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一些关于 墨尔本民俗风情还有美食 的资料?

装修宝典06

谁能给我一些关于 墨尔本民俗风情还有美食 的资料?,第1张

谁能给我一些关于 墨尔本民俗风情还有美食 的资料?
导读:  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是有「花园之州」美誉的维多利亚州(Victoria)的首府,也是澳大利亚的工业重镇。墨尔本以浓厚的文化气息、绿化、时装、美食、娱乐及体育活动而著称。墨尔本的绿化覆盖率高达40%,维多利亚式的建筑物、有轨电车、

  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是有「花园之州」美誉的维多利亚州(Victoria)的首府,也是澳大利亚的工业重镇。墨尔本以浓厚的文化气息、绿化、时装、美食、娱乐及体育活动而著称。墨尔本的绿化覆盖率高达40%,维多利亚式的建筑物、有轨电车、歌剧院、画廊、博物馆以及绿树成荫的花园、街道构成了墨尔本市典雅的风格。

  墨尔本是一座充满活力和欢乐的城市,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澳大利亚人民的心目中,之一大城市悉尼虽然繁华,但悉尼只是一个商业城市,墨尔本却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墨尔本拥有全澳大利亚唯一的被列 *** 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建筑,有辉煌的人文历史,也是多个著名国际体育盛事的常年举办城市。从文化艺术层面的多元性,到大自然风光之美,墨尔本应有尽有,在满足感官娱乐方面,墨尔本更可以说是澳大利亚之冠,无论是艺术、文化、娱乐、美食、购物和商业样样都有自己的特色;墨尔本成功地融合人文与自然,从1990至2006年,先后十次被总部设于华盛顿的国际人口行动组织(Population Action International) 评选为「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生活方式

  人们都说墨尔本是座美丽的城市。她有着极赋现代气息的建筑,繁忙的中心商业区,四周环绕着宽敞的街道和开放式的公园绿地,而市区周边则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

  在具规模的亚洲人和欧洲人社区里,东西方文化得到了更大限度的融合,这些都推动了墨尔本饮食业的发展,使墨尔本的美食享有国际声誉。每晚,都会由从亚洲到欧洲再到中东地区的不同风味的美食供你选择。

  在墨尔本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度过每一天,或轻松自然,或 *** 新奇。墨尔本市现在已经被誉为世界上最适合人人类居住的城市。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墨尔本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部,是个港口城市,总面积8831平方公里。狭义来说,墨尔本指的是墨尔本市中心区(City of Melbourne),只有六万多的人口,其行政区划包括以下十个区域

  墨尔本市中心商业区(Melbourne CBD)-- 唐人街所在的地方

  东墨尔本(East Melbourne)

  西墨尔本(West Melbourne)

  北墨尔本(North Melbourne)

  帕克维尔(Parkville)-- 著名高等学府墨尔本大学所在的地方

  卡尔顿(Carlton)-- 意大利餐馆和咖啡厅林立的地方

  南亚拉(South Yarra)-- 时尚服饰精品名店林立的地方

  圣基达路两旁区域(St Kilda Road)

  南岸区(South Bank)-- 皇冠赌场所在的地方

  旧码头区(Docklands)-- 这原来是个旧码头,后来发展成商住区,2007年并入墨尔本中心区

  墨尔本的中心大街西面是Spencer大街,南面是沿着亚拉河的Flinders大街,东面是排列着州议会厅、财政大厦等宏伟建筑的Spring大街,并且北面的维多利亚大街围成了一个约2平方公里的四方形。由这四条大街围成的棋盘式的城市,就是墨尔本市中心区主要街道的市容。

  广义来说,墨尔本包括以上所说的墨尔本中心区和另外几百个郊区(suburbs)组成的大墨尔本地区(Metropolitan Melbourne),也就是现在一般所说的人口三百多万、面积8831平方公里的墨尔本。

  [编辑本段]地理气候

  地理上,墨尔本地处平原,有少量的矮山地,墨尔本也是一个海边城市,面对太平洋,位于东经147度,南纬39度的位置。墨尔本有一条亚拉河(Yarra River,又译雅拉河),是流经墨尔本的主要大河流,全长242公里,每年的流量达718亿立方米,总流域面积4000平方公里。墨尔本整个城市最初就是沿着雅拉河两岸建设开去的,到现在为止,雅拉河上跨越两岸的桥梁有25座之多。

  墨尔本的气候属于亚热带与温带交叉型气候,冬季气温一般维持在零上3度-15度左右,夏季气温多在20-35度之间。夏天人们喜欢去海边玩,在炎热的夏天,日间气温更高可达到四十摄氏度以上。

  墨尔本的气候比较干燥,相对湿度常在30%到50%之间,由于干燥,平时晾晒衣物也干得快,衣服家具等物品不容易发霉,冬天在同样的低温下与湿度高的地方比较也不觉得那么寒冷,在生活上,墨尔本这样的湿度让很多人觉得舒适。

  由于地理位置和洋流影响的原因,墨尔本日夜温差较大,夏天即使白天气温高达三十多度,晚上就会凉下来至十二度左右,因此墨尔本的气温有「一天四季」的说法。在冬天,墨尔本不太冷,冬天一般日间气温在十摄氏度以上,冬天并不下雪,但墨尔本的周围有许多山,冬天的时候寒冷的高山上有积雪,所以每逢冬季,墨尔本附近的高山又是滑雪的好地方。

  墨尔本详细气候资料[1]

  澳洲墨尔本气候详细数据资料

  美食名吃

  维多利亚州是澳大利亚奶酪(芝士)、酒、肉类、鱼类、水果和野味的重要产地,由于物产富饶并拥有悠久的饮食文化,墨尔本理所当然的成为美食天堂,更佳的品尝地点包括:南亚拉区的St Kilda Road、卡顿区(Carlton,著名的意大利美食区)的莱庚街(Lygon Street)、费兹罗区(Fitzroy)及宾士域街(Brunswick Street,时兴的咖啡文化重地)。如果到南岸区(South Bank)走一趟,在那里可以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欣赏亚拉河(Yarra River)风光。此外,位于唐人街,也有各式各样的中国菜。

  电车餐厅

  电车餐厅(Colonial Tramcar Restaurant)是墨尔本电车公司提供的一个服务,电车被改装成餐厅,乘客边吃边看,电车行走的路线经过精心设计,在晚上的时候刚好走过墨尔本多个有漂亮夜景的地点,乘客在享用美食及美酒的同时,可欣赏墨尔本的夜景。电车餐厅在白天和晚上都运作,晚上的班次更受顾客欢迎。

  库克船长的小屋

  旅游景点「库克船长的小屋」位于墨尔本市中心的费兹洛公园内,纪念之一位抵达澳大利亚的英国人詹姆斯·库克船长。

  这是一幢真正的小屋,简单、朴实,甚至粗糙,斜顶铺瓦、石砌墙面,暗黑的褐色透出古老沧桑。1728年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就出生在英国约克郡的这座小屋里。1934年墨尔本建市100周年大庆时,澳大利亚一名实业家拉塞尔爵士(Sir Russell Grimwade)出资800英镑,将库克船长在英国的故居买下,作为礼物送给墨尔本市民。人们把这座故居小心地分拆开,把每一块建材编号,装在253个箱子里,总重量150吨,由英国海运到墨尔本,再照原样组建而成。小屋分上下两层结构,楼上是库克船长父母的卧室,楼下有一间是厨房和会客厅,还有一间是库克居住的小卧室。室内的陈设都按以前的原样布置。大门石梁上刻着库克船长的父亲James和他的母亲Grace的名字的首字母。小屋的门口的小径旁,立着库克船长的紫铜雕像,头戴三角军帽,身穿紧身衣裤,下着及膝绑腿和扣绊鞋,左手持一纸航海图,右手握一柄单筒望远镜,深邃的目光泰然地凝望着远方。

  [编辑本段]高等院校

  墨尔本有多家闻名遐迩的大学和大专院校,以墨尔本大学和莫纳什大学最为著名。

  墨尔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墨尔本大学是具有教学和研究优良传统的大学,2006年世界排名22,墨尔本大学在人权法、电子通讯和医学研究方面占据领先地位。这所建立于1853年的大学的毕业生在政治、文化、学术和经济领域均有杰出表现。2006年被时代世界大学排行榜列为澳大利亚毕业生雇佣价值更高的大学。

  大学特色墨尔本最老的大学,成立于1853年。入学和毕业的门槛都很高,属于典型的难进难出的大学,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长期居于权威水准。毕业生的就业率极高,深受雇主欢迎。

  大学网址wwwunimelbeduau

  蒙纳士大学 Monash University

  蒙纳士大学(Monash University)是澳大利亚规模更大的国立大学之一、其综合实力在各大学中名列前茅,被评为澳大利亚五星级大学。

  2008年在英国《泰唔士报》全球大学排名中名列第38位。其商科被誉为澳洲之一块牌子。全澳大利亚共有9所大学的IT和工程学院排名进入世界前100,Monash University就是其中之一。同时,Monash University的科学学院(Faculty of Science)也跻身世界百强之列,名列41位,在澳大利亚所有院校中仅位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和墨尔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之后,而进入科学学院世界100强的澳大利亚大学共有6所。

  在2008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的最新大学综合排名中,Monash University名列38位。

  蒙纳士大学共有53,000多名学生,有14,000多名国际留学生,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4982名学校员工,2423名教学老师。现有22万校友遍布全球,吉伦坡国际医药大学校长、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洲更高法院院长、澳大利亚电信信息官员首席主管、澳大利亚航空公司主席、印度尼西亚现任财政部部长、马来西亚、新加坡证券交易所首席执行官都曾在这里留下了他们青春的印记。

  大学特色蒙纳士大学朝气蓬勃、放眼国际,在世界各地因其教学科研质量优异而声誉卓著;注重国际和全球业务,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国际发展机会。作为澳大利亚八大名校联盟(Group Of Eight)的重要成员之一,蒙纳士大学以高品质教学、学术研究和高就业率著称于世。在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是校园更大,学生最多的综合大学。目前在读学生45000名,其中包括来自100多个国家的9000名在读留学生,蒙纳士大学具有一流的教学质量及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如世界更大的原子能加速器将建在蒙纳士。

  大学网址wwwmonasheduau

  其他大学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RMIT University

  斯威本科技大学 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拉筹伯大学 La Trobe University

  维多利亚科技大学 Victor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迪肯大学 Deakin University

  [编辑本段]友好城市

  墨尔本的友好城市(姐妹城市)包括

  ■中国天津,1997年成为友好城市

  ■日本大阪

  ■俄罗斯圣彼得堡

  ■美国波士顿

  ■意大利米兰

  ■希腊塞萨洛尼基(希腊第二大城市)

  [编辑本段]珍知趣闻

  以下是一些有关墨尔本的真实趣闻:

  ■「墨尔本市民」或「墨尔本人」的英语是Melbournian

  ■从1856年至1902年,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之一大城市,人口比悉尼多。

  ■墨尔本的现任市长是苏震西(自2001年至今担任市长),他是一位来自香港的移民。

  ■1949年,国际奥委会投票决定第16届奥运会主办地点时,墨尔本以一票的优势险胜布宜诺斯艾利斯赢得主办权。

  ■墨尔本市拥有众多的维多利亚式(Victorian Style)建筑,数目仅次于英国伦敦

  ■墨尔本市的座右铭是Vires acquirit eundo,意思是「随行聚力」。

  ■世界航空业广泛应用的飞行记录仪(俗称黑匣子)是一位墨尔本工程师在1958年的发明。

  ■在1926年,墨尔本的芬达士街火车总站(Flinders Street Station)是世界上最繁忙的火车站。

  ■1942年至1944年,墨尔本是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地区总部的所在地。

  ■墨尔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曾经主办过夏季奥运会和英联邦运动会和世界游泳锦标赛的城市。

  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393

  

参考资料:

  墨尔本气候_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澳大利亚 Or 加拿大?

作为留学生心目中的两大热门地点,自然两个国家的城市也成了大热门

不管是之一城市悉尼or多伦多,还是备受关注的墨尔本or 温哥华

辣么,当墨尔本正面PK 温哥华,到底谁才是留学党心目中的一股清流?

在最近不少城市排名中,墨尔本都位居最宜居城市排名的榜首,超过了前几年风光正盛的温哥华,那么两大城市对比,到底谁更适合留学,生活?

花费

从花费上来说,墨尔本的一些消费要比温哥华的更贵,虽然不是全部。但相比较来说,澳洲的更低工资要比加拿大的更高,墨尔本更是澳洲的第二大城市。所以,综合来说,只要不是比较特定的费用,墨尔本还是更有优势。

赢家:墨尔本

美食

两个城市都是有名的美食之城,也在不同领域各有特点,如果非要选一个,我觉得温哥华更好。综合城市的大小,社区多元化,价格,质量等,温哥华更出名的是西方美食,中餐和日本料理,汉堡比墨尔本的更好。

赢家:温哥华

交通

墨尔本的火车和电车交通网要比温哥华的skytrain覆盖更广,而温哥华的公交车要比墨尔本的覆盖更广,频率更高。墨尔本的火车和电车经常会有晚点,不准时,但票价要更便宜,尽管温哥华的Skytrain要比墨尔本的电车守时,但如果一旦有故障,将会全线瘫痪。另外,墨尔本的MyKi系统也要比温哥华的更成熟,墨尔本最近还启动了24小时的电车和火车路线。

赢家:墨尔本

犯罪 & 安全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安全程度差不多,两个城市也都是比较安全的城市,所以,在安全上两个城市势均力敌;

自然

温哥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坐标,坐拥沙滩,美景,被称为是北方好莱坞,从自然景观上来说,温哥华要比墨尔本更有优势;

赢家:温哥华

天气

对于长期住在温哥华的小伙伴们,对于“Raincouver”这个称呼应该不陌生,温哥华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比较多,也被成为是加拿大雨都。由于温哥华的天气系统受到太平洋的影响,所以天气很难预测。墨尔本的天气相对容易预测,因为你经常会在一天之内经历四季。总之,两个城市的气候都算是比较适合居住,尽管有些难以预测。不过综合来说,墨尔本的阳光要比温哥华多一些!~

赢家:墨尔本

文化

墨尔本被称为是澳洲的文化之都,文化时尚艺术汇聚之地,美术馆,展出,音乐节,街头艺术,墨尔本从来不缺乏活动。不管是晚上,还是周末,只有走在墨尔本的街头,你都可以看到本地的或者外国艺人。

赢家:墨尔本

大学

从大学上来说,墨尔本一共有8所大学,包含了澳洲著名的八大院校中的两所:墨尔本大学和莫纳什大学。温哥华来说,一共有3所大学,包括加拿大三大名校之一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

赢家:墨尔本

选择温哥华的6个理由:

1 温哥华的消费更低;Big Mac Index:463$ vs 494$ (Melbourne)

2 温哥华周边有山;

3 平均温度更低;冬季更冷,但更适合做冬季活动,例如滑雪;

68°C vs 102°C (Melbourne)

4 温哥华要更干净;

5 宜居城市排名更高:13 vs 23(Melbourne)

6 山更多,风景更美:温哥华的周边的山更多,风景要比墨尔本好;

选择墨尔本的8个理由:

1 年平均更高温度要高:198°C vs 139°C (Vancouver)

2 下雨要比温哥华少:1506 vs 1651 (Vancouver)

3 比温哥华的大学更多:8 vs 3所;

4 失业率更低:62% vs 76% (Vancouver)

5 博物馆更多:14 vs 7 (Vancouver)

6 有电车系统:墨尔本的电车提供了更多的选型;

7 独特的咖啡文化:墨尔本大街小巷的各种咖啡厅,形成了咖啡文化;

8 生动的街头涂鸦文化:墨尔本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也让这个城市更鲜活;

综合来说,2座城市都是留学党的热门选择,温哥华赢在自然上,墨尔本赢在文化方面。温哥华的成本相对低,风景更好,但墨尔本的文化,艺术,咖啡和名校也是吸引留学生的重要砝码。

不过最终怎么选,还事取决于你自己的情况啦,如果你更喜欢街头艺术,喜欢午后咖啡厅看书,想去墨大或莫纳什,那就选择墨尔本;如果你钟情爬山滑雪,更喜欢UBC,那就选温哥华!

-------------------------------

如果能到帮到你,别忘记采纳答案哦!~(^__^) ~

咖啡经历了几次飞跃性的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关心咖啡豆的产地、采摘以及烘焙,越来越能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期望,下面本站为您盘点全球八大咖啡城市,咖啡城市。

1、伦敦,英国

当地招牌咖啡:奶香咖啡、卡布奇诺

顶级咖啡店:伦敦东部号称拥有大量高质量的咖啡商店和咖啡厅。Allpress,克林普森父子和大篷车都是当中的佼佼者。

十年前,澳洲人和新西兰人在伦敦开了首个意式咖啡厅。自那时,意式咖啡厅就像雨后春笋般遍布整个城市。在咖啡服务业方面,伦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在过去的五年里,伦敦咖啡业发展非常迅速。

2、墨尔本,澳大利亚

当地招牌咖啡:短笛拿铁

顶级咖啡店:在墨尔本,你是找不到一家不好的咖啡店的。对于真正的咖啡追求者来说,可以去墨尔本霍桑区的艾克斯尔烘焙咖啡屋、墨尔本北部的Aution Room以及墨尔本南部的Dead Man Espresso 。

除了拿铁,奶香咖啡和卡布奇诺也非常受欢迎。短笛拿铁(加入的牛奶非常少,所以咖啡味会更浓一点)是适宜白天喝得一款咖啡。

墨尔本的咖啡文化令人惊奇。咖啡是墨尔本这座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墨尔本甚至每年都会举办咖啡博览会。

3、雷克雅未克,冰岛

当地招牌咖啡:拿铁或卡布奇诺

顶级咖啡店:Kaffitar咖啡店是冰岛拥有的一家咖啡连锁店,Stofan和Kaffi *** idja咖啡店是咖啡行家必去之地哦。

除了荷兰,北欧人在世界上人均咖啡消费量是更高的。虽然在北欧国家中,芬兰是喝咖啡最多的国家,但是冰岛人也是咖啡的疯狂爱好者。不久前,北欧的咖啡馆里有很多的食物。当你点了咖啡和蛋糕后,只有蛋糕好吃北欧人是不会在乎咖啡的好坏。大约自25年前,人们开始关心咖啡的服务质量了。冰岛没有商业咖啡巨头,因此小企业得以发展。现在,当你走在雷克雅未克市的任何一个街区,你都会路过一个咖啡店。

4、罗马,意大利

当地招牌咖啡:意式浓缩咖啡

顶级咖啡店:罗马人民广场的罗萨蒂咖啡店、先贤祠旁边的Sant Eustachi咖啡店以及许愿池西边几个街区的咖啡店都是人们的更爱。

咖啡已经成为意大利文化的一部分,你很难遇到一个不喝咖啡的当地人。不论你相信与否,在意大利找到一杯像样的浓咖啡并不总是那么容易。有批评者说,意大利一直拒绝采用现代咖啡技术。但是意大利更好的国家咖啡师却称,罗马是咖啡之故乡,如果你想喝到一杯高质量的咖啡,罗马是你的更佳选择。

5、新加坡

当地招牌咖啡:拿铁、摩卡以及卡布奇诺

顶级咖啡店:唐人街的陌路人重聚咖啡店、芭莎贝拉市场的荷兰殖民地咖啡馆、武吉知马以及在小印度的Chye Seng Huat Hardware。

咖啡是新加坡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直到最近新加坡才拥有了现代咖啡工艺技术。当地人对拿铁艺术非常热衷以至于这成为了鉴定一个好咖啡的标准。

6、西雅图,美国

当地招牌咖啡:浓缩咖啡、卡布奇诺、原味咖啡

顶级咖啡店:国会山的流金岁月烘焙咖啡屋、哥伦比亚城的帝国咖啡店、西雅图中心的咖啡 *** 坊。

如果说有一个美国的城市领跑咖啡业,那么非西雅图莫属。绿色美人鱼只是这个咖啡故乡中咖啡场景的一部分。在西雅图,咖啡是闪着光芒的液体。对于咖啡的 *** ,再加上整个城市数目众多的咖啡馆,在竞争和友爱中已经营造了不断改进的文化氛围。

7、维也纳,奥地利

当地招牌咖啡:新风格咖啡店里的浓缩咖啡以及卡布奇诺,或者是传统咖啡店里的维纳混合咖啡。

顶级咖啡店:时装咖啡店、浓缩咖啡店、海盗咖啡。梅德尔咖啡店提供传统的咖啡和美味的蛋糕。

咖啡在维也纳城市文化中的地位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2011年国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维也纳的咖啡馆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一些现代咖啡鉴赏家认为,这些咖啡馆在咖啡 *** 技术和服务方面是落后的。因为这些咖啡馆的功能就是一个公共客厅,人们在里面聊天、看报纸、吃馅饼。自从维也纳在2012年举办了世界咖啡师锦标赛,新风格的咖啡店开始开张了,意式浓缩咖啡的质量正在稳步提升。

8、惠灵顿,新西兰

当地招牌咖啡:Flat White奶香咖啡

顶级咖啡店:在新西兰发现一家不好的咖啡店是非常不易的。

当无处不在的奶香咖啡在悉尼发明的时候,在惠灵顿的奶香咖啡已经变得完美了,成为了惠灵顿非官方全国饮料。惠灵顿人了解咖啡,该城市的咖啡服务有着非常高的标准。惠灵顿也是一座小城,在咖啡专业人士和消费者之间有许多的互动交流,这帮助了惠灵顿的咖啡产业得以提升成长。

Royal Arcade皇家拱廊

墨尔本最美购物中心

建于1869年的皇家拱廊(Royal Arcade)是墨尔本最老的巴黎式购物廊,也是墨尔本最漂亮的购物中心。

墨尔本黄金地段传统步行街贯穿整个拱廊。连同墨尔本的其它拱廊、Block Arcade和Melbournes lanes,成为城市的一个旅游图标。

Royal Arcade布置十分华丽,采用维多利亚时代风格设计,道路两边还摆有很多前卫艺术作品,文艺氛围非常浓厚。这里有很多独具墨尔本当地特色的商店以及非常有情调的西餐馆和咖啡厅。

以豪华宫殿式设计,用玻璃做顶,黑白相间的地砖简洁明快,通道两侧为设计高雅豪华的商店,灯光从上面照射下来,如跨越了时代。

3

Melbourne Central

拥有世界更大圆锥玻璃顶建筑

墨尔本中心(Melbourne Central)建于1991年,总高度246米,外形程三角柱体,这座充满未来学派风格的大楼和大型商场是一个保护建筑的成功改造案例。

墨尔本中心的底层设有横跨2个街廓的大型商场,有超过400家的商店和澳洲之一家日本百货公司--大丸百货、**院、保龄球馆等,近年来已扩张为墨尔本更大的零售业者集散地。

项目以塔楼为中心创造了一个大空间,打造高20米、重490吨,共有92块玻璃幕墙组成的世界更大圆锥玻璃顶建筑。其目的为保存一座百年子弹制造工厂。这座建于1894年的子弹工厂,塔高50公尺,有327个阶梯,每周约可生产6吨子弹。改装成餐厅后,与屋顶上垂吊的热气球、滑翔机,成了购物中心的一大卖点。

如果你喜欢咖啡,想要了解给的的咖啡,可以去这些城市旅游,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当地的咖啡,顺便去看看这些城市的风景,毕竟都是非常有名且有知名度的城市。

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

特色咖啡:口味浓郁的意式浓缩咖啡或玛奇朵

欢迎来到咖啡的诞生地埃塞俄比亚!古时候,喝咖啡既是当地人的待客之道,也是当地社交和饮食活动的中心环节,潜移默化间也就形成了著名的咖啡仪式。

咖啡仪式首先要点上香炉,用树胶熏香来烘托仪式感。主人坐在矮凳上,向四周抛撒刚刚切好象征着大自然恩赐的青草。

随后,主人会把咖啡豆,拿到炭炉上烘焙,客人则会凑过来,一边深吸咖啡的醇香,一边说“betamtiruno”(意思是

“妙”),以此表达感激与欣赏。

去到亚的斯亚贝巴,就要去TOMOCA看看。这家埃塞俄比亚老字号的存在是为了提醒你,喝咖啡在这个国家绝非昙花一现的赶时髦。是走进一家四壁皆空的老式咖啡馆,点一杯老式的意式浓缩,凝神静气,认认真真地品味咖啡的美味!

在满足味蕾享受之后,去周边的圣乔治大教堂逛逛。圣乔治大教堂气势恢宏,地位神圣,是埃塞俄比亚东正教的“心脏”,拥有精美的壁画作品,大教堂博物馆中还收藏有埃塞俄比亚末代皇帝海尔·塞拉西在加冕仪式上穿过的皇袍。

日本东京

特色咖啡:手冲咖啡

日本人谈起“之一浪潮”,很可能说的是_茶店兴起的时代。在“cafe”这个词正式在日本流行之前,日本人都把喝咖啡的地方称作“_茶店”。_茶店兴起于20世纪初,为日本人打开了一扇了解异域文化的窗口,但也沾染了一丝风尘味。如今的_茶店,就是那些幸免于大规模连锁咖啡店冲击的咖啡小馆。

在_茶店,无论是室内装潢还是装饰艺术风格,都可能带着20世纪中叶的风情——多数情况下,这都是店铺的原貌,而非刻意仿古。咖啡都是手冲的(偶尔也有用虹吸壶的),点一杯做一杯,通常用的都是经深度烘焙的混豆(日语读作“burendo

kōhī”),咖啡杯小巧玲珑,搭配茶匙和小茶盘,还有一个玩具屋大小的奶油壶。奶油壶里盛有适量的奶油,全倒进咖啡杯里,刚好可以使其呈现出一种均匀的焦糖色。

东京最值得推荐的咖啡店是位于银座的CAFé

DEL'AMBRE,这家店由关口一郎创办于1948年,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咖啡馆之一,资历很深。今天的关口一郎年纪过百,但每周有好几天,你仍然可以在店中看到他,在玻璃窗后面操作那台沧桑的富士烘焙机,在那里少量多次地烘焙咖啡豆。咖啡馆本身既是当地人喜爱的聚会地点,也是咖啡爱好者的一个朝圣地。

泰国清迈

特色咖啡: *** 咖啡

泰国北部以及南端的一些地区已经能种植出高品质的咖啡豆,烘焙也可以在国内完成,咖啡饮料的种类也很多。不过大多数泰国人喝咖啡就和喝奶茶一样,还是喜欢又甜又冰的那种。

清迈本是寺庙之城,现在却出现了“咖啡馆大爆炸”。更妙的是,许多咖啡馆使用的单品咖啡豆,产地距离咖啡店车程不过一两个小时,新鲜程度可想而知。来此进行咖啡之旅的游客,还能顺便体验到精彩的音乐、美食和市井生活,实在是惬意。

AKHA

AMA咖啡馆位于寺庙林立的清迈,主打社交牌。名字中的“Akha”,指的是泰北众多山地部落的阿卡族。咖啡馆本身很简单,家具朴实,装饰寥寥,推荐“shakerato”,

一款在加冰的调酒杯里“晃”出来的双份意式浓缩咖啡。有兴趣的话,去帕辛寺(WatPhra

Singh)一看,那是清迈地位更高的寺庙,正中央的大殿内饰镶嵌画,那尊“狮佛”尤其受人景仰。

越南河内

特色咖啡:鸡蛋咖啡

又浓又甜的咖啡是越南的动力之源。法国人在1857年把咖啡带到了越南,而越南现在已经发展成了全世界第二大咖啡豆生产国。和法国一样,这里的人不分老少,都喜欢在街头咖啡馆享清闲,但座椅和法国不一样,多是矮小的椅子或凳子。国内几乎每条街上都能找到几家接地气的咖啡馆,河内更是当之无愧的咖啡之都。越南人喝咖啡喜欢慢慢悠悠,边喝边聊,绝不会一饮而尽,起身就走。

罗布斯塔咖啡豆是这里的主流。和阿拉比卡相比,这种咖啡豆价格低廉,种植简单,越南更流行的冰咖啡(caphesua

da)用的就是罗布斯塔,喝的时候少不了极具代表性的滴滤杯(phin)。

这种滴滤杯会被直接放在咖啡杯上,里面加入咖啡粉,倒入热水萃煮5分钟,最终完全过滤到咖啡杯里,喝之前也要往杯子里加冰和炼乳——之所以不用鲜奶,是因为当年鲜奶很不容易弄到。烘焙过的罗布斯塔又黑又苦,因此甜味其实是很不错的调剂。一苦一甜,似乎在味觉上水火不容,但加冰之后在烈日下喝上一口,能让人疲惫尽消。因为在烘焙中一般会加一点糖和可可,这种咖啡即使不加炼乳,也能品出糖与可可共同创造出的一丝焦糖的甜味。

在河内也能喝到一些令人惊艳的咖啡,里面没有加炼乳,而是代之以蛋液或酸奶。位于河内老城区的GIANG

CAFE,面前的街道上铺天盖地全是半室外咖啡馆。壮着胆子穿过阴暗的走廊,爬上楼梯,眼前会忽然出现一片小院。走进院子,找一张木凳坐下,然后就可以品尝河内经典的鸡蛋咖啡了。这种咖啡又像饮料,又像甜品,咖啡上面丝绒般的点缀确实包含鸡蛋,并且是用蛋液、炼乳、奶酪和黄油 *** 出来的。而且,为了刻意创造一种口感上的软硬对比,上面还会撒上一些咖啡粉。听起来有点恶心是吗真喝起来,感觉并没有那么“重口味”,倒是像在吃融化的提拉米苏。

上桌的时候,咖啡杯会被泡在一碗热水里,这样做是为了保持饮料的温度以及顺滑的口感。这种饮料得用小勺舀着吃,咖啡穿过表层泡沫的时候,会把里面的味道吸进来,最终的味道拥有一种奇妙的平衡:甜似蛋黄酱,却没有鸡蛋味,而且入口清淡。抿过之后,不妨靠在椅背上,望着头上古董一样的风扇,让思绪回到1946年。

老板的父亲说,他曾在河内更好的酒店Sofitel

Metropole当酒保,因为做咖啡需要的鲜牛奶很不容易弄到,于是突发奇想,用打过的生蛋黄代替,鸡蛋咖啡由此诞生。如果嫌热乎乎的生鸡蛋沫难以下咽,你也可以试试冰鸡蛋咖啡,口感近似思慕雪( *** oothie),但仍不失其精髓。

美国西雅图

特色咖啡:滴滤咖啡,或一杯拉花精致无比的拿铁。

星巴克故乡的人们当然爱咖啡,但他们的选择不仅限于这种带着香草味儿的“批量饮料”,城中的精品烘焙咖啡馆也很给力,能把挑剔的西雅图人喝得心满意足。

不妨点一杯滴滤打包带走,到派克市场(PikePlaceMarket)边喝边逛,去发现这座城市兼容并蓄的灵魂。位于西雅图的Victrola

Coffee,如同罕见的黑胶唱片一般,心虽向往,却难觅踪迹。全城一共才3家店,但你真应该穿街过巷,把它们都搜出来,更何况其中两家都在西雅图时尚的国会山(Capitol

Hill)。

喝过了精品咖啡,漫步到LostLakeCafe&Lounge餐厅,这里以美剧《双峰》(Twin

Peaks)为装潢设计主题,咖啡超赞,但能吃到这里的樱桃派才叫幸运。

意大利都灵

特色咖啡:意大利浓缩咖啡

意大利发明了意式浓缩咖啡机,也是咖啡在欧洲的登陆点,自然不乏美妙的咖啡胜地,但都灵尤其值得推荐。这里青春飞扬,思想前卫,除了传承深度烘焙的传统意式浓缩咖啡,也乐于尝试新颖的咖啡 *** 工艺。

在意大利喝咖啡,白天可以配一杯水。早餐期间北方人喜欢配奶油蛋卷(brioche),南方人喜欢配意式牛角面包(cornetto),这种面包口味很多,有不带馅的、奶油馅、果酱馅、蜂蜜馅和能多益巧克力榛子酱馅。

CAffEAL

BiCerin咖啡馆早在1763年便在都灵的市中心开业,店内温馨柔美,据说创造了当地的特色咖啡比切林(bicerin)。这是咖啡与巧克力之间发生的一次美味碰撞。这种饮品盛在雅致的小玻璃杯里,上面浇了一层牛奶,味道苦中带甜。

奥地利维也纳

特色咖啡:Melange(维也纳式卡布奇诺)

就和许多童话故事一样,奥地利的咖啡情缘也始自一颗魔豆。故事发生在1683年,当时正值维也纳战役(Battleof

Vienna)期间,兵临城下的奥斯曼人被波兰与哈布斯堡王朝的联军击退,仓皇逃命之时,在城门那里丢弃了许多袋豆子。

维也纳人不明所以,以为那是奥斯曼人喂骆驼的东西,但其中有一名叫泽西·弗朗西斯泽克·库尔奇基(JerzyFranciszek

Kulczycki)的军官曾被派驻土耳其,知道这是咖啡豆,将其奉为至宝,并烘焙制成咖啡,往里面又加奶又加糖,提升了口感,哈布斯堡的王室权贵喝过之后无不为之疯狂。

这虽然只是个故事,但小小的咖啡豆的确像魔豆一样,在奥地利发展成了一个深厚庞大的文化体系。咖啡馆很快开始在维也纳等城市里四处开花,诗人、哲人、音乐家、艺术家蜂拥而入,聊天、读书、写作、做梦、玩游戏、吃蛋糕。

这种被奥地利人称为“Kaffeehaus”(意为咖啡馆)的地方成了社会的衍生与缩影,奥地利人特有的“gemütlichkeit”——一种温暖欢快的怀旧情怀,在这里得到了完美诠释。

挪威奥斯陆

特色咖啡:挪威咖啡

经典的挪威咖啡,是用轻度烘焙的咖啡豆,经简单过滤萃取制成的黑咖啡。这里的咖啡师对待烘焙萃取仿佛米其林星级大厨对待烹饪一般精益求精,不厌其烦。事实上,城中不少餐厅里也都有烘焙师值守。

挪威人喝咖啡有一个特别的讲究,那就是喜欢轻度烘焙。这种烘焙的持续时间非常短,烘焙后的咖啡豆会显现出果香和甜香,自身带有的复杂风味也不会像在中度、深度烘焙中那样遭到破坏。

TIM

WENDELBOE咖啡馆开在格吕讷尔勒卡一个普普通通的角落里,装潢由木砖以及做旧的石材构成,风格不张扬。这里的咖啡以妙、准、精著称,观看咖啡师进行杯测绝对让人大饱眼福。

咖啡馆的周边有挪威国家美术馆和蒙克博物馆。其中国家美术馆是奥斯陆更大的美术馆,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震撼心灵的《呐喊》是馆内的头号藏品,但值得欣赏的杰作不胜枚举。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特色咖啡:土耳其咖啡Turkkahve

土耳其紧邻中东,咖啡馆文化自然历史悠久。往水烟壶里塞上苹果味的烟草,找一家传统咖啡馆(kahvehane)或是在茶苑(cay

bahcesi)来一份咖啡,边抽边喝边八卦,已经成了土耳其人及时行乐态度的一种体现。

想要了解咖啡的故事和土耳其的文化,最快的 *** 就是来伊斯坦布尔,喝一口浓稠甜蜜的土耳其咖啡——如今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土耳其咖啡浓稠似漆,一杯通常要分几小口喝下,喝光之后,你应该把杯底的残渣倒到一个碟子里,让朋友根据残渣的形状预测你的未来。这种用咖啡算命的传统在土耳其妇女中间尤其流行。

来到伊斯坦布尔,去圣乔治主座教堂(PatriarchalChurchofst

George)逛逛。这座建于19世纪的希腊东正教教堂是土耳其最重要的朝圣地之一,内有一个雕饰繁复的木制圣障、一些拜占庭风格的镶嵌画以及宗教圣物,还有一个木制的镶嵌牧首宝座。

卡里耶博物馆即科拉教堂(Chora

Church),是伊斯坦布尔现存最精美的拜占庭风格建筑之一,里面14世纪的镶嵌画和壁画十分震撼,名气虽不如索菲亚大教堂,但宁静之感远胜于彼。

澳大利亚墨尔本

特色咖啡:长萃取黑咖啡或澳式白咖啡(馥芮白)

鳄梨酱加共享餐桌再加一生难求的好咖啡是墨尔本咖啡馆的套路,现在已经成了国际精品咖啡界的范本。身为澳大利亚的文化之都,这里也是咖啡旅行的仙境,你一定要沿着涂鸦满墙的小巷仔细搜索,前去朝觐St

Ali和ProudMary等传奇咖啡馆。

对StAli最准确的概括可以说是“景点级咖啡馆

”。这家店位于南墨尔本一条安静的街道上,属于墨尔本之一批烘焙咖啡馆。店中有13种咖啡豆可以打包带走,开设了门类丰富的培训课程,其中竟然还有2016年世界咖啡拉花冠军福山新做教员。

StAli周边活动也十分丰富。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NationalGalleryofVictoria)是澳大利亚规模更大、参观人数最多的艺术博物馆

,国内外艺术品、纺织品、摄影作品等展品包罗万象。

而圣吉尔达海滩(StKildaBeach)可以从咖啡馆坐有轨电车到达,沿着海滨大道散步,去历史悠久的月亮公园玩一玩那些经典的游乐项目。

 移民澳洲,移民美丽的南半球,墨尔本是华人最喜爱的城市,这是为何呢想必是不少出国人士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下面是我整理的墨尔本为何是华人最喜爱的澳洲城市,欢迎阅读。

 墨尔本为何是华人最喜爱的澳洲城市

 墨尔本是澳洲第二大城市,英国移民说它更具英国特色,中国移民说它最适合华人生活。

 踏足墨尔本,你一定会感受到墨尔本的“最英国”与“最中国”。

 更具英国风格

 墨尔本是维多利亚州首府,城市1834年建立,1837年开始规划。维多利亚是当时英国女王,墨尔本是英国首相。1851年,维多利亚州内陆地区发现金矿,墨尔本这座城市名噪一时。淘金热使墨尔本的工业迅速发展,造就了无数富翁。墨尔本街头随处可见的维多利亚式的厚重建筑就是当时富翁留下来的。

 160多年来,墨尔本的英国特色更加浓郁。墨尔本市中心高楼林立,商店、公司、银行、博物馆都集中在市中心。每天上下班时,出入高楼大厦的白领穿着正装皮鞋,手提公文包,与伦敦泰晤士河南岸金融区的白领没有区别。亚拉河横贯墨尔本市中心,河两岸咖啡馆、西餐厅一家接着一家。春天里的墨尔本,阳光明媚,很多悠闲的墨尔本人在亚拉河边的咖啡厅喝起了下午茶。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有花园,除草种花也成了墨尔本人的休闲方式。

 最宜华人生活

 一下飞机,就感受到了墨尔本的中国味道,机场的所有指示牌都有中文。因为,墨尔本400多万人口中,华侨华人人口超过了30万。几位旅居墨尔本20年的华人都说:“喜欢住在墨尔本,它没有悉尼的喧嚣,还能满足华人的生活需要,是澳大利亚最适合华人生活的城市。”

 最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是位于市中心的唐人街,中式牌楼上写着“墨尔本唐人街”。走过牌楼,华人想找的一切都能找到。中餐厅是唐人街的必备,墨尔本唐人街能找到各式中餐,水饺、拉面、烤鸭应有尽有。有人说,饮食业是墨尔本华人的重要经济支柱,华人开设数以百计的中餐厅。全澳大利亚大约有1600多家华人中餐馆,其中约有1/3设在墨尔本地区。

 30万华人旅居墨尔本,为华人商家带来了新商机,唐人街的店铺除了中餐馆和华人超市外,华人开设的移民公司、留学公司、会计公司和律师事务所也多了起来。新移民来到这里,不用说英语,能解决一切问题,租房、买房、买车、上学、找工、报税、买机票、出国度假都能在唐人街找到专业的华人服务公司。

 华人移民喜欢唐人街,但是,学历高、英语好的移民更愿意融入主流社会。墨尔本华人已经在墨尔本政坛发出了声音。1991年,华人移民苏震西作为独立候选人参加市议员竞选获得成功。2001年,苏震西在墨尔本市长选举中击败多名实力雄厚的竞争者,成为墨尔本之一位直选市长,也是该市首位华裔市长。

 30万华侨华人移民让墨尔本政客不敢轻视,在唐人街不时能看到议员或市长的竞选广告。

 优质的教育资源

 墨尔本有多家闻名遐迩的大学和大专院校,以墨尔本大学,莫纳什大学和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最为著名。

 墨尔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墨尔本大学在澳洲大学科学研究排名中位居前列。墨尔本大学在人权法、电子通讯和医学研究方面占据很高的地位。这所建立于1853年的大学的毕业生在政治、文化、学术和经济领域均有杰出表现。

 大学特色:墨尔本最老的大学,成立于1853年。入学和毕业的门槛都很高,属于典型的难进难出的大学,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长期居于权威水准。毕业生的就业率很高,很受雇主欢迎。

 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

 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是澳大利亚规模更大的国立大学之一、其综合实力在各大学中名列前茅,被评为澳大利亚五星级大学。作为澳大利亚八大名校(Group Of Eight)之一,其商科被誉为澳洲之一块牌子,高居澳洲前三。

 大学特色:莫纳什大学以高品质教学、学术研究和高就业率著称于世。97%的莫纳什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一个月内找到 *** 的工作,总体收入水平居于全澳高校毕业生之首,另有部分的毕业生会继续研究生学习。

 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RMIT University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位于墨尔本市中心,曾用名称是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的领军高等教育学府之一,代表科技与设计领域顶级水平,建校于1887年。澳大利亚十佳大学之一,ATN(五大理工院校联盟)之一。所提供课程种类为澳大利亚最多,从大学学前英语课程,各类证书,文凭,学位课程,到研究生文凭,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应有尽有。

 大学特色:澳大利亚唯一冠有「皇家」字号的高等院校,澳大利亚更大的多层次综合性大学,是一所城市化、多元文化的大学,也是澳大利亚提供课程种类最多地大学,课程多达450种。

 其他大学

 斯威本科技大学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拉筹伯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

 维多利亚大学Victoria University;

 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

 如今的墨尔本

 人口之一!宜居之一!院校之一!

 以上是我整理的澳洲墨尔本移民,谢谢浏览。

墨尔本。咖啡是一种世界性的饮品。手中的这一杯咖啡,跨越了千山万水才来到我们面前。反过来,透过咖啡我们也能认识到不一样的世界。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咖啡首都」,穿梭横街小巷,到处都是露天咖啡店的踪影。咖啡,已经融入到墨尔本人的生活中,甚至每年也会举办咖啡博览会。

文章包含剧透内容,请注意。

本次游玩的游戏是由澳大利亚华裔团队Route59工作室开发、由椰岛游戏发行的一款3D动画形式的文字冒险类游戏《终点咖啡馆》。最早是在杭州核聚变上试玩到的这款游戏,还是要感谢CT老师在那期几十款独立游戏介绍视频中的推荐,让我一眼就相中了我想要玩的游戏。

《终点咖啡馆》故事设定是处于充满魔法和灵魂的世界当中,而咖啡馆是一所供死去人们重生过程中的休息站;而这休息站就处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有着异国他乡的不同风土情怀。

咖啡馆的正面面朝大海,要是能有这样的咖啡馆,我也想成为一名咖啡师。

游戏开始,简洁交代了下咖啡馆的背景和设定,就以一位死去的灵魂误打误撞走进咖啡馆后,开始了咖啡馆的故事。主要人物有麦蒂、斋、艾希莉、基尚还有德哥五位。

言语激进和情绪鲜明的麦蒂

老实本分,心地善良的基尚

老家伙,斋

故事开始的基调很低,就像是刚举行完一场葬礼。误打误撞的基尚进入咖啡馆,就被告知自己还剩下24小时能留在咖啡馆内。之后慢慢道出咖啡馆的故事以及人物出场,因为基尚本身嘴皮子没那么灵活,所以他和麦蒂在一起的对话并没有擦除什么火花,刚开始的剧情更像是一种铺垫。

麦蒂的言语总是那么放荡不羁

其中的片段就是核聚变上所试玩的,这时候情节开始出现转折。

艾希莉的加入让整体的氛围活跃起来。不难看出作者对咖啡馆里的牛排刀格外钟爱,里面参杂着艾希莉受惊吓后飞刀的习惯,还有指尖快刀的比赛,以及贝思在地下搏斗场内使用牛排刀战斗的小故事。从话语中,也时不时阐述着牛排刀不是 *** 在了天花板上,就是被艾希莉拿去做战斗机器人了。

小孩子的精力总是无限的,更何况是喝下了15杯咖啡呢?

期间,斋的加入像是在咖啡和糖浆内加入的牛奶,很平和而且让人很难注意到他。因为每次他的出现总能吓到身边所有人,他似乎就像个幽灵一样神出鬼没。麦蒂则是浓缩咖啡,有着浓郁咖啡味,内部却暗含苦涩。

而艾希莉像糖,总是带给读者以欢笑,是剧情内的催化剂。这三个人似乎就是咖啡馆所出售的咖啡。

三个人玩在一起的场景真的是太美好了

虽然斋是麦蒂的师傅,是这个咖啡馆之前的主人,但麦蒂并没有因此对他报以尊重,对斋就像对更好的朋友一样,该开玩笑的时候绝不手软。两个人拌嘴争斗的时候,斋总是防御的那一方,像极了老父亲那样,以至于麦蒂总是称呼他为老家伙。

斋总是希望麦蒂能好好的,能遵守规矩;麦蒂性格就是这样,即便答应下来,也只是说尽自己所能不再打破规矩

其实整体咖啡馆的塑造,不只是有他们之间的故事。

在每个章节的结束,都会有一个选词环节。在试玩阶段时,将这个选词环节放在游戏对话当中,而改进之后,结尾选词确实需要考验玩家记忆和思考能力。这些词所对应的事物会化作线索,来解锁对应的小故事。

故事最后的走向还是以离别作为最终局,新成员的加入,旧成员的离开。相聚的时光回忆起来光阴似箭。即便是活了两百多年的斋也没有打扫过别人坟墓过的经历,似乎暗示了斋的全部只有咖啡馆和在咖啡馆内的人了,除此之外他将他的一生献给了咖啡馆,献给了他所爱的人,而他是更先离开的那位;抑或是经历了两百年的他,已经记不清,经历了多少次的离别,送走了多少人,单纯地没有打扫过别人的坟墓而已。

斋的墓碑上,麦蒂刻下的诗

斋自己也透露过,他作的恶多过善,所以他相信自己肯定上不了天堂。但我们敢肯定葬礼上的悲伤蜡烛肯定是斋最后愿望。在阅读完这首诗歌后,他询问麦蒂能否找点蜡烛?麦蒂当然没有为此准备。但是斋还是问了两次,不过麦蒂保证在他走后地下室的香薰蜡烛会让咖啡馆的香味持续一段时间。所以这希望是遥远天堂的灯,是无法触及。而氤氲也照应了咖啡馆正对着海面,氤氲正巧就是海面上生起的雾气,无论是麦蒂和伙伴们透过云雾看,还是处在氤氲尘世的角度来看,斋的希望是渺茫而悲伤的。

外表上看斋,确实看不出他像是活了两百年的人。但从那次通幽术仪式失败两次后,斋决定不再以这种方式获取时间来存活于这个世界上。不仅仅是让麦蒂和艾希莉拜托了累赘,而且他觉得这些已经足够了。

斋留给艾希莉还有麦蒂的话里面很多都充满着哲理

一切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而且先苦后甜的道理也一样适用这个例子。

我喜欢个性鲜明的人,她敢做敢当,不拘规则,而且她很可爱

有趣的玩梗图

没谁能那么轻松地离开,当人们相聚之后,认定对方为知己的时候。阿德和斋告别的那段对白特别打动我。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纠结的斋

咖啡馆的代入感令我入迷,切身体会到存知己与若比邻的感觉。

艾希莉在游戏里安慰过斋:“人们总是会离别,我已经习惯了。”

有些人在我们不经意间就离开了我们,甚至没有游戏里那样安排过一场两人独处的告白。而两百年来,斋所真正在意的人也就咖啡馆内的麦蒂、艾希莉、阿德和基尚四位,可见相遇不易。

斋之所以选择放弃,是因为通幽术的代价太大了,他不想让麦蒂为自己冲动造成的失败买单。

故事即将走向尾声时,斋拼劲自己最后的力量承担起通幽术两次失败的代价,只是不想让麦蒂眼中的火焰被现实所熄灭。麦蒂最后还想再尝试下,被斋制止了。他知道自己如果无法承担这后果,那么麦蒂将会是更先被带走的人,他不想这种事情发生。

我们因为爱相遇,在这过程中我们尽自己更大能力保护所爱之人不受尘世纷扰,维持我们相遇时最初的那种状态。即使是在这充满魔法且不现实的世界相遇,即使是时间已经抹去你我的存在。这份感情跨越时间与空间,长存于心。

到故事结尾那盆绿色植物被端上架子时,我明白斋还在这儿,没有走远。

游戏故事并没有着重讲麦蒂和斋的相遇,所以很多玩家和我一样,到结束也不知道这个故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他们俩是怎么相遇的?我个人比较八卦,我比较在意斋和之前他和他收留的魅魔之间的爱情故事。如果能在故事中间穿插更早以前的回忆,会让这个故事更加饱满一些;而不是简单带过,那样可太不良心了(良心:就跟咖啡豆的供应商一样良心)。

这款游戏有着文字冒险类游戏独有的风格、3D动画还有**场景的运镜,这些都是加分项。在游戏发售当天就有玩家在官方游戏群里,吐槽这游戏UI和存档丢失等各种BUG。其实我在玩这游戏,只手动存档过一次,后面发现只要退出游戏就会自动帮你存档,可以说十分便捷了。这样的话,让我再回顾没解锁的咖啡馆小故事的时候,就会变得比较困难(困难:有些小故事没有线索来解锁了!!)