廊檐内外及两边游廊罩棚,将各色羊角灯、玻璃、戳纱、料丝,或绣或画,或堆或抠,或绢或纸,诸灯挂满。在各色灯具中,羊角灯居首位,可见羊角灯已成为贵族府第奢侈级别的一种标识。

现在网上可以查阅关于羊角灯胡同的资料,其中一条是这样写的:“位于什刹海 历史 文化保护区,在三座桥胡同与龙头井街之间……羊角灯胡同这个名字从乾隆时期开始叫到现在,据说当初这里有许多 *** 羊角灯的作坊。也有民间传说这里是负责和珅府安全的警卫人员驻扎地。夜间士兵提着羊角灯巡逻,故名羊角灯胡同。21号院曾是刘心武先生住过的地方。23号院内北屋姓张,其主人的先辈是著名的大鼓表演艺术家张宝和,俗称‘大鼓张’,相声大师侯宝林曾向他学艺。侯宝林先生小时候也曾在此住过。”还有一些别的条文,大同小异。

羊角灯胡同北边的恭王府,其称呼是因为1850年道光皇帝驾崩,咸丰皇帝继位,将原庆王府赐给其六弟恭亲王奕欣,咸丰二年四月二十二日,恭亲王奕欣迁居此府,始称恭王府。现在不少人士参观了恭王府以后,都有一种感觉,就是《红楼梦》中所描写的荣国府——几进院落呀,垂花门呀,抄手游廊呀,东西夹道呀,穿堂门呀,后楼呀,都能在小说中找到影子,而叫做萃锦园的恭王府花园,里面更有诸多景观,令人联想到书中的大观园。但是《红楼梦》成书于乾隆朝中期,作者不可能超前到晚清去从恭王府及其花园撷取素材,因此,有一种说法,就是恭王府的前身,一度是乾隆宠臣和珅的宅邸,和珅当时有可能看到过《红楼梦》抄本,他是参考书中的大观园,来营造他的花园的,晚清恭亲王对其照单全收,才形成这么个格局。此说可供参考。

周汝昌先生曾出版一书,考据《红楼梦》大观园的园林原型,首印时,出版社可能是考虑到书名更好能简捷明快,就叫做《恭王府考》,有的人不仔细去看书里内容,只凭这个书名,就严重质疑:恭王府是《红楼梦》成书很久以后才有的,就算从和珅府说起,其造成也在《红楼梦》手抄本流布于世之后,你这考据意义何在?其实,周先生此书自定的书名,本是《芳园筑向帝城西》,再出此书时坚持以此为书名,盖是取《红楼梦》中元妃省亲,薛宝钗奉命题诗的之一句。

这一句大有考据的必要,意思是大观园的位置,在京城的西部,再参考书中其他的描写,更可知具 *** 置是在西北。虽然书中的大观园是作者把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识见加以融会贯通后形成的浪漫想象,但追踪蹑迹,探讨作者这想象的最主要的原型依据,还是很有意义的。周先生书中考据了和珅府建造前,那处空间的沿革,可知最早可追溯到明朝,那处地方,原有明代成化、弘治年间,擅权的大太监李广私建的园林,我1961年到那处空间工作、居住时,地名还叫做李广桥斜街,听老居民说,直到1950年,那里的水道以及以李广命名的拱桥还在,大约1952年,河道才被改造成暗河,桥才拆毁,李广桥斜街的地名一直保留到1965年,才改名为柳荫街。那一地域,不仅有什刹海前海、后海的大片湖泊,还有许多的网状水系,李广当年在那里建造别墅,就是利用了那里的水资源,形成一处美丽的园林。

清朝取代明朝,明朝的紫禁城成了清宫,明朝遗留下的一些豪宅园林,也多被清朝统治者接收,逐步分配给清朝的贵族达官建府建园享受,李广遗留下的那处园林,后来归了谁呢?应该是被清朝内务府收管,在康熙帝分封他的众多阿哥时,修葺为某阿哥的府邸,但因康熙晚期,有九子夺嫡的闹剧,最后四阿哥胤禛即雍正胜出,而两立两废的二阿哥太子胤礽,以及大阿哥胤禔、三阿哥胤祉、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四阿哥胤禵(后来雍正把这些兄弟名字中的胤字全改成了允字,而且八、九阿哥还被革出宗室,取了侮辱性的称谓“阿其那”“塞思黑”),都被不同程度打击,他们当中是否有的倒台前的府邸,就在李广桥那边?和珅后来所获得的地盘,应该就是那地方的一处废府,而这样的废府,照例应该由内务府处置。在成为废府的时期,官绘京城全图,当然只能画成一片卑陋之地,而将废府改建成新权贵的宅邸,应该由相应的工部官员负责,其下面应该有具体实施工程的营缮郎。

曹雪芹的父辈曹頫在雍正朝的江宁织造任上遭到查抄,但未被斩尽杀绝,逮京问罪后,还给他家在北京蒜市口一个十七间半的院落居住。雍正驾崩乾隆登基初期,乾隆实施缓解前朝紧张形势的怀柔政策,起用了雍正朝被治罪的内务府官员,其中就有曹頫,曹頫很可能就参与了废府改造为新府的过程,那过程绝非短时可竣,负责施工时可能就会常到现场,而他的儿子曹雪芹(若非儿子应是堂兄曹颙的遗腹子),那时虽然只有十几岁,也可能就会趁机跟过去打打下手,当然也就对那园林有了细致的观察深刻的感受。乾隆四年发生了“弘皙逆案”,曹頫被牵连,才终于“忽喇喇如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以至于“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曹頫不知所终,曹雪芹潦倒沦落,贫居西山,举家食粥。但这倒成了曹雪芹后来撰写《红楼梦》大悲剧的动力,他真事隐,假语存,一个有原型的大观园,在其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笔力下,也就呈现出来了。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当时北京市副市长、著名红学家王昆仑等人陪同下到恭王府视察,关于恭王府花园前身是《红楼梦》大观园原型的说法,他指示说:“不要轻率地肯定它是,但也不要轻率地否定它就不是。要将恭王府保护好,将来有条件时向 社会 开放。”

至于位于恭王府南边的羊角灯胡同——羊角灯是一种奢侈品,而且应该首先是供应宫廷,由皇帝来享用的。恭王府居然连其巡府的兵丁也大摇大摆各执一盏,可见府里摆设悬挂提用的更不计其数,这是很惊人的。明朝的李广在此建造别墅园林,后来李广倒台,大臣们弹劾李广八大罪状,其中的第四条就是“盗引玉泉,经绕私第”,玉泉山的水本来只能皇帝引用,李广却通过月牙儿河把那泉水引到了自家的花园里,这就是僭越。和珅被嘉庆治罪,开列罪状多达二十条,其中第十三条:“所盖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其多宝阁,及隔段式样,皆仿照宁寿宫制度,其园寓点缀,与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不知是何肺肠。”僭侈逾制,其实是各朝各代贪官的通病,《红楼梦》里写到的荣宁二府,地位其实在王爷之下,其吃穿使用,如玉田胭脂米、凫靥裘、大玻璃穿衣镜、大明角灯等等,不仅直追王府,甚至简直就是皇宫水平。羊角灯胡同满布的羊角灯作坊,其生产的羊角灯,主要应该是供应宫廷,其次才是其它贵族府第,但和珅府却独占鳌头,几乎垄断了羊角灯产量的大半,这当然是严重的僭侈逾制。

那么,羊角灯究竟是怎么生产的呢?有三种说法。

一种是说,将山羊角煮烂成糊状,然后置于浅碟中冷却,最后形成类似玻璃的薄片,然后把这些薄片镶嵌在事先 *** 好的灯框上。但这样形成的灯具,不能呈浑然一体的圆筒形或枣核形,与留存至今的实物不符。

另一种说法,则是有一种模具,类似两个大小不一却也相差不多的圆形,把煮烂的山羊角形成的糊状物灌进两个圆形的缝隙中,待冷却干燥后,拆去模具,就形成了长圆或 *** 的灯体,上下再附加铁丝等制成的烛台提手,就形成了羊角灯。邓云乡先生持此说法,可供参考。

但我相信第三种说法,这是我在李广桥斜街工作居住期间,在羊角灯胡同里,听一位老爷爷告诉我的。我结识他的时候,不到三十岁,他却已经八十开外,左近的人们都称呼他冰爷,我也跟着那么叫。

刚开始的时候,我以为写出来是“兵爷”,想必他当过兵丁,后来才知道,所谓“冰爷”,就是在冬季什刹海的冰冻期,参与采冰的爷们,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每到冬季,什刹海还都有采集天然冰,运往冰窖保存,在夏季加以使用的做法,但我结识冰爷时,他早干不动采冰,听左近有的知根底的人说,其实也可以叫他杠爷,就是在解放前,他一度当过给人抬棺材的杠夫,这个称呼比冰爷难听,有人那么叫唤他,他不应声。

但他跟我熟了以后,我问起羊角灯的事情,他就说自己在光绪三十年,十二岁的时候,到这羊角灯胡同的作坊里,当学徒 *** 过羊角灯,他说那时候这胡同里原来的羊角灯作坊已经倒闭过半,但也还有继续坚持那营生的,来订货的主顾,达官贵人多过了皇家贵族。他跟我细说羊角灯的 *** 过程:

把大山羊角截去尖端,放在大锅里,放满水,用大量的白萝卜丝一起焖煮,掌握住火候,一定要在山羊角没有煮烂却又软化的情况下停火,然后把煮得膨胀的羊角捞出来晾起,也要掌握住火候,在捞出的山羊角仍温热的时候,用一组木头制成的楦子,塞进羊角里面,将其撑大,开头使用的楦子类似纺锤形,然后逐步换成中部鼓起更多的楦子,这期间,有的羊角就会破裂,那就只能放弃,没破的,再小心翼翼地换更鼓的楦子撑开,最后,才形成或圆筒状或大体 *** 的灯膜,灯膜形成后还要再细心打磨,使其各方位厚薄大体一致,最后再附加上下的提框烛座,成为一盏可供使用的羊角明灯。

听他这么说,羊角灯 *** 过程中的损耗率是相当高的,他说煮一大锅羊角,最后成型的,也就三两个,大型的成品,往往一季也就几盏,而且羊角灯使用期也短,冬寒夏暑,容易开裂,不经磕碰,即使外壳完整,也往往会变得失去透明度,不再美观。我很感谢他给我提供的这些宝贵信息,就跟他说,我管您叫灯爷吧,他摆手,说还是叫冰爷好,原来他是从国营采冰队退休的,他以那个正经职业为荣。冰爷已经谢世四十余年,羊角灯胡同作坊的制灯工艺,随他那代工匠湮灭无传了。

如今存世的羊角灯,非常罕见。整个故宫博物院,也仅存1889年光绪大婚时坤宁宫洞房使用过的两盏硕大的喜字羊角灯(上图)。从网上得知,浙江在诸暨大唐箭路村,至今还有一位羊角灯 *** 传人——张方权。他家祖上四代做灯。他的 *** *** ,与我从冰爷那里听来的类似,不同处是他将两瓣熬煮过的羊角撑大后,再合拢加以焊接,焊接后使用工具仔细打磨,使人看不出接缝。如果北京羊角灯胡同要进一步开拓 旅游 事业,或许可以请张方权先生到胡同中开一爿羊角灯店,展示其特殊工艺,并将制成的灯具作为 旅游 纪念品发售。若再将大鼓书艺人张宝和以及侯宝林故居布置成曲艺博物馆,再将胡同里现有的小餐馆改造为可听大鼓书与相声的茶寮酒肆,或许人气可更旺。

但我与羊角灯胡同确实有不浅的缘分。我在青春期,追求过居住在那胡同里的一位女郎。那期间我傍晚常从龙头井那边往胡同西口里去,但往往就有一位大体同龄的小伙子,偏在那时候在胡同口舞剑,他身手矫健,剑法专业,似乎也并不是故意要阻拦、威胁我,但我望见那阵势,总觉得还是退避三舍的好,于是转身从前海西街,绕到羊角灯胡同的那一头,叫做三座桥的地方,试图从东口进入,但也就有好多次,我到了东口,他却又出现在东口那里,依然默默舞剑,令我大囧。我们从未过话,但都心照不宣:互为情敌。我知道他那时所属的单位远比我任教的学校高级,而且他的母亲也通过强有力的中介人士,向那女郎的父母表达了迎娶其女的愿望。后来他不再出现在胡同口舞剑,因为那女郎最后选择了我这舞笔的,成为我的妻子,我们生下了儿子,儿子幼时就放在妻子父母、也就是我岳父岳母那里抚养,我虽然常常会去岳父岳母居住的院里,却从未在那里过夜,我和妻子另住在柳荫街,因此那个院落不可说成我一度的居所,更何况那时候那是个居住了五六家的小杂院,即使从我岳父岳母的角度来说,也不能算成是一家的宅院。

不行了,流年碎影荡漾心头,都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忆,不能再往下写了。爱妻去世马上就满十三年了。羊角灯胡同虽非我曾居之地,却是我生命中难以忘怀之空间。

2022年2月8日绿叶居

作者:刘心武

1、天安门广场一带 ★★★★★

北京旅游攻略

如果在北京只能停留片刻,而且可能是此生惟一的停留,那么就去这里吧!世界上更大的城市中心广场,是北京乃至全中国的象征。每个中国人肯定都曾”目睹”过它的雄姿,但真正身处其中一般仍然会激动。

天安门(登城楼15元、学生5元、需要存包、水。绕到后面有售票处,那边可以登楼。个人觉得景观一般,不去也可以)

性质所属:历史人文 摄影 徒步

交通:乘1、2、4、5、9、10、17、20、22、44、52、53、54、59、110等多路公共汽车均可到达。乘环线地铁前门站、直线地铁天安门东站、天安门西站下车。

看升旗攻略:升旗的时间头天的晚报和北京台电视上有公布,看住地远近决定起床时间。结束后可就近吃早餐并休息,在前门和天安门四处转转照相留念。

同时可游

1、人民大会堂 位于广场西侧,内有著名的万人大会堂和5000人宴会厅。

北京自助游

门票:成人30元,学生15元 , *** :63096156

开放时间:9:00-14:00(如没有活动,此时段开放)

提醒:不能携包进入,必须寄存。

2、中国国家博物馆 位于广场东侧,由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组建,文物系统珍贵,绝对有必要看看。

北京旅游攻略

门票:根据展览不同,票价也有所不同

开放时间:8:30-16:30 。

3、毛主席纪念堂

北京景点

门票:门票无,但一般需排长队,要存包,安检。开放时间:8:30-11:30(星期二到星期日),14:00-16:00(星期二到星期四),7、8月只有上午开放,星期一闭馆。

*** :65132277

4、国家大剧院(周一闭馆,周二至周日及国家法定节日9:00-17:00,官网订购25元/人;现场购买30元/人;家庭套票40元/套,65元/套,等候地点:北水下廊道。外观呈大巨蛋型

2、故宫 ★★★★★

从旧皇城正门天安门(你肯定能找到)门洞穿过,沿着青砖铺就的道路北行,一大片巍峨宏大的建筑群让人恍然有置身哲学意义的天地之间的感受,没错,你正在走进昔日的紫禁城。

故宫

推荐路线:中路:午门→太和门三大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 东路:午门→太和门三大殿→乾清门→东六宫→宁寿宫→珍妃井 西路:午门→太和门三大殿→乾清门→养心殿→西六宫 如果只有半天时间,建议走中线,中线的比较经典。我走了中线加东线,没休息,走了3小时多。如果想走完,最少5h,推荐先中线–西线—东线。具体可以参考导游机子上的路线走。西线比较没看头,东线有个珍宝馆,里面有九龙壁和珍妃井等,多付10元,还是不错的。)

旅游 故宫

性质所属:古代建筑 人文历史 摄影 徒步

门票:旺季60元(4月1日-10月31日),淡季40元(11月1日-3月31日) 3月8日妇女购半票;6月1日儿童免票;8月1日现役军人免票。

开放时间:8:30-16:30(10月15日-3月31日),止票时间15:30,8:30-17:00(4月1日-10月14日)止票时间16:00

交通:公交1、4、5、10、20、52、101、103等多路公共汽车可达;乘一线地铁天安门东站、天安门西站下,从天安门广场步行前往即可。

故宫快速攻略

中路:午门→太和门三大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

东路:午门→太和门三大殿→乾清门→东六宫→宁寿宫→珍妃井

西路:午门→太和门三大殿→乾清门→西六宫→慈宁宫→养心殿→漱芳斋

游览提醒:

1、如果只有半天时间走马观花,建议更好以中路为主。

2、爱好书法的朋友不可错过养心殿西暖阁的三希堂。

3、故宫 *** :65132255

小贴士:

1、珍宝馆、钟表馆门票各10元。

2、目前正在召开票价听证会,若通过,故宫门票将调至淡季80元,旺季100元。

游览心得:

1、大气和考究: 游故宫当然首先是感受它浩大的气场,所谓”禀天地之灵气”。但也有必要细细欣赏其建筑艺术。故宫建筑都是砖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其建材和建筑手法都十分讲究。

2、城墙与护城河:故宫外围是一条宽达52米、深6米的护城河;里面是周长3公里的城墙,墙高近10米,底宽862米;城墙上开有4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座角楼。护城河和城墙都是”皇城根下”最有韵味的地方,可感受北京人的消闲方式,也特别适合摄影。建议从东华门穿出,即可进入一个与皇城里截然不同的天地,尤其夏日的傍晚这里最美。过护城河一直往东,可步行到著名的东华门夜市和王府井。

3、天坛 ★★★★

天坛

天坛是全世界更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以”天圆地方”理念规划园区和建筑造型。其中的祈年殿算得上是中国更优美和最著名的古典建筑,也曾经是北京更高的建筑(38米)。天坛的总面积比故宫还要大4倍,在气势恢弘的浓荫古树间,浮现着一座座精美非凡的建筑,每当春季,树林间遍地野花,金秋则落叶铺地,在清晨或黄昏时分,最能体会那份岁月流逝的沧桑。对外地游客而言,与其花时间在一些现代人造景点中疲于奔命,不如用一天或半天时间来品味天坛的脱俗和静穆。

性质所属:古代建筑 人文历史 摄影 徒步

门票:淡季10元(11月1日-3月31日), 旺季15元(4月1日-10月31日)。除门票外,园内景区另收门票20元。

交通:乘公交6、15、17、20、35、36、39、106、120、122、803路可达。

开放时间:6:00-21:00

其他古代祭祀场所

先农坛 与天坛在老北京中轴线南端东西相应,是明清皇帝祭祀先农诸神、举行籍田典礼的场所,也是国内现存的惟一一座祭祀先农的遗迹。这里不仅有规模可以比拟故宫太和殿的太岁殿,还有古时皇帝借以展现亲耕秀的”籍田”。

门票:15元,

开始时间:9:00-16:00

交通:乘14、20、54、106路均可到先农坛。

地坛 位于安定门外大街,春节的庙会十分著名。

日坛 位于建国门附近,小而精,围绕日坛是老外们活动的大本营,秀水街在附近。

月坛 位于西城区月坛北街。

4、北海公园 ★★★★

北京景点

北海有十足的江南园林的秀美,也有皇家园林的大气。在北海,冬可溜冰,其他季节可划船,还可遥望 *** ,是一个可以坐下来细品其美的地方。著名的九龙壁就在北海 。

性质所属:古代建筑 人文历史 风景 徒步

交通:乘5、101、103、109路公交车到北海前门,乘13、42、107、111、118、701、810路公交车到北海后门。

门票:淡季5元(通票15元),旺季10元(通票20元)

开放时间:6:30-20:00

5、恭王府 ★★★

恭王府的花园据考证为恭亲王所建,因后来成为和珅的官邸,装潢布置十分奢华而让人向往。

位于什刹海北岸的恭王府是世界更大的四合院,也是今日北京城里60余座清代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一个。据说恭王府最早的主人是和,自恭王府花园拍摄了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雍正王朝》和《还珠格格》后,这里名声日盛,成了北京的一个热门去处。

北京旅游攻略

门票:20元,地址:前海西街 , *** :66168149,开放时间:8:30-17:00

交通:乘坐13、42、111、107、701、118、810、823、850路公共汽车,北海北门下车

6、四合院与胡同游 ★★★★

胡同儿〜

北京的四合院是”京味儿”文化的典型代表,四面房子围着一个院子,既自成一体,又得享天地之气和天伦之乐。目前,随着城市的拆建,四合院、大杂院正在成片地消失,还有不多的四合院被保护起来,供人凭吊正在消失的老北京文化。

老胡同群落

什刹海

烟袋斜街

什刹海是由前海、后海和西海(积水潭)组成,历来被认为是京都的文脉所系,是皇城以外景致更优美、文化气息最浓郁的地方。这个区域附近的胡同和胡同里的四合院,曾经是北京最适合居住的地方(从北京城初建时,这个区域就被规划为中产阶级以上的住宅区之一),现在,这一地区也是胡同、四合院保存最集中的地方。

恭王府:这是至尽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王府,曾是和珅的府邸。

烟袋斜街:后海最热闹和喧嚣的地方,一路上嗅到的都是四合院、咖啡馆和时尚小店的混合味道。

银锭桥:据说天气好时能看到西山的景色。

南锣鼓巷

文艺小青年·我在北京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各有八条对称的胡同,形如蜈蚣,所以又叫”蜈蚣街”,蜈蚣街的胡同一色苍灰,整洁干净,胡同沿线的民居一律灰砖青瓦,与王府相比自有不同趣味。因为中央戏剧学院在这里的东棉花胡同,也因为北兵马胡同里有个话剧场,再往西边的帽儿胡同走又是国家话剧院。可以说这是北京戏味儿最浓的地方。现在这附近的胡同里已经有十几家新开的酒吧,一条新酒吧街的轮廓日渐成型。

黑芝麻胡同13号院:蜈蚣街最出名的建筑,是一座共有五进院落的典型四合院。

过客:位于南锣鼓巷108号。是个喝茶、聊天、发呆的好地儿。

旧鼓楼大街

这条与喧嚣后海、静寂钟楼鼓楼比邻的街道,周边是以鼓楼为中心的四合院。曾是元代古街的旧鼓楼大街,有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也曾经历让老北京们心碎的街道拓宽工程。这里现在出现了好几家很有风格的酒吧与餐吧。

水归器:旧鼓楼大街183号。水归器淡淡的中国情调和旧鼓楼大街这条古街遥相呼应。

床吧:旧鼓楼大街张旺胡同17号。设计概念就围绕在”床”上,在BED一层层帝进的各个房子里,都摆满了床。

古人一般在冬季去河里取冰保存到地窖里面,等到夏天再用,后来开始把硝石加入到水里来制冰。

在人们学会制冰之前,冰窖的冰和夏季用来消夏的冰都是冬天存储起来的。冬天于河面取冰,放入地窖或冰窖,覆盖上棉被,隔绝与外界的空气交换和温度交换。

因为地下比较凉爽,加之冰窖和地窖的开口都比较小,空气也都不流通,能够保存比较长的时间,留到夏天,用来储存食物和降温。

唐朝末期,人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出硝石,既而发现硝石溶于水会吸收大量的热,使水降温到结冰,自此,便有夏天制冰之法,从而节省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

后来制冰 *** 普及以后,制冰人逐渐把糖加到冰里吸引顾客。到了宋代,市场上冷食的花样日益繁多,商家还在里面加上水果或果汁,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浆和牛奶,这和现代的冰淇淋十分相似,换言之,也就是当代冰淇淋乃至哈根达斯的鼻祖。

扩展资料:

制冰的始末:

最早冰制冷饮起源于中国,唐朝末期,人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出大量硝石,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使水降温到结冰,从此人们可以在夏天制冰了。

后面又逐渐形成做买卖的食物链,他们把糖加到冰里吸引顾客。宋代,商人们还在里面加上水果或果汁。元代的商人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浆和牛奶,这和现代的冰淇淋已是十分相似了。算是中国冰淇淋鼻祖了。

除了制冰用的硝石,还有一个 *** 就是“存冰”。

以清朝来说,清《会典》“工部都水清吏司藏冰”条云:“凡伐冰取诸御河……岁以冬至后半月,部委司官一人,募夫伐冰,取其明净坚厚者,以方尺有五寸为块……以供公廨……设暑汤之用。”民国时仍有此俗。每年凿河取冰之前,要祭拜河神,感谢河神赐予的冰块。

凿出来的冰会修整的四四方方,并且有标准的尺寸要求,这样就可以很高效地利用冰窖的空间了。冰窖一般都挖建在半地下。在清朝大部分时期里,建冰窖是国家垄断行业,老百姓不允许建。冰窖有两种,一种是官窖,专供皇家使用,另一种是府窖,供王爷们使用。

在北京就有个冰窑口胡同,是清朝时期的官窑所在地,它之所以修在此地,是因为旁边就有城市水系的分流。从西边的玉泉山引水至此,与东边的通州大运河水系贯通,南边就是皇室的什刹海景区,当然还有后来老舍自沉的太平湖。

用冰主要有两个地方。一、给皇家的屋子降温,当空调室友。装冰的容器也是有讲究的。外面是木制的,内里是铅或锡的,只要不直接喝就不会重金属中毒。二、用于冰镇食物,因为夏天的冰非常珍贵,所以,皇帝会对喜爱的大臣的防暑降温赏赐是按等级发“冰票”。大臣可以凭票领冰。

后来 冰并不是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受,寻常百姓在夏天都能吃到冰。

窖冰旧时传统岁时风俗。亦称“藏冰”。我国北方夏日暑热,冬日结冰,故有于冬季藏纳冰块于冰窖以供来夏使用的风习。清代冰窖分三种:官冰窖,府第冰窖,商民冰窖。

每到十一月三九、四九天,即有伐冰、藏冰之举,颇属盛事。

大明湖畔是国内制冰业发展比较早的地方 (知道皇上为什么喜欢来这里了吧?)

每年冬天,在大明湖水完全冻结的时候,大明湖附近的村民就开始准备存冰。首先得准备存冰地点。就是挖地窖。

地窖挖好后,下面铺上草毡,趁三九天,大明湖冰结最厚的时候到大明湖里去切冰块,然后一块一块得从下往上摞起来,一直到地窖顶。摞满后再在上面盖一层草毡,草毡上面再盖一层厚厚的黄土,最后入口也要用土封起来,这样一个冰窖就算完成了。

冰窑由于它的特殊性,只能打开一次,也就是打开后里面的冰必须卖完,所以买冰需要预约,到了足够的量,冰窑才开,人们拿着冰票去冰。

用冰最多的就是饭店,然后是部分家用,再就是走街串巷卖“冰溜子”的小商小贩。济南是国内最早出售汽水的地方,就因为大明湖可以产冰。

冰窖里的冰取完了,人还没走光,门口有一群早等在那里的小孩就一哄而上,去捡地上的碎冰吃。这成了老一辈济南人脑海里不可磨灭得记忆。

-盐水制冰

 在生活当中总是在机缘巧合下遇到我们难以忘记的书籍。阅读完作品后,心中感触颇深有了更多的想法。写读后感可以感受到文章的精髓,也可以帮助自己写作文的时候得到更好的题材或感受。有没有新奇而不失创意的作品读后感范文呢?经过收集,我为您献上将军胡同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将军胡同读后感篇1

 在胡同将军里讲了许多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很精彩,但我最喜欢是——铁弹子。

 铁弹子这个故事讲了,图将军抓了一个蛐蛐,名叫铁弹子。大宝拿着铁弹子来到学校跟其他人比谁的蛐蛐厉害,小海子有三只虫子,非常厉害胜过了许多人,可大宝和他比赛时却输啦,小海子有些不服气,就叫爸爸收购铁弹子。可图将军不想把铁弹子给小海子,所以就没给小海子卖,小海子和爸爸很生气,于是又去抓更厉害的虫子,这回他们抓了虫子之王,拿着新捉的虫子大王跟大宝的铁弹子比赛,可铁弹子打不过小海子的虫子大王,比赛刚刚开始时他就被小海子的虫子大王压制住了,被打的头破血流,正当大宝准备放弃比赛时,忽然抬头望见了铁弹子又站了起来,这时铁弹子努力坚持着,心里想着,只要坚持就会有希望。就这样他使出浑身力气,凶猛的像虫子大王扑了过去。铁弹子靠最后的勇气与毅力,战胜了小海子的新虫子大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不能轻易放弃,只要还能站起来,就要坚持到底,就要战斗到底,胜利永远属于强者!

将军胡同读后感篇2

 这个假期我读了史雷写的将军胡同。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章是《铁弹子》。

 主要讲的是二舅给大宝捕了一只多年难遇的极品蛐蛐--铁弹子。大宝拿着铁弹子来到他最喜欢的汇德学校。课间的时候,大宝拿着铁弹子和同学们斗蛐蛐,铁弹子打败了小海子带来的连续三天取胜的三条淡白青。第二天,小海子的爸爸秦孝天要用五条好虫和他换铁弹子,图将军不换。他又说要买铁弹子,图将军不卖。下午秦四爷找大宝的姥爷和图将军要铁弹子,图将军和姥爷没有给秦四爷。

 一个星期后,秦孝天捉了一只虫王紫黄,让铁弹子和紫黄斗争。可图将军的分析却让我们为铁弹子捏一把汗,古书上记载,紫黄可是百年难遇的极品,紫黄全身上下五六种颜色,其他虫一照眼儿便胆战心惊。于是,一场两个孩子之间的斗蛐蛐尽然找来了老师和日本人,这就不是简单的“斗蛐蛐”了!(fw76Com )

 看到这里,我激动不已,想起妈妈给我解释的“9。18”的意义,我心里也期盼着他能赢,果然,铁弹子是好样的,是个“有灵性、有血性的好虫”。可是第二天早晨,大宝发现铁蛋子僵硬了,它还是牺牲了!大宝和涂建军把他埋在一棵枣树下,上面的木板上写着铁英雄之墓。

 看完这个故事,我觉得铁弹子的机智、坚强的意志力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让我记住勿忘国耻,做一个有血性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将军胡同读后感篇3

 “读了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这个周末,我读完了由大奖作家史雷所著的一本书——《将军胡同》。

 全书以一个八岁孩童的视角,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北平城中各种各样的人物思想变化与被压迫的生活场景。书中,图将军是主要的人物之一,他与作者所在的刘家有着不解之缘。图将军为人侠气,具有侠义肝胆和英雄气概,为刘家摆平了不少麻烦之事。

 书中有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情景,无论谁读了之后都会感觉心潮澎湃。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七章中的一篇故事:作者的大舅是抗日地下党,被日本兵追捕时十分危险,他们家训养的獾狗铁苍狼奋不顾身地冲出草丛去咬死日本军犬让大舅得以逃脱,最后铁苍狼与日本军犬同归于尽。当时,作者对图将军说的话:“你是说铁苍狼死也不会放过日本军犬?”一只獾狗都能和敌人战斗到底,何况是人呢?还有第二章中斗蛐蛐,以代表民间正义力量的“铁弹子”与代表汉奸势力“紫黄”拼死战斗的场景。最终,“铁弹子”在身处绝境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对身形比它大的“紫黄”发起了进攻,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一只蛐蛐都能努力在绝境中寻求生机,在当时境遇下的人又为何不能呢?

 《将军胡同》是一本充满童真童趣和绝地反击精神表现的儿童小说,大家有兴趣可以读一读它,在此推荐此书。

将军胡同读后感篇4

 将军胡同这本书是我所喜欢的书中之一,这本书是史雷写的一个抗日时期的故事,故事中有好多的人物,有大宝、图将军、赵姨、姥姥、姥爷……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图将军。

 书中介绍的图将军是一个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人,他每天都在玩蛐蛐玩蝈蝈。他还弄了一只獾狗送给大宝,大宝给他起名叫铁苍狼。他每天拿着这些小动物出去和别人比赛玩耍。但是他也是一个特别有正义感的人,特别反对日本人,不让任何人给日本人干活。他还特别维护中国人,喜欢帮助中国人。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石唐山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图将军带着秀儿和大宝一起去找秀儿的爸爸,等他们来到一个小村子后,发现这里到处都是一些破破烂烂的小房屋,根本不像人住的地方,而且这里一个人都没有,只有几个保安在门口,于是涂将军就去问那个保安,说:“你见过有一个叫石塘山的人吗?"然后这个保安说这个人早就惹起霍乱死去了,都是这些小鬼子弄的,惹起霍乱必须得小鬼子的医术才能治好,但是这些小鬼子根本不把这些苦力当人看,凡是惹起霍乱的,都把他们给活埋了。我觉得这些小鬼子实在是太可恨了。结果秀儿的爸爸也给小鬼子给活埋了,秀儿顿时泪流满面,伤心至极。这时候涂将军突然说:"我要做秀儿的爸爸",当时秀儿一下子跪倒在地上,热泪盈眶,长跪不起,这时候大宝都已经满脸泪痕了,已经分不清楚脸上的到底是泪还是血。这个故事足以证明涂将军是一个特别有爱心,特别爱帮助别人的人,虽然秀儿的爸爸死去了,但是图将军还是勇敢的站出来当了秀儿的爸爸。故事写到最后,图将军赤手空拳的杀死了两个日本鬼子后,英勇的牺牲了。他这种爱国不畏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读到这里就联想到了那个时代和我们这个时代的不同,那个时代只有过年才能吃到面做的食物,而现在呢,这些面做的食物都已经成为普普通通的主食了,我们许多小孩子都挑食,不爱吃。我们生活在这么幸福的时代,还挑挑剔剔,真是太不应该了。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好好读书,好好做人。

将军胡同读后感篇5

 《将军胡同》是青铜葵花获奖作品,作者是史雷。这是一篇以民国二十七年为背景的中篇小说,意韵深远,回味悠长。作品由喜庆而又令人担忧的皮影戏开头,最后由凄惨的《祭塔》收尾,前后首尾呼应。全文有着浓浓的京味,并以戏曲穿插全文,文中有许多老北京的习俗,都完美地融入到了文章中,例如:图将军的那些爱好、贯穿全文的戏曲、茶馆叫灯

 这本书清楚地反映了当时的各个阶层的人的生活状况,每个阶层都有着与这个阶层的特点相符合的代表人物,如:上级阶层姥爷、中级阶层巡警、底层的人是秀儿的爹。其中上中阶层都是能吃上一口饱饭的人,正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有保障,所以可以对日本人采取一些实质性的干扰;而底层的人连自己的生命都没有保障,就算仇恨日本人也不能对日本人造成什么影响,秀儿的爹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不想给日本人唱堂会,就去了石景山制铁所,但还不是去给了日本人打工。

 一口气读了史雷的《将军胡同》后,我被一种忧伤而又正义的情绪感染着,其实平下心来慢慢咀嚼,会发现小说中没有什么将军,也没有什么英雄,他们只是一些有着英雄壮举的隐忍的普通老百姓,但谁又能说他们活得不精彩呢?

将军胡同读后感篇6

 假期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将军胡同》,这本书里面有许多动物朋友,有永不服输的铁弹子,聪明伶俐的美猴王,老当黄忠的老将黄忠,美丽可爱的鱼美人,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

 六月雪这个故事讲了:一入五月,北平的天气就热了起来。老太太想喝酸梅汤,于是图将军去冰窖里买冰去了,不小心把冰块儿撒到了地上,赵姨因为那块冰块摔伤了,图将军就为赵姨去抓药去了,可是,图将军去了好久都没有回来,突然大宝和秀儿听到了枪声,让他们想到了,美猴王死时的那一声枪声,吓得大宝和秀儿连忙出去看,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图将军闭着眼睛,静静的坐靠在三轮车旁边的一面墙砖墙边上,一脸轻松,像是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作。图将军胸口处以被鲜血染红了一大片,此时,仍在“汩汩”地向外冒血。

 虽然图将军不是一个真正的将军,但是他非常心地善良,不管什么事情都为他人着想,为了去给赵姨抓药,没想到却不幸牺牲了,他是多么的英勇,多么的勇敢呀,我一定会像图将军一样,做一个心地善良,为他人着想的人。

将军胡同读后感篇7

 图尔堪将军是京城的八旗子弟。因祖上曾跟随康熙皇帝南征北战,立下功劳,被封为世袭“三等奉国将军”。那将军胡同便得名于此。

 转眼到了民国,图家破落了。这位图将军没别的本事,只是非常会玩。那些烧钱的爱好,像吃喝玩乐、打猎逗蛐蛐儿、摔跤什么的,他是样样精通。从前有朝廷,图将军衣食无忧。眼下没了俸禄,又没有谋生的本事,他只好靠变卖家产为生。没过多久,图将军已将家里卖得家徒四壁。邻居刘爷好心劝他找一个能干的活来养家糊口。从那以后,图尔堪就蹬起了人力三轮车,从图将军变成了图车夫。

 1937年,小鬼子进入北京。一些遗老遗少跑到东北去投奔伪满洲国,图将军不愿做汉奸,哪儿都没去。他看到鬼子和汉奸在街上横行霸道,胡作非为,心中十分恼火,便寻思着用什么法子来灭一灭他们的威风。机会来了,北京的一个汉奸手里有一只蛐蛐,个儿大体壮,十分威猛,斗败了很多蛐蛐,是著名的虫王,这汉奸也因此不可一世。要说玩蛐蛐儿,没人比得上图将军。他特地去捉了一只上好的蛐蛐来精心 *** ,取名“铁弹子”。最终,铁弹子咬死了汉奸的虫王,狠狠地教训了一把汉奸。

 图将军训狗打猎的本事也能派上用场。有一次,图将军去野外猎獾,正赶上日本宪兵队追捕抗日志士。图将军赶紧放出猎獾的猎狗上去扑咬。那猎狗十分了得,不但咬死了鬼子的大狼狗,还咬伤了几个鬼子。最终,猎狗战死,可抗日志士得救了。

 图将军一辈子不得志,但最终死得壮烈,不辱没“将军”两个字。那一天,图将军去同仁堂抓药,途中遇到日本特务正在抓捕抗日青年。图将军故意把人力三轮车横在路上。那特务抓人心切,不小心把图将军的药打翻。图将军不依不饶,死命拖住特务。特务急眼了,要开枪,结果图将军眼疾手快,打飞了枪,还摔死了特务。另一特务开枪击中图将军胸口,图将军奋起神勇,把那个特务又摔了个脑浆迸裂。此时,图将军再也支持不住了,背靠着墙,含笑而死。

 这就是图将军,一个从浪子到抗日志士的北京爷们。

将军胡同读后感篇8

 读完史雷的《将军胡同》,被一种真实而正义的情绪感染着,其实静心细想,小说中没有带兵打仗将军,也没有什么大英雄,只是一些没有什么英雄壮举的隐忍的普通百姓,但谁又能说他们活得不精彩呢

 小说是以将军胡同的富户人刘家的外孙大宝的视角写抗日战争那几年将军胡同发生的一些事情,将军胡同在北京,故事对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日常生活做了细致带有历史传记特质的描写。孩子的视角便是玩蛐蛐,养金鱼、放风筝,因为放风筝又遇到了名狗——铁背苍狼,带狗去捉獾等等。

 胡同的刘家是商人,与倒腾买卖的秦家似兄弟一样的朋友,但是日本人来了以后,各奔东西。刘家人是正面形象,一家人都很正义,包括收养的秀儿也一样。而秦家人当了汉奸,唯有秦家的孙子图将军还是有些正气的,他好玩,但善恶分明。

 小说中关于铁背苍狼的那段描写我觉很精彩感人,让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这条狗。我在想图将军他是一个没什么追求,只会玩的满人,但他确实把玩玩到了极致,无论金鱼、蛐蛐儿、还是狗。这只狗跟他们的时间不长,但是狗知道图将军他们对它好,便可以为图将军他们去拼命。我不知道生活中的狗是不是这样子,狗真的是这么忠心对待喂养它的主人吗

 这部小说对蛐蛐、金鱼儿,都比狗描写得篇幅长,且更精彩,而我独喜欢这条铁背苍狼懂感恩的狗,没有原因,只是觉得它的死更壮烈,有点儿像将军。

将军胡同读后感篇9

 这个学期我读了《将军胡同》这本书,因为作者史雷把这本书写的生动有趣。而书中的人物都是一些什么英雄壮举的隐忍普通老百姓,但谁又能说他们活的不精彩呢?

 这本书主要讲了书中的主人公大宝的一些有趣好玩的事情。如像铁弹子一样勇敢的图将军、机灵搞笑的猴子美猴王、活泼可爱的鱼美人、不屈不挠的铁苍狼、老当黄忠的老将黄忠……这些有趣的人物和动物。

 其中令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就是图将军带着史雷和铁苍狼晚上去抓獾。图中遇到了大宝的大舅,听了大舅的消息原来才知道他被日本军追上了,这时图将军问他:“敌军有多少只猎犬?”大舅回答说:“听那声音就一只。”接着图将军就派铁苍狼去咬死日军的猎犬,大宝听到了撕开两个物品的声音,他问图将军是怎么回事儿?图将军说:“好的狗抓到猎物是不会松口的,”最后在月光下图将军流下了一滴一滴的眼泪。

 这本书除了铁苍狼,还有很多很多勇敢的角色,他们都是为了一些人和事而最后牺牲了,像他们这样不屈不饶,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1、首先从北京国贸大厦步行610米,到大北窑西站上车,乘坐1路到日坛路站下车。

2、其次步行660米到建国门站上车,乘坐地铁2号线到积水潭站下车。

3、最后步行840米到达西城区冰窖口胡同。

北京,一直以来都是不缺乏美食的,这里的文化多元,也就影响着这里的美食也偏向于多元化,美食不断的创新,在保持历史流传的味道之下,不断的加入现代的感觉和韵味,令人喜欢。

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推荐一下北京有哪些好吃的餐馆吧!看看有没有大家喜欢的,下次去北京可以去一下。

1你不知道的地方

这间甜品店真的就叫做“你不知道的地方”。小店坐落在南锣鼓巷旁的蓑衣胡同里,路边没有明显标识,一扇普普通通的四合院大红门,就像是现实里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不知道的人就会错过。

除了深藏不露之外,这间甜品店还有一个有趣特点:店里没有菜单,每天提供的甜品都是不一样的,建议提前打 *** 过去预约确认下。老板娘温柔贴心却又随性之至,采用这种方式,是希望客人每一次到店都能收获惊喜。

地址:东城区南锣鼓巷蓑衣胡同7号院内绿门

人均:67元

2DeliDeLuxe

这间家庭厨房式的餐厅提供西式简餐,食物新鲜美味,环境也舒服。可是它位于景园大厦住宅区内,藏得实在太太太深,只有附近的人才知道。

店虽然小小的,内里却大有乾坤,餐单上提供的食物种类丰富,有汤有饭,有三明治、沙拉、蛋糕和咖啡,啤酒和饮料也是选择多样;厨房是完全开放式的,食物 *** 过程尽收眼底,让人感觉安心。

地址:朝阳区朝阳公园西路景园小街1号景园大厦

人均:69元

382号小院(八婆小院)

82号院的地址相当偏僻,在一条又窄又旧的小胡同里,车是绝对开不进去的,旁边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店铺,独独这一家,生意火爆得不要不要的,排队等候的男女心甘情愿挤在窄窄的小院和巷子里,让人叹为观止。

串串的食材都是干净新鲜的,6毛钱一串,价格公道;牛肉串、毛肚、翅尖这些菜品都好吃,老客人一来就会抓上一大把;

特色油碟是秘制的,越吃越香,干碟小料则是嗜辣星人最钟爱的吃法,从红汤里捞出来的食物,再裹上一层厚厚的辣椒碎,又辣又爽根本停不下来。热火朝天中,仿佛重现了成都街头吃串串的畅爽范儿。

地址:朝阳区六里屯南街82号

人均:101元

4susu

这家开在胡同里的越南餐厅是北京最隐秘的餐厅之一,真正靠的是口口相传。大门口没有招牌,新食客就算走到门口也会迟疑,只有老饕才会爽快地走进10号院的院门。

餐厅是四合院改造而成的,有室内餐区,也有露天位。天气好的时候坐在外面很舒服,配合上清爽不腻的越南菜,整个人都变得神清气爽。

地址:东城区钱粮胡同西巷10号(隆福医院北侧)

人均:153元

5滇客滇来

这家云南菜餐厅颇有大隐隐于市的感觉,很隐秘的一个小门,没有招牌,只有数字8的门牌,像是某种神秘的暗号。

然而你一旦走进去,眼前境界便豁然开朗:朴质自然的木桌木椅、洒下天光的玻璃屋顶、歪在楼梯边的大枣树,让人感觉来到了桃花源。

餐厅没有菜单,只提供128、198、288三个档位的套餐,按位收费,你完全不知道自己会吃到什么。作为一个点菜困难症患者,我简直要起立欢呼,只要往桌边一坐,安安心心地吃吃吃就好了!

地址:东城区朝阳门大方家胡同8号

人均:184元

6单太太绿牛咖啡

Green

Cow位于酒仙桥三街坊农贸市场内,一扇斑驳古旧的绿色铁门里。大门紧闭,门口还散乱地停着很多摩托车和三轮,然而一旦推开门走进去,你就会发现里面别有洞天。

小小的餐厅里阳光正好,室内外加起来也就十几张桌,氛围十分轻松。这里的蔬菜肉类全部来自老板自家的有机农场,格外新鲜,一餐吃下来非常舒服熨帖。

地址:朝阳区酒仙桥三街坊农贸市场绿门内

人均:107元

7无名餐厅

北京后海的银锭桥附近总是游人如织,但这家闹中取静、别有洞天的餐厅恐怕很少人知道。在迷宫般的小胡同里七拐八拐,钻进餐厅的古朴小楼里,仿佛时空穿越,从皇城一下子走入了彩云之南。

包烧豆腐、香茅草烤鱼、牛肉拌薄荷都很好吃;米酒里有淡淡的桂花味,冰凉爽口很好喝。晒晒太阳,吃着美食,心灵也沉浸于古镇般的恬静与安详。

地址:西城区后海银锭桥南大金丝胡同1号

人均:96元

8胡同串子

这家小店藏在胡同深处,从方家胡同东口走进去,大概30米之一个口右转,顺着往里走就能看到招牌。

店里主营四川的串串,但味道改良了很多,胡同串串可以自选食材,味道又香又辣,蹄花上上签则是把搭配好的串串放在蹄花汤里,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地址:东城区雍和宫大街方家胡同东口30米右手之一个胡同青炭局22号

人均:83元

9定海神针冷锅串

簋街可不只有街面上那几家排长队的大店,从胡大饭馆旁边的小巷深处去,一路又黑又寂静,与簋街的热闹有着天壤之别。再拐一个弯,远远地就能看到“定海神针”的招牌。

品种丰富的串串全部摆在冷柜里,干净又新鲜,让人心生好感;端上来就是在辣锅里煮好了的串儿,在盘子里摆得整整齐齐,香中带辣很是过瘾,配着冰冻的维怡豆奶,简直是停不下来的节奏。

地址:东城区北新桥头条7号

人均:84元

10丽江庭院之柔软时光

餐厅没有任何招牌,只能按照门牌号找过来,走到门口,大红色漆门紧闭,需要按门铃才能进去。

这里吃的是云南自助小火锅,分135和200元的两种,热情的阿姨会先端上一大盘菜,各种肉、丸子和海鲜摆得很漂亮,鲜美滑嫩的斑鱼片、口感Q弹的芝士丸都是高人气菜品,尝过之后喜欢哪种可以继续加。

地址:东城区国旺胡同18号

人均:160元

11小洋楼私房菜馆

估计很少人不知道这家店了吧!犄角旮旯的一个地儿,真心是不好找的!比较有特色的私房小菜馆,宫保鸡丁中放的荔枝,老板胆可真大,可是味道超赞!

等位方面,做好一小时的准备!小洋楼的创意北京菜,排队了也觉得值得的感觉~

地址:西城区西牛角胡同1号(近明珠)

人均:63元

12炒豆合作社

一家80后开的烤串店,光听名字就觉得十分有趣。门脸不是太大,之一眼没找到招牌,进屋是个大厅,里边大概有十几张桌子,旁边还有两个小套间每个套间里大概有个5-6张桌。

去时一定要早早的,这样选择才能更多!它家东西种类很多,重点推荐各种烤翅。

地址:东城区东四北大街东四九条63号(近地铁张自忠路站D口)

人均:78元

13芝麻花餐厅

这家藏在居民区的馆子,听说过许久时间了。一直想来尝试下,为什么这样一家,既不是环境优雅,也不是特征明显,特色卓著的某个菜系代表,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家常菜吧。

店里面四处张贴着上市的新菜,和一些点单率很高的招牌推荐菜。选自北方的食材,和本地人比较喜欢的口味做法。

地址:朝阳区健德桥北祁家豁子小区百安居南侧胡同内(近家乐福)

人均:56元

14菊儿人家

在南锣开了好久的一家店,老板是一对热情好客的夫妇,最拿手的是“卤肉饭”,当然,也是小店开业至今唯一经营的主食。

卤肉的汤汁很香,有一点点粘稠,伴着饭吃味道很赞。

地址:东城区南锣鼓巷小菊儿胡同63号(近南锣鼓巷北口)

人均:36元

15珍巷福地四合院菜馆

胡同里开得小餐馆,偏京味的混搭家常菜,风格、味道都很家常。

四合院改造而来的,装修比较简单,家庭式的经营模式,服务态度很亲切的那种,就好像90年代那种开在胡同口的小馆子,店家不经意地让人有点怀旧!

地址:西城区文华胡同51号(闹市口中街路东侧)

人均:64元

16芝士蜜瑞士芝士火锅餐厅

这家店位于南锣鼓巷的东棉花胡同里,店面不大但是布置的很文艺。他家主打芝士火锅,作为一个资深的芝士控我不得不说他家的芝士火锅真的是太好吃了。

满满的一锅芝士,还有各种各样的肉和蔬菜可以挑选,用芝士裹着肉和蔬菜,味道真的是太美味了。

地址:东城区南锣鼓巷东棉花胡同30号

人均:107元

17皇家冰窖小院

由皇家冰窖改造成的餐馆,院子安静,很有老北京特色。

宅门私房菜是主打,很多菜都没有菜谱,完全是根据当年吃过这道菜的人口耳相传再研究出来的,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地址:西城区恭俭胡同5巷5号(北海北门东)

人均:116元

18起司家

一进门,就会被绿意盎然的植物所吸引,所以去他家吃饭,不会担心空气不好~上下两层楼,坐位离得不太近,比较适合闺蜜和情侣约会。

比较有特色的简餐店,脸盆沙拉人气很高!还有榴莲与芝士的妙搭一定不能错过!榴莲味道浓厚,搭配到浓厚香滑的芝士蛋糕中,会征服大多数女孩子的心。

地址:东城区东四北大街257号(近张自忠路地铁站D口)

人均:51元

199号食库

在报房胡同,其实二环以里的北京城就是巴掌大点儿地儿,基本上走着从东四到西四也没多远。

店主很热情,店里的摆设也不错,餐桌椅真的用心啊,实木的,那叫一个沉。菜品很不错,厚五花超级好吃,瓦罐牛肉也很入味。

地址:东城区东四南大街报房胡同9号

人均:79元

20悦宾饭馆

名头很大,京城之一家个体饭馆;店铺倒是十分低调,隐在翠花胡同里,地方不大,桌椅几张。

菜肴据说都是自创的,蒜泥肘子倍儿惊艳,皮肉肥而不腻,盘底还暗藏乾坤;糖醋排骨肉嫩汁香,很顺口儿。

地址:东城区翠花胡同43号(中国美术馆正门对面)

人均:6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